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認識自我

第一節 人體由哪些“零件”組成

手機是由哪些結構、部件組成的?相信大家基本都能說出來個大概:攝像頭、屏幕、外殼、主板……那么人體是由什么構成的?可能很多朋友不一定能說清楚。從醫學的角度來說,人體的基本單位是“細胞”,功能相關的細胞群構成人體的“組織”,行使特定功能的多種組織構成人體的“器官”,功能相關的器官組成人體的“系統”。也就是:細胞→組織→器官→系統,這樣人就成為了一個具有復雜生理功能的生物體。為了便于討論生活中的醫學知識,我們要先認識一下人體的基本結構和功能(人體解剖圖見圖1-1~圖1-10)。

一、人體的“細胞”就像高樓大廈的一磚一瓦

我們在初中生物課本中都學習過什么是細胞。如果把人體比作是一棟房子,那么細胞就是構成這棟房子的一磚一瓦。細胞是人體的基本單位,其在人體結構和生命活動中是至關重要的。

組成人體的細胞都是由同一個細胞(受精卵)分裂而來,所以它們在結構和組成上都大致相同。但是由于遺傳物質的表達不同,各種細胞的功能不盡相同。按照功能可將細胞分為兩百余種。它們各司其職又密不可分,各種生命活動都需要它們的參與和配合。

細胞的壽命各不相同,很多種細胞需要不斷更新。不同類型的細胞具有不同的壽命,從幾天到幾十年不等。例如白細胞的壽命只有7 ~ 14天,而紅細胞的壽命大概是120天。人體排出的糞便、尿液之所以呈黃色,是因為與衰老的紅細胞被破壞有關:衰老的紅細胞在肝、脾、骨髓等器官被單核吞噬系統細胞吞噬,釋放出血紅蛋白。血紅蛋白降解生成膽紅素,膽紅素在肝臟轉變為直接膽紅素。直接膽紅素隨膽汁排入腸道,在細菌作用下轉變為膽素原。糞便中的膽素原接觸空氣即被氧化,生成黃褐色糞膽素。小部分膽素原被腸道重吸收。在被重吸收的膽素原中,90%又重新隨膽汁排入腸道,10%的膽素原進入人體血液循環后隨尿液排泄,被空氣氧化后生成尿膽素,成為尿液的重要色素。為何尿液的顏色與糞便的顏色相差這樣大呢?因為大量的膽素原由糞便排泄,由尿液排泄的僅占一少部分。因此糞便顏色一般為深黃褐色,尿液顏色一般為淺黃色。

圖1-1 人體解剖概覽

隨著月經周期的重復,子宮內膜細胞會周期性地經歷增殖、分化和脫落的過程。因此,子宮內膜細胞的壽命可以說是一個相對較短的周期性過程,通常在一個月經周期內完成。

神經細胞是組成神經系統的基本單位,它們具有非常長久的壽命。大部分神經細胞在成年后停止分裂,并持續存活整個人的一生。

二、人體的“組織”由功能相關的“細胞”構成

人體功能相關的細胞群構成人體的“組織”。人體的“組織”分為4大類,這4大類結構稱為不同的組織,即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就好比是房屋的結構材料可以分為磚、鋼筋、水泥、木料、涂層等。這4種組織廣泛分布在身體的各個部位。下面我們就來了解組成人體的這4種組織。

1.上皮組織

上皮組織一般是在最外層,也就是朝向身體的外面或者空腔結構的內表面,通常具有保護、吸收、分泌、排泄的功能。在不同部位的上皮組織發揮的作用不盡相同。分布在體表的或者空腔結構表面的,具有保護作用的上皮稱為“被覆上皮”;分布在腺體,具有排出黏液、酶類、激素等物質的上皮,稱為“腺上皮”;分布在感覺器官,能夠將感受到的信號轉變為電信號的上皮,稱為“感覺上皮”。不同種類的上皮結構和功能各異。例如被覆上皮即我們經常說的“上皮”,分布最為廣泛。人體的皮膚上皮是復層扁平上皮,表面是一層角質層。角質層強韌、耐磨,具有保護作用。我們常說的“老繭”其實就是因為長期摩擦皮膚,形成的多層扁平角質細胞,它們是沒有生命的死細胞。相反,單層柱狀的直腸黏膜上皮就十分薄弱,彈性較差。在男男肛交的過程中,直腸黏膜就容易發生破損。病毒就可以通過黏膜破損處進入人體,從而造成艾滋病病毒的傳播。

2.結締組織

若把人體比作一棟房子,簡單地把一塊塊磚堆積起來,其結構并不穩定。人體細胞也是一樣的。我們都知道,磚塊需要用水泥來黏合,那么結締組織就起到“水泥”的作用。結締組織在人體內廣泛分布,幾乎所有的細胞都需要結締組織,它能夠為細胞提供生存所需要的環境,具有連接、支持、營養、保護等多種功能。通俗地說結締組織還有類似“土壤”的作用,能使其他組織細胞固定在相應的位置,又能提供生存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

