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語百句:中華經典百句(口袋本)
- 傅杰
- 673字
- 2025-03-07 20:15:25
新版題記
這本最早名為《論語一百句》的小書原是復旦大學出版社的命題作文?!鞍倬洹敝皇羌s數,所選各節有的只有一句,有的包括幾句。每節都選錄或系闡釋、或系發揮的前修與時賢的相關文字,稍加貫串,以申其意;因此而使本書風格略顯別致,且??少Y回味(都是《論語》原作者與引語原作者的功勞),不計臺北繁體字本與首爾韓文譯本,已印行十數次。今由中華書局另出新版,乘便稍做加工:一是增加了若干章節,二是改換了部分引語,三是修飾了一些文字。例如《中庸》一節所引解說:
孔子學說全部貫注著“中立而不倚”的中庸思想。他贊嘆中庸是至高極難的一種美德。中庸應用在人倫上,是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中庸應用在政治上,是“民以君為心,君以民為體”。中庸應用在行為上,是“過猶不及”,“無可無不可”。中庸應用在教育上,是“求也退(性好謙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性好勝人),故退之”。一切都得合乎中庸之道。
這是我十年前修訂時從《張政烺文集》第四卷《古史講義》中引來的,因標“張政烺說”。后來重溫早年讀過的范文瀾《中國通史》,方知乃是范先生的概括,只是個別文字稍有不同。蓋以范著成書早,影響廣,張先生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北京大學講授先秦史時參照襲用。(《張政烺文集》出版說明本就交代:《先秦史講義》是當年的學生提供的油印本,“非張先生親筆”。而其時歷史系的“中國通史”課程“系教研室共同討論授課提綱,體現了當時主流史學觀點。因此,講義中的一些學術觀點和表述,帶有一定的時代烙印,未必與張先生自己的學術主張一致”。)新版即改為“范文瀾說”。
傅杰
二〇二三年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