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精神藥物

氯丙嗪

Chlorpromazine

【適應證】

(1)用于精神分裂癥、躁狂癥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礙,對興奮躁動、幻覺妄想、思維障礙及行為紊亂等陽性癥狀有較好的療效。

(2)用于各種原因所致的嘔吐或頑固性呃逆,但對暈動病嘔吐無效。

【制劑與規格】

鹽酸氯丙嗪注射液:1ml:10mg; 1ml:25mg; 2ml:50mg。

【成分】

主要成分:鹽酸氯丙嗪;分子式:C17H19ClN2S·HCl;分子量:355.33。

【性狀】

本品為無色或幾乎無色的澄明液體。

【pH】

本品pH為3.0~5.0。

【滲透壓】

鹽酸氯丙嗪25mg/ml注射液滲透壓約為262mOsmol/kg。

【用法與用量】

用法:

肌內注射或靜脈滴注。不宜靜脈注射或皮下注射。

精神分裂癥、躁狂癥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礙:

肌內注射,一次25~50mg,一日2次,待患者合作后改為口服。靜脈滴注:從小劑量開始,25~50mg稀釋于500ml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中緩慢靜脈滴注,一日1次,每隔1~2日緩慢增加25~50mg,治療劑量一日100~200mg。

嘔吐或頑固性呃逆:

肌內注射,一次25~50mg,一日2次。

劑量調整:

肝和腎功能損害患者應減少劑量。

【調配】

稀釋:

肌內注射不必稀釋;或每25mg、50mg藥物,稀釋于0.9%氯化鈉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藥物濃度0.05~1mg/ml作靜脈滴注液。靜脈輸液相容性見表2-1。

保存:

本品未啟封于遮光、室溫處保存。調配后的藥液于聚氯乙烯(PVC)容器中曝光使用超過6小時,藥物損失<2%,其靜脈滴注過程中沒必要避光。調配后的藥液顏色變深或有沉淀,禁止使用。鹽酸氯丙嗪在pH 6.0的溶液中最穩定,在堿性介質中易氧化。

【配伍禁忌】

本品與堿性藥物或溶液混合可能產生沉淀。

【藥物相互作用】

(1)本品與乙醇或其他中樞神經系統性抑制藥合用時中樞抑制作用加強。

(2)本品與抗高血壓藥合用易致直立性低血壓。

(3)本品與舒托必利合用有發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險,嚴重者可致尖端扭轉型心律失常。

(4)本品與阿托品類藥物合用,不良反應增加。

(5)本品與碳酸鋰合用,可引起血鋰濃度增高。

(6)抗酸藥可以降低本品的吸收,苯巴比妥可加快其排泄,因而減弱其抗精神病作用。

(7)本品與單胺氧化酶抑制藥及三環類抗抑郁藥合用時,兩藥的抗膽堿作用加強,不良反應加重。

【藥理作用】

本品為吩噻嗪類抗精神病藥,其作用機制主要與其阻斷中腦邊緣系統及中腦皮質通路的多巴胺(D2)受體有關。對D1受體、5-羥色胺受體、M乙酰膽堿受體、α受體均有阻斷作用,作用廣泛。本品小劑量時可抑制延髓催吐化學感受區的多巴胺受體,大劑量時直接抑制嘔吐中樞,產生強大的鎮吐作用。抑制體溫調節中樞,使體溫降低,體溫可隨外環境變化而改變,其阻斷外周α受體作用,使血管擴張,引起血壓下降,對內分泌系統也有一定影響。

【藥代動力學】

本品注射給藥生物利用度比口服高3~4倍,血漿蛋白結合率在90%以上,易于通過血腦屏障,顱內藥物濃度高4~5倍。在肝臟代謝,主要以代謝產物形式從尿和糞便中排出。

【禁忌證】

對吩噻嗪類藥物過敏患者禁用;基底神經節病變、帕金森病、帕金森綜合征、骨髓抑制、青光眼、昏迷患者禁用。

【注意事項】

特別警告:

①本品不適用于有意識障礙的精神異常患者;②在脊髓造影前至少停藥48小時,且在造影后24小時內不得使用本品。

一般注意事項:

①患有心血管疾病(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傳導異常)患者慎用;癲癇患者慎用。②出現遲發性運動障礙,應停用所有的抗精神病藥。③出現過敏性皮疹及惡性綜合征應立即停藥,并進行相應的處理。④用藥后引起直立性低血壓應臥床,血壓過低可靜脈滴注去甲腎上腺素,禁用腎上腺素。⑤本品對暈動病引起的嘔吐效果差。⑥用藥期間不宜駕駛車輛、操作機械或高空作業。⑦本品靜脈注射可引起血栓性靜脈炎,應稀釋后緩慢注射。

妊娠及哺乳期婦女:

孕婦僅在明確需要時使用;短期使用可能引起孕婦低血壓和新生兒不良影響;美國FDA對本品妊娠安全性分級為C級;哺乳期婦女用藥停止哺乳。

兒童:

兒童患者慎用。本品可能含有苯甲醇,新生兒不建議使用。

老年人:

老年患者慎用。

監測:

用藥期間定期監測肝功能、心電圖和白細胞計數。

【不良反應】

本品不良反應常見口干、上腹不適、食欲缺乏、乏力及嗜睡;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壓、心悸或心電圖改變;可出現錐體外系反應,如震顫、僵直、流涎、運動遲緩、靜坐不能、急性肌張力障礙;可引起血漿中催乳素濃度增加,癥狀可能表現為溢乳、男子女性化乳房、月經失調、閉經;可引起注射局部紅腫、疼痛、硬結;可引起中毒性肝損害或阻塞性黃疸;長期大量用藥可引起遲發性運動障礙;少見骨髓抑制,偶可引起癲癇、過敏性皮疹或剝脫性皮炎及惡性綜合征。

【解救】

本品過量中毒癥狀表現為表情淡漠、煩躁不安、吵鬧不停、昏睡,嚴重時可出現昏迷;嚴重錐體外系反應;心血管系統表現為心悸、四肢發冷、血壓下降、直立性低血壓、持續性低血壓休克,并可導致房室傳導阻滯及室性期前收縮甚至心臟停搏。可靜脈注射高滲葡萄糖注射液,促進利尿、排泄毒物,但輸液不宜過多,以防心力衰竭和肺水腫;依病情給予對癥治療及支持療法。

異丙嗪

Promethazine

【適應證】

(1)皮膚黏膜過敏:適用于長期的或季節性的變應性鼻炎、血管運動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對血液或血漿制品的過敏反應、皮膚劃痕癥。

(2)暈動病:防治暈車、暈船、暈飛機。

(3)用于麻醉和手術前、后的輔助治療,包括鎮靜、催眠、鎮痛、止吐。

(4)用于防治放射病性或藥源性惡心、嘔吐。

【制劑與規格】

鹽酸異丙嗪注射液:1ml:25mg; 2ml:50mg。

【成分】

主要成分:鹽酸異丙嗪;分子式:C17H20N2S·HCl;分子量:320.89。

【性狀】

本品為無色的澄明液體。

【pH】

本品pH為4.0~5.5。

【滲透壓】

鹽酸異丙嗪25mg/ml注射液滲透壓約為291mOsmol/kg。

【用法與用量】

用法:

肌內注射;特殊緊急情況下,緩慢靜脈注射。

成人:

①抗過敏:一次25mg,必要時2小時后重復;嚴重過敏時可肌內注射25~50mg,最高劑量不得超過l00mg。②在特殊緊急情況下,可用滅菌注射用水稀釋,緩慢靜脈注射。③止吐:一次12.5~25mg,必要時每4小時重復1次。④鎮靜催眠:一次25~50mg。

兒童:

①抗過敏:每次按體重0.125mg/kg或按體表面積3.75mg/m2,每4~6小時重復1次。②抗眩暈:睡前按體重0.25~0.5mg/kg或按體表面積7.5~15mg/m2或一次6.25~12.5mg,一日3次。③止吐:按體重0.25~0.5mg/kg或按體表面積7.5~15mg/m2,必要時每4~6小時重復1次;或一次12.5~25mg,必要時每4~6小時重復1次。④鎮靜催眠:必要時每次按體重0.5~1mg/kg或一次12.5~25mg。

表2-1 氯丙嗪與靜脈輸液相容性

【調配】

稀釋:

肌內注射不必稀釋;或每25mg藥物,加入滅菌注射用水9ml稀釋至10ml,藥物濃度為2.5mg/ml作靜脈注射液。靜脈輸液相容性見表2-2。

保存:

本品未啟封于遮光、室溫處保存。調配后的藥液顏色變深或有沉淀,禁止使用。本品與玻璃、聚氯乙烯(PVC)和聚乙烯(PE)容器相容。

【配伍禁忌】

本品不宜與氨茶堿混合注射。

【藥物相互作用】

(1)乙醇或其他中樞神經抑制藥,特別是麻醉藥、巴比妥類藥、單胺氧化酶抑制藥或三環類抗抑郁藥與本品合用時,可增加異丙嗪和/或這些藥物的效應,用量要另行調整。

(2)抗膽堿類藥物,尤其是阿托品類和異丙嗪同時使用時,異丙嗪抗毒蕈堿樣效應增加。

(3)溴芐銨、胍乙啶等抗高血壓藥與異丙嗪合用時,抗高血壓藥的降壓效應增強。腎上腺素與異丙嗪同時使用時腎上腺素的α受體作用可被阻斷,使β受體作用占優勢。

(4)順鉑、巴龍霉素及其他氨基糖苷類藥物、水楊酸制劑和萬古霉素等耳毒性藥與異丙嗪同時使用時,其耳毒性癥狀可被掩蓋。

(5)對診斷干擾:葡萄糖耐量試驗中可顯示葡萄糖耐量增加。可干擾尿妊娠免疫試驗,結果呈假陽性或假陰性。

【藥理作用】

本品為吩噻嗪類抗組胺藥,也可用于鎮吐、抗暈動以及鎮靜催眠。①抗組胺作用:與組織釋放的組胺競爭H1受體,能拮抗組胺對胃腸道、氣管、支氣管或細支氣管平滑肌的收縮或攣縮,解除組胺對支氣管平滑肌的致痙和充血作用;②止吐作用:可能與抑制延髓的催吐化學感受區有關;③抗暈動病:可能通過中樞性抗膽堿性能,作用于前庭和嘔吐中樞及中腦髓質感受器,主要是阻斷前庭核區膽堿能突觸迷路沖動的興奮;④鎮靜催眠作用:可能由于間接降低了腦干網狀上行激活系統的應激性。

