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萬古斯文
  • 馮天瑜 何曉明 周積明
  • 1963字
  • 2025-03-28 09:28:27

第二節 中國人起源

中華民族是人類社會歷史最為久遠的民族之一。他的先祖,可以追溯到上百萬年以前的洪荒時代。

關于中華民族的起源,瑰麗奇妙的盤古開天創世傳說這樣記載:

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后乃有三皇。數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處于九,故天去地九萬里。1

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云,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岳,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理,肌肉為田土,發髡為星辰,皮毛為草木,齒骨為金玉,精髓為珠石,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甿。2

關于中華民族的起源,有盤古開天創世等傳說,流傳更廣的是女媧造人的神話。圖為在新疆出土的不同的伏羲、女媧像。

流傳更廣的是女媧造人的神話:

俗說天地開辟,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于泥中,舉以為人。3

據魯迅解釋,女媧所引之繩,是她“信手一拉,拔起一株從山上長到天邊的紫藤”4。女媧將紫藤伸進泥潭,攪渾泥漿,向四面揮灑,泥點濺落,變成許許多多活蹦亂跳的小人。女媧又將男人和女人配對,讓他們繁衍后代。這在典籍中記作“女媧禱祠神,祈而為女媒,因置昏姻”5

這些上古傳說借助想象企圖解答的中華民族起源問題,現在已經由古人類學、古地質學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答案。

一個多世紀的科學研究表明,現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是由一千萬年以前的臘瑪古猿 6進化而來。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后,我國學者從云南祿豐石灰壩地區陸續發掘出三個臘瑪古猿頭骨、兩個西瓦古猿頭骨,以及九個下頜骨、一千多顆牙齒和少量肢骨化石。如此豐富的發現,轟動了國際人類學界。尤其是臘瑪古猿頭蓋骨系世界上的首次發現,更令學者們歡欣鼓舞,稱之為“人類起源的新光芒”。

人類進化經歷了臘瑪古猿、南方古猿、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幾個重要階段。除南方古猿以外,其他各階段的人類活動遺址在現今中國境內都有豐富的發現。

關于人類的起源,過去較為通行的說法是最早起源于非洲,然后散布到世界各地。然而我國一系列的考古發現,尤其是巫山人的發現,動搖了這一傳統說法。1985年,考古學家黃萬波等人在重慶巫山龍骨坡發掘出人類化石——一個門齒和一段下頜骨,同時出土的還有大量脊椎動物化石。從1988年到1995年,中、美科學家運用古地磁、電子自旋共振、氨基酸測定等三種方法對這些化石進行測定,得出基本結論:其地質年代距今約200萬年。因此,巫山人化石比距今170萬年的云南元謀人更早,他是迄今為止我國境內發現的最早的人屬化石。除此之外,我國已發現的直立人化石還有:

陜西藍田人(距今65萬至80萬年,1963年發現);

湖北鄖縣人(可能早于北京人,1975年發現);

北京人(距今約69萬年,1929年發現);

遼寧營口人(相當于北京人,1984年發現);

湖北鄖西人(晚于鄖縣人,與北京人相當,1976年發現);

河南南召人(距今50萬年,1978年發現);

安徽合縣人(距今30萬至40萬年,1980年發現)。

已發現的早期智人化石有:

廣東馬壩人(距今約20萬年,1958年發現);

陜西大荔人(距今10余萬年,1978年發現);

山西許家窯人(距今約10萬年,1976年發現);

湖北長陽人(晚于馬壩人,1956年發現);

山西丁村人(晚于長陽人,1954年發現)。

已發現的晚期智人化石有:

內蒙古河套人(距今約5萬至3.5萬年,1922年發現);

黑龍江哈爾濱人(距今約2.2萬年,1980年發現);

北京山頂洞人(距今1.8萬年,1933年發現);

四川資陽人(距今7 000年,1951年發現)。

根據人種學分類,中華先民屬蒙古人種。從元謀人、藍田人到馬壩人、大荔人,再到山頂洞人,顴骨高突、額骨矢狀脊、鏟形門齒、第三臼齒先天性缺失、印加骨等一系列蒙古人種所獨具的典型體征始終一脈相承,但同時又有了明顯的進化趨勢。以頭骨為例:“從牙齒、面骨到下頜骨都在逐漸相應地縮小;從顱耳高,耳門上點顱高和顱最大寬等各項測量指數看,都顯示出頭頂骨在不斷升高,眉脊減弱以致消逝;顳骨鱗部與乳突部之間的切跡由淺變深。總之,其原始形態由強轉弱。”7這標志人類智能發展程度的重要指數顱容量,由900立方厘米增加到1 400立方厘米。經過上百萬年的艱難進化,中華先民終于完成“人猿相揖別”8的偉大質變,從而揭開中國文化的序篇。

1 《三五歷記》。

2 《五運歷年記》。

3 《風俗通義》。

4 《魯迅全集》第2卷,《故事新編·補天》,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第345頁。

5 《風俗通義》。

6 臘瑪古猿化石最早于1932年發現于印度。迄今為止化石發現地點集中在亞洲西南部、歐洲西南部和非洲東部,包括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希臘、匈牙利、肯尼亞等國。

7 陳恩志:《論中國境內從猿到人的獨自進化和發展系統》,載《社會科學評論》1985年1期。

8 毛澤東:《賀新郎·讀史》,《毛澤東詩詞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第127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淳安县| 刚察县| 吉安市| 青神县| 保定市| 白城市| 汤阴县| 长白| 阿巴嘎旗| 廉江市| 阳信县| 杨浦区| 蛟河市| 文水县| 桃源县| 合肥市| 东兰县| 日喀则市| 汶川县| 商城县| 贵港市| 门头沟区| 静海县| 建宁县| 亳州市| 静海县| 琼海市| 施甸县| 丹凤县| 万州区| 同江市| 康定县| 邻水| 门头沟区| 五台县| 南陵县| 西贡区| 衡山县| 南投市| 鱼台县| 沈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