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米利都學派

哲學發端于泰勒斯,這幾乎已經成為共識。他說過是水構成了世間萬物,這可能讓哲學的初學者感到迷惑,因為這句話給他們的印象與他們心中的哲學形象不符。泰勒斯是值得我們推崇的,盡管他身上科學家的氣息要比哲學家的氣息濃厚。

泰勒斯出生于小亞細亞的米利都。那里經濟繁榮,但是因為有很多奴隸,窮人與富人之間矛盾激烈。當時,這種情況在希臘非常普遍。

公元前7世紀到公元前6世紀,這段時間是米利都發展的黃金時期。當時的政權從貴族手中轉向財閥,最后被民主黨派支持的僭主掌握。米利都當時同愛琴海東岸的呂底亞王國保持著很好的關系,還同埃及關系密切。埃及雇傭希臘士兵,并且開放部分城市與希臘進行貿易。希臘在埃及的最早的殖民地便是米利都建立的。

泰勒斯曾經成功預測了一次日食,天文學家經過精確計算確定那一年為公元前585年。其他的證據也把他的生活年代指向那個時期。泰勒斯預言日食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因為當時巴比倫的天文學家甚至已經計算出日食的大概周期,并且能預言月食。當時的人們只知道預測,并不知道為什么有此循環。

據說泰勒斯周游埃及,給希臘帶回了幾何學。但是當時希臘的幾何學是憑經驗進行計算的,泰勒斯并沒有將其提高到后來的那種高度。人們還將其他一些幾何學定律歸于他名下,恐怕也是錯誤的。

當時的七位賢人被稱為希臘七哲[1],泰勒斯是其中之一。他崇尚水,認為水是萬物之源,甚至認為大陸是漂浮于水之上的。他還認為磁石能吸引鐵是因為磁石內部有靈魂,并由此推斷萬物內部皆有神。這些都保存在亞里士多德的記載中。

水構成萬物這種說法并非沒有道理,二十年前我們認為萬物是由氫構成的,氫元素在水中占到三分之二。由于年代久遠,我們對泰勒斯的了解太少。但我們對米利都學派的后人了解很多,那些后人的學問很有可能就有一部分是繼承自泰勒斯。雖然當時的科學和認識很膚淺,但是對人們的啟發意義重大。

關于他的傳說有很多,其中幾個很有趣。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中就提到一個:當時的人們看到泰勒斯很窮就認為哲學無用,泰勒斯通過觀察天象預測第二年橄欖豐收,于是用全部積蓄租下了榨橄欖油的機器。等到來年橄欖豐收,人們紛紛向他租借榨油的機器,他借此大賺一筆。他并非為了賺錢,只是為了證明哲學并非無用。

阿那克西曼德是米利都學派的第二位哲學家,他的生卒年月不可考,一種說法是公元前546年時他64歲。他同樣認為構成世界的是一種單一元素,但并不是水。這種元素是無形、無限、無盡的,能轉變成任何物質。他可能認為每一種元素都有一個神來掌管,這些神總想擴大自己的領域。自然在維持著他們之間的平衡,有了火就會有灰燼,也就是土。維持這種平衡是正義的體現。在希臘,正義具有崇高的地位,人與神都服從于正義。

在亞里士多德的記載中,阿那克西曼德認為,已知的元素都是對立的,比如水與火。因此構成世界的那種單一元素不可能是已知元素,因為這種元素是無限的,一種元素無限的話,它對立的元素也就不存在了。元素在宇宙中是獨立的。

他還認為世界并不是宗教中的神創造的,而是從一種永恒的運動中演繹出來的。水中的動物被太陽照射從而演化成陸地動物,由此推斷出人是由魚演化而來的。

據說他是第一個繪制地圖的人,還曾經推斷太陽的體積比地球大二十七八倍。總之,他是一位比泰勒斯還要有趣的哲學家。

阿那克西美尼是米利都學派的第三個哲學家,與前兩位并稱“米利都學派三杰”。他不像前面兩位那樣有趣,但是貢獻很大。他的生卒年月同樣不可考,可以肯定的是他生于阿那克西曼德之后,并且于公元前494年米利都被波斯人毀滅之前成名。

他認為萬物都是由氣構成的,水、土、石頭是氣凝練程度不同的不同體現。他還認為,大地的形狀像圓桌,并且被氣包圍。

與近代不同,在古代,阿那克西美尼的名聲要比阿那克西曼德響亮。他的思想影響了許多后來的哲學家,包括畢達哥拉斯。

米利都學派的偉大不在于取得的成就,而在于勇于探索的精神。埃及與巴比倫的智慧在這里碰撞出火花。這里經濟發達,因而很少有迷信。至于巴克斯與俄耳甫斯的教義,根本沒有影響到這里。米利都學派三杰的思想是很純粹的科學假設,里面不含有神元素。他們對這些假設做出的努力影響了后人。

希臘哲學將進入下一個發展階段,其中將帶有更多的宗教元素,尤其是俄耳甫斯教義。這個階段中的一切事情都是有趣的,也取得了成就,但是沒有米利都學派那樣有科學性。

注釋

[1]希臘七哲:除了梭倫和泰勒斯,人們一般認為剩下的五位是奇倫、畢阿斯、庇塔庫斯、佩里安德、克萊俄布盧。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鹰潭市| 三台县| 上饶县| 建德市| 宜州市| 安塞县| 日土县| 南江县| 佳木斯市| 舞钢市| 沅陵县| 怀化市| 巴彦淖尔市| 依兰县| 兴城市| 镇宁| 嘉义市| 玛曲县| 织金县| 博爱县| 柘荣县| 五大连池市| 淮北市| 榕江县| 洛浦县| 驻马店市| 宝山区| 柳江县| 沭阳县| 吴忠市| 密山市| 嘉鱼县| 白河县| 延吉市| 凤庆县| 历史| 五河县| 苗栗县| 紫云| 北京市| 普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