3.肌肉組織

我們對肌肉并不陌生,那么肌肉組織是怎么分類的呢?通常我們將人體的肌肉組織分為三種。附著在骨骼上,能夠在神經支配下牽拉骨骼進行運動的肌組織稱為“骨骼肌”,如肱二頭肌收縮可屈曲前臂。分布在消化道、呼吸道、尿道、子宮和血管等里面,不受人體自主神經支配的,能夠輔助相應器官進行各種生理活動的肌組織稱為“平滑肌”,如胃腸道平滑肌收縮使食物在胃腸道運行。我們聽到的從腹部發出的“咕?!甭暰褪俏改c道平滑肌收縮和腸蠕動的聲音,醫學上稱之為腸鳴音。分布在心臟的肌肉,稱為“心肌”。心臟就像水泵一樣,心肌收縮可將血液運送到全身。就如我們能想象的那樣,肌肉組織的主要功能是收縮,身體的各種運動和身體很多器官的活動都由它完成。我們行走、說話等功能就依靠肌肉組織來參與完成。

4.神經組織

神經組織是由大量有突起的細胞組成。神經組織分布很廣泛,就像是偵察部隊一樣,負責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傳遞信息。有些神經組織,比如垂體的特定組織,具有內分泌功能,可以分泌催乳素等激素,調節人體的生理活動。大腦含有大量的神經組織,可以指揮人體的很多生命活動。

三、人體的“器官”由多種“組織”構成

如果問起來,人體有哪些器官,大部分人都能張口而來:“心、肝、脾、肺、腎!”但構成人體的器官不僅僅只有這幾個。

由多種組織構成的能行使一(特)定功能的結構單位叫做器官。我們一般都比較容易注意到那些我們經常聽到、用到的、比較直觀的器官,如眼睛、耳朵等感覺器官,再比如內臟器官如心臟、腎臟等。也有不少器官會被人們所忽略,人們甚至認為它們是某種器官的附屬器官,比如人體各部位的骨骼肌、皮膚等。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它不僅僅是一個覆蓋在我們身體表面的保護層,更是一個擁有許多重要功能的復雜器官。作為人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第一道屏障,皮膚能夠保護身體免受外界有害物質損傷、紫外線輻射和微生物的侵害。通過分泌汗液或皮膚血管的收縮,皮膚也可以來調節體溫。一些藥物和毒物可以透過皮膚層進入體內。同時,皮膚也可以通過出汗,排泄體內廢物和毒素。皮膚適度地暴露在紫外線下時,它可以合成維生素D,維生素D對于骨骼健康至關重要。紫外線會與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分子相互作用,變為預維生素D3,隨后在皮膚內受熱轉變為活性形式的維生素D,可促進鈣的吸收。

四、人體的“系統”由功能相關的“器官”構成

“系統”之所以被稱作系統,是因為它是由功能相近的器官組成的功能體系。組成“系統”的各種器官相互配合才能完整地行使出“系統”的全部功能。我們可以理解為“系統”就是一個團隊。通常情況下,把人體分為以下系統:運動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免疫系統。另外,感覺器也是人體重要結構,具有感知內外環境變化的功能。

1.運動系統

運動系統是由骨、骨連結和骨骼肌三種器官組成,具有運動、支持和保護功能。人體有206塊骨頭,600多塊骨骼肌。骨頭以骨縫、關節等形式相互連接,在肌肉和韌帶的固定下,形成了人體的基本骨架并維持人體的基本形態。人體的大部分動作依靠運動系統來完成,比如簡單的抬手動作;又如精細的寫字動作等,都是在神經的支配下,相關的肌肉產生收縮、舒張,相互配合牽拉所附著的骨骼完成的。

運動系統的第一個功能是運動。運動系統,顧名思義,主要就是參與人體的活動。局部的一些微小動作如微笑、皺眉等,以及全身參與的復雜動作如打籃球、跳舞等,都是在神經系統的調控下,由相關肌肉牽拉骨骼,相互配合實現的。

運動對健康至關重要,尤其是下肢的運動。俗話說:“樹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腿部肌肉的收縮和運動有助于促進下肢血液循環,防止血液在靜脈中滯留,如果長時間臥床不活動,會增加靜脈血栓形成的風險。老年人腿部無法運動鍛煉時,會導致心臟的泵血能力減弱,血液循環變得不暢,增加心臟病和腦卒中(中風)的風險。對于老年人來說,盡量保持適度的腿部活動和鍛煉非常重要。即使是簡單的腿部運動,如屈膝抬腿、踏步、踢腿等,都能起到保持肌肉力量和功能、促進血液循環、維持骨密度的作用。如果老年人由于健康原因無法進行常規的腿部活動,可以請醫生或物理治療師指導進行適當的床上運動和康復訓練。

運動系統的第二個功能是支持。如果運動系統出現問題,如骨折、韌帶拉傷等,人體就不能維持正常的姿勢,甚至需要臥床休息?!皞顒庸且话偬臁?,這里的一百天是根據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一般骨折愈合的時間大概是3個月。但是如果骨折部位復位不良或者血供不足,骨折的愈合時間就會延長,甚至不愈合,如股骨頸骨折。

