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廢立皇后受阻
- 女皇武則天
- 順衍
- 1656字
- 2025-03-12 18:21:10
長孫無忌原本打算趁著李義府被貶的機會,派長安令裴行儉攔截李義府,順便將其除掉,徹底鏟除這個不安定的因素。但事與愿違,情況卻突然發生了變化。裴行儉趕到長孫府邸探聽消息時,得知了李義府向高宗進言要立武媚娘為皇后的事情,心中頓時憤怒不已,竟大聲呼喊:“國家不得安寧了!”他的憤激之聲驚動了四周,這件事隨即被楊氏轉告給了武媚娘。
武媚娘得知裴行儉的舉動后,怒火中燒,立即將裴行儉欲謀害李義府的事情告知高宗。高宗聽后,第二天早朝時便下詔,將裴行儉貶為西州都督府長史。裴行儉乃是將門之后,正值壯年,雖然受到貶職,但他依然氣度軒昂,眼中充滿了不甘與憤怒。
武媚娘深知,這個裴行儉乃是一個有為的將才,她心中既愛惜他,亦對他一直依附于關隴集團而心生不滿。她想,如果裴行儉能轉而歸附于自己,那對自己今后的局勢將大有裨益。于是,她一次次地向高宗請求,希望能給裴行儉一次機會。而高宗則在武媚娘的一再請求下,再度下詔,讓許敬宗復任禮部尚書。
不久之后,許敬宗再度上表,提出立武媚娘為皇后的請求。高宗思忖良久,覺得此事已經得到了許多大臣的支持,決定正式提出此議題,向群臣請教意見。
于是,一天早晨,朝堂之上,高宗開口了:“最大的罪,莫過于斷絕后代。皇后未曾生育,朕想廢除她,立武媚娘為皇后。列位大臣,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眾大臣紛紛露出驚愕的神色,長孫無忌反應最快,他立即站起,言辭懇切地說道:“先帝曾將陛下托付給褚遂良,陟見褚大人,是否可行?”
褚遂良聞言,站了出來,他的目光凝重,語氣堅定:“皇后出自名門,先帝為陛下所娶,伏事先帝多年,未曾有過任何差錯。今若廢除,違背先帝旨意,恐怕陛下不宜行此事。”
高宗聞言,心中一沉,沒想到褚遂良會在如此場合直言反對,而且口口聲聲提及先帝的囑托,直指自己。高宗面色微變,怒火在心頭翻騰,但他沒有立刻發作。旁人見此,紛紛靜默無聲。雖然許敬宗、李義府等人也紛紛表態,提出改立皇后的理由,但他們的聲音畢竟不如長孫無忌等人來得強勢,眾人多數默不作聲。
韓瑗和來濟看到氣氛緊張,也立刻出來勸諫。韓瑗一邊說,一邊淚流滿面:“皇后乃是陛下先帝時所娶,若要廢除,必然會動搖百姓的信心,天下人定會感到震恐。”他話未說完,便已泣不成聲。
緊隨其后的來濟則語重心長地補充道:“立皇后應選擇出自禮義之家,名門望族,文靜賢淑,這樣才是順應天命,符合大義。就如文王娶貴族之女,國家興旺發達,而漢成帝娶奴婢為皇后,國家便衰敗了。”他一邊說,一邊望向高宗,懇切地表達著自己的擔憂。
許敬宗聽罷,毫不退讓,迅速站了出來:“農夫多收十斛麥子,便想換一個妻子,難道天子改立皇后,就會讓天下人說三道四嗎?”他的話激烈反駁,讓朝堂上的氣氛更加劍拔弩張。
雙方你來我往,爭執不休。高宗眉頭緊鎖,顯然有些煩躁,最終只輕聲說道:“退朝。”隨即,他轉身離去,朝堂上的大臣們紛紛散去。武媚娘得知朝廷上爭論的事情后,心中也十分不快,但她知道此時急躁無益,只能靜待時機。
第二天,朝堂上再度議論這件事情,雙方仍舊未能達成共識。這一天,李勤因病未到,便召集了于志寧、長孫無忌與褚遂良進了內殿商議。未等高宗開口,褚遂良便重復了昨日的言辭,高宗面露疲態,略顯不悅:“朕不愿再聽。”
褚遂良見狀,知高宗已下定決心,不再多言。于是,他退了一步,說道:“若陛下堅持廢除皇后,為什么非要選擇武媚娘呢?武氏家世寒微,且曾侍奉先帝,實在難以擔此重任,做得國母。”
聽到這里,武媚娘再也忍不住了,她憤怒地從門簾后躍出,怒聲說道:“為何不把這個家伙殺了!”她的話一出口,長孫無忌立即反應過來,目光鋒利地掃向武媚娘:“褚遂良受先帝之托,盡心輔佐,有錯也不會加刑,武媚娘,你不得無禮!”
褚遂良見狀,心情愈加沉痛,他叩頭道:“陛下,我若有罪,愿受酷刑,只希望不辜負先帝的恩情。”說完,他放下手中的笏板,摘下頭巾,向高宗叩頭,血流滿面。
高宗見此,心中怒火中燒,迅速命侍從將褚遂良帶出去。而一旁的于志寧始終保持沉默,未曾發一言。最終,高宗宣布:“退朝。”廢立之事再次擱置,雙方都已竭盡全力,然而結果依然沒有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