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尋找開始(3)
- 銀河帝國7:基地與地球
- (美)艾薩克·阿西莫夫
- 3186字
- 2015-02-13 13:23:39
“你諷刺成癮了嗎,崔維茲?”
裴洛拉特趕緊說:“拜托,葛蘭,別討人厭。”
崔維茲輪流瞪視他們兩人,顯然在一番努力之后,才終于放松了臉上繃緊的肌肉。“很抱歉。我被一個強行加在身上的重擔壓得喘不過氣,又不知道該如何解脫。或許由于這個緣故,我的口氣聽來不大好,但這絕非我的本意。寶綺思,我真的很想知道答案。你如何能取用他人腦中的記憶,卻不會很快塞滿自己的腦袋?”
寶綺思回答說:“我也不知道,崔維茲,正如你不了解自己頭腦運作的細節。我想,你應該知道你們的太陽和最近一顆恒星的距離,可是你未必一直放在心上。你把這個數字儲存在某處,不論何時被人問起,你隨時都能想起來。如果你沒有機會用到,久而久之也許就會忘記,但你總能在某個電腦資料庫中查到。你可將蓋婭的頭腦視為一座大型電腦資料庫,我隨時能使用它,卻不需要刻意記住曾經用過的資料。用完某一項資料或記憶之后,我就可以讓它從自己的記憶中消失,換句話說,可以專程把它放回原處。”
“蓋婭上有多少人,寶綺思?有多少人類?”
“大約有十億,你要知道目前確實的數字嗎?”
崔維茲露出一抹苦笑。“我很明白,只要你愿意,就能把正確的數字叫出來,但我知道大概數目就夠了。”
“事實上,”寶綺思接著說,“人口數目一直很穩定,總是在比十億多一點的地方上下起伏。我可以延伸我的意識——嗯——到達蓋婭的邊緣,查出目前人口數比平均值多了或少了多少。對于沒有類似經驗的人,我實在無法解釋得更清楚。”
“可是我以為,十億人口的心靈,其中還有不少是兒童,當然容納不下一個復雜社會所需要的一切資料。”
“可是人類并非蓋婭上唯一的生物,崔。”
“你的意思是動物也能記憶?”
“動物腦部儲存記憶的密度沒有人腦那么高,而且不論人腦或其他動物的頭腦,大部分空間都用來儲存個體的記憶,那些記憶對行星級意識幾乎沒什么用處。盡管如此,仍有許多高等資料可儲存在動物大腦、植物組織以及礦物結構中,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礦物結構?你是指巖石和山脈?”
“還有幾類資料儲存于海洋和大氣層,它們通通都是蓋婭。”
“無生物系統能容納些什么呢?”
“太多了。比如說,巖石的記憶能力雖然低,但是由于體積龐大,所以蓋婭的全記憶有一大部分存在那里。由于巖石記憶的存取時間較長,所以最適合儲存一些‘死資料’,也就是平常極少用到的資料。”
“假設一個腦部存有十分重要資料的人死了,那又會怎么樣?”
“里面的資料并不會遺失。人死了之后,隨著大腦組織解體,資料會慢慢擠出腦部,這些記憶有充分的時間分散到蓋婭其他部分。每個新生兒都有一個新的大腦,這些大腦隨著年齡逐漸發育,不但會發展出個體的記憶和思想,還會從其他來源吸收適當的知識。你們所謂的教育,對我/們/蓋婭而言,完全是自動自發的過程。”
裴洛拉特說:“坦白講,葛蘭,我覺得這種活生生的世界,是個具有許多優點的概念。”
崔維茲瞟了這位基地同胞一眼。“這點我也同意,詹諾夫,可是我不怎么感興趣。這顆行星不論多大,不論如何多樣化,仍然等于只有一個頭腦,只有一個!新生的頭腦個個都和整體融合為一,怎么會有反對意見出現的機會?如果回顧人類的歷史,你將會發現,某些人的想法雖然一時無法見容于社會,卻能贏得最后的勝利,進而改變整個世界。可是在蓋婭上,有什么機會出現創造歷史的偉大叛逆?”
“蓋婭也會有內部沖突。”寶綺思說,“并非蓋婭每一部分都會接受共同的觀點。”
“但是一定有限。”崔維茲說,“在單一生物體內,不可能容許過多的騷動,否則就無法正常運作。在這種情況下,整體的進步和發展縱使沒有完全停滯,步調也一定相當緩慢。我們能冒險將這種情形強行加諸整個銀河嗎?加在全體人類身上嗎?”
寶綺思毫不動容地答道:“你是在質疑自己的決定嗎?難道你已經改變主意,認為蓋婭不適合做人類未來的典范?”