運動系統的第三個功能是保護。骨骼和骨連結(兩個或多個骨頭之間的連接點或接合處,包括:關節、韌帶、間接骨連接、軟骨連接)相互連接,形成了很多密閉的空間,這樣的空間具有很好的抗變形能力或者緩沖作用,保護著里面所容納的各種臟器。如顱腔可以保護大腦,胸腔可以保護肺和心臟等。

圖1-2 人體運動系統解剖

2.循環系統

循環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實現人體物質運輸功能。循環系統可以形象地理解為人體血液和淋巴液流動的通道。按照“管道”內流動液體的不同,可以將循環系統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心血管系統內循環流動的是血液,血液由血細胞和血漿組成。以血液為媒介,可以將各種營養物質和氧氣運輸到全身各處,然后將人體各部位產生的代謝產物運輸到人體的排泄器官如腎臟,同時把人體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運送到肺,呼出體外,如此循環往復。第二部分:淋巴系統內流動的是淋巴液。淋巴液也是保持人體體液平衡的重要部分,它來源于組織液,其成分與血漿大同小異。淋巴管內有很多瓣膜,方向均指向心臟,作用類似于靜脈。因此也有醫學書籍把淋巴系統歸為靜脈系統的輔助部分。同時淋巴系統中含有大量免疫細胞,所以也具有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在生活中,能夠看到淋巴系統存在的現象:如足部感染后,有的患者會有一條感覺疼痛的紅線,從小腿向上延伸,并且腹股溝淋巴結會腫大、疼痛。這就是足部感染后,向上蔓延,引起下肢淺層管狀淋巴管造成的淋巴管炎和淋巴結炎。

圖1-3 人體循環系統解剖

心臟位于左側胸腔內。心臟有兩房兩室,猶如一個水泵,維持血管內的血液流動。正常成年人的心率為每分鐘60 ~ 100次。通俗地講,心臟的功能是為血液流動提供動力,將血液從呼吸系統得到的氧氣、消化系統攝取的營養物質、內分泌系統分泌的各種激素等運送到全身各處,又將身體各部位代謝產物運送到具有排泄功能的器官排出體外。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現心前區的疼痛、心悸、黑矇等狀況,需要警惕心臟疾病。

3.消化系統

消化系統行使人體消化食物、吸收營養、排泄廢物的功能。消化系統是人體內與攝食及消化有關的器官,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大腸,以及唾液腺、胃腺、腸腺、胰腺、肝臟、膽囊等。這些消化器官協同工作,把食物分解成利于吸收的小分子,把營養物質吸收進入血液或淋巴液,食物殘渣形成糞便排出體外。

口腔是消化系統最開始的部分,即人體攝取食物最先經過的部位??谇焕锩嬗醒例X、舌頭和口腔腺。舌是我們最熟悉的器官之一,它是一種富含肌肉的器官,因此舌可以做非常復雜的動作?!叭绮粻€之舌”“巧舌如簧”等雖然不是什么褒義詞,但表明了舌對發音的重要性。

舌體表面分布著很多舌乳頭,舌乳頭含有味蕾,可感受味覺。舌感受味覺是分區域的,舌的不同區域感受不同的味道。在我們咀嚼食物的時候,舌還具有攪拌食物和向食管推送食物的作用。在我們說話的時候,舌與口腔相互配合,共同調節發音。由此可見舌的強大功能和對人們生活的重要性。

牙嵌于牙槽內,分為牙冠、牙頸、牙根三部分。恒牙共有28 ~ 32顆,上頜、下頜各14 ~ 16顆。暴露于口腔內的牙冠,正常情況下色白而有光澤。如牙齒上附著一些牙垢或牙結石,使牙齒變黃。牙結石也是口臭的“元兇”。長時間大量吸煙或吃檳榔,也會使牙齒變色。牙齒并不像我們想象中的那樣只是非常堅硬的實體結構,牙的內部其實是一個空腔,稱牙腔,亦稱髓腔。像骨骼含有骨髓那樣,牙腔內有很多軟組織稱為牙髓。由于牙腔是個密閉的空間,牙髓發炎會使牙腔里面的壓力越來越大,壓迫神經,引起劇烈的疼痛。這種疼痛難以忍受,生活中常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是有醫學根據的。

與口腔相通的所有腺體統稱為口腔腺。口腔腺的主要作用是分泌唾液,唾液中包含多種酶如唾液淀粉酶。當我們在吃饅頭的時候,在咀嚼一會兒之后,會有一些甜味。這是怎么回事呢?我們都知道饅頭含有淀粉,淀粉是沒有甜味的。唾液中的淀粉酶,能將淀粉分解為麥芽糖,麥芽糖是有甜味的。又如野生動物在受傷之后經常會舔舐傷口,這是因為唾液中含有溶菌酶,可以起到抗菌的作用,避免傷口感染。

