第20章 如果你是英雄,就將他帶走
- 新宋:從靖康之變開始
- 落葉凋謝
- 2252字
- 2025-03-22 13:08:27
一番安置后,趙榛要來一些鹽水,忍痛清洗自己的傷口。
他需要消毒,防止傷口感染。
這個時代,即便是皮外傷,也有可能致命。
陳英虎又為趙榛涂一些跌打損傷的藥粉,用舊布條裹住。
“丈人,客人們贈送的馬肉,得你來分,才顯得公道。”
一名壯漢進入屋內,向陳英虎說道。
現村民們都聚在陳英虎的院子外,等待馬肉的分配。
連一些婦女、孩童都來了。
陳英虎德高望重,當初是他帶著村民來到這里建設,躲避賦稅。
整個村子,只服陳英虎。
每次從集市回來,每次打獵的獵物,都由陳英虎分配。村民們沒有絲毫意見。
“老朽要為病人針灸、配藥、熬藥,這更重要。”
陳英虎說著,看向趙榛,言道:“既然肉是郎君所贈,就由郎君分配。諸位意下如何?”
聽到陳英虎的話,一名漢子立刻向趙榛說道:“有請小郎君為我們分肉。”
“不到之處,還請見諒!”
趙榛微微行一禮。
得知陳英虎要幫夏錯、張伯奮等人針灸、熬藥,他確實不好拒絕。
他讓獨孤渙帶人將馬肉全部放在院子里的石桌上。
陳玄靖也來幫忙。
趙榛沒有立刻分肉,而是問陳玄靖:“貴村有多少戶人口?”
“三十二戶!”
陳玄靖不假思索地回答。
“每一戶又有多少五十五歲以上老人,十五歲以下孩童。總人口又有多少?”
趙榛又問道。
陳玄靖思索一番,掰著指頭算道:“五十五歲以上者有三十九人;十五歲以下者有二十四人……其余男女有一百二十九人……”
陳英虎教過陳玄靖讀書寫字,他也懂得一些簡單算術。
“家中有無秤?”
趙榛話落,陳玄靖立刻跑去取一桿粗糙的秤。
他將馬肉分塊,一一稱好。
心中默算馬肉的總重量。
“鄉親們排隊來領馬肉。”
忙活了好一陣,趙榛才開始喊村民過來。
有村民怕等會分不到,立刻上前排到最前面。
未擠到前方的村民略顯懊惱。
但鄉里鄉親的,他們沒有因此起爭執。
緊接著,趙榛開始分肉。
每一個到石桌前的村民,趙榛都會問陳玄靖其家中幾口,老幼如何?
得到確切結果后,趙榛才開始用靴刀割肉。
割完后上秤。
第一個村民分了四斤肉,喜笑顏開。
足夠一家老小美美吃一頓。
他沒有立刻離開,想看看最終還有沒有肉分。
實在不行,他再割回去點也無妨。
緊接著是第二、第三、第四家……
一直到第三十一家分完。
除去趙榛自留的馬腿外,還剩下一些骨頭和一塊肉。
此時已經黃昏時分。
“剩下是你家的!”
趙榛指著這塊肉,向陳玄靖說道。
陳玄靖有一個祖父,有父母,還有一個十二歲的妹妹,加上陳玄靖一共五口人。
按照趙榛的原則,老人和未成年比壯年男女多分兩成。
他故意多減去一斤,因為切肉的時候會有損耗。
最終分配完畢!
“好嘞,多謝郎君。”
陳玄靖樂呵呵地收起這塊肉,交給母親。
“鄉親們,你們或許覺得自己分的比別人少。我分肉是按照家中人數。老人需要滋補,少年需要茁壯,故而要多分一些。剩下的骨頭會熬成湯,于明日喝骨湯……如果有疑問的話,可以直接告訴我,我接受指教……”
夕陽西下,金光灑落,映襯著趙榛偉岸的身影,他耐心地向村民們解釋分肉的規則。
村民們豁然開朗,對趙榛心服口服。
“如果當初的官吏和這位郎君一樣,我們也不用躲入這山坳之中。”
一名老者觸景生情,眼中微微濕潤。
“這郎君真是不得了,小小年紀,竟能和丈人一般。”
“他是好人呀!”
“山桃熟了,我要拿來好好招待客人。”
“我家還有兩個雞蛋,一直舍不得吃。送過來給病人養身體。”
在村民們交口稱贊的時候,陳玄靖也對趙榛這個比他年齡小許多的少年充滿好奇。
他覺得趙榛比他祖父都公平。
面面俱到,連走得最慢的人,也不會覺得自己吃虧。
祖父曾說過商人重利益,滿身銅臭味。
可趙榛和想象中的不一樣。
“鄉親們且回各自家中煮肉,晚一些后,有空房的鄉親接納一下遠來的客人。”
陳英虎也從茅草屋中出來,他已為夏錯、張伯奮等人包扎診治,藥也熬上。
村民們紛紛表示自家有空房可以接納。
實在不行,他們家人可以擠一下。
趙榛的舉止,贏得了村民的好感。
“漢代丞相陳平年輕之時,為鄉民分祭肉,均勻恰當。郎君有陳平之風,不知是否有宰天下之志?”
待村民走后,趙榛正待向陳英虎詢問勇士們的病情,誰知陳英虎率先向趙榛詢問。
“我只希望天下太平!”
趙榛深深看了一眼陳英虎后,輕聲回答。
“郎君不是商人。商人沒有郎君這番氣度和公平。”
陳英虎篤定道。
他不是無的放矢。
因為他診治的病人,身上除了新的刀傷,還有多道舊刀傷。
未病者的舉止也不一樣。
他們像是訓練有素的士兵,不像商人護衛。
他們一切以看起來還不及冠的趙榛為首,對趙榛言聽計從。
“老丈好眼光。我們是淪落人,絕不是劫匪。”
趙榛沒有說出自己的身份。
他知道陳英虎無惡意。
“老朽當然明白郎君等不是劫匪。我的孫兒有熊虎之力,蓋古代之關、張。如果郎君是英雄,就請將他帶走。”
一瞬間,陳英虎做出這個決定。
機遇就是這么巧妙。
如果沒看到趙榛分肉的行徑,他寧愿讓孫兒在深山里耕種一輩子,娶妻生子。
他用鹽水為趙榛洗傷口,趙榛只是皺眉,一聲不吭。
這代表趙榛的意志力。
之前趙榛說出:貞觀以來,已有五百年。
再看謙謙有禮,氣度無雙的趙榛。
又是宋國滅亡的大爭之世,讓陳英虎覺得趙榛不是凡人。
他孫兒跟著趙榛,必然會前途無量。
“令孫一定是好漢。但世外危險,哪及桃園?不瞞老丈,我連自己都不能保全。”
趙榛鄭重地向陳英虎說道。
此時陳玄靖正在院子中劈柴火,他赤裸著上身,手起斧落,圓木一分為二,就像切豆腐一樣隨意。
如果這樣的人披上三重盔甲,像金國鐵浮屠一樣戴著面具,將所向披靡。
“千里馬遇到伯樂,死在奔跑的路上,比老死在耕地里快樂。老朽期盼著有朝一日,能重新回到我們的家鄉,那里才是埋葬著祖祖輩輩的地方。”
陳英虎動情地說道。
他在乎孫兒,但更想為孫兒抓住遇見貴人的機會。
就如之前孫兒問趙榛去未去過汴京。
陳玄靖自成年后,心一直不在白土山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