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驚訝地看著宋典,本想一腳踢開他。可是見宋典一臉誠懇,又取消了決定,只是從他懷中抽出腿,用腳尖輕輕的踢了踢宋典。
“說吧。”
張讓、趙忠也有些詫異,互相看了一眼,神情疑惑。
站在劉宏身后的蹇碩皺了皺眉,不動聲色的移近了些。剛才他離得稍微遠一點,沒聽到宋典說什么,視線又被劉宏的身體擋住,沒看到宋典的口型,猜都猜不出來。
作為天子最器重的宦者,他不允許有其他宦者與天子如此親近。
宋典再拜,說了一件事。
他聽人說,唐平給何颙出了一個主意,用來解決土地兼并問題。
拓邊。
“拓邊”兩個字剛從宋典嘴里說出來,天子就精神一振,坐直了身體。
身為天子,他當然希望建功立業,在歷史上留下美名。孝桓帝與大臣們斗了一輩子,風評極差,可是因為平定東羌的緣故,大臣們最后還是給了他一個美謚。
天子有沒有德,并不重要,但天子要有功于后世,這是他很久之前就明白的道理。
可惜這么多年來,他內外交困,別說建功立業了,連大臣們的俸祿都沒錢發。為了弄點錢,又被大臣們輪番進諫,搞得焦頭爛額。說來說去,只有一個原因,土地兼并嚴重,能交稅的百姓越來越少,他想增稅,就是要從世家豪強手中搶來,自然不會有人答應。
現在突然有人說,不僅可以解決土地兼并,還能建功立業,他自然來了精神。
雖然這個建議聽起來不怎么靠譜。
拓邊就要征戰,征戰就要錢,要很多錢,而他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沒錢。
攢了十幾年的錢,一場黃巾之亂,就全花光了。
宋典仔細說了一下自己聽到的消息,還增加了一些自己的理解。
據說,唐平建議向南方移民,重置珠崖、儋耳。南方溫暖,草木繁盛,百姓移民南方,開荒墾殖,很容易養活自己。樹木多,造房建屋也容易。氣溫高,不擔心被凍死,更容易活下去。
總而言之,向南方移民可行。
宋典最后強調,從他和唐平討論道法的印象來看,唐平和那些儒生不一樣,為人質樸,不尚空談,考慮事情也頗為周到,應該不會隨便亂說。
只可惜自己也是聽來的,未能當面向唐平求證。
天子聽了,興趣大增。
如果僅僅是移民,而不是征伐,成本的確低很多。
宋典說的幾個理由也成立,合情合理。
珠崖、儋耳曾經置郡,說明當地的條件還是可以的,并非真正的蠻荒之地。
“你們覺得呢?”劉宏露出一絲笑容,看向張讓、趙忠。
張讓想了想,拱手道:“臣以為可行,只是需要周密部署,挑選合適的人。如果交給黨人去辦,只怕他們又會從中作梗,把事情辦砸了,反過來又說是朝廷亂政。”
劉宏連連點頭。“你說得有理,絕不能交給黨人去辦。”他自覺上了黨人的當,現在正是討厭黨人的時候,怎么可能將這么重要的事交給黨人去辦。
黨人能建功立業嗎?他們只會批評朝廷,做不了一點實事。
趙忠也說道:“陛下,臣也以為可行。南方向來以多寶著稱,珍珠、象牙、犀角、孔雀等等,都是來自交阯。真能恢復珠崖、儋耳,并由陛下信得過的人主持,不僅有功,朝廷也能多一些收入。要是交給黨人去辦,那些好處可就是他們的了。”
提到錢,劉宏臉上露出抑制不住的笑意。
這可真是撓到他的癢處了。
他強忍著,不讓自己笑出聲來,顯得太輕浮。
雖然這幾個人都是自己的身邊人,但他同樣清楚,他們和大將軍何進的關系也不淺。如果將自己的失態傳出去,讓大將軍何進知道了,很快就會有人上書進諫,說他不合天子威儀。
想想那些儒生的說辭,他就生氣。
“茲事體大,要從長計議。”劉宏站起身來,一手負在身后,一手撫著下巴的短須,沉吟了片刻。“朕想見見這個唐平,你們覺得如何?”
