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人體是如何工作的
吃、喝、拉、撒、睡是人類生存所必須進行的主要生理活動。其中,吃喝及吸入空氣是人體攝取營養物質和氧氣的過程,拉撒和呼氣是人體排泄“廢物”的過程。工業生產過程中要排出“三廢”即廢氣、廢水、廢渣,人體也排出“三廢”:排出二氧化碳、排出尿液、排出糞便。這些生理活動是如何完成的?本節內容將進行簡單的介紹。同時我們還要知道,這些生理活動的異常還能帶來一些與健康有關的信息。不良的生活習慣可能有損身體健康,這并不是危言聳聽!長期的不良生活習慣,可能導致吃、喝、拉、撒、睡、性等生理活動出現異常,這時我們就需要引起重視,甚至應當去醫院檢查,以便于早期發現疾病。
一、吃
“民以食為天”這句話表達了中國人對“吃”在健康生活中重要性的認識。相當一部分中國人在見面打招呼的時候都會問一句:“您吃了嗎?”人想要生存下去就要通過“吃”來攝取營養。
說到吃就離不開消化系統。消化系統就像一個營養物質加工廠。食物先在口腔由牙齒切碎、研磨以及與唾液混合,然后經食管運輸到胃,通過胃的蠕動以及消化酶的作用變成食糜。食糜在小腸通過各種消化酶和消化液的混合,對食物進行分解。大部分營養物質在小腸內被吸收,未被消化的食物和不能被人體利用的物質,就會形成糞便,通過肛門排出體外。
人體不能合成的一些脂肪酸如亞油酸,必須由食物提供。人類所需蛋白質中有9種氨基酸是必須從食物中獲得的,包括賴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蘇氨酸、纈氨酸、組氨酸。糖類有部分可以由其他物質轉化,大部分由食物提供;礦物質(無機鹽)如鈉、鎂、鈣等均不能由人體合成;維生素只有少部分可以由人體合成(維生素B12等),大部分不能合成。單一的食物很難為人類提供所有必需營養物質。所以,“吃”是我們獲得營養物質的最主要途徑。同時我們的食物必須多樣化并合理搭配。
二、喝
很多護膚品廣告都暗示“女人是水做的”。其實不只是女人,所有的人都是水“做”的。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人體的重要成分。它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并參與維持細胞的形態。正常成年男性全身的含水量約為60%,女性為50%。
水在人體內可以分為三部分,即細胞內液、細胞外液和血漿。三部分的水分工明確,各司其職。但為了人體的健康,又密切合作,共同完成維護生命活動的使命。
水的攝取:正常生活中水通過我們的口“喝”進消化道。在胃中稍作停留,留下胃所需的那部分水,然后將胃內的物質帶進腸道。在腸道中,通過腸壁不僅吸收了水,還吸收了胃里帶來的各種營養物質。隨后,把各個系統都不需要的各種物質,以及使用過的沒有價值的各種物質,集中到腸道里,在大腸中形成糞便。在這個過程中,胃部吸收的水分很少,絕大部分的水是通過小腸和大腸黏膜吸收的。
水的排泄:腎臟控制著人體水分的去留。可以說,我們的腎臟既是血液的“凈化器”,同時也是生產尿液的“流水線”。在腎中,人體所需要的血細胞、蛋白質和水分會被留住,被吸收,重新送回血管。而人體不需要的代謝廢物,如尿素、肌酐和尿酸,以及多余的離子、水分等,則會留在腎小管內形成尿液。
同時,一些水分會借用體表蒸發的方式,由人的毛孔排出體外,也就是“流汗”。此外,還有一部分水,則是經過我們的肺呼出體外。比如在冬天時,我們的口鼻中所呼出的水汽。
人體到處都需要水。由此可見“喝”的重要性。
三、拉
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經過腸道菌群的發酵和腐敗作用最終形成了糞便,從肛門排出體外。
食物在胃和腸道各種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各種容易被人體利用的物質。在結腸只有腸道細菌起消化作用。腸細菌的重要作用是能產生生理需要的物質,如可在腸內合成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K等。糞便的臭味是因為腸道細菌對食物的腐敗作用而產生。正常糞便是黃色的,因其含有糞膽素的顏色。“拉”是人體排泄廢物的過程,是重要的生理活動之一。如果糞便不能正常排出,可能是發生了腸梗阻或便秘;如果糞便帶血,可能是發生了痔或結直腸腫瘤。關注“拉”的內容、外觀、次數,就是關注健康。
四、撒