食管位于身體上半身脊椎前方,上部連接咽喉,沿脊柱椎體下行,下部與胃的賁門相連,全長約25cm,其直徑平均為2cm。食管是一種富含肌肉的器官,在食管肌肉的相互配合下,運送食物進入胃。所以食管的主要功能是向胃運送食物。正常狀況下,食管下端有壓力感受器,可根據食管內容物的壓力和胃內容物的壓力,調節賁門的松緊度,避免食物反流。賁門是食管與胃相連接的部位,是食物進入胃的入口。當有疾病如胃食管反流,食管下段壓力感受器病變,就會使胃內容物反流至食管,產生燒灼感,還會有酸苦味的胃液反流到口腔。食管下段的靜脈匯入肝門靜脈。所以當人體發生肝硬化的時候,會導致門靜脈回流受阻,部分門靜脈系統的血液經食管靜脈回流入心,引起食管下段靜脈曲張。在一些誘因作用下可能發生曲張靜脈破裂,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胃是一個囊袋形器官,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區,小部分位于上腹部。上接食管,入口為賁門;下通十二指腸,出口為幽門。一般將胃分為四個部分,即賁門部、胃底部、胃體部、胃竇部。

胃的主要功能一是儲存食物,食物從胃排空的時間為4 ~ 6小時;二是分泌胃液,包含了胃酸、內因子、胃蛋白酶、促胃液素、生長抑素等;三是通過胃蠕動和胃液的共同作用,將暫時儲存的食物磨碎,進行初步消化;四是防御,胃黏膜屏障、胃酸、分泌性免疫球蛋白IgG、IgA和淋巴組織可抵御病原微生物和異物的侵襲。

胃液的pH值在0.9 ~ 1.5,大多數細菌在胃內無法存活。但幽門螺桿菌可以耐受這種環境。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癌發生的原因,也是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病因。巴里·馬歇爾(Barry J. Marshall,澳大利亞西澳大學臨床微生物學教授)因揭示幽門螺桿菌與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關系,于2005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小腸包括十二指腸、空腸、回腸。長5 ~ 7m,上端接幽門與胃相通,下端與盲腸連接。小腸是食物分解成小分子物質并進行吸收的場所,也就是說小腸是人體的營養中心,能將食物中能夠被人體利用的部分盡可能吸收。這個過程需要小腸分泌大量的腸液和酶類,并通過蠕動將其與食物充分融合。同時,消化過程還需要膽汁和胰液的參與。胃、十二指腸是消化道容易發生潰瘍的部位。

大腸位于消化管的最后一部分,全長1.5m,包括盲腸(包括闌尾)、結腸、直腸、肛管。大腸的作用是接收小腸傳送過來的物質,吸收其中多余的水分和一些還沒來得及吸收的營養物質。腸內容物在小腸中的部分稱為食糜,而一旦進入大腸,就只能稱為糞便了。也就是說大腸是糞便形成的場所。糞便如果在大腸內存留時間過長,會導致其中的水分被進一步吸收,使糞便變干結。糞便干結容易導致便秘。便秘又是痔和肛裂的常見原因。因此,養成按時排便的良好習慣非常重要。

肝臟是人體的最大腺體和最大的實質性器官,重量約占體重的2%。肝小葉是肝臟的基本結構單位,成年人的肝臟有50萬~100萬個肝小葉。肝臟的主要功能細胞是肝細胞,約占肝內細胞總數的80%;除此之外還有肝血竇內皮細胞、免疫細胞等。肝細胞將血漿中的膽紅素吸收轉化為結合膽紅素后釋放入膽小管,與膽鹽和膽固醇等共同組成膽汁。膽汁依次經膽小管、閏管、小葉間膽管、肝管、肝總管進入膽囊貯存。出入肝門的結構總稱為肝蒂,包括肝動脈、門靜脈、膽管、淋巴管及神經等。肝臟的血液經過肝左、肝中、肝右靜脈進入下腔靜脈。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及上腹部,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區。肝前面的鐮狀韌帶將肝分為左右二葉。肝臟具有以下功能:① 代謝功能:如膽紅素代謝、維生素代謝、激素代謝、糖代謝等。肝臟功能受損時,可因膽紅素代謝障礙而出現黃疸(眼睛、皮膚黃染等)、雌激素代謝障礙而出現肝掌和男性乳房發育;肝細胞含有轉氨酶等代謝酶,肝細胞損傷可引起血清轉氨酶升高,化驗肝功能時表現異常;在餐后血糖高的時候,肝臟可將葡萄糖合成為肝糖原,作為儲存方式。在空腹等情況下,又可將肝糖原分解為葡萄糖,以補充血糖。肝臟還可以糖異生的方式,將氨基酸、甘油及乳酸轉變為葡萄糖供機體利用;② 分泌和排泄膽汁:膽汁可以使脂肪乳化,輔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每天分泌的膽汁為800~1 000mL;③ 解毒功能:食物中的各種有害物質及服用的各種藥物等,均要在肝臟轉換為無毒的、易溶解的物質,經膽汁-糞便或尿液排出體外。因此肝臟被稱為人體中最大的“解毒器官”;④ 防御功能:肝臟中的庫普弗細胞可吞噬血液中的異物、細菌等;⑤ 造血功能:在胎兒時期肝臟有造血的能力;⑥ 合成功能:肝臟可以合成的白蛋白等蛋白質,參與人體的多種代謝活動;合成的纖維蛋白原、凝血酶原等參與凝血功能。