【藥代動力學】

本品注射給藥后吸收快而完全,血漿蛋白結合率高。肌內注射給藥后起效時間為20分鐘,靜脈注射后起效時間為3~5分鐘,抗組胺作用一般持續6~12小時,鎮靜作用可持續2~8小時。本品主要在肝內代謝,無活性代謝產物經尿排出,經糞便排出量少。

【禁忌證】

尚不明確。

【注意事項】

一般注意事項:

①已知對吩噻嗪類藥物高度過敏患者,也對本品過敏。②下列情況應慎用:急性哮喘、膀胱頸部梗阻、骨髓抑制、心血管疾病、昏迷、閉角型青光眼、肝功能損害、高血壓、胃潰瘍、前列腺肥大癥狀明顯、幽門或十二指腸梗阻、呼吸系統疾病(尤其是兒童,使用本品后痰液黏稠,影響排痰,并可抑制咳嗽反射)、癲癇(注射給藥時可增加抽搐的嚴重程度)、黃疸、各種肝病,以及腎衰竭、Reye綜合征(異丙嗪所致的錐體外系癥狀易與Reye綜合征混淆)。應用異丙嗪時,應特別注意有無腸梗阻或藥物過量、中毒等問題,因其癥狀體征可被異丙嗪的鎮吐作用所掩蓋。

妊娠及哺乳期婦女:

孕婦用藥安全性尚未建立,僅在明確需要時使用;孕婦用藥可誘發嬰兒黃疸和錐體外系癥狀,臨產前1~2周應停用本品;美國FDA對本品妊娠安全性分級為C級;哺乳期婦女用藥停止哺乳。

兒童:

一般抗組胺藥對嬰兒特別是新生兒和早產兒有較大的危險性;3個月以下嬰兒體內藥物代謝酶不足,不宜應用本品;新生兒或早產兒、患急性病或脫水的小兒以及患急性感染兒童,注射異丙嗪后易發生肌張力障礙。國外本品上市后有呼吸抑制和死亡的報告,與個體劑量沒有直接相關性,2歲以下兒童禁用。

老年人:

老年人藥物代謝和清除能力降低,易發生頭暈、呆滯、精神錯亂、低血壓,還易發生錐體外系癥狀,特別是帕金森病、不能靜坐和持續性運動障礙,大劑量或胃腸道外給藥時更易發生。

表2-2 異丙嗪與靜脈輸液相容性

【不良反應】

本品小劑量時無明顯不良反應,但大量和長時間使用時可出現吩噻嗪類常見的不良反應。較常見有嗜睡;較少見有視力模糊或色盲(輕度)、頭暈目眩、口鼻咽干燥、耳鳴、皮疹、胃痛或胃部不適感、反應遲鈍(兒童多見)、暈倒感(低血壓)、惡心或嘔吐(進行外科手術和/或合用其他藥物時),甚至出現黃疸;增加皮膚對光的敏感性、多夢魘、易興奮、易激動、幻覺、中毒性譫妄,兒童易發生錐體外系反應;心血管不良反應很少見,可見血壓增高,偶見血壓輕度降低;白細胞計數減少、粒細胞減少癥及再生不良性貧血少見。

【解救】

本品用量過大可出現手腳動作笨拙或行動古怪,嚴重時嗜睡或面色潮紅、發熱、氣急或呼吸困難、心率加快(抗毒蕈堿M受體效應)、肌肉痙攣(尤其好發于頸部和背部的肌肉)、坐臥不寧、步履艱難、頭面部肌肉痙攣性抽動或雙手震顫(后者屬錐體外系的效應)等癥狀和體征。解救時可對癥注射地西泮和毒扁豆堿,必要時給予氧氣和靜脈輸液。

氯丙嗪異丙嗪

Chlorpromazine and Promethazine

【適應證】

用于精神病的興奮激越狀態,鎮吐、低溫麻醉,人工冬眠等。

【制劑與規格】

氯丙嗪異丙嗪注射液:2ml:鹽酸氯丙嗪25mg與鹽酸異丙嗪25mg。

【性狀】

本品為無色或微黃色的澄明液體。

【pH】

本品pH為3.5~5.5。

【用法與用量】

用法:

肌內注射或靜脈滴注。

用量:

一次2ml或遵醫囑。

【調配】

稀釋:

肌內注射不必稀釋;或每2ml藥物,稀釋于0.9%氯化鈉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作靜脈滴注液。

保存:

本品未啟封于室溫處保存。

【藥物相互作用】

(1)本品與乙醇或其他中樞神經系統性抑制藥合用時中樞抑制作用加強。

(2)本品與抗高血壓藥合用易致直立性低血壓。

(3)本品與舒托必利合用有發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險,嚴重者可致尖端扭轉型心律失常。

(4)本品與阿托品類藥物合用,不良反應增加。

(5)本品與碳酸鋰合用,可引起血鋰濃度增高。

(6)抗酸藥可以降低本品的吸收,苯巴比妥可加快其排泄,因而減弱其抗精神病作用。

(7)本品與單胺氧化酶抑制藥及三環類抗抑郁藥合用時,兩藥的抗膽堿作用加強,不良反應加重。

(8)順鉑、巴龍霉素及其他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水楊酸制劑和萬古霉素等耳毒性藥與異丙嗪同時使用時,其耳毒性癥狀可被掩蓋。

【藥理作用】

參見氯丙嗪和異丙嗪【藥理作用】。

【藥代動力學】

本品肌內注射吸收良好,氯丙嗪的血漿蛋白結合率在90%以上,易于通過血腦屏障,顱內藥物濃度比血藥濃度高4~5倍,在肝臟代謝,主要以代謝產物形式從尿和糞便中排出。異丙嗪肌內注射后吸收快而完全,血漿蛋白結合率高;肌內注射后起效時間為20分鐘,靜脈注射后起效時間為3~5分鐘,抗組胺作用一般持續時間為6~12小時,鎮靜作用可持續2~8小時;主要在肝內代謝,無活性代謝產物經尿排出,經糞便排出量少。

【禁忌證】

對吩噻嗪類藥物過敏患者禁用;基底神經節病變、帕金森病、帕金森綜合征、骨髓抑制、青光眼與昏迷患者禁用。

【注意事項】

一般注意事項:

①嚴重呼吸系統病、骨髓功能抑制、嚴重心血管疾患、前列腺肥大、肝和/或腎功能損害、癲癇與腸梗阻患者慎用;②對一種吩噻嗪類藥物過敏患者往往對另一種吩噻嗪藥物也過敏;③用藥期間不宜駕駛車輛、操縱機械或高空作業。

妊娠及哺乳期婦女:

由于藥物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也可從母乳中排出,使用本品也可誘發嬰兒黃疸和錐體外系癥狀,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兒童:

未滿3個月小兒體內的藥物代謝酶可能不足,不宜應用本品。

老年人:

老年人用本品易發生低血壓、過度鎮靜,以及不易消除的遲發性運動障礙等并發癥,應酌情減量。

【不良反應】

參見氯丙嗪和異丙嗪【不良反應】。

【解救】

本品過量中毒癥狀表現為表情淡漠、煩躁不安、吵鬧不停、昏睡,嚴重時可出現昏迷;嚴重錐體外系反應;心血管系統表現為心悸、四肢發冷、血壓下降、直立性低血壓、持續性低血壓休克,并可導致房室傳導阻滯及室性期前收縮甚至心臟停搏。可靜脈注射高滲葡萄糖注射液,促進利尿、排泄毒物,但輸液不宜過多,以防心力衰竭和肺水腫;依病情給予對癥治療及支持療法。

左美丙嗪[國外上市]

Levomepromazine

【適應證】

(1)用于精神興奮狀態、慢性精神分裂癥、慢性幻覺性精神病。

(2)用于鎮痛。

【制劑與規格】

鹽酸左美丙嗪注射液:1ml:25mg。

【成分】

主要成分:鹽酸左美丙嗪;分子式:C19H24N2OS·HCl;分子量:364.93。

【性狀】

本品為無色的澄明液體。

【pH】

本品pH為3.0~5.0。

【用法與用量】

用法:

用藥第1日應絕對臥床,肌內注射、靜脈注射或皮下注射。

用量:

一日75~100mg開始,分3~4次注射,以后逐漸增加劑量至一日150~250mg。

【調配】

稀釋:

肌內不必稀釋;或每1ml藥物,用等體積或適量0.9%氯化鈉注射液稀釋作靜脈注射液或皮下注射液。

保存:

本品未啟封于避光、室溫處保存。本品曝光,鹽酸左美丙嗪迅速變為粉紅色或黃色,變色的溶液應丟棄。

【配伍禁忌】

本品與堿性溶液不相容。

【藥物相互作用】

(1)本品禁止與單胺氧化酶抑制藥(異丙煙肼、嗎氯貝胺、司來吉蘭等)合用,因合用可延長吩噻嗪類藥物作用時間,增加潛在的不良反應風險。

(2)本品與度洛西汀合用,可升高吩噻嗪類藥物血清濃度,增加其毒性。

(3)本品與西沙必利、加替沙星、格帕沙星、莫西沙星、奧曲肽、噴他脒、伊布利特合用,可導致心臟毒性(如Q-T間期延長、心臟停搏)。

(4)本品與溴哌利多合用,可升高溴哌利多血藥濃度。

(5)本品與顛茄、顛茄生物堿合用,可增加躁狂、激動反應或增強抗膽堿效應,從而導致心肺衰竭。

(6)本品可拮抗左旋多巴作用,不宜合用。

(7)本品與哌替啶合用,可增加中樞神經系統和呼吸抑制發生的風險。

(8)用藥時飲酒,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抑制,并可增加錐體外系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

【藥理作用】

本品為吩噻嗪類抗精神病藥,是一種多巴胺(D2)受體、5-羥色胺受體、組胺受體、M乙酰膽堿受體拮抗藥,可作用于背側丘腦、下丘腦、大腦網狀邊緣系統,抑制感覺沖動的傳導,從而產生鎮痛、提高痛閾及減退記憶的作用。本品的鎮痛作用與哌替啶、嗎啡作用相似,且不產生呼吸抑制。

【藥代動力學】

本品單次劑量肌內注射20~40分鐘起效,30~90分鐘達血藥峰濃度,持續作用4小時。本品主要在肝臟進行磺化代謝,并以硫氧化物和葡糖醛酸結合物的形式隨尿排出,少量以原藥形式隨尿排泄,還有小部分以原藥形式隨糞便排泄。本品消除t1/2為15~30小時。

【禁忌證】

對本品過敏患者禁用;嚴重肝臟疾病、惡血質或使用過量中樞抑制藥或昏迷狀態患者禁用。

【注意事項】

一般注意事項:

