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張敬修(求月票)
- 晚明宰輔
- 松閣的歷史書
- 2047字
- 2025-03-20 23:48:14
位于東安門的張府,此刻正掛著白綾,張居正去世后,整個張府都籠罩在哀傷之中。
潘季馴的轎子停在張府門口,他抬起頭看著曾經盛極一時的張府,如今竟然門可羅雀,不由得升起一陣無奈之情。
搖搖頭,整理了一番儀容,潘季馴在張府下人的帶領下,走進張府。
張府內,張居正長子張敬修,正身著素縞,坐在大堂之上,滿目悲愴。
身為禮部主事的他,按照禮制,本應為父丁憂二十七個月。
但因為父親生前的權勢,被萬歷帝特批奪情,不必離職守喪。
“晦之,節哀。”
潘季馴看著身著素縞的張敬修,輕聲安慰道:“元輔仙逝,張家還要你操持,要多注意身體才是。”
張敬修看到潘季馴后,連忙起身,拱手道:“潘大人。”
隨后便命下人看座。
潘季馴坐下之后,直奔主題,“晦之,本官今日來,是有要事告知。”
說完,便將那封來自揚州的信件交給張敬修。
張敬修疑惑的看了看潘季馴,雖然父親生前,對方多次來往府中,但兩人并無過多交際。
但從對方的神色中,張敬修明顯感覺到這件事可能和張家有關,不由得心中對其多了幾分感激。
自從父親去世,許多先前依附張家的官員,紛紛選擇劃清界限,生怕遭到牽連。
除了父親下葬時有大批官員到場外,潘季馴是第一個主動進入張府的官員。
接過信件,看到其中的內容,張敬修雙手顫抖,整個人看上去氣憤異常。
砰……
他將信件重重拍在桌上,順勢將茶杯摔在地上,“誅張黨,好大的膽子!”
下人們看到盛怒的張敬修,也不敢上前打掃地上的污穢,如今的張府,氣氛十分微妙,下人們皆是小心翼翼的。
當著潘季馴的面,張敬修知道自己要收斂脾氣,平復心情后,開口問道:“潘大人,對于此事,你怎么看?”
潘季馴沒有第一時間回答,而是看向四周的張府下人。
“你們都先出去。”
張敬修自然明白了潘季馴的意思,沒有任何猶豫,便趕走了守在大堂的下人。
確認大堂內只剩下他們二人后,潘季馴才開口,“晦之,這封信來自揚州,揚州知府是太岳公政法的堅定執行者。”
潘季馴沒有明說,但張敬修是何等聰明,立刻明白了對方的意思,“潘大人是說,揚州知府特意將信送回京城,希望我們早做準備?”
“嗯。”
潘季馴點點頭,繼續說道:“我已經命人前往揚州將尸體帶回了,其為何會出現在揚州府衙,我們不得而知。”
“尸體上的內容,是真是假,我們也無從得知。”
張敬修思索片刻,說道:“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尸體直指東廠和錦衣衛。”
“對,錦衣衛和東廠,同屬內廷,但從陛下允許你奪情來看,‘誅張黨’的命令或許不是陛下的旨意。”
“這背后,或許另有其人!”
聽完潘季馴的分析,張敬修猶豫片刻,說道:“潘大人,你不覺得,尸體出現在揚州府衙,而上面恰好有著廠衛滅口的證據,一切都太巧了嗎?”
“晦之果真聰慧。”
潘季馴微微一笑,給自己添了杯茶,“我也懷疑這尸體是有人刻意為之,甚至,我懷疑所謂‘誅張黨’是否確有其事。”
潘季馴的分析,張敬修沒有反駁。
因為他和潘季馴有著同樣的疑慮。
同樣在朝為官,他們對廠衛的手段也是有著一些了解的,若真是廠衛辦事,恐怕不會留下這么明顯的“證據”。
或許這背后,真的有其他人的手筆。
“潘大人,等四弟回來,我會將此事告知與他,或許能得到一些線索。”
張敬修摸索著信上“錦衣衛”三個字,想起了自己那在錦衣衛任指揮僉事的二叔。
若此事真的與錦衣衛有關在四弟那里,或許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晦之可以查驗一番,不過眼下,本官覺得,有一件更重要的事需要去做。”
潘季馴露出神秘的笑容,“眼下朝中局勢,想必晦之也已有覺察,張四維恐怕不會輕易放過張家以及太岳公的門生。”
張敬修不疑有他的點點頭,他確實已經察覺到了張四維對張家的動作。
只是目前因為陛下對父親的感情,還只是停留在最基礎的動作,并未有進一步行動。
但他心中清楚,自己父親生前的變法,得罪了太多人,墻倒眾人推,是不可避免的。
“潘大人有何高見?”
張敬修并未直接說出自己打算,而是詢問起潘季馴的想法。
一方面是想看看潘季馴的態度以及站隊,另一方面,也是想掌握更多的信息。
自從父親去世后,他便已經開始各方奔走,想要尋求更多的同盟,用以保全張家。
但不出意外,大部分官員都選擇了拒絕,甚至有的直接閉門不見,生怕受到牽連。
潘季馴沉默了片刻,這才開口:“無論那具尸體上面的‘證據’真假與否,也無論是誰的手筆,對我們而言都是好事。”
“我想揚州知府也是想明白了其中關鍵,才會將案情送回京城,他希望我們將事情‘鬧大’!”
潘季馴沒有任何隱瞞,直接說出了自己的猜測。
他并不是為了張家好,也并不單單是因為自己和張居正的所謂感情。
他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張居正生前,對他的仕途多有照拂,對他的治水理念十分認可,也十分支持。
兩人之間,牽連太深了。
已經到了即便是他想要做切割,也沒辦法的程度了。
換句話說,此刻他儼然已經是“張黨”了,不論“誅張黨”是真是假,他都要早做打算。
張敬修思索片刻,點點頭說道:“潘大人說的是,與其坐以待斃,這具尸體,對我們而言,確實是個機會,只有將事情鬧大,我們或許才有一線生機。”
張敬修也已想明白其中的關鍵,“剩下的事情,我會去辦,我會想盡辦法讓‘血尸案’出現在陛下御前,尸體入京的第一時間,還望潘大人能及時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