“好啊。”宋典應該說道:“陛下若能親自垂詢,唐平一定會感激涕零,竭誠以報。”
張讓眉頭微皺,遲疑了片刻。“陛下求賢若渴,自是好的。只是這唐平是黃巾余孽,一旦傳出去,恐怕會惹來非議。臣以為,還是慎重些為好。”
趙忠也點頭附和。“雖說黃巾事有可疑之處,可是黨人咬定他們謀反,陛下見唐平,會被黨人以為陛下有心翻案,只怕他們會狗急跳墻。如今州郡有兵,一旦再亂起來,后果不堪設想。”
劉宏聽完,頓時氣沮,臉上的笑容也不見了。
宋典見狀,也改了口。“陛下,不如還是由臣去請教吧。”
劉宏看了看宋典,又回頭看了一眼蹇碩,若有所思。過了片刻,他說道:“容朕再思量思量,荀彧不是回宮了么,傳他來見。他或許會知道得多一些。蹇碩,你去一趟永樂宮。”
蹇碩心領神會,應了一聲,轉身去了。
劉宏又和張讓三人討論了一些事,便托言疲倦,讓他們先退下了。
出了殿,宋典匆匆打了個招呼,就先走了。他要回去復核唐平提的建議,看看有沒有新的發現。
張讓、趙忠并肩而行,看著宋典的身影消失在遠處,這才不約而同的嘆了一口氣。
張讓說道:“老趙啊,你看出來了沒有?天子對我們有意見了,生份了。”
趙忠苦笑。“這也怨不得天子。說來說去,都是何進忘恩負義。皇后能進宮,你幫了那么大的忙。現在他成了大將軍,卻和袁紹之徒親近,全然忘了你的功勞。皇后如今也有些變了,只當是何進做了大將軍,皇長子這儲君的位置就穩了,用不著我們了。”
張讓無奈的搖搖頭。“是啊,都說過河拆橋,這河還沒過,他就想拆橋了。屠夫就是屠夫,沒見識。”他頓了頓,又道:“你覺得這唐平是福是禍?”
趙忠轉頭看了張讓一眼。“你不想洗清身上的污名嗎?”
“污名?”張讓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你是說我與黃巾交通的事?這有什么好洗的,天子心里清楚就是了。”
趙忠無聲地笑笑。“天子心里清楚,黨人卻未必會答應。只要黃巾這污名一天不除,你我就隨時可能被他們殺掉,理由都是現成的。真到了那一天,你覺得天子會保我們嗎?他現在看我們已經不比從前了,將來會怎么樣,誰說得準?”
張讓停住了腳步,屏住了呼吸,后背一陣陣發涼。
“那……見見那小子?”
“見見吧,看他是敵是友。”趙忠輕聲說道:“他與黨人有血海深仇,或許能成為你我的助力。”
張讓點了點頭。
——
蹇碩找到了荀彧,傳達了天子召見的口諭。
董太后樂見其成,讓荀彧趕緊去見駕,皇長子暫時留在這里陪董侯玩耍,等荀彧見完天子,再回來接皇長子回宮不遲。
蹇碩很驚訝,特意去看了一下史侯和董侯,見他們正坐在一起,有說有笑,這才放心。
出了永樂宮,蹇碩堆了一臉笑。“侍郎溫潤如玉,永樂宮歡喜得很啊。這么多士子進宮,我還是第一次看到永樂宮著意挽留的。”
荀彧不太愿意和蹇碩套近乎,當沒聽見。
蹇碩碰了一鼻子灰,有些尷尬,訕訕地閉上了嘴巴。
來到天子劉宏面前,蹇碩走到天子身邊,輕聲笑道:“陛下,荀彧來了,不過皇長子還在永樂宮,等著他去接。”
劉宏瞥了蹇碩一眼,有些詫異。
太后一向不喜歡皇長子,今天怎么會留皇長子在宮里玩耍?
荀彧上前行禮。劉宏坐在御座上,打量了荀彧兩眼,也滿意地點點頭。
不得不說,這個年輕人一看就討人喜歡。
劉宏問了幾句閑話,隨即說起了唐平移民拓邊的建議,問荀彧是否清楚,又怎么看。
荀彧說,他知道這件事,也覺得有一定的可行性,只是難度不小。
最大的困難,還是誰來負責此事。
珠崖、儋耳遠在海外,道路艱險。過了交阯之后,還要跨越大海,風高浪急,九死一生。
當年放棄,就是因為離朝廷太遠了,無法管轄。
現在的情況也沒好到哪兒去。
除了地理之外,民風剽悍也是一大難題。負責此事的官員不僅要能治民,還要能用兵,文武并用,才能在當地站穩腳跟。
考慮到移民的主體有一部分是黃巾信眾,這個人最好還要能得到黃巾的認可,愿意跟著他跋山涉水,飄洋過海,到陌生之地定居。
這樣的人太難找了,至少他不知道有誰合適。
劉宏靜靜地聽完,滿意地點了點頭。
雖說荀彧也是黨人,但他和那些黨人不太一樣,人聰明,態度也誠懇,提出的建議也很實在,不是空談道德。
“唐平對此可有解決之道?”
