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表明心跡
- 漢末天子:從獻帝開始逆襲
- 學之涯
- 2111字
- 2025-03-24 19:36:38
楊彪和張喜的提議,顯然,表明他們與汝南袁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楊彪的夫人袁氏,是袁紹和袁術的堂姐,楊袁兩家有著姻親關系,自然非同尋常。
而張喜出身汝南名門張氏,祖上是秦末趙王張耳,張氏與袁氏向來關系密切。
楊彪和張喜希望朝廷遷往冀州,雖出于公心,但也有私下的考量。
此時,張喜胡須顫抖,激動地說道:“陛下,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皆是為大漢鞠躬盡瘁。陛下怎能因袁紹自領冀州牧而否定他們的忠誠?”
劉協冷冷看著張喜,目光又轉向楊彪:“楊太尉,你也是這么認為?”
楊彪有些猶疑,從天子劉協的態度中,他明顯感覺到天子對袁紹的極度不信任。
然而,在他心中,袁紹絕對是忠于漢室的。片刻后,楊彪說道:“陛下,董卓亂國時,袁紹起兵討賊,太傅袁隗及其袁氏一家百余口盡皆為國遭難啊!”
劉協并未回應,目光掃過韓融、伏完和劉艾,見他們默然無語,心中冷笑。
如今天下群雄中,袁氏如日中天。
袁紹不但占據冀、青兩州,且在與幽州公孫瓚的爭奪中也占據優勢。
袁術雖屢敗于曹操,但占據淮揚富庶地區,依然不可一世。
在這些朝臣看來,天子若要重振漢室,定離不開袁氏的支持。
但是,劉協的態度卻讓他們感到困惑。天子顯然對袁氏并不信任,甚至有些敵視。
劉協也知道,這些朝臣都是相信袁氏的,認可袁氏的忠誠。可事實上呢?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朕并未說袁氏對漢室不忠,但袁紹、袁術的所作所為,朕不以為然。
他們坐擁數個州郡,勢力龐大,可曾向朝廷表達過恭順?朝廷自遷播長安以來,他們何時向朕供奉過?”
他目光冷峻,語氣愈發嚴厲:“楊太尉說袁隗及其袁氏一家百余口遭難,朕認。
可董卓逼朝廷、逼百姓遷往長安時,兵力羸弱的曹操尚且奮力追擊,袁紹和袁術又在何處?他們在干什么?”
劉協冷哼一聲,聲音陡然提高:“他們在大營內花天酒地、醉生夢死,何曾想過朕!何曾想過朝廷!”
振聾發聵的聲音在御帳內回蕩,嚇得帳外的穆順渾身哆嗦。帳內眾臣看著憤怒的天子,一時無言以對。
楊彪和張喜張了張口,想要辯解,卻最終化作一聲嘆息。天子所言,他們豈會不知?只是局勢如此,他們也是無奈之舉。
劉協本不想說這些,但楊彪和張喜的態度讓他心寒。若關東諸侯可信,大漢朝廷怎會落魄至此?
良久后,劉協正色道:“諸卿,朕有言在先,朕不會前往冀州,也不會前往兗州。
朕要中興漢室,靠的是你們,是為朕為大漢死戰沙場的將士,而不是那些野心勃勃的諸侯!”
他掃視眾臣,又一字一頓地說道:“朕從囚禁李樂并奪其軍開始,就已立誓:自此之后,朕將不再受權臣掣肘!”
此言一出,眾臣皆震驚地看著天子。這一刻,他們終于認識到了這位大漢天子的雄心與魄力。
最先反應過來的是司徒趙溫,他激動得胡須顫抖,哆哆嗦嗦地跪地拜道:“陛下有此雄心,臣愿誓死追隨!”
緊接著,太仆韓融、執金吾伏完和宗正劉艾也紛紛拜倒。
唯有太尉楊彪和司空張喜,愣在當場,內心百感交集。
他們不明白,只是討論朝廷遷往何處,竟讓天子如此激憤。
但天子所言句句發自肺腑,令他們熱血沸騰,卻又仿佛失去了什么。
劉協表情淡然,揮了揮手:“好了,今日議事到此結束,你們都先回去吧。朝廷遷往何處并非首要,眼下白波軍即將渡河,朕決定大營移至茅津渡東二十里處扎營。”
天子的逐客令下,眾臣即使想要說些什么,也只能留在日后。
眾臣拜辭后,從御帳內走出,一時唏噓不已。在各自行禮后,紛紛散去。
楊彪和張喜對視一眼,楊彪苦笑道:“看來我們都老了,竟未看透陛下的雄心。老夫之前還自以為是,以為能摸清陛下的心思,如今……”
他搖搖頭,不再說話。
張喜卻愁容滿面:“老夫憂心啊!袁紹和袁術雖有跋扈之舉,可天下群雄皆是如此。老夫擔心陛下因不信任他們,屆時若他們聚兵犯上,那可如何是好?”
楊彪心頭一凜:“難道他們想重蹈孝景時的七國之亂嗎?他們怎敢!”
“哼!有董卓、李傕、郭汜在先,又有什么不可能的?就連現在的楊奉、韓暹,不也是想如此嗎?”
楊彪微皺起眉:“那以司空之見,該當如何?”
張喜捋著胡須,嘆道:“首先,我們應多勸陛下,切不可再有類似心思。其次,派遣朝臣前往諸侯處,宣示朝廷恩德,令其入京朝貢。”
楊彪點頭表示認同:“為今之計,也只能如此了。不過,那都是以后的事情,而眼下,我們必須同舟共濟,渡過難關。”
……
御帳內,穆順正在稟報眾臣離去后的情況,特別是楊彪和張喜的談話。
劉協聽后,心中暗自點頭。這些朝臣畢竟是朝廷重臣,尚未完全倒向諸侯,但也要小心警惕。
此次御帳議事,他之所以情緒激動,言辭犀利,正是為了向朝臣表明心跡。
他不再是昔日的懦弱天子,大漢中興,決不能依賴割據諸侯。
劉協輕舒一口氣,抬頭對穆順說道:“速詔黃門侍郎鐘繇!”
鐘繇只是一黃門侍郎,在朝中地位不顯,雖與天子有數面之緣,但并未得到天子青睞。今天子突然主動相召,這讓其心中疑惑不已。
兩刻鐘后,鐘繇在穆順的引領下進入御帳。見天子正審視著自己,鐘繇忙上前行禮。
劉協看著眼前的“楷書鼻祖”,腦中回憶著有關他的歷史事跡。
片刻后,他淡淡說道:“鐘卿出自潁川大族鐘氏,據朕所知,潁川人杰地靈。而鐘卿不但書法一絕,更是相貌甚偉。”
鐘繇謙遜道:“陛下過譽了。正如陛下所言,潁川多人杰,但臣卻不足一提,比臣強者多如過江之鯽。”
劉協聞言,頓時來了興趣:“既然鐘卿這么說,那不知潁川還有哪些高過鐘卿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