膽囊位于肝下面的膽囊窩內。膽囊的主要作用是儲存肝臟產生的膽汁。進食后,會引起膽囊的收縮,膽汁排入腸道,促進食物中脂肪的消化和吸收。當劇烈嘔吐時,可能有苦味的膽汁嘔出。

胰腺是人體內第二大腺體,位于胃的后方。胰腺具有內外分泌功能,胰腺的外分泌功能,就是將消化食物的胰液分泌到腸腔,將食物分解成利于吸收的小分子物質。胰液的分泌量為每天1 000 ~ 2 000mL。胰液中含有多種消化酶。胰淀粉酶能水解食物中的淀粉,胰脂肪酶能分解脂肪,胰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質。食物中的淀粉、脂肪、蛋白質經分解后被吸收,進而發揮生理作用。慢性胰腺炎時,由于胰液的分泌減少,使食物不能充分分解,導致腸道吸收障礙,常常會導致患者營養不良和腹瀉。胰腺的內分泌功能,就是能分泌胰島素、促胃液素等,參與調節人體的糖代謝等生理活動。胰腺中主要的內分泌腺是胰島,胰島中含有α細胞、β細胞等。α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有升高血糖等生理功能;β細胞分泌胰島素,調節和維持血糖的穩定。β細胞的功能障礙可引起糖尿病。

圖1-4 人體消化系統解剖

4.呼吸系統

呼吸系統包括呼吸道和肺。日常生活中通常稱鼻、咽、喉為上呼吸道,平常說的感冒,大部分情況下就是上呼吸道感染。氣管和各級支氣管為下呼吸道。呼吸系統的主要功能是進行氣體交換,即將空氣中的氧氣經肺泡壁進入血液循環,同時將人體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排出。

鼻腔內被以皮膚,生有鼻毛。鼻毛縱橫交錯能夠起到一定的過濾空氣的作用。后部覆蓋著黏膜,里面分布著味覺感受器和血管,所以鼻腔能夠感受到氣味。在受到暴力打擊的時候容易出血。鼻竇可以濕潤和加溫吸入的空氣,這些腔隙可以產生很好的共鳴作用,也就是我們學習拼音時所說的鼻音。其實鼻部和眼睛是由管道相通的。連接眼睛和鼻部的管道稱為鼻淚管。如果人在哭泣時,淚腺分泌的淚液就會急劇增多,淚水就很容易順著鼻淚管流入鼻腔,參與形成鼻涕。民間常說“鼻涕一把淚一把”,就是這種現象。

由于口鼻周圍的靜脈與顱內的靜脈相通,這些靜脈通常沒有瓣膜,血液在壓力的作用下可以上下相通,故當鼻或上唇(稱危險三角區)有細菌感染而產生“癤”時或有痤瘡時,千萬不要擠壓排膿。因為這樣的操作有可能會使細菌進入靜脈,沿靜脈到達顱內,引起顱內感染。顱內感染可引起嚴重的后果。

氣管為后壁略扁平的筒形管道。成人氣管平均長度:男性為10.6cm,女性為9.8cm。小兒氣管細小,位置深,活動度大。氣管由軟骨、平滑肌纖維和結締組織構成。由于有軟骨做成支架,氣管腔通常保持開放狀態,保障呼吸通暢。氣管的功能主要有:氣管分泌黏液,可以滋潤氣管黏膜;收縮和舒張的功能,在嚴寒和酷暑時,氣管可保護性地收縮(或舒張),調節進入肺部空氣的溫度;氣管有自身清理功能。

肺呈圓錐狀,位于胸腔內,縱隔兩側。左肺分上、下兩葉,右肺分上、中、下三葉,即“左二右三”。肺的主要功能是肺通氣和肺換氣。即使空氣中的氧氣進入血液循環,供組織利用,同時把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排出體外。值得一提的是,肺也能排出部分酒精,當飲酒后,酒精會被吸收到血液中,經肺泡和呼吸道排出。當進行呼氣酒精測試時,呼出的氣體進入呼氣式酒精測試儀中。這個設備中有一個傳感器,可以檢測呼出氣體中的酒精濃度。這就是警察通過呼氣式酒精測試儀查酒駕的原理。

劇烈運動時耗氧量增加導致二氧化碳產生增加,位于腦干的呼吸中樞和迷走神經受到二氧化碳水平升高的刺激,分別引起呼吸加快增加氣體交換,心跳變快加速氣體運輸。

圖1-5 人體呼吸系統解剖

5.泌尿系統

泌尿系統由腎、輸尿管、膀胱及尿道組成,它的主要作用是產生尿液、排泄廢物。排泄是指人體代謝過程中生成的人體不能利用或者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排出體外的過程。

