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姚廣孝的感悟,矛盾的對立統一哲學
-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來監國
- 吟游滄海
- 2230字
- 2025-03-29 21:41:18
“殿下的意思是,陛下讓老衲和你一同前去編輯部,做一個編輯?”
姚廣孝手里的佛珠間或似的一輪,語氣中滿是難以置信。
他心里清楚的知道,編輯部現在就是朱元璋的喉舌,是如今最為炙手可熱的部門。
不知多少人擠破了腦袋,想要進入編輯部中,期待著表現優異被朱元璋看重,而后飛黃騰達。
可是編輯部的人選,是由朱元璋親自選定。
想要進入,都沒有門路。
編輯部官員,官職雖小,但意義非凡。
因此,姚廣孝得知消息后,震驚之余,還滿是疑惑,朱元璋為何要這么做?
“殿下,你還記得老衲曾經要求過的嗎?只有結論是無法推知事件真相,還請殿下將今日發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說上一遍。”
姚廣孝好奇心已經在胸膛內似要炸膛,他的目光中滿是求知欲。
他迫切的想要知道,朱棣進宮這短短的時間內,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
“老和尚,我只能盡力和你說,老爺子今天所說的東西,不僅難以理解,其中不少話,還很是繞口。”
朱棣深吸一口氣,頭一次覺得回憶是一種痛苦的事情。
他微皺著眉,緩慢但又準確的講述著今日所說,時不時還會卡一下殼,斟酌許久之后才敢繼續開口。
一時間,房間內只有朱棣平緩的講述聲,以及姚廣孝翻動紙張的沙沙聲。
足足過了半個時辰,朱棣才將今日發生的事情說完,苦笑道:“老爺子所說頗為駁雜,我當時只能盡可能的記下,完全沒有理解的可能。”
“現在重復一遍,我心底忽然有些許感悟,但是很奇怪,抓不住,說不清,道不明。”
“你說老爺子這顆腦袋是怎么長的?他也沒念過書,就靠著自己看書自己理解,能想出這么多東西?”
姚廣孝目光沉浸在紙張上剛寫的文字中,頭都沒抬,敷衍道:“殿下,老衲聽聞陛下也是手不釋卷,還請宋濂等人,為他講學經典。”
“陛下雖然出身低微,但從未有放棄過自己,他的勤勉刻苦,天下人少有能及。”
他回答之后,耳邊的聲音似乎都消失了,也不去在意朱棣到底在說什么,一雙眼睛直直的盯著手中紙張。
紙上面的文字似乎化作一個個跳躍的音符,不斷地涌入姚廣孝眼中,他時而皺眉,時而微笑,時而神色愁苦,時而若有所思。
朱棣看著姚廣孝開了染料鋪子一樣的臉色,直接就住了嘴。
上一次看到姚廣孝這樣的變換神色,就在昨天,他原以為這是少見的情況,沒想到今天又見著了。
朱棣沒有打擾姚廣孝,輕輕地站起身,走出門外,順勢將房門也關上。
他一轉身,身后馬和急匆匆過來,見到朱棣稍愣了一下,立刻便行禮:“奴婢叩見殿下。”
“起來吧,這樣急急忙忙的,是來尋老和尚?”
馬和是他的心腹,平日都放在姚廣孝身邊伺候。
見馬和這般匆忙,必定是姚廣孝又吩咐了什么事情。
只不過現在姚廣孝還在深思,朱棣便直接問了起來,免得打擾了姚廣孝的思考。
馬和回道:“啟稟殿下,今天大師帶著奴婢,在應天城中轉了很久,探知到不少消息。”
“奴婢回來,已經將這些消息整理成冊。”
說著,馬和從懷中掏出一本冊子,交給朱棣。
“嗯……很好,你先下去休息。”
馬和離開后,朱棣坐在院中石桌旁,將冊子打開。
冊子上記錄的事情不多,顯然已經經過馬和精煉,但每一條消息,都非常詳細。
朱棣逐字逐句看完,將冊子放在桌上,手指輕輕敲著桌面。
相比于朱元璋所說難以理解的道理,冊子上的消息顯然更對朱棣胃口。
常年廝混軍營,朱棣對消息的感知十分靈敏,許多消息在此刻逐一的串聯,勾勒出事件清晰的輪廓。
半晌,他輕嘆一口氣,喃喃自語:“看來應天的風雷激蕩并不局限于明面上發生的事情,背地里更是各方博弈不斷,光是從這些消息中推知的博弈次數,便已經超過五次。”
“老爺子這是要和所有人斗法啊!”
他有些吃驚,雖說知道朱元璋向來就是獨斷專行說一不二的性子,但是到了這個年齡,還能有如此心氣,實在叫人驚訝。
朱棣之前尚且有些朦朧或是不解的地方,在這些消息的幫助下,也是撥開云霧見青天。
觸類旁通,他也不禁思索起朱元璋說過的話來,又多出一些新的理解。
如此,過了有一個時辰,朱棣的思緒無以為繼,這才停下思索,揉了揉眉心,打了個呵欠。
吱呀!
房門打開聲伴著他的呵欠聲同時響起,姚廣孝干瘦的一張臉從陰影中出來,朱棣能明顯看到他面上的激動和興奮。
“有結果了?”
朱棣簌的一聲站起身,急忙迎上去,問道。
姚廣孝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道:“有,或者沒有,很奇怪的狀態。”
他深吸一口氣,看著朱棣,臉上的光彩很是奇怪,似乎在期待,又似乎在惋惜。
朱棣被他看得心里有些發毛,挑了挑眉,道:“老和尚,你吃錯藥了?怎么你這眼神,和老爺子的還有些像?”
“或許是老衲體味到了陛下所說中的至理。”
姚廣孝輕嘆一聲,連佛號都沒念了,道:“陛下果真是當世奇人,今日所說,老衲只能領悟七成。”
“剩下的東西,卻是怎么也沒能想通,陛下的境界,遠遠超出你我。”
朱棣有些驚訝:“這才多久,你就領悟了七成?早知道該帶上你一同前去,也免得我在老爺子那里,支支吾吾,丟了顏面。”
“你領悟了什么,同我說說,下次老爺子問起,我也好有個回答。”
姚廣孝似笑非笑的搖了搖頭:“不可說,不可說,陛下話中深意,只能由殿下自己思索。”
“老衲若是說出來了,陛下一番苦心便也就付諸東流,老衲還不想被陛下砍了這顆腦袋。”
“你這老和尚,忒不是東西,知道了你不講,這不是害我嗎?”
朱棣罵罵咧咧的,但是也知道姚廣孝脾氣,只好轉變口風,問道:“那怎么著你也得給點提示!”
姚廣孝沉默片刻,點了點頭,道:“陛下所說,夾雜諸多思想和道理,境界未到之時,看上去便十分繁雜。”
“但是究其本質,陛下所說的全是從一句話中引申而出,甚至今日所說,都是為了這一句話。”
朱棣好奇:“哪一句?”
姚廣孝答:“天下間萬事萬物,既矛盾,又統一,彼此既關聯,又斗爭,推動萬事萬物變化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