①嚴重心血管疾病、帕金森病、低血壓、嚴重腎臟疾病、骨髓抑制、乳腺癌或其他催乳素依賴性腫瘤、呼吸系統疾病(重癥哮喘、肺氣腫)或癲癇患者慎用;②使用本品后有出現嗜睡的危險,用藥后應避免駕駛及操作機器。

妊娠及哺乳期婦女:

妊娠期尤其是妊娠早期婦女慎用;哺乳期婦女慎用。

兒童:

尚不明確。

老年人:

尚不明確。

監測:

用藥前、用藥期間與用藥后監測肝功能、全血細胞計數;糖尿病或有糖尿病風險患者用藥期間應監測血糖。本品可能降低癲癇閾值,癲癇患者用藥應加強監測。

【不良反應】

本品小劑量可出現精神錯亂,如早期運動功能障礙(痙攣性斜頸、眼動危象、牙關緊閉等);長期用藥可出現遲發性運動功能障礙;還可出現錐體外系癥狀(運動不能伴或不伴肌張力增高)、高肌張力運動、興奮性運動、低血壓、中性粒細胞減少、定向障礙、肺損傷伴呼吸困難等。

丙氯拉嗪[國外上市]

Prochlorperazine

【適應證】

(1)用于控制嚴重惡心、嘔吐。

(2)用于治療精神分裂癥和非精神病性焦慮。

【制劑與規格】

乙二磺酸丙氯拉嗪注射液:2ml:10mg; 10ml:50mg。

【成分】

主要成分:乙二磺酸丙氯拉嗪;分子式:C20H24ClN3S·C2H6O6S2;分子量:564.14。

【性狀】

本品為無色或淡黃色的澄明液體。

【pH】

本品pH為4.2~6.2。

【用法與用量】

用法:

肌內注射;或靜脈注射,注射速度不超過5mg/min或每次注射不少于1分鐘;或靜脈滴注,單劑量每次滴注15~20分鐘。不建議皮下注射。

嚴重惡心、嘔吐:

一次2.5~10mg,必要時每1~2小時重復1次,日劑量不超過40mg;成人外科手術麻醉誘導前15~30分鐘、手術過程中或手術后控制手術相關的嚴重惡心、嘔吐,一次5~10mg,必要時重復1次。

精神疾病:

嚴重患者一次10~20mg,必要時每2~4小時重復1次,通常不超過3~4次。少數患者必要時可增加肌內注射療程,每4~6小時重復1次。

劑量調整:

老年人或體弱患者開始以小劑量給藥,劑量增加應緩慢。兒童用藥安全性尚未建立,不建議靜脈給藥。

【調配】

稀釋:

肌內注射或靜脈注射可以不稀釋;或每1ml藥物,用0.9%氯化鈉注射液9ml稀釋作靜脈注射液;或每10mg、20mg藥物,稀釋于0.9%氯化鈉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50~1 000ml中作靜脈滴注液。靜脈輸液相容性見表2-3。

保存:

本品未啟封于遮光、室溫處保存,不得冷凍。本品對光敏感,用5%葡萄糖注射液調配的乙二磺酸丙氯拉嗪0.02mg/ml藥液于室溫曝光2小時,藥物損失約20%,而用0.9%氯化鈉注射液稀釋的藥液可出現迅速、大量分解。建議調配后的藥液避光保存與使用。

【藥物相互作用】

(1)與中樞神經系統抑制藥或乙醇合用,可增強或延長中樞神經系統抑制作用,禁止合用。

(2)本品可降低癲癇發作閾值,故不應與甲泛葡胺合用,應在脊髓造影前至少48小時停用本品,術后至少24小時方可重新使用,且不應用于甲泛葡胺造影前或術后控制惡心、嘔吐。

【藥理作用】

本品為吩噻嗪類抗精神病藥,可阻斷大腦突觸后中腦邊緣多巴胺D2、D1受體,包括化學感受器觸發區。本品有較強的α腎上腺素能阻斷和抗膽堿能作用,可抑制下丘腦和垂體激素的釋放;還可抑制網狀激活系統,從而影響基礎代謝、體溫、覺醒、血管舒縮和嘔吐。

【藥代動力學】

本品肌內注射的起效時間為10~20分鐘,作用持續時間為3~4小時;靜脈給藥發揮最大止吐作用的時間為30~60分鐘。本品主要經肝臟代謝,主要活性代謝產物為N-去甲基丙氯拉嗪,主要隨糞便排泄;靜脈給藥消除t1/2為6~10小時。

【禁忌證】

對本品過敏患者禁用;昏迷患者禁用。

【注意事項】

一般注意事項:

①暴露于熱環境下、青光眼患者慎用。②使用本品后出現的錐體外系癥狀,可能與導致嘔吐的未確診的中樞神經系統的原發性疾病混淆。應避免有Reye綜合征的癥狀及體征的兒童和青少年使用本品或其他有潛在肝毒性的藥物。③本品對廣泛性非精神病性焦慮的短期治療有效,但不作為治療大多數非精神病性焦慮的一線藥物。④長期使用本品或使用較高劑量可能導致不可逆的持續性遲發性運動障礙,用于治療非精神病性焦慮時,給藥劑量不應超過一日20mg,給藥時間不應超過12周。⑤本品止吐作用可能掩蓋其他藥物過量的癥狀及體征,可能掩蓋化療藥的毒性,還可能影響其他疾病(如腸梗阻、腦腫瘤、Reye綜合征)的診斷和治療。⑥本品可導致低血壓,故心血管系統受損的患者使用大劑量本品及胃腸外給藥方式時應謹慎。⑦本品可損害心理和生理能力,尤其在治療的最初數日,故從事要求警覺性活動(如駕駛、操作機械)時應謹慎。

妊娠及哺乳期婦女:

孕婦用藥安全性尚未建立,不推薦使用,除非極嚴重和難治性惡心、嘔吐且利大于弊;本品可隨乳汁分泌,哺乳期婦女慎用。

兒童:

外科手術、體重低于9kg或2歲以下與尚未確立疾病的兒童禁用;急性疾病或脫水兒童慎用。兒童用藥時如出現坐立不安、興奮癥狀,不得給予額外劑量。

老年人:

65歲及以上老年人與年輕患者用藥無明顯差異,但老年人藥物代謝和清除能力降低,更易出現不良反應。

監測:

用藥期間監測血壓、心率、電解質、全血細胞計數和癲癇發作等。

【不良反應】

本品常見錐體外系反應、嗜睡、頭暈、中性粒細胞減少、月經失調、視物模糊、疲勞、口干、流涎、便秘、低血壓等不良反應。

【解救】

使用本品如發生錐體外系反應,停用本品和所有其他治療藥物,使用苯海拉明對癥治療,保持呼吸道暢通,維持足夠的水分;如出現驚厥,使用地西泮;如發生低血壓,可靜脈輸液,使用去甲腎上腺素和去氧腎上腺素,不推薦使用其他升壓藥(包括腎上腺素),因吩噻嗪衍生物可能扭轉這些藥物常規的升壓作用,并導致血壓的進一步降低。吩噻嗪類藥物不能通過透析清除。

表2-3 丙氯拉嗪與靜脈輸液相容性

氟哌利多

Droperidol

【適應證】

(1)用于精神分裂癥和躁狂癥興奮狀態。

(2)本品有神經安定作用及增強鎮痛藥的鎮痛作用,與芬太尼合用靜脈注射時,可使患者產生特殊麻醉狀態,稱為神經安定鎮痛術,用于大面積燒傷換藥、各種內窺鏡檢查。

【制劑與規格】

氟哌利多注射液:1ml:5mg; 2ml:5mg; 2ml:10mg。

【成分】

主要成分:氟哌利多;分子式:C22H22FN3O2;分子量:379.43。

【性狀】

本品為無色或淡黃色的澄明液體。

【pH】

本品pH為4.2~6.2。

【滲透壓】

氟哌利多2.5mg/ml注射液滲透壓約為16mOsmol/kg。

【用法與用量】

用法:

肌內注射或緩慢靜脈注射,也可以稀釋于適宜的靜脈輸液中用于靜脈滴注。

控制急性精神病的興奮躁動:

肌內注射,一日5~10mg。

神經安定鎮痛:

本品5mg加入0.1mg枸櫞酸芬太尼,在2~3分鐘內緩慢靜脈注射。

劑量調整:

肝和腎功能損害患者或老年人劑量應減少。

【調配】

稀釋:

肌內注射不必稀釋;或每5mg藥物加入枸櫞酸芬太尼注射液0.1mg使混勻作靜脈注射液;或每5mg藥物稀釋于0.9%氯化鈉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或乳酸鈉林格注射液10~250ml中作靜脈滴注液。靜脈輸液相容性見表2-4。

保存:

本品未啟封于遮光、陰涼處(不超過20℃)保存;用相容性靜脈輸液調配后的藥液于室溫保存24小時穩定,但藥液于冷處保存可能產生沉淀。本品及調配后的藥液顏色變深或有沉淀,禁止使用。本品與玻璃、聚氯乙烯(PVC)和聚丙烯(PP)容器相容。

表2-4 氟哌利多與靜脈輸液相容性

【配伍禁忌】

本品與巴比妥鹽類藥物混合可能產生沉淀。

【藥物相互作用】

(1)本品與乙醇或其他中樞神經系統抑制藥合用,中樞抑制作用增強。

(2)本品與抗高血壓藥合用,易致直立性低血壓。

【藥理作用】

本品屬丁酰苯類抗精神病藥,抗精神病作用與其阻斷腦內多巴胺受體,并可促進腦內多巴胺的轉化有關,其特點是體內代謝快,作用維持時間短,還具有安定和增強鎮痛作用。

【藥代動力學】

本品肌內注射吸收迅速,靜脈注射后5~8分鐘起效。最佳效應持續時間為3~6小時,大部分與血漿蛋白結合,消除t1/2約為2.2小時。本品主要在肝臟代謝,代謝產物大部分經尿排出,少部分由糞便排出。

【禁忌證】

對本品過敏患者禁用;基底神經節病變、帕金森病、帕金森綜合征、嚴重中樞神經抑制狀態和抑郁癥患者禁用。

【注意事項】

特別警告:

本品有Q-T間期延長、嚴重心律失常(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等)和致死的報告。

一般注意事項:

心臟病尤其是心絞痛、藥物引起的急性中樞神經抑制、癲癇、肝功能損害、青光眼、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毒性甲狀腺腫、肺功能不全、腎功能損害及尿潴留患者慎用。

