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寸口分候臟腑原理及分歧

對寸口脈臟腑分屬的基本共識是:“兩手六部皆肺經之脈,特取此以候五臟六腑之氣耳,非五臟六腑所居之處也。”(李時珍)寸關尺六部臟腑分候是否有其物質基礎和理論根據存在很多爭論。如果說有,那么寸關尺六部的臟腑如何分候也存在著爭議,一切的一切都在于沒有可依據的標準和客觀指標可以判斷。

在《黃帝內經》已經提出了“上竟上,中附中,下竟下”的分候方法。

《難經》則采用三焦取癥法將上、中、下三焦分屬于兩手寸、關、尺三部。兩手寸脈診上焦,關脈診中焦,尺脈診下焦。

而明確把臟腑分屬于寸關尺三部的文獻是從王叔和的《脈經》開始。詳見《脈經·兩手六脈所主五臟六腑陰陽逆順》(后述)。

歷代醫家對寸口三部分候的臟腑存在一些爭議,眾說紛紜。下面列舉了一些有代表的醫家的觀點(見表1)。

表1 寸口三部分候臟腑各家學說

各家比較一致的意見是五臟的分候。左脈寸關尺分別為心、肝、腎,右脈寸、關、尺分候為肺、脾、命門(圖4)。心包在左寸。兩尺有的認為都屬腎。

圖4 寸口脈分候臟腑圖

對于六腑的分屬,膽在左關,胃在右關,膀胱在尺,意見也比較一致。

而大小腸的分布,分歧就比較大,有兩寸、兩尺之分歧。其分屬的依據主要有三種:①以表里經絡關系來分。心與小腸相表里,且有經絡相通,故小腸居左寸。肺與大腸相表里,且有經絡相通,大腸居右寸。②以氣化功能分。大小腸都傳化水谷,屬胃氣所轄,故大小腸居右關。③以臟器實體部分來分。大小腸皆屬下焦,所以分配于尺部。三焦的分布,有的主張上中下三焦分居寸關尺,有的認為三焦氣化取決于腎,應居尺,有的認為三焦與心包相表里,且有經絡相通,應居左寸。

總的來說,寸口分候臟腑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則:

1.《黃帝內經》“上竟上、中附中、下竟下”的原則

《素問·脈要精微論》說:“尺內兩傍則季脅也,尺外以候腎,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即心包絡)。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后世大多數把左手寸、關、尺配心、肝、腎,右手寸、關、尺配肺、脾、腎(命門)。這篇也是被一些醫家稱道的“九十三”字。

2.《難經》《脈經》三焦部位劃分

《難經·第十八難》說:“脈有三部九候,各何主之?然:三部者,寸關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頭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臍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臍以下至足之有疾也。”以及《脈經》卷一提出“寸主射上焦,出頭及皮毛竟手;關主射中焦,腹及腰;尺主射下焦,少腹至足”,即以胸、膈、腹劃分為三焦,如心肺居于胸中,故應于兩寸,肝脾居于膈下,應于兩關,兩腎居于臍下兩側,應于兩尺。這與《黃帝內經》按上、中、下三部劃分是大體一致的。

3.按臟腑的屬性、五行生克制化規律分

最早《難經·第十八難》中,依據五行生克制化規律,把五臟(六腑)配在寸口脈六部位置上。如《難經·第十八難》說:“脈有三部,部有四經,手有太陰陽明,足有太陽少陰,為上下部,何謂也?然:手太陰、陽明金也,足少陰、太陽水也,金生水,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也。足厥陰、少陽木也,生手太陽、少陰火,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為上部。手心主、少陽火,生足太陰、陽明土,土主中宮,故在中部也。此替五行子母更相生養者也。”即以手太陰肺為起始點,肺屬金,金生水,水的性質潤下(下降),故居于下部(尺部)。水生木,足厥陰、少陽屬木,木生火,火的性質炎上(上升),故居于上部。手心主,少陽火,生足太陰、陽明土,土位中央,故在中部(關部)。

4.六腑主要是按臟腑經絡表里分屬劃分

如《脈經·兩手六脈所主五臟六腑陰陽順逆》:“心部在左手關前寸口是也,即手少陰經也。與手太陽為表里,以小腸合為府,合于上焦……肝部在左手關上是也,足厥陰經也。與足少陽為表里,以膽合為府,合于中焦……腎部在左手關后尺中是也,足少陰經也。與足太陽為表里,以膀胱合為府,合于下焦,在關元左。肺部在右手關前寸口是也,手太陰經也。與手陽明為表里,以大腸合為府,合于上焦……脾部在右手關上是也,足太陰經也。與足陽明為表里,以胃合為府,合于中焦……腎部在右手關后尺中是也,足少陰經也。與足太陽為表里,以膀胱合為府,合于下焦,在關元右。左屬腎,右為子戶,名曰三焦。”其他已如前述,不再贅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通市| 历史| 稷山县| 泰州市| 武定县| 开鲁县| 杂多县| 保亭| 象山县| 阜城县| 西乡县| 东方市| 蒙山县| 晴隆县| 柏乡县| 乌兰浩特市| 南皮县| 循化| 电白县| 上林县| 沂南县| 明星| 自治县| 潜江市| 海安县| 长丰县| 通榆县| 工布江达县| 赤水市| 虎林市| 高陵县| 涿州市| 乐陵市| 西盟| 那坡县| 龙泉市| 潮安县| 贵州省| 会泽县| 游戏| 夹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