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李伯弢三人步履輕快,去了靠著南直隸的江西和福建的酒桌。
江西、福建士子雖不及南直隸那般人多勢眾,但也自成一派,皆是溫文爾雅,談吐不凡。
他掃了一眼,席間坐著不少人,但讓他能記上名字的也沒幾個:
南昌的姜曰廣、吳士元、陳以瑞,九江的余應桂、曹欽程。
以及福州邵捷春,漳州顏繼祖,福清施兆昂,泉州葉成章。
說實話,這幾個名字,他都不熟,唯一有點印象的是姜曰廣和顏繼祖。
但讓他眼前一亮的,只能是曹欽程。
此人日后大有來頭,身列閹黨“十狗”之一,可李伯弢記住他,卻不是因為他的仕途,而是因為他那流傳后世的臨別金句:
“君臣之義已絕,父子之恩難忘。”
這位“十狗”被魏忠賢厭煩拋棄,但在臨別時,面對魏督公的感言,深深印刻在了李伯弢的腦海——
這位職場老狗的進退方式,讓他學習到了正確打開職場的方式。
對待上司就要如同曹欽程一般:
在順境中,黑鍋你來背,功勞上司扛!
在逆境中,忠孝不能忘,馬屁不能垮!
可在這職場中只會這些是不夠的,當你掌握了正確打開方式后,你更要記住最重要的一條禁忌——
千萬不能得罪老板的閨蜜!
而讓李伯弢學到這一血的教訓的人物就是——漳州的顏繼祖。
此人官至山東巡撫,結果被崇禎和楊嗣昌聯手冤死。
崇禎十一年(1638年),清兵南下。顏繼祖奉楊嗣昌之命,移駐山東德州。
他帶領三千官兵,在50天內被調防3次,兵疲馬乏,導致濟南空虛被清兵攻克。
顏繼祖歸咎楊嗣昌指揮錯誤,自請撤職歸鄉,崇禎帝不許,將其下獄棄市。
這簡直比起“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還要離譜。
繼祖兄啊,你千不該萬不該,把責任推到楊嗣昌身上!
這楊閣老確實有錯,可你忘了一條至理名言:
順境中要背黑鍋,逆境之中更要毫不猶豫地往自己身上攬!
莫非,你想讓崇禎親手殺了自己的閨蜜?
本來,這事你自己扛下,最多也就是削職為民,畢竟所有人都看得出來這不是你的錯。
可你偏偏......
那么,事情就只有一個結局——
要么楊嗣昌死,要么你死!
結果顯而易見,陛下的心里只給了一個人。
那就只能是你死!
李伯弢看著喜笑顏開對著自己敬酒的顏繼祖——
一想到以后,要在萬歷這孫子的底下當差,就不寒而栗。
。。。。。。
在與江浙贛閩四省同年敬酒之后,李伯弢們開始去了另一側的酒席。
秦晉燕、云貴川六地酒桌,除了北直隸早就結識的喬若雯、張元芳和玄默三人之外,李伯弢終于碰上了大名鼎鼎的歷史人物。
陜西渭南薛國觀。
山西代縣孫傳庭。
貴州貴陽馬士英
云南玉溪雷躍龍
四川南允楊文岳
四川宜賓樊一蘅
四川綿竹劉宇亮
四位宰輔薛國觀、劉宇亮、馬士英、雷騰龍——后兩位一個屬于弘光,一個屬于永歷,一位督師孫傳庭,兩位總督楊文岳和樊一蘅。
這七人各有各的死法,只有劉宇亮和樊一蘅算是善終,其余人等皆死于兵禍,但未有降虜者。
而唯有薛國觀的死亡,讓李伯弢深入的研究了一下,因為這讓他體會到了職場更進一步的理論。
這薛國觀,可謂是大明歷史上僅次于夏言的悲劇首輔,唯二被殺的首輔,也算是創了歷史。
李伯弢對此人的感覺就是,崇禎把薛國觀升到了一個不屬于他的高度。
這不禁讓他想起,職場上一個著名的理論——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
任何組織或是公司都是由各種不同的職位、崗位組成的。
在這其中,很多雇員都會因為業績出色而不斷晉升,直到被升到了一個他無法勝任的崗位,于是便止步不前,甚至慘遭淘汰。
說白了就是,一個頂尖的業務骨干,不一定適合做管理者!
比如,一個一流的銷售總監,他的最佳獎勵可能是更高的獎金、更好的資源,而不是強行晉升為副總,甚至是CEO。
而一旦坐上那個位置,結局往往只有一個——
要么做砸了,被掃地出門;要么如薛國觀一般,直接付出一條命!
有一次,崇禎設宴款待薛首輔,席間隨口問了句:“朝中大臣貪污成風,究竟是什么原因?”
巧的是,東廠提督王德化正站在一旁伺候。
這薛國觀呢,也不知是沒看見,還是瞧不起王廠公,竟然直接來了句:
“如果廠衛用人得當,怎會如此!”
要知道,明朝監察大臣的私事、暗事、丑事,全是廠衛的活兒,薛國觀這一句話,等于是把朝廷貪腐問題全都甩鍋給了廠衛,意思是:
“你們東廠要是干事利索點,哪能讓這些人貪成這樣?”
把這鍋甩給東廠,王德化頓時臉色煞白,冷汗直流。
從此記恨上薛國觀了,用明史的話說,那就是:專察國觀陰事。
白話文的講法就是,“老子專門盯著你那些見不得人的破事兒!”
被東廠給惦記上了,能有的好嗎!
果不其然,東廠上下隨即掀起了一場“監察貪官大運動”,這運動的核心KPI,只有一人——薛國觀!
此后,明史記載:“以通賄事為東廠所揭發,帝聞之,日益疑之。”
翻譯成白話就是:“皇上,薛國觀貪得不行啊!這不,我們又挖出新證據了!”
可no zuo no die,薛國觀又給皇帝出了個搶奪勛貴家財的餿主意,以充盈國庫——結果失敗,被罷官!
一開始,薛國觀確實不用死,崇禎也沒殺意。
可誰知道,事情還沒完!
他舉家遷出京城的那天,又被東廠盯上,說是薛國觀的家私“重車累累”,實在太多了!
崇禎一聽,你一個被罷免的前首輔,哪來這么多家當?
于是遣東廠查辦薛國觀——好家伙,這不是羊入虎口了么,得到其通賄事狀——沒有也得有了!
崇禎以行賄有據,即命棄市!
此人才智不足,情商不高,手段有限,又貪財無道,放在首輔這個位置上,被殺真的不冤。
當著廠公的面,你就不能換套說辭?比如:
“陛下,臣以為如今大臣貪墨橫行,主要是監察的力量不足。若要肅清朝綱,必得擴大廠衛編制,加強監察范圍和力度,使奸臣無所遁形!”
你看,這話一出口,東廠提督立刻感動得熱淚盈眶,回去就給你立塊長生牌位,恨不得日日供奉!
如此一來,至少薛國觀小命可保啊!
李伯弢感嘆了半天,這可是職場中說話藝術的反面教材,自己步入仕途,要深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