妊娠及哺乳期婦女:

孕婦用藥安全性尚未建立,并很少使用;剖宮產術選擇使用除外,并被用于妊娠期婦女劇烈嘔吐;美國FDA對本品妊娠安全性分級為C級;哺乳期婦女用藥停止哺乳。

兒童:

2歲以下兒童用藥安全性尚未建立,兒童用藥更易發生錐體外系不良反應,特別是急性肌張力障礙。

老年人:

老年患者用藥很可能引起低血壓、過度鎮靜和Q-T間期延長,應慎用。

監測:

用藥期間應定期檢查血常規、肝功能和心電圖等。

【不良反應】

本品常見錐體外系反應且較嚴重,急性肌張力障礙在兒童和青少年更易發生,出現明顯的扭轉痙攣、吞咽困難、靜坐不能及類帕金森病;可出現口干、視物模糊、乏力、便秘、出汗等;可引起血漿中催乳素濃度增加,癥狀表現為溢乳、男子女性化乳房、月經失調、閉經;可引起注射局部紅腫、疼痛、硬結;少數患者可能引起抑郁反應、低血壓;偶見過敏性皮疹及惡性綜合征。

【解救】

使用本品如出現不良反應,應停藥,對癥治療;如發生過敏反應,可靜脈輸液,使用多巴胺、去氧腎上腺素和苯海拉明,禁用腎上腺素。本品過量中毒癥狀包括窒息、心跳加快、共濟失調、嘔吐、發紺、低血壓、休克、激動、高熱、肌肉僵硬、震顫、瞳孔散大、心律失常,嚴重者神志模糊,甚至心力衰竭,應保持呼吸道暢通,采取增加排泄措施,并依病情進行相應對癥治療和支持療法。

氟哌啶醇

Haloperidol

【適應證】

(1)用于急性、慢性各型精神分裂癥、躁狂癥。

(2)肌內注射本品可迅速控制興奮躁動、敵對情緒和攻擊行為。

(3)用于腦器質性精神障礙和老年性精神障礙。

【制劑與規格】

氟哌啶醇注射液:

1ml:5mg。

乳酸氟哌啶醇注射液:

1ml:5mg; 10ml:50mg(以氟哌啶醇計)。

【成分】

主要成分:氟哌啶醇;分子式:C21H23ClFNO2;分子量:375.87。

【性狀】

本品為無色的澄明液體。

【pH】

本品pH為2.8~3.6。

【用法與用量】

肌內注射:

常用于興奮躁動和精神運動性興奮,成人一次5~10mg,一日2~3次,安靜后改為口服。

靜脈滴注:

一次10~30mg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釋后靜脈滴注。

【調配】

稀釋:

肌內注射不必稀釋;或每10~30mg藥物,稀釋于5%或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作靜脈滴注液。靜脈輸液相容性見表2-5。

保存:

本品未啟封于遮光、室溫處保存;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調配的靜脈滴注液于室溫保存物理性狀穩定;用0.9%氯化鈉注射液調配的氟哌啶醇0.1~0.5mg/ml藥液于室溫、熒光保存8小時物理性狀相容,但更高濃度藥液可能立即產生沉淀。調配后的藥液顏色變深或產生沉淀,不得使用。本品與玻璃和聚氯乙烯(PVC)容器相容。

【藥物相互作用】

(1)本品與乙醇或其他中樞神經抑制藥合用,中樞抑制作用增強。

(2)本品與苯丙胺合用,可降低后者的作用。

(3)本品與巴比妥或其他抗驚厥藥合用時,可改變癲癇的發作形式,不能使抗驚厥藥增效。

(4)本品與抗高血壓藥物合用時,可產生嚴重低血壓。

(5)本品與抗膽堿藥物合用時,有可能使眼壓增高。

(6)本品與腎上腺素合用,由于本品阻斷α受體,使β受體作用占優勢,可導致血壓下降。

(7)本品與鋰鹽合用時,需注意觀察神經毒性與腦損傷。

(8)本品與甲基多巴合用,可產生意識障礙、思維遲緩、定向障礙。

(9)與卡馬西平合用,可使本品的血藥濃度顯著下降,效應減弱。

表2-5 氟哌啶醇與靜脈輸液相容性

【藥理作用】

本品屬丁酰苯類抗精神病藥,抗精神病作用與其阻斷腦內多巴胺受體,并可促進腦內多巴胺的轉化有關。本品有很好的抗幻覺妄想和抗興奮躁動作用,阻斷錐體外系多巴胺的作用較強,鎮吐作用亦較強,但鎮靜、阻斷α受體及膽堿受體作用較弱。

【藥代動力學】

本品注射給藥10~20分鐘血藥濃度達峰值,主要經肝代謝,活性代謝產物為還原氟哌啶醇,約15%的給藥量隨膽汁排出,其余由腎排出。

【禁忌證】

對本品過敏患者禁用;基底神經節病變、帕金森病、帕金森綜合征、嚴重中樞神經抑制狀態、骨髓抑制、青光眼與重癥肌無力患者禁用。

【注意事項】

特別警告:

①與癡呆相關的老年精神病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藥可增加發生死亡的風險,主要致死原因包括心血管疾病(如心力衰竭、猝死)和感染(如肺炎)。美國FDA未批準本品用于與癡呆相關的精神病。②乳酸氟哌啶醇注射液采用維持療法突然停藥可能導致一過性運動障礙,尚不明確緩慢撤藥是否可減少撤藥癥狀的發生率,但緩慢撤藥是合理的。

一般注意事項:

①心臟病尤其是心絞痛、藥物引起的急性中樞神經抑制、癲癇、肝功能損害、青光眼、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毒性甲狀腺腫、肺功能不全、腎功能損害與尿潴留患者慎用;②用藥期間不宜駕駛車輛、操作機械或高空作業;③本品用于精神分裂癥的治療血藥濃度為5~18ng/ml,中毒濃度50ng/ml以上。

妊娠及哺乳期婦女:

孕婦慎用;哺乳期婦女用藥停止哺乳。

兒童:

兒童患者慎用。

老年人:

老年患者使用本品劑量可能需要減少、慎用。

監測:

用藥前及用藥期間監測肝功能、全血細胞計數、血糖和心電圖等。

【不良反應】

本品常見錐體外系反應較嚴重,急性肌張力障礙在兒童和青少年更易發生,出現明顯的扭轉痙攣、吞咽困難、靜坐不能及類帕金森病;長期大量使用可出現遲發性運動障礙;可出現口干、視物模糊、乏力、便秘、出汗等;可引起血漿中催乳素濃度增加,可能有關的癥狀為:溢乳、男子女性化乳房、月經失調、閉經;少數患者可能引起抑郁反應;偶見過敏性皮疹、中性粒細胞減少、惡性綜合征和橫紋肌溶解等。

【解救】

使用本品如出現錐體外系反應,應給予抗帕金森病藥如甲磺酸苯扎托品、苯海拉明,如持續出現應停藥;如出現低血壓和循環衰竭,可靜脈輸液、輸血或給予濃縮白蛋白、間羥胺、去甲腎上腺素或去氧腎上腺素,但不應給予腎上腺素;如出現嚴重心律失常,應進行適當抗心律失常治療。

舒必利

Sulpiride

【適應證】

(1)用于精神分裂癥單純型、偏執型、緊張型,及慢性精神分裂癥的孤僻、退縮、淡漠癥狀;對抑郁癥狀有一定療效。

(2)用于止嘔。

【制劑與規格】

舒必利注射液:2ml:50mg; 2ml:100mg。

【成分】

主要成分:舒必利;分子式:C15H23N3O4S;分子量:341.42。

【性狀】

本品為無色的澄明液體。

【pH】

本品pH為3.5~4.5。

【用法與用量】

精神分裂癥:

肌內注射,一次100mg,一日2次;

木僵、違拗:

靜脈滴注,一次100~200mg稀釋于250~500ml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中緩慢靜脈滴注,滴注時間不少于4小時,一日1次,可逐漸增量至一日300~600mg,一日量不超過800mg。

【調配】

稀釋:

肌內注射不必稀釋;或每100~200mg藥物,稀釋于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250~500ml中作靜脈滴注液。

保存:

本品未啟封于遮光、室溫處保存。

【藥物相互作用】

(1)除氯氮平外,幾乎所有抗精神病藥和中樞抑制藥均與其存在相互作用,增強中樞抑制作用,應充分注意。

(2)與曲馬多、佐替平合用,可增加致癲癇發作的風險。

(3)合用硫糖鋁時,本品生物利用度降低40%。

(4)抗酸和止瀉藥可降低本品吸收,兩藥合用應至少間隔1小時。

(5)鋰劑可加重本品不良反應,并降低藥效。

(6)與抗帕金森病藥合用,可減少本品某些不良反應如錐體外系反應等。

【藥理作用】

本品屬苯甲酰胺類抗精神病藥,作用特點是選擇性阻斷中樞多巴胺(D2)受體,對其他遞質受體影響較小,抗膽堿作用較輕,無明顯鎮靜和抗興奮躁動作用,還具有很強中樞止吐和抑制胃液分泌作用。

【藥代動力學】

動物實驗,本品可通過胎盤屏障進入臍兒血液循環,可分泌入乳汁中,主要經腎臟排泄。

【禁忌證】

對本品過敏患者禁用;嗜鉻細胞瘤、高血壓、嚴重心血管疾病和嚴重肝病患者禁用。

【注意事項】

一般注意事項:

心血管疾病(如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傳導異常)患者慎用;基底神經節病變、帕金森綜合征、嚴重中樞神經抑制狀態患者慎用;癲癇患者慎用;肝和/或腎功能損害患者減量使用。

妊娠及哺乳期婦女:

孕婦慎用;哺乳期婦女用藥停止哺乳。

兒童:

6歲以上兒童按成人劑量換算,應小劑量開始,緩慢增加劑量。

老年人:

老年患者應小劑量開始,緩慢增加劑量。

監測:

用藥前、用藥期間及用藥后監測肝功能和全血細胞計數等。

【不良反應】

本品常見失眠、早醒、頭痛、煩躁、乏力、食欲減退等,可出現口干、視物模糊、心動過速、排尿困難與便秘等抗膽堿能不良反應;劑量大于一日600mg時可出現錐體外系反應,如震顫、僵直、流涎、運動遲緩、靜坐不能、急性肌張力障礙;較多引起血漿中催乳素濃度增加,可能有關的癥狀為溢乳、男子女性化乳房、月經失調、閉經、體重增加;長期大量用藥可引起遲發性運動障礙;可出現心電圖異常和肝功能損害;少數患者可發生興奮、激動、睡眠障礙或血壓升高。