腎臟左右各一,位于腹后壁,形似蠶豆。腎臟能產生尿液,維持體內水和各種離子的平衡,排出人體代謝終產物。飲酒的人群,一小部分的酒精也可通過腎臟排出體外。同時也分泌多種激素,參與調節血壓,促進紅細胞生成。當其功能不全的時候,可能引起血肌酐升高、水腫、貧血等表現。輸尿管是一肌性管道,腎臟產生的尿液經此進入膀胱。膀胱和尿道則分別是儲存和排出尿液的器官。

(圖1-6和圖1-8)

圖1-6 男性泌尿生殖系統解剖

6.神經系統

神經系統包括人體“司令部”中樞神經系統和“信息高速公路”周圍神經系統。(圖1-7)

神經系統行使人體感覺、分析、調控、學習、記憶等功能。神經系統包括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由腦和脊髓組成。中樞神經系統好比是人體的“司令部”,接收、整合全身各部位收集的“情報”,經過分析協調后將“指令”傳出,或者將信息儲存在大腦內,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學習、記憶。周圍神經系統的功能是將外周感受器和中樞神經系統連起來,可以形象地稱外周神經系統為連通外周感受器和中樞神經系統的“信息高速公路”。假如不小心手接觸到開水,外周神經系統將信息傳到大腦,馬上就感到疼痛;同時大腦會發出指令,手立刻縮回。

圖1-7 人體神經系統解剖

腦由大腦、小腦、間腦、腦干組成。其中:大腦是中樞神經系統的最高級部分。腦對學習、記憶、運動、感覺、呼吸、心率、血壓、攝食(攝食中樞、飽中樞)、飲水行為、性行為、體溫、情緒等功能進行調節。腦干是人體維持基本生命活動的主要器官,包括心跳、呼吸等重要生命活動。我們常說的“腦死亡”是指包括腦干在內的全腦功能喪失的不可逆轉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患者”已無生還可能。小腦是腦的第二大部分。小腦的主要作用是保持人體的平衡。生活中,當人體大量攝入酒精時,會有麻痹小腦的作用,使小腦無法精細地控制身體,出現“東倒西歪”的醉酒狀態。這也是酒后開車容易發生車禍的原因。如果小腦損傷時,也會出現類似的狀態。腦損傷后將出現不同程度的腦功能障礙。腦震蕩、腦卒中、植物人、腦死亡等都是腦損傷造成的后果,也是生活中時常聽到的醫學術語。

腦震蕩:較輕的腦損傷,表現為傷后立即出現短暫的意識喪失,持續數秒至數分鐘,一般不超過半小時。意識恢復后,對受傷當時和傷前近期的情況不能記憶,即逆行性遺忘。腦震蕩無需特殊治療,多數患者在2周內恢復正常,預后良好。

腦卒中:腦缺血或出血引起運動、意識、語言等障礙。

植物狀態(vegetative state):植物狀態的患者通常稱為“植物人”。指大腦半球嚴重受損而腦干功能相對保留的一種狀態?;颊邔ψ陨砗屯饨绲恼J知功能全部喪失,呼之不應,不能與外界交流??捎凶园l或反射性睜眼,偶可發現視物追蹤,可有無意義哭笑,存在吸吮、咀嚼和吞咽等原始反射,有覺醒-睡眠周期,大小便失禁等。

腦死亡(brain death):包括腦干在內的全腦功能喪失的不可逆轉的狀態。診斷標準是深昏迷;腦干反射全部消失;無自主呼吸(靠呼吸機維持,呼吸暫停試驗陽性)。以上必須全部具備。被判定為腦死亡的患者不會再“復活”。

人體脊髓是中樞神經系統的一部分,位于脊柱內。具體而言,脊髓位于脊柱管(脊椎管)內,由一系列相互連接的神經細胞和神經纖維組成。脊髓全長共發出31對脊神經,對應為31個脊髓節段,包括8個頸節、12個胸節、5個腰節、5個骶節和1個尾節段。脊髓的功能:① 反射功能。如當我們手不小心被針扎到后,會迅速地把手收回來;② 傳導功能。仍以手指被扎后的反射為例,當手指被尖銳物體扎傷時,會刺激手指的感受器,神經纖維將“信號”上傳到大腦,使人體產生手指受到傷害需要脫離傷害源的需求。如果這時沒有其他潛在威脅的存在,大腦便會發出“指令”傳到手指,使手指迅速收回,遠離傷害源。如果外界環境不適宜,比如手指的收回會導致更嚴重的后果,大腦就暫時發出抑制信號,抑制手指的收回。其中的原理就是脊髓的傳導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聽到“偏癱”“截癱”等疾病名稱,或見到癱瘓患者。這些疾病是由大腦皮層運動性病變或脊神經損傷所致。