崔維茲緊抿著嘴唇,遲疑了一下,然后緩緩說道:“我很想這樣做,不過,還不到時候。我所作的決定是有根據的——某種潛意識的根據——除非我找出它的真面目,我還不能決定要不要變卦。所以說,我們還是回到地球這個題目吧。”
“你覺得在地球上,能領悟到促使你作出那個決定的根據,對不對,崔維茲?”
“我的感覺正是這樣。杜姆說蓋婭不知道地球的位置,我相信你一定同意他的說法。”
“我當然同意,我和他同是蓋婭。”
“你有沒有什么事瞞著我?我是指刻意瞞著我?”
“當然沒有。即使蓋婭能說謊,也不會對你這么做。無論如何,我們得仰賴你所作的決斷,而我們希望它正確無誤,這就需要一切皆以事實為基礎。”
“既然如此,”崔維茲說,“咱們來利用你們的世界級記憶吧。往前回溯,告訴我你能記得多久以前的事。”
寶綺思茫然地望著崔維茲,遲疑了好一會兒,仿佛處于一種精神恍惚的境界。然后她說:“一萬五千年。”
“你為什么猶豫了一下?”
“這需要些時間。陳舊的記憶,尤其是那些實在陳舊的,幾乎都藏在群山根部,要花點時間才能挖出來。”
“一萬五千年前?是不是蓋婭剛創建的時候?”
“不,據我們所知,那還要再往前回溯約三千年。”
“你為什么不能肯定?你,或者蓋婭,難道不記得嗎?”
寶綺思說:“當時蓋婭尚未發展出全球性記憶。”
“可是在你們仰賴集體記憶之前,蓋婭一定保有些記錄,寶綺思。一般性的記錄,錄下來的、寫下來的、拍下來的等等。”
“我想應該有吧,可是過了那么久,這些東西不可能還存在。”
“也許會有副本,或者,當全球性記憶發展成功之后,它們就被轉移到那里去,果真如此就更好了。”
寶綺思皺了一下眉頭,接下來又是一陣猶豫,這次持續的時間更久。“你說的那些早期記錄,我找不到任何蹤跡。”
“怎么會這樣?”
“我也不知道,崔維茲,我猜是因為它們看起來不太重要。我想,當這些早期的非記憶性記錄開始腐壞時,就被認定已經過時和沒有用了。”
“但你并不知道,你只是猜測和想象罷了。你不知道,蓋婭也不知道。”
寶綺思垂下眼瞼。“一定就是這樣。”
“一定是這樣?我可不是蓋婭的一部分,因此我不需要同意蓋婭的看法。這是個很好的例子,讓你知道獨立性有多重要。我,身為一個孤立體,我有不同的看法。”
“你的看法如何?”
“首先,有一點我相當肯定,一個現存的文明不太可能毀掉早期的記錄。他們非但不會判定那些資料陳舊無用,還很有可能珍重過了頭,因而努力設法保存。如果蓋婭在全球性記憶出現之前的記錄被毀壞殆盡,寶綺思,那不太可能是自發性的行為。”
“那么你要如何解釋呢?”
“在川陀那座圖書館中,有關地球的參考資料全被移走,主事者不知是何方神圣,反正不是川陀的第二基地分子。所以說,蓋婭上有關地球的參考資料,會不會也是被外力清除的?”
“你又怎么知道早期記錄提到了地球?”
“根據你的說法,蓋婭至少是在一萬八千年前建立的。那是銀河帝國尚未興起的時代,當時人類正在大舉殖民銀河,而殖民者的主要來源正是地球。裴洛拉特可以證實這一點。”
突然聽到被人點名,裴洛拉特有點驚訝,趕緊清了清喉嚨。“根據傳說的確如此,親愛的。我對這些傳說相當認真,而且我和葛蘭·崔維茲都認為,人類這個物種原本局限在一顆行星上,那顆行星就是地球。最初的殖民者全部來自地球。”
“因此,”崔維茲接口道,“蓋婭若是在超空間旅行初期建立的,就非常可能是地球人的殖民世界;即使那些殖民者不是地球人,也該來自某個由地球人所建立的新興世界。因此,蓋婭的開拓史,以及其后數千年的記錄,一定提到了有關地球和地球人的史實,可是這些記錄通通不見了。似乎有什么神秘力量,不讓地球在銀河的任何記錄中曝光。果真如此,其中一定有重大的隱情。”
寶綺思氣呼呼地說:“這只是臆測罷了,崔維茲,你沒有任何證據。”
“可是蓋婭堅稱我有特殊的天分,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我也能作出正確的結論。所以,在我作出一個確切的結論之后,請別再說我缺乏證據。”
寶綺思沉默不語。
崔維茲繼續說道:“正因為如此,我們更應該找到地球。我打算在遠星號準備就緒后馬上出發,你們兩位還是要去嗎?”
“要去。”寶綺思不假思索立刻回答。
“要去。”裴洛拉特也這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