【解救】

使用本品如出現遲發性運動障礙,應停用所有的抗精神病藥;如出現過敏性皮疹及惡性癥狀,應立即停藥并進行相應的處理;本品過量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癥狀及血液系統中毒癥狀,可靜脈輸液并依病情給予對癥治療及支持療法。

硫必利

Tiapride

【適應證】

用于慢性酒精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礙。

【制劑與規格】

鹽酸硫必利注射液:

2ml:100mg。

注射用鹽酸硫必利:

100mg。

【成分】

主要成分:鹽酸硫必利;分子式:C15H24N2O4S·HCl;分子量:364.89。

【性狀】

鹽酸硫必利注射液為無色的澄明液體;注射用鹽酸硫必利為白色或類白色的疏松塊狀物。

【pH】

鹽酸硫必利注射液pH為4.0~6.0。

【用法與用量】

用法:

緩慢靜脈注射或靜脈滴注。

用量:

一次100~200mg,一日200~600mg,用量宜自小劑量逐漸遞增。

【調配】

鹽酸硫必利注射液:

靜脈注射可以不稀釋;或每100~200mg藥物,稀釋于0.9%氯化鈉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中作靜脈滴注液。

注射用鹽酸硫必利:

每瓶100mg藥物,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ml使溶解作靜脈注射液;或每100~200mg藥物的溶解液稀釋于相對應靜脈輸液100~250ml中作靜脈滴注液。

保存:

本品未啟封于遮光、室溫處保存。

【藥物相互作用】

(1)當最近使用過其他藥物,即使是非處方藥,也要告知醫生或藥劑師。如同時使用抗精神病藥物和其他可導致Q-T間期延長的藥物,將提高出現心律失常的風險。

(2)嚴禁同時使用:左旋多巴與抗精神病藥物可發生拮抗反應,嚴禁對使用過抗精神病藥物的患者使用左旋多巴。對已經使用過左旋多巴的帕金森病患者,如果有必要使用抗精神病藥物,必須使用氯丙嗪或左美丙嗪。嚴禁同時使用可引起電解質失衡的藥物。

(3)避免同時使用:乙醇可加重抗精神病藥物的鎮靜作用,所以應避免同時飲用含乙醇的飲料或含乙醇的藥物;同時使用以下藥物可能引起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或Q-T間期延長:引起心動過緩的藥物如β受體拮抗藥、可引起心動過緩的鈣通道阻滯藥(如地爾硫、維拉帕米)、可樂定和洋地黃;導致電解質失衡,尤其是引起低鉀血癥的藥物如利尿藥、刺激循環的通便藥、注射用兩性霉素B、糖皮質激素、替可克肽,如出現低鉀血癥癥狀,應當平衡電解質;Ⅰa類抗心律失常藥物如奎尼丁、丙吡胺;Ⅲ類抗心律失常藥物如胺碘酮、索他洛爾;其他藥物如匹莫齊特、舒必利、氟哌啶醇、硫利達嗪、美沙酮、丙米嗪、抗抑郁藥、鋰、芐普地爾、西沙必利、紅霉素注射劑、長春胺注射劑、鹵泛群、噴他脒、司帕沙星。

(4)謹慎同時使用:中樞神經抑制藥如嗎啡類藥物(鎮痛藥、鎮咳藥)、多數H1受體拮抗藥、巴比妥類藥、鎮靜藥、鎮痛藥;本品可能加強抗高血壓藥的效果,有增加直立性低血壓的風險。

【藥理作用】

本品屬苯酰胺類抗精神病藥,對中樞多巴胺(D2)受體具有選擇性拮抗作用。試驗表明,本品有對抗運動障礙、鎮痛、抗焦慮作用和對抗酒精中毒所致神經精神癥狀的作用。

【藥代動力學】

本品吸收迅速,肌內注射1小時后血藥濃度即達峰值。在體內分布迅速,符合藥代動力學的線性二室模型,每日3次給藥后24~48小時血藥濃度即達穩態,與血漿蛋白結合率很低,平均消除t1/2為3小時,主要以原型藥隨尿排出。

【禁忌證】

對本品及其任何成分過敏患者禁用;同時患有催乳素依賴性腫瘤和乳腺腫瘤(如垂體腺催乳素瘤)患者禁用;嗜鉻細胞瘤患者禁用,因為嗜鉻細胞瘤患者在使用多巴胺拮抗藥之后的一段時間內血壓嚴重升高,一些苯甲酰類藥物也屬多巴胺拮抗藥,所以如果患者疑似或確診為嗜鉻細胞瘤,則嚴禁使用本品;同時使用左旋多巴聯合治療的患者禁用。

【注意事項】

特別警告:

①有心血管病或家族Q-T間期延長病史患者慎用。②避免與其他抗精神病藥物同時使用。③與其他抗精神病藥物一樣,使用此藥物過程中也可能出現致命的嚴重精神綜合征,征兆有高熱、肌肉僵硬、運動障礙、自主神經性癥狀(頻發動脈血壓改變、突然出大汗、心動過速、心律失常)、意識不清,嚴重時可出現麻木、昏迷等狀況。如果不明確發生嚴重精神綜合征及高熱原因,應立即停止使用本品,并采取對癥緊急治療(治療過程中,注意降低患者過高的體溫和補充水分,以防患者脫水)。如果必須繼續對患者進行治療,要嚴密監控。④老年癡呆患者在接受非常規抗精神藥物治療后,患腦血管病的風險上升了3倍,在其他類型患者身上也不能排除同樣的風險,對有卒中危險患者,要謹慎使用本品。⑤患有癡呆相關的老年患者,接受過抗精神藥物治療,死亡風險上升。⑥在抗精神藥物治療過程中,經常有患者出現靜脈血栓形成的情況,在本品治療之前和治療過程中應注意靜脈血栓的危險,以采取合理的預防措施。

一般注意事項:

①有嚴重肝腎功能損害、白細胞減少或造血功能不良患者慎用;嚴重心血管疾病患者慎用。②當胃腸外給藥,尤其是靜脈注射時,必須始終注意出現低血容量和直立性低血壓的情況。③帕金森病患者,只在特殊情況下使用本品。④抗精神病藥可能降低驚厥閾值,癲癇患者在用本品治療時需要嚴密觀察。⑤本品可引起Q-T間期延長,將增加患者發生嚴重心律失常的風險,包括心室顫動等。建議患者用藥前,根據臨床狀況,對可能導致心律失常的各種因素進行監控。⑥本品有鎮靜作用,駕駛車輛或操縱機器人員慎用。

妊娠及哺乳期婦女:

孕婦慎用,只有人工流產時才能使用本品,并且必須有醫生指導;哺乳期婦女用藥停止哺乳。

兒童:

兒童減量使用或遵醫囑。

老年人:

老年患者治療需根據醫生要求仔細確定,必要時可減少劑量。

監測:

用藥前及用藥期間監測血壓、體溫、心率和電解質等。

【不良反應】

本品一般不良反應常見疲乏、乏力,偶爾體重增加。神經系統常見旋轉性眩暈/眩暈感、頭痛、帕金森綜合征及伴隨癥狀(包括震顫、高血壓、運動功能減退)以及唾液分泌過多,偶爾出現多動癥、張力障礙(痙攣、頸項強直、眼睛無意識運動、牙關緊閉),罕見嚴重的運動功能障礙;精神系統常見困倦、沉靜、失眠、不安及冷淡;心血管系統可見Q-T間期延長、心律失常、心室顫動或心臟停搏,甚至猝死;靜脈血栓包括肺部血栓和深度靜脈血栓;偶可導致血清催乳素增加,但隨著停藥血清中催乳素又會降低,由催乳素改變引起的情況有無乳、閉經、胸部腫脹及疼痛、性生活障礙及陽痿等。

【解救】

使用本品如出現不明原因的嚴重精神綜合征(高熱、肌肉僵硬、運動障礙、血壓改變、突然大汗、心動過速、心律失常、意識不清,嚴重時可出現麻木、昏迷等),應立即停藥,對癥緊急治療,治療中注意降低體溫和補充水分,以防患者脫水;如須繼續使用本品,應加強嚴密監控。

地西泮

Diazepam

【適應證】

(1)用于抗癲癇和抗驚厥;靜脈注射為治療癲癇持續狀態的首選藥,對破傷風輕度陣發性驚厥也有效。

(2)用于全身麻醉的誘導和麻醉前給藥。

【制劑與規格】

地西泮注射液:2ml:10mg。

【成分】

主要成分:地西泮;分子式:C16H13ClN2O;分子量:284.74。

【性狀】

本品為幾乎無色至黃綠色的澄明液體。

【pH】

本品pH為6.0~7.0。

【滲透壓】

地西泮5mg/ml注射液滲透壓約為349mOsmol/kg。

【用法用量】

用法:

靜脈注射,成人注射速度2~5mg/min,兒童宜更緩慢;或通過Y型管注入正在輸注的靜脈輸液靜脈滴注,此方法已經用于臨床,但沒有被推薦。

成人:

基礎麻醉或靜脈全身麻醉,常用量10~30mg;鎮靜、催眠或急性酒精戒斷,開始10mg,以后按需每隔3~4小時加5~10mg。24小時總量以40~50mg為限。癲癇持續狀態和嚴重頻發性癲癇,開始靜脈注射10mg,每隔10~15分鐘可按需增加甚至達最大限用量。破傷風可能需要較大劑量。靜脈注射宜緩慢,2~5mg/min。

小兒:

抗癲癇、癲癇持續狀態和嚴重頻發性癲癇,出生30日~5歲,靜脈注射為宜,每2~5分鐘給藥0.2~0.5mg,最大限量5mg。5歲以上每2~5分鐘給藥1mg,最大限量10mg。如需要,2~4小時后可重復治療。重癥破傷風解痙時,出生30日~5歲1~2mg,必要時3~4小時后可重復靜脈注射,5歲以上5~10mg。小兒靜脈注射宜緩慢,3分鐘內按體重不超過0.25mg/kg,間隔15~30分鐘可重復。新生兒慎用。

【調配】

稀釋:

靜脈注射不必稀釋;或每10mg藥物,稀釋于0.9%氯化鈉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不少于100ml中作靜脈滴注液。靜脈輸液相容性見表2-6。

保存:

本品未啟封于避光、室溫處保存。用相容性靜脈輸液調配的地西泮0.01~0.1mg/ml藥液于玻璃、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容器中保存24小時物理性狀相容,藥物損失<10%。但藥液保存于聚氯乙烯(PVC)容器中30分鐘內藥物被吸附損失30%~40%,24小時藥物被吸附損失80%~90%。調配的藥液地西泮濃度超過0.25mg/ml,立即產生白色沉淀。本品或調配后的藥液遇變色、結晶、混濁或有異物等情況,禁止使用。

表2-6 地西泮與靜脈輸液相容性

【藥物相互作用】

(1)本品與中樞抑制藥合用可增加呼吸抑制作用。

(2)本品與易成癮和其他可能成癮藥物合用時,成癮的危險性增加。

(3)本品與乙醇及全身麻醉藥、可樂定、鎮痛藥、吩噻嗪類、單胺氧化酶A型抑制藥和三環類抗抑郁藥合用時,可彼此增效,應調整用量。

(4)本品與抗高血壓藥和利尿藥合用,可使降壓作用增強。

(5)與西咪替丁、普萘洛爾合用,本品清除減慢,血漿半衰期延長。

(6)本品與撲米酮合用,由于撲米酮代謝減慢,需調整撲米酮用量。

(7)本品與左旋多巴合用,可降低左旋多巴療效。

(8)與利福平合用,可增加本品的消除,血藥濃度降低。

(9)異煙肼抑制本品的消除,致其血藥濃度增高。

(10)本品與地高辛合用,可增加地高辛血藥濃度而致中毒。

【藥理作用】

本品為長效苯二氮類藥物。苯二氮類為中樞神經系統抑制藥,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不同部位的抑制,隨著用量的加大,臨床表現可自輕度的鎮靜到催眠甚至致昏迷。本品認為可以加強或易化γ-氨基丁酸(GABA)的抑制性神經遞質的作用,GABA在苯二氮受體相互作用下,主要在中樞神經各個部位,起突觸前和突觸后的抑制作用。本品為苯二氮受體的激動藥,苯二氮受體為功能性超分子功能單位,又稱為苯二氮-GABA受體-親氯離子復合物的組成部分。受體復合物位于神經細胞膜,調節細胞的放電,主要起氯通道的閾閥功能。GABA受體激活導致氯通道開放,使氯離子通過神經細胞膜流動,引起突觸后神經元的超極化,抑制神經元的放電,這個抑制轉譯為降低神經元興奮性,減少下一步去極化興奮性遞質。苯二氮類增加氯通道開放的頻率,可能通過增強GABA與其受體的結合或易化GABA受體與氯離子通道的聯系來實現。苯二氮類還作用在GABA依賴性受體。①抗焦慮、鎮靜催眠作用:通過刺激上行性網狀激活系統內的GABA受體,提高GABA在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增強腦干網狀結構受刺激后的皮質和邊緣性覺醒反應的抑制和阻斷。分子藥理學研究,減少或拮抗GABA的合成,本品鎮靜催眠作用降低,如增加其濃度則能加強苯二氮類藥物催眠作用。②遺忘作用:地西泮在治療劑量時可以干擾記憶通路的建立,從而影響近事記憶。③抗驚厥作用:可能由于增強突觸前抑制,抑制皮質-丘腦和邊緣系統的致癇灶引起癲癇活動的擴散,但不能消除病灶的異常活動。④骨骼肌松弛作用:主要抑制脊髓多突觸傳出通路和單突觸傳出通路,由于具有抑制性神經遞質或阻斷興奮性突觸傳遞作用而抑制多突觸和單突觸反射。苯二氮類藥物也可能直接抑制運動神經和肌肉功能。

【藥代動力學】

本品肌內注射吸收慢而不規則,亦不完全,急需發揮療效時應靜脈注射。肌內注射20分鐘內、靜脈注射1~3分鐘起效。開始靜脈注射后迅速經血流進入中樞神經,作用快,但轉移進入其他組織也快,作用消失也快。本品肌內注射和靜脈注射血藥tmax分別為0.5~1.5小時和0.25小時,4~10日血藥濃度達穩態,消除t1/2為20~70小時,血漿蛋白結合率高達99%。本品主要在肝臟代謝,代謝產物有去甲地西泮、去甲羥地西泮等,亦有不同程度的藥理活性,去甲地西泮消除t1/2可達30~100小時。本品有肝腸循環,長期用藥有蓄積作用。代謝產物可滯留在血液中數日甚至數周,停藥后消除較慢。地西泮主要以代謝產物的游離或結合形式經腎臟排泄。

【禁忌證】

本品含苯甲醇,禁止用于兒童肌內注射。

【注意事項】

一般注意事項:

①以下情況慎用:嚴重急性酒精中毒,可加重中樞神經系統抑制作用;重度重癥肌無力,病情可能被加重;急性或隱性發生閉角型青光眼可因本品的抗膽堿能效應而使病情加重;低蛋白血癥時,可導致易嗜睡難醒;多動癥患者可有反常反應;嚴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加重呼吸衰竭;外科或長期臥床患者,咳嗽反射可受到抑制;有藥物濫用和成癮史者。②對苯二氮類藥物過敏者,可能對本品過敏。③肝和/或腎功能損害患者能延長本品清除半衰期。④癲癇患者突然停藥可引起癲癇持續狀態。⑤嚴重精神抑郁可使病情加重,甚至產生自殺傾向,應采取預防措施。⑥本品避免長期大量使用而成癮,如長期使用應逐漸減量,不宜驟停。⑦對本品耐受量小的患者初用量宜小,逐漸增加劑量。⑧本品靜脈注射后至少臥床休息3小時。

妊娠及哺乳期婦女:

妊娠期3個月內婦女用藥有增加胎兒致畸危險,妊娠后期用藥影響新生兒中樞神經活動,長期使用可成癮,使新生兒呈現撤藥癥狀激惹、震顫、嘔吐與腹瀉,產婦分娩前及分娩時用藥可導致新生兒肌張力較弱,故孕婦禁用;美國FDA對本品妊娠安全性分級為D級;本品可分泌入乳汁,哺乳期婦女避免使用。

兒童:

新生兒禁用;幼兒中樞神經系統對本品異常敏感,應謹慎給藥。

老年人:

老年人對本品較敏感,開始用小劑量并逐漸增加劑量。本品靜脈注射更可能引起呼吸暫停、心動過緩、低血壓和心臟停搏等。

【不良反應】

本品常見不良反應包括嗜睡、頭昏、乏力等,大劑量可有共濟失調、震顫;罕見有皮疹和白細胞減少;個別患者發生興奮、多語、睡眠障礙甚至幻覺,停藥后,上述癥狀很快消失;長期連續用藥可產生依賴性和成癮性,停藥可能發生撤藥癥狀,表現為激動或憂郁。

【解救】

使用本品如出現不良反應,應減量或暫停用藥,對癥治療。本品過量,可出現持續的精神錯亂、嚴重嗜睡、震顫、語言不清、蹣跚、心跳異常減慢、呼吸短促或困難、嚴重乏力,宜及早對癥處理,最重要是對呼吸循環的支持治療,苯二氮受體拮抗藥氟馬西尼可用于該類藥物過量中毒的解救和診斷。中毒出現興奮異常時,不能用巴比妥類藥物。

氯硝西泮

Clonazepam

【適應證】

主要用于控制各型癲癇,尤適用于失神發作、嬰兒痙攣癥、肌陣攣發作、運動不能性發作及Lennox-Gastaut綜合征。

【制劑與規格】

氯硝西泮注射液:lml:1mg; 2ml:2mg。

【成分】

主要成分:氯硝西泮;分子式:C15H10ClN3O3;分子量:315.72。

【性狀】

本品為無色或微黃綠色的澄明液體。

【pH】

本品pH為4.0~6.0。

【用法與用量】

用法:

控制癲癇持續狀態可靜脈注射或靜脈滴注,盡量避免肌內注射,靜脈注射速度不超過0.5mg/min。應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個體化給藥,開始時小劑量(尤其是對本品耐受性較差患者),逐漸調整用量。

成人:

常用量l~4mg,30秒左右緩慢靜脈注射,如持續狀態仍未控制,每隔20分鐘后可重復原劑量l~2次,最大劑量一日不超過20mg。

兒童:

按體重一次0.01~0.1mg/kg,緩慢靜脈注射。

【調配】

稀釋:

靜脈注射可以不稀釋;或每3mg藥物,稀釋于0.9%氯化鈉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作靜脈滴注液。靜脈輸液相容性見表2-7。

保存:

本品未啟封于遮光、室溫處保存。用相容性靜脈輸液調配后的藥液于玻璃和聚氯乙烯(PVC)容器中保存分別10小時和4小時內使用。

【配伍禁忌】

(1)本品與碳酸氫鈉混合可能產生沉淀,禁止配伍。

(2)本品與氟馬西尼、美洛西林、培氟沙星、依達拉奉在體外配伍時可產生沉淀或藥物理化性質發生改變,禁止配伍。

【藥物相互作用】

參見地西泮【藥物相互作用】。

【藥理作用】

本品為苯二氮類抗癲癇抗驚厥藥。本品對多種動物癲癇模型有對抗作用,對戊四氮所致的陣攣性驚厥模型對抗作用尤佳,對最大電休克驚厥、士的寧和印防己毒素驚厥等均有較強的對抗作用,對各種類型的癲癇有抑制作用。本品既抑制癲癇病灶的發作性放電,又抑制放電活動向周圍組織的擴散。本品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的苯二氮受體(BZR),加強中樞抑制性神經遞質γ-氨基丁酸(GABA)與GABA受體的結合,促進氯通道開放,細胞超極化,增強GABA能神經元所介導的突觸抑制,使神經元的興奮性降低。本品可能引起依賴性。

【藥代動力學】

本品蛋白結合率約為80%,脂溶性高,易通過血腦屏障,幾乎全部在肝臟代謝,代謝產物以游離或結合形式隨尿排出。消除t1/2為26~49小時。

【禁忌證】

對苯二氮類藥物過敏患者可能對本品過敏,應禁用。

【注意事項】

一般注意事項:

①以下情況慎用:嚴重的急性酒精中毒,可加重中樞神經系統抑制作用;重度重癥肌無力,病情可能被加重;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可因本品的抗膽堿能效應而使病情加重;低蛋白血癥時,可導致易嗜睡難醒;多動癥者可有反常反應;嚴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加重呼吸衰竭;外科或長期臥床患者,咳嗽反射可受到抑制。②肝和/或腎功能損害患者能延長本品清除半衰期。③癲癇患者突然停藥可引起癲癇持續狀態。④嚴重精神抑郁可使病情加重,甚至產生自殺傾向,應采取預防措施。⑤本品避免長期大量使用而成癮,如長期使用應逐漸減量,不宜驟停。⑥對本品耐受量小的患者初用量宜小。

