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
書名: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來監國作者名: 吟游滄海本章字數: 2267字更新時間: 2025-03-28 22:13:26
朱棣回答不假思索:“得民心者得天下!”
如此果斷的回答,引得朱元璋發笑,他瞧了朱棣一眼,問道:“老四,咱問你,什么是民?什么是民心?怎么樣才算是得到了民心?”
朱元璋的三連問讓朱棣有些措手不及。
他皺眉思考良久,才道:“民是百姓,百姓真心向往的東西,就是民心。”
“想要得到民心,就要為老百姓謀福祉,讓老百姓能夠吃飽穿暖?!?
“如此,才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朱元璋輕輕地搖了搖頭,道:“老四,你的回答,并沒有觸及到問題的本質?!?
“你仍舊囚囿于問題的表面,目光沒有透過表象,看到其中的真實?!?
他繼續往前走著,雙手倒背在身后,就像是一個教書先生,緩緩傳播著自己的道理。
“一陰一陽之謂道,一公一私之謂心。”
“自古以來,都有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說法,絕大多數人,聽到這句話,立即就奉為圭臬,以為是不可動搖的真理?!?
“世上顛撲不破的真理,萬事萬物都處在變化之中,彼此相互關聯,又相互斗爭,構成既矛盾又統一的世界?!?
“民心,粗暴地理解,便同你所說,是百姓的內心。”
“但究其本質,民心便是一個人心中的公心與私心?!?
“簡單來說,舉個例子?!?
“你走在路上,見到老百姓被人欺負,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俠義之心蕩氣回腸,這是你的公心,你同情老百姓,愿意幫助老百姓,這是正確的做法?!?
“或者,你想要拔刀相助,但旁邊有人提醒,欺負人的是秦王府的人,秦王為人你知道,睚眥必報,今日你動手,來日勢必會遭到報復?!?
“你不過是星斗小民,無力抗爭秦王,長吁短嘆之后,落寞離去??墒悄阕鲥e了嗎?并不是,你只是畏懼,因為付出的代價太大,你的私心在提醒你這樣做的后果?!?
“公心和私心,是一個人的一體兩面,當公心壓倒私心,他就是百姓口中的英雄豪杰。”
“當私心壓倒公心,初時只是畏懼危險,隨著程度加深,逐漸演變為制造危險,成為百姓口中的扒皮禽獸?!?
朱元璋說的很慢,在盡可能的將后世的知識,用這個時候能夠理解的方式說出來。
盡管如此,朱棣依舊聽得十分吃力,腦海中疑惑連連,問道:“爹,難道趨利避害就是錯的,就是私心?”
“你還是沒有理解咱說的話,趨利避害沒有錯,也不是私心?!?
朱元璋耐心的解釋,“趨利避害是萬事萬物的本能,無論是誰,都存在這樣的本能。”
“本能算不得本心,只是在漫長歷史中祖先留下來的印記?!?
“這個問題引申出來能夠談論很久,你能想到這一點,說明你已經抓到一點皮毛?!?
人需要鼓勵,朱元璋自然沒有一味地灌輸,他需要朱棣有自己的想法,能夠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強權壓來的口頭應和是無用的東西,唯有從心底開始思考世事是非之時,才算得上思想的改變之始。
“你如果不明白,咱說的更簡單些,所謂公心,便是儒家稱之為義的東西?!?
“救被欺負的百姓,是義;幫助困苦的百姓,是義;哪怕只是扶老奶奶過街,也是義。”
“所謂私心,不恰當的說,儒家稱之為利?!?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對自己有好處的事情,怎么能不被人追求。”
“儒家辯了千年的義利觀,至今也不甚明白,就算是皓首窮經的那幫酸腐文人,內心也是苦痛折磨?!?
看著越來越迷惑的朱棣,朱元璋深知過猶不及,無奈道:“老四,你的疑惑是天下人的疑惑?!?
“也是咱曾經的疑惑,咱花了一輩子的時間,也才想通一點?!?
“記得咱起兵的時候,手底下只有幾十個弟兄,缺衣少糧,沒有兵丁,沒有武器?!?
“在造反的過程中,咱們奪去了敵人的武器,吞并了敵人的人口和土地,這才有了軍隊,有了武器甲胄。”
“當時,咱的敵人陳友諒有精銳的水師,有百萬大軍,兵精糧足,不可一世,比咱強太多了?!?
“可他為什么會打敗仗呢?就是不得人心,就是陳友諒的私心,徹底的壓倒了他的公心?!?
“他爭取到了士紳的支持,可那有什么用?老百姓不贊成他,那有什么辦法?”
“水師再精銳,兵丁數量再多,也沒有辦法,終究都是要失敗的。”
“陳友諒的私心壓倒公心,他失敗了,咱的公心壓倒私心,咱贏了。”
“公私之心人人都有,你我都一樣,沒有人有區別?!?
“咱是皇帝,咱的公心便是要為天下的老百姓謀福祉,要讓他們吃飽穿暖。”
“但是咱縱容自己的兒子欺壓良善,這便是私心壓倒了公心?!?
“現在咱幡然醒悟,決定處置自己的兒子,這便是公心壓倒了私心?!?
“前人所說的得民心,視角落在咱身上,是讓咱用公私分明的方式,引領天下百姓,治理天下百姓?!?
理論和方**,朱元璋全部有所提及,但有些東西,并不是這個時代的人,能夠徹底領會。
朱棣的眼神滿是困惑,顯然是難以消化這些較為淺顯的東西。
朱元璋知道不能夠心急,但仍舊不可避免的嘆一口氣,道:“口頭上的東西總是能叫人困惑不明,唯有經歷過才會有深刻的體會?!?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老四,你很聰明,胸懷大志,這是好事。”
“以公心懷大志,你就能成為第二個咱,坐穩這天下。”
“以私心懷大志,你就是第二個陳友諒,最終會迎來失敗。”
朱棣細細揣摩著其中道理,但是只感覺腦袋里一團漿糊,朱元璋說過的話,就像是亂麻,在他腦子里堵著。
他能夠感受到朱元璋所說的話中蘊藏著許許多多的道理,但恰恰就是這些道理太過于質樸,太過于純粹,以至于他完全摸不著門路。
他痛苦的皺著眉,問道:“爹,兒臣愚鈍,實在是沒能理解多少。”
“沒事,咱也沒指望你一下子就明白過來?!?
“多少飽學之士一輩子都弄不明白的東西,你要是聽咱說了些皮毛就能夠理解,那你就是圣人了?!?
朱元璋放松心情,他為朱棣的態度感到高興,為學最重要的便是態度,尤其是關于世事的認知。
態度到位,剩下的水磨功夫慢慢來便是。
“老四,咱交給你一件差事,你如果能做好這件差事,那便說明,你已經明白了今天咱說的這些話的道理?!?
朱棣壓下心底的疑惑,應道:“爹,您說吧,是什么差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