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袁術興師問罪,呂布的反應[求追讀]
- 三國:昭烈女婿,三造大漢
- 鳳溪凰躍
- 2026字
- 2025-03-16 23:56:07
徐州,下邳。
“報,急報。”
“啟稟溫侯,袁術軍囤于淮陵的糧草被盡數劫了。”
“現袁術已陳兵淮水南岸,欲向徐州用兵。”
侍從匆匆奔進州府,氣喘吁吁,稟報道。
呂布端坐主位,眼神凝重,腦海里仿佛全是問號。
?
糧草被劫,干我何事?
你袁公路承諾的二十萬石糧草尚未給我,如今卻來找我麻煩?
真當我是泥捏的,任人宰割不成?
“啪…”
呂布越想越氣,一掌拍在案幾上,震得文書散落一地。
他猛然起身,高喝道:
“點兵,點兵。”
“傳本侯令,各部于城南集結,南下御敵。”
一聲令下,他怒氣沖沖,左右哪敢怠慢,連忙前去傳令。
呂布頭戴束發金冠,身穿百花錦袍,腰系獅蠻寶帶,內穿銀甲,威風凜凜出現城頭。
他俯視著城下已經集結好的將士,神情肅然,大手一揮,正欲下令出征。
“溫侯且慢!”
忽然,一記急呼從城下傳來。
呂布循聲望去,正是謀士陳宮快步而來。
陳宮登上城頭,臉色凝重,拱手道:
“溫侯,此番不可貿然出兵。”
呂布目光如刀,厲聲道:
“如今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袁術這廝太過欺人太甚,若不發兵,豈不是惹天下人恥笑?”
說罷,他怒意未消,繼續道:
“前番承諾的二十萬石糧草未兌現,本侯忍了。”
“可…是可忍孰不可忍!”
眼瞧呂布滿面怒火,陳宮為了大局,沉聲道:
“將軍可曾想過,一旦與袁術開戰,徐州恐有得而復失之險?”
“如今新占徐州,人心未附。”
“士民僅是畏溫侯之勇,表面臣服。”
“若與袁軍起爭端,駐軍小沛的劉備振臂一呼,趁機起兵來攻,徐州豈能守住?”
一席話語快速吐落。
呂布聞言,臉色依舊陰沉,問道:
“現在袁術已經陳兵淮水南岸,我方若不出兵,又能如何?”
陳宮眉頭緊蹙,拱手答道:
“袁術這不尚未渡淮水嘛,此事便尚有轉機。”
“溫侯應速速派人前去交涉,解除誤會。”
呂布心有不愿,冷哼一聲:
“交涉?公臺以為,以袁術那廝的氣度,他會信?”
陳宮神情鄭重,正色道:
“我方本就未劫袁軍之糧,問心無愧。”
“若能交涉,自是最好。即便不成,真要開戰,那也只能備戰迎敵。”
“只是此舉明顯是敵軍嫁禍之策,欲圖禍水東引,促使溫侯與袁術相互攻伐。”
“宮希望溫侯莫中圈套,能和平解決,便無需動刀兵。”
“如今咱們禁不住折騰,還是當以穩定徐州為主。”
一席洋洋灑灑的話語落下,他苦口婆心的勸誡著。
呂布沉吟片刻后,怒意漸消,遂點頭道。
“張遼聽令。汝代本侯前往壽春,會見袁術,說明實情。”
“喏。”
指令傳下,張遼拱手領命而去。
…
九江郡,壽春。
后將軍府中,袁術正要提兵北上,親自指揮對徐州的進攻。
沛相蘇仲應連番勸誡道:
“袁公,目前二十萬石糧草剛被劫,我軍不宜用兵啊!”
“若不然,治下士民將負擔不起。”
袁術不以為然,冷冷道:
“如何用兵是我的事,籌措錢糧,供給軍需是你的事。”
“若連這點小事都辦不好,要你這沛相有有何用?”
蘇仲應一時語塞,愣了半響。
從旁一位白發老者,出列附和道:
“明公,蘇相言之有理。”
“那二十萬石糧草,前番籌措已是幾乎耗盡了淮南底蘊。”
“若還繼續大肆征糧,恐會引起民變。”
“當務之急應休養生息,勸課農桑,積蓄力量方為正道。”
“還望明公三思而后行。”
此人便是袁術麾下主薄閻象。
他眼神凝重,作揖行禮,勸道。
誰料,袁術陡然拍案而起,厲聲喝道:
“賊子呂布,趁我不備,襲我軍糧。”
“我若不痛擊,袁氏顏面何存?”
“今番當大軍壓境,給呂布一點顏色瞧瞧。”
“至于區區民眾,汝等好生安撫便是。”
“為了袁氏大業,苦一苦百姓罷了。”
他頓了頓,神色一振,拔劍道:
“誰膽敢言降者,與此案同!”
說罷,他握劍用力一劈,將案幾一角砍下。
這一瞬間,府中頓時一片寂靜,無人再敢進言。
群下無聲,袁術微微一笑,正欲傳達進兵的指令。
恰在此時,府外腳步聲匆匆響起。
“啟稟袁公,呂布部將張遼府外求見。”
侍從入內,連忙拱手稟報。
“哦?呂布聽聞本將欲攻徐州,這是慫了?”
聞言,袁術瞬間自信心爆棚,以為呂布這時派人來求和,歸還糧草的。
他喜上眉梢,嘴角微揚,冷笑道:
“速去召他進來,本將倒要看看,呂布有何話說?”
“遵命。”
話音落下,侍從領命而退。
好半響后,張遼昂首挺胸,步入大堂,威風凜凜。
他瞧見上首的袁術,上前數步,拱手一禮,不卑不亢道:
“呂將軍麾下部將張文遠,見過袁公。”
袁術眉頭一皺,臉色略有不悅,冷聲道:
“汝一介匹夫,見本將為何不拜?”
張遼聞言,神情如常,沉聲道:
“吾奉溫侯之命,特來澄清誤會,并非前來求和。”
“袁、呂兩家本為合作關系,非是吾主,遼為何要拜?”
“汝……”
“汝如此放肆,不怕我將汝斬首祭旗?”
袁術見其言語激烈,勃然大怒,喝道。
張遼毫無懼意,淡然答:
“遼此番既來,便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縱然遼死,溫侯也已做好戰斗準備。若袁公執意開戰,那便試試我軍的實力吧。”
“斬我一人,改變不了什么,只會讓袁公越發理虧罷了!”
他頓了頓,語氣緩和,說道:
“何況,兩軍交戰,不斬來使。”
“袁公也不希望名聲敗壞,后續無天下英才來投吧?”
眼前此人巧舌如簧,勇氣十足,袁術雖心中不悅,卻也深知無法震懾他,遂只得朝旁揮手道:
“看座!”
“是。”
侍從拱手領命,搬來馬扎。
張遼見狀,微微一笑,拱手道:
“多謝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