“截癱”是指胸腰段脊神經損傷,出現下肢的感覺和運動障礙。

“偏癱”又稱“半身不遂”:因大腦皮層運動區病變,引起一側上下肢癱瘓。

7.內分泌系統

內分泌系統行使調節人體生長發育、代謝、生殖等功能。內分泌系統是人體維持穩態的一個重要的調節系統。其功能是整合信息,參與人體各種生理活動的調節,維持人體內環境的穩定。內分泌腺是人體內一些無輸出導管的腺體,可以分泌激素。激素的作用是對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起調節作用。

人體主要有以下的內分泌腺:下丘腦可以調節體溫、攝食行為、飲水行為及腺垂體的分泌;垂體可以分泌各種促激素,例如促甲狀腺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分別促進甲狀腺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當垂體病變時可以導致靶器官發育不良,女性非孕期泌乳,甚至男性泌乳(催乳素分泌失調)。甲狀腺可以分泌甲狀腺激素。甲狀腺素分泌不足時,可以發生單純性甲狀腺腫大,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大脖子病”;也可以發生其他類型的甲狀腺腫大和甲狀腺功能亢進等。腎上腺可以分泌腎上腺素。當人處于應激狀態時,如體育比賽或考試時會分泌出腎上腺素,能使人呼吸加快,心跳與血液流動加速;遇到危急情況還可能對疼痛暫時不敏感,使人體處于興奮狀態,來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威脅。胰島可以分泌胰島素、胰高血糖素等。生活中常見的糖尿病就是胰島功能障礙導致的。

圖1-8 人體內分泌系統解剖

8.生殖系統

生殖系統的功能是繁衍后代和形成并保持第二性特征。生殖系統可以分為內外兩部分。內生殖器由生殖腺、生殖管道和附屬腺組成,外生殖器以兩性交配的器官為主。男性內生殖器包括:生殖腺(睪丸)、輸精管道(附睪、輸精管、射精管、尿道)、附屬腺(精囊腺、前列腺、尿道球腺);男性外生殖器包括:陰莖和陰囊。女性內生殖器包括:卵巢、輸卵管、子宮、陰道、前庭大腺;女性外生殖器包括:陰阜、大陰唇、小陰唇、陰道前庭、陰蒂、前庭球。

圖1-9 女性泌尿生殖系統解剖

9.免疫系統

免疫系統是人體具有防御功能的解剖生理體系,由免疫器官、免疫組織和免疫細胞構成。

免疫器官包括胸腺、骨髓、脾臟、淋巴結、扁桃體等。

胸腺位于胸骨后方,是免疫系統中重要的器官之一。胸腺在兒童時期較大,成年后逐漸萎縮。免疫細胞(T細胞)在胸腺分化、發育和成熟。

骨髓是一種軟質組織,位于骨頭的中心部分,它就像是一個生產基地,制造出各種免疫細胞,這些細胞可以分成不同的類型,比如巨噬細胞、B細胞和T細胞。

脾臟位于腹腔左上方,是人體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脾臟儲存著大量的淋巴細胞,當需要時脾臟釋放淋巴細胞到其他部位參與免疫反應。脾臟還是一個龐大的過濾器,在免疫系統中起到過濾血液、清除老化或異常細胞的功能,以確保血液的清潔和健康。脾臟質地較脆,腹部外傷時,容易造成脾破裂,引起大出血,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淋巴結是分布在全身的小型免疫器官,它們通過淋巴管相連。淋巴結中有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淋巴結在免疫系統中起到過濾淋巴液、清除病原體和異常細胞的作用。當病菌入侵我們的身體時,淋巴結就像是報警器一樣,將免疫細胞之間的信號傳遞給其他組織,共同抵御病菌的進攻。在日常生活中,口腔感染、面部感染時,細菌隨淋巴液進入頜下淋巴結,引起頜下淋巴結炎,引起痛感。用手指可以摸到有壓痛的小結節。

扁桃體位于咽喉后部,包括咽扁桃體、腭扁桃體和舌根扁桃體。當吸入空氣中的病菌時,扁桃體會迅速反應,釋放出抗體來抵抗病菌的入侵,保護呼吸道。咽扁桃體是發生扁桃體炎時受累的主要器官,可發生紅腫和化膿。

免疫組織包括彌散淋巴組織和淋巴小結,分布于胃腸道、泌尿生殖道、呼吸道等黏膜下,在黏膜抗感染免疫中發揮主要作用。

免疫細胞包括淋巴細胞、樹突狀細胞、自然殺傷細胞、吞噬細胞、粒細胞、肥大細胞等,它們共同執行免疫功能。

此外,免疫分子是免疫系統的功能成分之一。包括免疫球蛋白(IgG、IgM等)、補體(C2、C3等)和細胞因子(白介素、干擾素和生長因子等)等。

免疫器官、免疫組織和免疫細胞共同協作,構成復雜的免疫網絡,對人體發揮免疫保護作用。新冠病毒疫苗、預防宮頸癌的HPV疫苗、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質炎疫苗、治療惡性腫瘤的PD - 1抑制劑等免疫制劑等,都是根據免疫學原理研究和生產的藥品。