尿液的形成過程:血液流經腎時,血液中的代謝廢物及多余的物質通過腎的過濾,形成原尿。當尿液流經腎小管時,原尿中對人體有用的水、營養物質和部分離子,被重新吸收,回到血液里。剩下部分就是我們所說的尿液,醫學上稱為終尿。
尿液的排出:腎臟形成的尿液,經輸尿管把尿液聚積至膀胱,暫時儲存。尿液達到一定量后,人就會產生尿意,在合適的場合將尿液排出體外。
“撒”是排出“廢水”的過程。尿液如不能正常生成和排出,就說明發生了疾病。尿液不能正常產生,說明出現腎功能障礙等,見于腎炎等疾病;尿液不能正常排泄,提示有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等尿路梗阻。
五、睡
經過一天忙碌工作之后,人們往往需要睡眠來補充精力和體力。睡眠對生長發育以及對學習和記憶能力、免疫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生理意義。如果一個人長期睡眠不足,將導致生活無法正常進行,甚至容易產生某些健康問題。我們將在第七章詳細討論睡眠與健康的關系。
睡眠的作用:
(1)補充人體的足夠能量:
睡眠時全身基礎代謝率降低,能量消耗減少。同時睡眠時人體合成代謝超過分解代謝,使各組織消耗的能量得到補充,為消除疲勞、體力恢復提供能量。
(2)增強免疫功能:
睡眠時由于內分泌發生一系列變化,能促進機體產生抗體,從而提高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
(3)促進人體生長發育:
由于睡眠時生長激素分泌,會促進兒童的生長發育。對成人來講,可促進蛋白質合成,有利于組織修復。
(4)增強記憶力:
睡眠時能使大部分腦細胞處于休息狀態,使神經細胞得到能量補充,有利于功能恢復,增強人的記憶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快速眼動睡眠有益于增強記憶,能阻止大腦對新知識的遺忘,有助于人們提高創造性思維。
(5)延緩衰老,促進健康:
睡眠不足會引起人體心理、生理一系列的變化,不利于健康。然而充足的睡眠可增進健康,甚至延長壽命。
六、性
性學的發展有著漫長的歷史。性生活不僅僅是以生殖目的,也是夫妻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將在第八章詳細闡述“性”與健康的關系。
七、動
法國思想家伏爾泰,提出了“生命在于運動”。“動”的意思是運動、活動,也包含了身體、精神世界兩種“動”。運動能使我們的軀體保持健康。但是,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些人則不適宜劇烈運動,比如:剛做完了大手術、嚴重心腦血管疾病、剛剛勞作一天、體質差、營養不良等。對于一般人來說,運動太少或者過度都是有害的。所以對于運動,我們要適量、張弛有度。在第九章我們將對“動”做詳細闡述。
八、思
心理活動是人體生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失眠、焦慮、抑郁等心理障礙也是常見病。因此,我們關注生理健康的同時,更應該關注心理健康。有關心理障礙問題,第十章將進行介紹。
九、感覺
感覺系統的工作過程是一個復雜而精密的過程,涉及感覺器官、神經通路和大腦的協同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幾個過程。
首先,感覺器官接收各種刺激。例如,眼睛接收光線,耳接收聲音振動,皮膚接收觸覺、壓力、溫度和疼痛等刺激。
然后,感覺器官將接收到刺激信號轉化為神經信號。例如,視覺感知中,光線會刺激視網膜中的光感受器細胞,這些細胞將光信號轉化為神經電信號。隨后,神經電信號通過相應的感覺神經通路傳遞到大腦的特定區域。例如,視覺信號通過視覺神經傳遞到大腦的視覺皮層,聽覺信號通過聽覺神經傳遞到大腦的聽覺皮層。大腦會對信號進行分析、整合和解碼,以使我們能夠感知和理解外界刺激。
最后,大腦的處理結果會使我們產生對外界刺激的主觀感受(視覺中看到的圖像、聽覺中聽到的聲音)并做出相應的反應。
感覺系統為我們提供與外界互動和適應環境所需的信息。這使得我們能夠感知和理解外界的各種感覺,從而與環境進行交互和適應。感覺系統的正常功能對于我們的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都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