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錦衣衛封閘(求月票)
- 晚明宰輔
- 松閣的歷史書
- 2131字
- 2025-03-24 11:30:00
揚州府衙驗尸房內。
血尸已經停放了幾日,縱使皂吏們每日運來冰塊,但也難掩尸臭味。
陸光祖用手帕捂著口鼻,這才勉為其難的走近血尸。
因為府尊的命令,血尸并未被移動過,仍舊保持著原本的姿勢。
血尸后背肩胛骨中間的字,過了這幾日時間,愈發的醒目,陸光祖很輕易便看到了“誅張黨”字樣。
他作為京官,又是刑部老人,經常和廠衛打交道,一眼便認出了血尸上的透骨釘,以及寫字的朱砂墨,正是出自廠衛之手。
“莫非這血尸當真與內廷有關?”
常年斷案的經驗告訴他,不可輕下定論,一切要等尸體回京,經過驗尸才行。
在確認血尸與案情信件描述一致,沒有被掉包之后,陸光祖看向一旁臉色比他更加難看的王麟,“王知府,還請幫忙將尸體裝箱,由本官帶回京城。”
王麟小步快跑到陸光祖身邊,強忍著惡心,將手帕塞進懷中,并未第一時間命令皂吏們動手,而是拱手道:“敢問上官,欲將尸首運往京城哪個衙門?”
陸光祖瞥了他一眼,自然明白他的小九九,向上拱手,一臉正氣道:“本官奉潘季馴潘大人之命,自然是要將尸首帶回我刑部!”
“是,下官多嘴。”
王麟躬身施禮,隨后擺擺手,幾名皂吏便帶著實現準備好的木箱走了進來。
他自然知道陸光祖是潘季馴派來的,但如今的京城,朝局暗潮洶涌,若尸首一不小心落入其他人手中,于他以及他的同僚而言,無異于災難,這才多了一層謹慎。
由于血尸案的尸首未經過逐級上報,斷案也不歸州府管,尸首移交的流程并不復雜。
尸首以石灰防腐,裝入特制棺木密封后,加蓋州府印信,便算完成。
辦完所有流程,已經巳時末,王麟看了看整裝待發的陸光祖,最終還是上前,“陸大人,馬上就無事了,可否賞臉吃完飯再走?”
“不必了。”
陸光祖連忙擺手拒絕,“王大人的心意老夫領了,如今要務纏身,還需盡快返京。”
“既如此,下官也不便強留。”
王麟拱手笑道,隨后突然想到什么,停下了腳步。
“陸大人,今日是揚州糧商納糧發船之日,下官意欲褒獎,不知可否耽誤上官少許時間,同下官一同前往碼頭?”
王麟突然提出這種請求,并不是心血來潮,而是方才,他突然想到了那張紙條。
先不管那張紙條是何人所留,結合盧師爺先前所言,今日午時,是留紙條之人精心選擇的時間。
而這個時間的特別之處,便在于刑部侍郎、巡鹽御史、以及漕運總督的到來。
先不管對方是什么目的,若真能查出漕運貪污,也是他的政績。
那人精心布局,恐怕就是為了這三位上官。
既是有利于自己,為何不遂了那人的愿?
雖說利用京官,有所不妥,但自己只是請上官與自己一同褒獎商戶,至于清廉剛正的“陸青天”會不會看不下去,橫加干預,那便不是他能管得了的了。
“褒獎商戶?”
陸光祖捋著胡須,思索片刻說道:“也好,正好本官也要前往碼頭。”
“陸大人請……”
在王麟的帶領下,一眾皂吏簇擁著陸光祖出發前往碼頭。
正午的揚州碼頭,下雨淅淅瀝瀝的,卻無風,十分悶熱。
滄瀾江上,霧氣蒸騰,幾百艘糧船吃水線壓得與河面平齊。
周家糧船船頭,“周記米行”的玄漆匾額下,兩個漕工征用桐油灰填補船板的縫隙。
周胥撫摸著紫檀算盤冷笑旁觀,漕工肩頭滲血的麻繩在他眼中不過是賬簿上一串數字罷了。
“封倉——”
周家管家的吆喝聲穿破江霧,二十名身穿短褐的漢子拽著麻繩,將最后三袋糙米吊上甲板。
米袋撞在船板上騰起淡黃塵霧,袋口“萬歷軍糧”的朱砂印被汗漬暈開。
船尾,宋判官正手持鐵釬,做著最后的抽驗。
只見他將鐵釬捅進米袋,白米瀉入銅盤。
岸邊的周胥將一切盡收眼底,嘴角露出滿意的笑容,“最后的抽驗工作已經完成,希望不要出什么岔子才好。”
另一邊,沈家糧船突然傳出一陣喧嘩,八輛獨輪車在棧橋排成長龍。
沈硯正和兄長沈鈞一同監工,“再加兩袋壓倉!”
說完突然挽起袖口,拖住險些滑落的米袋。
漕幫兄弟們將最后幾袋糙米壘上船頭,船身猛地一沉。
“周老板,沈老板,兩位辛苦了……”
兩家剛裝完船,身后便傳來府尊王麟的聲音。
“草民沈硯,見過王大人。”
“見過王大人。”
“幾位不必客氣,本官聽說你們兩家今日發船,特請刑部陸大人,一同前來,表示慰問。”
“陸大人……”
“陸大人……”
聽到陸大人,沈硯心中多了幾分高興,看向王麟的目光也多了幾分琢磨,“這王麟確實是聰明人,定然是猜到了什么,才特意帶陸光祖前來。”
“大家不必拘禮,你們能響應朝廷開中榜文,實屬不易,是我大明的福分。”
陸光祖雖然正直,但卻并不迂腐,場面話也說的漂亮。
“既然已經裝船完畢,那就出發吧。”
王麟打量了一番沈硯,又看向一旁正春風得意的周胥,有些尷尬。
無他,按制,開中榜文所需物資若一家能籌齊,便不會另批其他。
但這次確實破了例,全是因為沈硯。
戚繼光先前已有交代,要多加照顧。
雖然他不明白沈硯為何要這般做,但也不好駁了戚繼光的面子,只能裝傻充愣,讓手下人蓋印畫押。
“起錨……”
隨著一聲吶喊,江面刮起了風,吹得雨珠不斷砸在青磚和船板上,發出聲響。
“鏗鏘……”
不遠處,一聲巨大的銅鑼聲響起,隨后便聽到震天的喊聲:
“落錨——”
船頭傳令官的聲音冷的發脆,八對鐵索絞盤軋軋作響。
倉門推開,御史的獬豸補服被風鼓起,腰間玉帶上“風憲“銀牌晃的人眼無法直視。
碼頭猛然炸開一片黑潮,百余名鹽丁手持大刀立于棧橋。
御史身后的錦衣衛抽抽鼻子,繡春刀出鞘,劈開雨幕,立于船頭,聲音渾厚。
“北鎮撫司鈞令:揚州血尸重案正犯未獲,各碼頭即時封閘,一應舟楫不得擅離。敢有抗命者,依謀逆論處,立斬不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