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 孩子需要哪些人生技能

有位家長這樣說:“很奇怪,我最愛的人是我兒子,愛人在我心里的分量都不能和兒子比!但是,我不明白,為什么最容易讓我生氣發火的人也是兒子,最容易讓我失去耐心的人也是他,這是為什么?我甚至還經常對他說一些反感他、嫌棄他的話。控制不住火、動手打他的時候也很多。

看到他把玩具弄得滿地都是,就忍不住會一頓吼;作業寫得亂七八糟,我也會恨得直咬牙……我那么愛他,可是為什么總是這種狀態對他?想來想去,我覺得主要是因為這個孩子太不爭氣了,一直挑戰我的底線,所以把我的耐心都消耗完了!”

另一位家長這樣說:“孩子是我的命根子,我是真心想要把他從小好好抓、好好管,也很希望他能成才。但是說真的我每天下班實在太累了,根本沒精力管他。只要他不能好好做自己的事,我就總是忍不住一邊管他、一邊訓他,嘮嘮叨叨,我也知道說了沒啥用,但是我要是不說出來,心里就憋得不行!我就納悶,為啥這個孩子總是沒記性呢?每件事都讓我說一千遍,他不煩嗎?”

我們有太多的理由為自己證明,證明我們是迫不得已才抱怨孩子,對他發脾氣。可是我們要思考,孩子是否有能力為我們的抱怨買單?我們的抱怨對孩子到底有多大幫助?

“我看你就是來報仇的,媽媽怎么生氣你怎么來……”

“你到底是笨還是不是學習的料?為啥每天寫作業這么費勁兒,不氣死爸媽你不甘心嗎?”

“就這么一件小事,你整天讓我說說說,你煩不煩啊?”

……

當我們這樣抱怨孩子,不管有多愛他,其實都在阻礙孩子的人生發展。因為孩子除了感受到我們對他的不滿意之外,并沒有得到什么實質的幫助。

如果我們不但在家里抱怨,還在親朋好友面前或在其他場合中抱怨孩子,看似是在為孩子操心,實際僅僅說明我們管不住自己的嘴巴而已,殊不知孩子卻在我們的“隨口一說”中變成了那個不值得尊重的人!

不斷抱怨和指責,或者不斷提醒和嘮叨,就叫“打壓式教育”。

“打壓式教育”到底有什么后果?在孩子幼兒時期,他年齡雖小,但已通人情冷暖,在他幼小的心靈中是有能力分辨到底什么是“好言好語”,什么是“粗暴對待”。

如果我們長久使用“打壓式”的管教方式,不但會讓孩子受傷,還會讓糟糕的情況發生“裂變”。

越抱怨問題越多,問題越多抱怨更多,惡性循環。

前文說到的“破窗效應”,其中提到,如果有一樣東西遭到了破壞,而這個破壞沒有得到修復,那么其他人會不由自主地受到前面那些破壞行為的縱容和示范,去模仿這些破壞行為!

由這個故事反觀到孩子的管教中,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父母一天到晚因為愛孩子,總把孩子掛在口邊。但是說的卻都是一些負面言語,這就正在給孩子制造負面言論,然后引發孩子更多的負面行為。

舉個例子,有一位媽媽總是嫌孩子生活習慣不好,并且經常對其他人說孩子的這個毛病,周圍的人碰到這個孩子,腦海里第一個閃出的念頭很可能就是“亂”字。人們就會不由自主地嫌棄這個孩子。

而這樣的抱怨真的對孩子有幫助嗎?能幫他改善問題嗎?答案是不能!

當我們抱怨孩子的時候,我們是自私的!我們正在讓孩子為我們的情緒化和無能買單!

我們用抱怨讓自己看起來很“負責”,其實抱怨才是真正的推卸責任!

孩子所有的負面行為都說明孩子欠缺某些人生技能。家長真正愿意幫孩子,就會想辦法讓自己靜下心來,尋找適合孩子的訓練方法,耐心地一次次陪孩子練習,改善問題。

我們現在靜下心來思考一下,孩子在人生中一定要擁有的技能有哪些?請你把它們寫下來:

孩子在未來的人生中需要很多人生技能,這些人生技能猶如十八般武藝,孩子擁有得越多,越對自己的人生有把握。而童年,是孩子從家庭中獲得這些人生技能的最重要時機。

有的孩子很幸運,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教給他很多人生技能。這些技能有哪些呢?

這些能力是:與人溝通的能力,管理情緒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判斷思考的能力,付出愛的能力,接收愛的能力,學習的能力,管理時間的能力,人際交往的能力,管理金錢的能力,自理的能力,享受生活的能力,理解他人的能力,管理欲望的能力,獨處的能力,觀察的能力,忍耐的能力,激勵自己的能力……

很多技能是在父母的潛移默化中孩子學會的,還有一些是需要刻意培養才能讓孩子獲得的。

案例 果果的問題出在哪里

果果是個七歲的小男孩,老師經常說他在班級里不能和同學友好相處。每當課間休息的時候,果果總是在不斷地招惹同學,不是揪這個同學的頭發,就是故意跑過去撞那個人。所以同學們都很煩他,不喜歡和他玩。老師多次批評,甚至向家長反映問題,家長也經常和孩子講道理,可是孩子依然是老樣子。

請你分析一下

從果果的負面行為中,能看出他欠缺什么人生技能?

果果的問題,家長和老師為什么批評和講道理不管用?

有效幫助果果改變現狀的做法是什么?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發現,果果真正欠缺的是兩個能力:一個是人際交往的能力,一個是表達自己的能力。可以看出來果果很想和同學玩,但是他卻不知該如何融入其中,所以他就采取了不斷招惹別人的做法,來引起大家的注意,最后變成了惡性循環。

如果我們想幫孩子改變,可以采取下面的方法。

第一步,耐心地教孩子一些與人互動的方法。比如:如何和人打招呼?如何邀請對方加入自己的游戲?如何表達自己想要一起玩的想法?如何建立合作……

我們可以教孩子說這些。

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嗎?

你的足球滾遠了,我幫你去撿。

我有一個新玩法,我們試一下吧,肯定特好玩兒。

……

第二步,需要給孩子一些練習的機會。對于七歲的果果來說,和他玩過家家這類角色扮演的游戲最適合。讓孩子在虛擬的情景下多練習這些技能。要記得,練習的過程中開心、愉快、有趣,才是重點!

第三步,需要鼓勵孩子在實際場景中使用新技能,然后幫助他發現新技能給自己帶來的變化。比如:同學樂意和自己玩了,或者是自己更容易交到新朋友了等。

孩子所擁有的能力,都不是與生俱來的,只有父母耐心教導,孩子才有可能獲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昌县| 宁阳县| 垦利县| 黔西县| 韶山市| 秀山| 玉环县| 德格县| 河东区| 利津县| 惠东县| 炉霍县| 扶风县| 嘉峪关市| 喀什市| 阜新市| 西宁市| 普安县| 剑河县| 开阳县| 南阳市| 广元市| 峨眉山市| 织金县| 年辖:市辖区| 淮北市| 漳浦县| 阿拉善左旗| 甘南县| 庄河市| 阳江市| 夏河县| 赣州市| 巴彦县| 灵武市| 申扎县| 长垣县| 丹东市| 南澳县| 桦川县| 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