圖1-10 人體免疫系統解剖

10.感覺器

人體的“雷達”——感覺器。人體的感覺器是由一系列感覺器官和神經網絡組成的,它們協同工作來感知和傳遞外部刺激信號。就像雷達系統通過發送和接收電磁波來感知目標,人體的感覺器通過感覺器官接收不同類型的刺激信號,并將其轉化為神經信號,以便大腦進行處理和解讀。感知外部世界,并做出相應反應。感覺器主要包括以下器官:

眼睛是負責視覺的主要器官。從解剖上說,眼睛主要由角膜、鞏膜、虹膜、瞳孔、晶狀體、玻璃體以及視網膜等結構組成。瞳孔就像一扇窗戶,允許光線進入眼球,虹膜可以調節瞳孔的大小,從而調節進入眼球中的光線量。晶狀體是透明的雙凸透鏡狀結構,可以調節光線的折射,使眼球能夠對近距離和遠距離的物體進行聚焦。白內障、近視、遠視以及老視都與晶狀體異常有關。視網膜是感知光線的關鍵組織,它包含的感光細胞可以將光信號轉化為神經信號,傳遞給大腦。當維生素A缺乏時,負責感知光線的細胞會功能不足,在夜晚、黑暗或光線微弱的環境下,會出現視力降低、看不清事物的現象,也就是“夜盲癥”。總之,眼球的這些結構共同負責感知和解釋光線的信息,使我們能夠看到和辨別物體、顏色和形狀。

負責聽覺的器官主要有耳廓、中耳的鼓膜和聽小骨、內耳的耳蝸等,它們有分工有合作,為我們營造一個有聲的世界。耳廓幫助收集和引導聲音進入外耳道。如果耳廓畸形以及耳垢過多導致的外耳道阻塞,都可能導致聽力下降或聽覺不適。在中耳,鼓膜的振動可以被聽小骨放大。當中耳炎時,可能會出現聽力下降、耳痛和耳鳴。在內耳,耳蝸內的細胞將聲音轉化為神經信號,并通過聽神經傳遞到大腦的聽覺中樞,使我們能聽到聲音。這一部分出現異常,可能會導致聽力下降、耳鳴和眩暈。

平衡感覺器官(內耳的前庭器官)負責感知身體的平衡和空間定位,使我們能夠保持平衡和穩定姿勢。例如,人在坐車時,當車突然啟動或者加速,由于慣性作用,人會后仰,但是平衡感覺器官會反射性地使人前傾保持身體平衡。如果車和船過分地上下顛簸和左右搖擺,平衡感覺器官會受到過度刺激,人會出現惡心、嘔吐等暈車和暈船現象。

嗅覺負責感知氣味分子,使我們能夠嗅到和辨別不同的氣味。嗅覺器官主要包括鼻腔、嗅毛、嗅覺感受器和嗅神經。當氣味分子進入鼻腔并與嗅覺感受器上的嗅毛結合時,嗅覺感受器產生信號并通過嗅神經傳遞到大腦,從而產生我們對氣味的感知和辨別能力。感冒、鼻竇炎或其他上呼吸道感染可能阻塞鼻腔通道,影響氣味分子進入嗅覺器官,從而導致嗅覺減退。

味覺器官使我們能夠品嘗和辨別不同的味道,如甜、酸、苦、辣、咸和鮮。發揮這一功能的主要有味蕾、味覺感受器、舌乳頭以及味覺神經。味蕾是位于口腔內的小結構,主要分布在舌頭的表面、軟腭、咽后壁和喉部。它們是味覺感受器的主要組成部分,負責感知和識別不同的味覺。舌乳頭是舌頭上的小突起,其中包含味蕾。味覺神經是從味蕾出發,將味覺信息傳遞到大腦的神經??谇桓稍锘蚩谇谎装Y等口腔疾病可能干擾味覺感受器的正常功能,導致味覺減退。

觸覺器官主要是皮膚,負責感知觸摸、壓力、溫度和疼痛等刺激,使我們能夠感受到外部物體和環境的觸覺信息。如果這部分功能異常,有可能造成傷害。比如正常情況下,用適宜溫度的熱水泡腳會覺得舒服,不會有什么損傷。但是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現末梢神經病變,對溫度的感知能力下降,往往水已經很燙了,但腳還沒有察覺,繼續添加熱水,可能導致足部燙傷。

總的來說,感覺器至關重要,為我們提供了豐富多樣的感覺體驗,并讓我們能夠適應和應對我們所處的復雜環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远县| 闵行区| 大渡口区| 余姚市| 临沧市| 芒康县| 河北区| 兰溪市| 湘西| 禄劝| 壶关县| 油尖旺区| 肃宁县| 望奎县| 东阿县| 长葛市| 萝北县| 临夏县| 安康市| 汝阳县| 清徐县| 泸州市| 蓝山县| 元江| 林芝县| 新宁县| 阜城县| 成武县| 三河市| 天气| 谢通门县| 莱西市| 无锡市| 建昌县| 武隆县| 隆化县| 鄂州市| 毕节市| 芮城县| 塔河县| 上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