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脈診:從初學到提高(第2版)
- 徐培平
- 833字
- 2025-03-15 06:21:44
三、寸口脈候臟腑之氣
李時珍認為寸口脈是肺經脈動處,“特藉以候五臟之氣,非候五臟六腑之位,故以臟腑表里關系分候為妥”。寸關尺以候五臟六腑之氣而定其病變之臟腑,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寸口三部分候臟腑的依據是以臟腑之氣的升降出入功能屬性來分屬的。腑是從屬于臟的,故關部即按肝膽和脾胃定位,因此,寸和尺部也是按照這樣的規律來分配的。故仍應以十二經臟的陰陽表里經在寸口六部之間同占著一個部位這一見解較為適合。如肺與大腸為表里就同候于右寸,心與小腸為表里就同候于左寸。其余皆不例外。也就是說,左右寸口分候臟腑的機理,本來就是和經絡學說分不開的。
大、小腸有一部分功能是傳化水谷,實際上是從屬于胃腑,因此這部分的病變表現出來的是脾胃功能的異常,所候的是脾胃之氣。又比如心主神明,中醫的心系功能包括了部分腦之神明的功能,因此左寸候心,也候部分腦的病變情況。又如胰腺,中醫也沒有相應的臟腑,但其功能與肝膽的功能緊密相連,在中醫里可以劃分到肝膽的系統里來。
心包絡當屬左寸,因心包絡代君行令,包絡之氣通于心,其氣之動靜,聽命于心,故候于左寸,其義為長。三焦分屬左尺,因手少陽三焦之經受氣于命門,其經氣通于腎。心包絡分屬左寸。
同時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中醫五臟中五臟的概念,并非是現代醫學所指解剖學上的五臟概念。兩者之間雖有一定的聯系,卻是兩個不容混淆的概念。以心為例,中醫學中,心的主要功能為主血脈,藏神,五臟六腑之大主,它包括了現代醫學所指的心臟循環系統及大腦等系統的功能。它不能與西醫的心臟等同。因此,絕不能用解剖學上心臟概念來代替中醫學中心臟的概念,也就不能簡單地用寸關尺與三焦中的臟腑器官的位置硬套了。
目前,有不少脈書把寸口臟腑分候變成了把現代解剖意義的臟器組織分屬寸口三部,割裂了中醫的五臟經絡系統整體觀念,變成了憑脈診病的模式。
綜合歷代醫家及臨床實踐的體會,我們認為應按中醫藏象經絡系統的整體觀的原則來劃分寸口脈分候臟腑,而不是現代醫學解剖意義上的臟腑,不可純按西醫的角度去理解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