“這倒是沒聽說。”荀彧說道,心里繃起一根弦。天子這么快就知道了唐平提的這個建議,多少有些出乎預料。看來宋典回來之后和天子說了不少,不僅僅是論道而已。“不過他說,移民拓邊雖難,比天下大亂總要好一些。”
“天下大亂?”劉宏的眉毛揚了起來,眼神逼視著荀彧。“你也覺得天下會大亂嗎?”
荀彧咬咬牙。“臣以為他說的有一定道理。黃巾雖平,百姓無地可耕的困難卻沒有解決,流民的隱患依然存在。若不能有妥善解決,下一次動亂很快就會出現。”
劉宏的心情頓時變得非常惡劣,連和荀彧討論的興趣都沒有了。
他揮揮手,示意荀彧退下。
荀彧打好了腹稿,正想進諫,還沒來得及開口,就被天子斥退了,大感失望,只得怏怏的退出,自去永樂宮接皇長子。
劉宏轉頭看著蹇碩。“你去一趟史道人家,見見這個唐平。”
蹇碩躬身領命。“唯。”
——
唐平抬起頭,打量著階下的蹇碩,頗有些驚奇。
蹇碩身材高大壯碩,穿了一身武服,看起來很是矯健。除了沒胡子,和一個壯漢沒啥區別。如果不是他自報家門時的聲音有些尖細,根本看不出他是個宦官。
“天子向我問計?”唐平想了想,還是覺得不可思議。“我可沒做過官,沒有施政的經驗,恐怕提不出什么好的建議。”
蹇碩大感驚奇。“唐君果然是個奇士。其他人但凡聽說天子問計,都會引經據典,夸夸其談,恨不得將自己所知全部說出,以博天子歡心。唯獨唐君會說自己不懂。”
唐平苦笑。“我說的都是實話,真不懂。”
蹇碩上了臺,伸手示意。“能坐下說話么?”
“當然可以。”唐平回過神來,連忙請蹇碩入座,就讓卞氏準備茶酒。
蹇碩看了卞氏一眼,笑道:“她就是隨唐君修道的女子?”
唐平點點頭。“是她。”
如今知道卞氏修道有成的人很多,蹇碩知道也不奇怪。
“看來女子修道可以駐容,并非謠傳。”
“也沒那么神。”唐平說道:“天賦、修行各一半吧,她底子好,又用心,效果自然好一些。”
蹇碩笑笑,沒有再糾纏這個話題,迅速切入正題,問起了移民拓邊的事。
最后,他著重提醒唐平。“天下不安,流民四起,天子夜不能寐,還望唐君能夠為天子解憂。天子賞罰分明,唐君但有功勞,富貴不足慮。”
唐平咂了咂嘴,半天沒說話。
他費了那么多心思,又是陪史侯玩耍,又是建議移民拓邊,還讓卞氏修道駐容,歸根到底都是要和天子搭上關系。
如果想做點事,只有天子能給他提供這個平臺,也只有天子能和袁紹等人抗衡。
雖然只有幾年時間。
可是,真要和天子搭上線了,隱居太行以避亂世的想法就徹底泡湯了。他只能一條路走到黑,在這亂世中沉浮,生死由命,富貴在天。
即使有天子做后臺,他依然不覺得有多少成功的希望。
天子真要有用,也不需要他。
他們捆在一起,也未必是世家大族的對手。能打成平手,就已經不錯了。
王與馬,共天下,那是世家大族撞了南墻,發現自己不行之后才有的妥協。就像王莽篡漢之后,儒門碰得頭破血流,一敗涂地,才打消了復古的天真想法。
現在么,世家大族還沒有這樣的經歷,他們堅定的認為,只有黨人主政,天下才有希望,其他的都是歪門邪道,不值一提。
現在,到他抉擇的時候了。
進一步,就是萬丈懸崖,無路可退,只能一條道走到黑。
退一步,就只能在這小院之中等著那場大火席卷洛陽,玉石俱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