妊娠及哺乳期婦女:

妊娠期3個月內婦女用藥有增加胎兒致畸危險,妊娠后期用藥影響新生兒中樞神經活動,產婦分娩前及分娩時用藥可導致新生兒肌張力較弱,故孕婦禁用;美國FDA對本品妊娠安全性分級為D級;本品可通過胎盤及分泌入乳汁,哺乳期婦女禁用。

兒童:

幼兒中樞神經系統對本品異常敏感,兒童尤其幼兒長期用藥有可能對軀體和神經發育有影響,應慎用;新生兒可產生持續性中樞神經系抑制,應禁用。

老年人:

老年人中樞神經系統對本品較敏感,用藥易產生呼吸困難、低血壓、心動過緩甚至心臟停搏,應慎用。

【不良反應】

本品常見不良反應包括嗜睡、頭昏、共濟失調、行為紊亂異常興奮、神經過敏易激惹(反常反應)、肌力減退;少見有行為障礙、思維不能集中、易暴怒(兒童多見)、精神錯亂、幻覺、精神抑郁;皮疹或過敏、咽痛、發熱或出血異常、瘀斑或極度疲乏、乏力(血細胞減少);需注意不良反應包括行動不靈活、行走不穩、嗜睡,開始嚴重,會逐漸消失;視力模糊、便秘、腹瀉、眩暈或頭暈、頭痛、氣管分泌增多、惡心、排尿障礙和語言不清等。

【解救】

參見地西泮【解救】。

表2-7 氯硝西泮與靜脈輸液相容性

勞拉西泮[國外上市]

Lorazepam

【適應證】

(1)用于成人麻醉前給藥,產生鎮靜、減輕焦慮,并降低回憶與手術當天相關事件的能力。

(2)用于癲癇持續狀態的治療。

【制劑與規格】

勞拉西泮注射液:0.5ml:1mg; 1ml:2mg; 1ml:4mg; 10ml:20mg; 10ml:40mg。

【成分】

主要成分:勞拉西泮;分子式:C15H10Cl2N2O2;分子量:321.16。

【性狀】

本品為無色或幾乎無色的澄明液體。

【用法與用量】

用法:

肌內注射;靜脈注射,注射速度不超過2mg/min或一次注射時間1~5分鐘或靜脈滴注。禁止動脈注射。

鎮靜/抗焦慮/健忘:

麻醉前給藥,一次2mg或按體重0.044mg/kg,以較小的劑量為準,15~20分鐘起效。嚴重健忘的患者劑量可以按體重0.05mg/kg,最大劑量不超過4mg。50歲以上的患者通常最大劑量為2mg。

氣管插管和機械通氣:

按體重0.02~0.04mg/kg,最大劑量2mg,隨后每2~6小時維持0.02~0.06mg/kg或每小時按體重靜脈滴注0.01~0.1mg/kg,滴注到足夠的鎮靜效果,達到5~10mg/h,當得到鎮靜效果后,降低到治療所需最低劑量。

癲癇持續狀態:

首劑量4mg,如果仍繼續發作,10~15分鐘后可重復給藥1次或建議12小時內最大劑量為8mg。臨床上很難加大劑量,需要加用其他藥物(如合用苯妥英鈉)。另有資料建議按體重0.1mg/kg,最大劑量不超過4mg劑量,5~10分鐘后可重復給藥1次。如果仍然沒有效果,必須使用其他抗癲癇藥。

難治性癲癇持續狀態:

開始以1mg/h的速度靜脈滴注,同時連續腦電圖監測。每隔15分鐘滴注速度增加1mg/h,直至患者癲癇停止,之后繼續使用24小時。治療劑量的苯巴比妥和苯妥英鈉與本品同時使用。在治療最后24小時,靜脈滴注速度減少為1mg/h。密切觀察和監測腦電圖,如果有癲癇反復發作跡象,再次重復上述過程治療。

化療引起的嘔吐(超藥品說明書用藥):

使用抗腫瘤藥物前30~45分鐘,按體重0.025~0.05mg/kg給予本品,最大劑量不超過4mg,必要時可每小時服1~2mg勞拉西泮。另有資料建議按體表面積1.5mg/m2(最大劑量為3mg/m2)靜脈注射不少于5分鐘。可以與其他止吐藥同時使用(如昂丹司瓊、地塞米松),根據需要每4小時重復1次。

兒童:

12歲以下兒童用藥安全性尚不明確,但本品被用于治療嬰幼兒、青少年癲癇持續狀態。①鎮靜:氣管插管和機械通氣時,劑量按體重0.025~0.05mg/kg,最大劑量2mg/kg,每2~4小時給藥1次或每小時按體重靜脈滴注0.025mg/kg,最大2mg/h;②癲癇持續狀態:嬰幼兒、青少年劑量按體重0.05~0.1mg/kg,最大可增至4mg,有資料建議最大劑量按體重2mg/kg,如需要可10~15分鐘內重復0.05m/kg給藥1次;③止吐:按體重0.02~0.05mg/kg,最大劑量為2mg,根據需要可以6小時重復給藥1次。

劑量調整:

老年人機體功能減退以及合并某些并發癥或使用其他藥物,應從小劑量開始,根據效果逐漸增加劑量;肝和腎功能損害患者無須調整劑量,除非短時間內頻繁給藥;患其他中樞神經系統抑制狀態患者需要減少劑量。

【調配】

稀釋:

肌內注射不必稀釋;或每1ml藥物,用注射器抽取藥物,排出空氣,必須加入等體積滅菌注射用水、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鈉注射液1ml,輕輕翻轉使混勻(不得強烈振搖)作靜脈注射液;或每1ml藥物(2mg/ml或4mg/ml),分別稀釋于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鈉注射液9ml、19ml或39ml中,藥物濃度為0.2mg/ml或0.1mg/ml作靜脈滴注液(超藥品說明書用藥)。靜脈輸液相容性見表2-8。

保存:

本品未啟封于避光、冷處保存,未啟封于室溫保存2周穩定。本品最理想的稀釋溶劑是5%葡萄糖注射液。用0.9%氯化鈉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調配的靜脈滴注液于室溫玻璃容器24小時、塑料[聚乙烯(PE)和聚烯烴(PO)]容器12小時保存穩定,但建議調配后立即使用,如果藥液變色或產生沉淀不得使用;聚氯乙烯(PVC)對本品有吸附作用。勞拉西泮2mg/ml注射液用0.9%氯化鈉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釋成1mg/ml的藥液,其物理穩定性是可以接受的,但勞拉西泮4mg/ml注射液稀釋成1mg/ml立即產生沉淀。

【藥物相互作用】

(1)本品與其他中樞神經抑制藥如酒精、抗組胺藥、巴比妥類藥物、單胺氧化酶抑制藥、麻醉藥、吩噻嗪類藥物、三環類抗抑郁藥合用,可能導致48小時內中樞神經抑制作用相加,需要減少劑量。

(2)與丙戊酸鈉、苯妥英鈉或丙磺舒合用,勞拉西泮的清除速度降低,本品劑量需減少50%。

(3)本品與氟哌啶醇合用可能導致呼吸暫停、心律失常、心動過緩、心臟停搏、昏迷甚至死亡。

(4)本品與洛沙平合用可能導致顯著的低血壓、呼吸抑制、昏迷。

(5)本品可導致苯妥英鈉和地高辛的血藥濃度增高,聯合使用時須檢測苯妥英鈉和地高辛的濃度。

(6)與利福平合用時,可能增加本品的清除速率,降低本品治療效果。

(7)本品與氯氮平合用可能產生顯著的鎮靜、流涎和共濟失調等。

表2-8 勞拉西泮與靜脈輸液相容性

(8)含雌激素的口服避孕藥可能導致本品清除率增加,藥效降低。

(9)本品可抑制左旋多巴抗帕金森的效果。

(10)本品與莨菪堿合用可能增加幻覺、舉止異常和嗜睡的發生率。

【藥理作用】

本品為中效的苯二氮類中樞神經抑制藥,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不同部位的抑制,隨著用量的增加,可引起自輕度的鎮靜到催眠,甚至昏迷。①鎮靜催眠作用:通過刺激上行性網狀激活系統內的γ-氨基丁酸(GABA)受體,提高GABA在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作用。分子藥理學研究,減少或拮抗GABA的合成,本品鎮靜催眠作用可降低,如增加其濃度則能加強本品的催眠作用。②遺忘作用:本品在大劑量時可以干擾記憶通路的建立,從而影響近事記憶。③抗焦慮作用:可選擇性地抑制邊緣系統中的海馬和杏仁神經元電活動的發放和傳播,產生抗焦慮作用。④抗驚厥與抗癲癇作用:本品可增強突觸前抑制,抑制皮質-背側丘腦和邊緣系統致癇灶引起的癲癇活動擴散,但不能消除病灶的異常活動。⑤骨骼肌松弛作用:本品主要抑制脊髓多突觸傳出通路和單突觸傳出通路,也可能直接抑制運動神經和肌肉功能。

【藥代動力學】

本品與腦中GABA受體復合物作用,15~30分鐘起效,藥效平均可持續6~8小時,最長可持續12~24小時,消除t1/2為9.5~19.5小時。本品在體液中分布,在肝臟中代謝成無活性代謝產物,一部分經尿液緩慢排出,可通過胎盤屏障,可分泌入乳汁。

【禁忌證】

對本品及苯二氮類藥物過敏患者禁用;重癥肌無力和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禁用。

【注意事項】

特別警告:

①苯二氮類與阿片類藥物合用可致深度鎮靜、呼吸抑制、昏迷和死亡,應監測患者呼吸抑制和鎮靜。②兒童生命早期重復或持續暴露于鎮靜麻醉藥對大腦發育有神經中毒風險。3歲以下兒童或妊娠晚期婦女在手術過程中重復或長時間使用全身性麻醉和鎮靜藥物可能影響兒童腦發育。

一般注意事項:

①本品可增加呼吸抑制的風險,氣道支持、急救藥品及設備必須隨時可供使用。②本品長期或大劑量使用可能導致依賴。③老年人、重病、肺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應格外謹慎,肺換氣不足和/或低含氧心臟停搏的風險可能增加。④術前局部麻醉給藥可能導致過度嗜睡,干擾麻醉程度的判斷,這種情況在本品按體重劑量大于0.05mg/kg或與麻醉劑同時使用時更容易發生。⑤輕中度肝和/或腎疾病患者慎用,腎損害患者可能增加毒性反應的風險。⑥本品必須個體化給藥,尤其是與其他藥合用可能引起精神抑郁。⑦為了降低靜脈炎的發生,避免小靜脈給藥,靜脈注射后患者至少需要臥床休息3小時,監護8小時。⑧本品可能導致困倦和頭暈,用藥后24~48小時或藥效消失前,行走需要他人協助,警惕從事較危險操作。⑨本品大于推薦劑量,曾有疑似丙二醇、聚乙二醇中毒的報告(如乳酸中毒、血清高滲透壓、低血壓、急性腎小管壞死),腎功能損害患者可能增加毒性反應的風險。

妊娠及哺乳期婦女:

本品可能引起胎兒傷害,孕婦禁用;產婦分娩時不建議使用;美國FDA對本品妊娠安全性分級為D級;哺乳期婦女不建議使用。

兒童:

12歲以下兒童不建議使用;兒童用于癲癇持續狀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建立,但也被用于治療新生兒、嬰幼兒和兒童癲癇持續狀態;本品可能引起兒童異常興奮。本品含有苯甲醇,可能使嬰兒發生致命的喘息綜合征。

老年人:

老年患者可能對本品更敏感,靜脈注射可能出現呼吸暫停、低血壓、心動過緩甚至心臟停搏,用藥應謹慎。

監測:

用藥期間定期監測全血細胞計數和肝功能等。

【不良反應】

本品可能出現氣道阻礙、呼吸暫停、視力模糊、情緒低落、譫妄、抑郁、過度嗜睡、幻覺、坐立不安等不良反應;過量可出現共濟失調、昏迷、低血壓、肌張力減退、催眠狀態,極少數可能死亡;靜脈注射可能更易產生呼吸暫停、心動過緩、中樞神經系統抑制、低血壓、呼吸抑制與心臟停搏等不良反應。

【解救】

使用本品如出現不良反應,可降低劑量;如出現低血壓,可給予多巴胺或去甲腎上腺素。本品過量情況,氟馬西尼可以逆轉苯二氮類藥物的不良反應;出現中毒癥狀必須保持呼吸道暢通或人工通氣、吸氧及其他對癥的積極治療;利尿藥可能增加本品消除。

氯米帕明

Clomipramine

【適應證】

用于治療嚴重抑郁癥及難治性抑郁癥。

【制劑與規格】

鹽酸氯米帕明注射液:2ml:25mg。

【成分】

主要成分:鹽酸氯米帕明;分子式:C19H23ClN2·HCl;分子量:351.32。

【性狀】

本品為無色或幾乎無色的澄明液體。

【pH】

本品pH為3.5~5.0。

【用法與用量】

用法:

靜脈滴注。

用量:

開始用25~50mg稀釋于250~500ml相容性靜脈輸液中,靜脈滴注1.5~3小時,一日1次,緩慢增加至一日50~150mg(通常一日100mg),當劑量逐漸增加時,靜脈輸液量可降至125ml,滴注時間降至45分鐘。最高日劑量不超過200mg。

劑量調整:

肝和/或腎功能損害患者應調整劑量。

【調配】

稀釋:

每25~50mg藥物,稀釋于0.9%氯化鈉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作靜脈滴注液;或每100mg藥物,稀釋于0.9%氯化鈉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125~250ml中作靜脈滴注液。

保存:

本品未啟封于遮光、室溫處保存。

【配伍禁忌】

本品不宜與其他藥物配伍,建議單獨使用。

【藥物相互作用】

(1)本品與舒托必利合用,有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險,嚴重者可至尖端扭轉型心律失常。

(2)本品與乙醇或其他中樞神經系統抑制藥合用,中樞神經抑制作用增強。

(3)本品與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合用,易致陣發性高血壓及心律失常。

(4)本品與可樂定合用,后者抗高血壓作用減弱。

(5)本品與抗驚厥藥合用,可降低抗驚厥藥的作用。

(6)本品與氟西汀或氟伏沙明合用,可增加兩者的血漿濃度,出現驚厥,不良反應增加。

(7)本品與阿托品類藥物合用,不良反應增加。

(8)與單胺氧化酶抑制藥合用,可產生高血壓危象,禁止合用;應在停用單胺氧化酶抑制藥后至少14日再使用本品。

【藥理作用】

本品為三環類抗抑郁藥,主要作用在于阻斷中樞神經系統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的再攝取,對5-羥色胺的再攝取的阻斷作用更強,而發揮抗抑郁及抗焦慮作用,亦有鎮靜和抗膽堿能作用。

【藥物動力學】

本品蛋白結合率為96%~97%,消除t1/2為22~84小時,在肝臟代謝,活性代謝產物為去甲氯米帕明,由尿排出。本品可分泌入乳汁。

【禁忌證】

對三環類藥物過敏患者禁用;嚴重心臟病、近期有心肌梗死發作史、癲癇、青光眼、尿潴留患者禁用。

【注意事項】

一般注意事項:

①嚴重肝和/或腎功能損害、前列腺肥大、老年或心血管疾患者慎用,使用期間應監測心電圖;②患者有轉向躁狂傾向時應立即停藥;③用藥期間不宜駕駛車輛、操作機械或高空作業。

妊娠及哺乳期婦女:

本品可能對胎兒產生不良作用,妊娠期前3個月及妊娠晚期婦女禁用;妊娠哺乳期婦女慎用。

兒童:

12歲以下兒童禁用。

老年人:

老年患者慎用。

監測:

用藥前及用藥期間監測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和心電圖等。

【不良反應】

治療初期可出現抗膽堿能反應,如多汗、口干、視物模糊、排尿困難、便秘等;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可出現嗜睡、震顫、眩暈;可發生直立性低血壓;偶見癲癇發作、心電圖異常、骨髓抑制或中毒性肝損害等。

【解救】

使用本品如出現轉向躁狂傾向,應立即停藥。本品過量中毒首發癥狀一般是嚴重的抗膽堿能反應;中樞癥狀有嗜睡、木僵、昏迷、躁動不安、震顫、譫妄、大量出汗、反射亢進、肌肉強直、驚厥等;心血管系統可出現心律失常、心動過緩、傳導阻滯、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心臟停搏;也可發生呼吸抑制、發紺、低血壓、休克、嘔吐、高熱、瞳孔散大、少尿或無尿等,依病情進行相應對癥治療和支持療法。

哌甲酯

Methylphenidate

【適應證】

用于消除催眠藥引起的嗜睡、倦怠及呼吸抑制。近年來用于治療小兒輕微腦功能失調。

【制劑與規格】

注射用鹽酸哌甲酯:20mg。

【成分】

主要成分:鹽酸哌甲酯;分子式:C14H19NO2·HCl;分子量:269.77。

【性狀】

本品為白色的凍干塊狀物或粉末。

【pH】

鹽酸哌甲酯20mg/ml水溶液pH為6.0。

【用法與用量】

用法:

皮下、肌內注射或緩慢靜脈注射。

用量:

一次10~20mg。

【調配】

溶解:

每20mg藥物,加入滅菌注射用水1~5ml使溶解作皮下注射液、肌內注射液或靜脈注射液。

保存:

本品未啟封于室溫、遮光處保存。

【配伍禁忌】

本品不能與其他藥物配伍使用。

【藥物相互作用】

(1)本品與抗癲癇藥、抗凝血藥以及保泰松合用,可能抑制這些藥物的代謝,使其血藥濃度升高,出現毒性反應。

(2)本品與抗高血壓藥以及利尿性抗高血壓藥合用,降壓效應減弱。

(3)本品與M膽堿受體拮抗藥合用可增效。

(4)本品與中樞興奮藥、腎上腺素受體激動藥合用,作用相加,可誘發緊張、激動、失眠、甚至驚厥或心律失常。

【藥理作用】

本品為呼吸興奮藥,小劑量時通過頸動脈體化學感受器反射性興奮呼吸中樞,大量時直接興奮延髓呼吸中樞。

【藥物動力學】

本品一次給藥作用可維持4小時左右。在體內迅速代謝,t1/2約為30分鐘,經腎臟排泄。

【禁忌證】

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青光眼患者禁用;激動性抑郁、過度興奮患者禁用。

【注意事項】

特別警告:

①已見有結構性心臟異常或其他嚴重心臟病的兒童和青少年使用鹽酸哌甲酯治療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發生猝死的報告。②已見成年患者正常使用鹽酸哌甲酯治療ADHD發生猝死、腦卒中和心肌梗死的報告。③鹽酸哌甲酯可引起平均血壓和平均心率中度升高,在個別患者中出現大幅度升高。④對存在相關風險的患者,在用藥前應考慮對其心血管系統進行深入評估。一些需要長時間使用ADHD治療藥的患者,應對他們的心血管狀況進行定期醫療檢查。

一般注意事項:

①癲癇、高血壓患者慎用;②服用單胺氧化酶抑制藥患者,應在停藥2周后再用本品;③傍晚后不宜用藥,以免引起失眠;④本品可產生依賴性。

妊娠及哺乳期婦女: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

兒童:

曾有本品可抑制生長發育的報告,兒童長期用藥應謹慎,并需要記錄生長發育情況,包括身高和體重;6歲以下小兒盡量避免使用。

老年人:

老年患者應從小劑量開始,視病情酌減用量。

監測:

用藥前檢查心電圖和超聲心動圖,用藥期間監測血常規、血壓和心率等。

【不良反應】

本品包括失眠、眩暈、頭暈、頭痛、惡心、厭食、心悸、口干、皮疹、運動障礙、血壓升高、心率增快、精神惡化、雙向精神障礙/躁狂發作、新的精神癥狀或躁狂癥狀、兒童和青少年攻擊行為、生長抑制、癲癇發作、視覺異常等。

【解救】

使用本品如出現躁狂、癲癇發作,應立即停藥。本品過量時有焦慮、緊張、精神錯亂、譫妄、幻覺等精神病樣中毒癥狀,嚴重者可出現昏迷、驚厥甚至死亡,可通過促進排泄,依病情給予對癥治療和支持療法。

(楊昭毅 童 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堆龙德庆县| 南丰县| 湛江市| 长顺县| 太康县| 平定县| 汶上县| 福建省| 泸州市| 吉木萨尔县| 沙坪坝区| 泊头市| 武城县| 盐亭县| 昌宁县| 左云县| 祁阳县| 玛曲县| 东乌| 冀州市| 大城县| 理塘县| 内乡县| 翁源县| 卫辉市| 晋中市| 鄯善县| 库车县| 兰考县| 珲春市| 富蕴县| 鲁甸县| 台南县| 古丈县| 新乐市| 汝州市| 日喀则市| 泸定县| 日土县| 辉南县| 界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