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康醫堂的晨霧裹著艾草香漫進診室時,林半夏正用茶籽油溫熱掌心。智能診療床上的三歲患兒哭得撕心裂肺,額角貼著退熱貼,腋下夾著西藥退燒藥的包裝紙。
“物理降溫三天,體溫反復39℃。“患兒母親扯著GUCCI絲巾抹淚,鑲鉆美甲劃過智能病歷屏,“你們西醫就知道抽血...“
半夏的拇指已按在患兒手背二扇門穴,AI經絡成像儀突然亮起紅光。全息投影中,手太陰肺經的波峰在列缺穴處劇烈震蕩。“這是風寒束表,汗不得出。“她說著突然將患兒倒抱,驚得新來的針灸師張仲明打翻針盒。
“林醫生,十宣放血太危險!“張仲明扶正金絲眼鏡,腕間的智能手環投射出《針灸禁忌圖譜》。半夏卻已捏住患兒中指,銀針在十宣穴點出血珠:“《針灸大成》云:'熱病五十九刺,首取十宣'。“
智能體溫計的警報聲在此時轉為舒緩旋律,38.5℃的數值映在張仲明鏡片上。患兒母親突然尖叫:“你給他下蠱?“只見孩子掌心滲出細密汗珠,在經絡成像儀中化作奔騰的藍色光流。
朱曉茜抱著醫療廢物箱進來時,正撞見這幕。“2018年手足口病大流行,林醫生用這法子救過整棟兒科病房。“她踢開滾到腳邊的安宮牛黃丸空瓶,“當時你還用雄黃畫過避瘟符。“
診室突然漫起奇香。張仲明抽動鼻翼:“這是...藜蘆煎劑?“半夏猛地按住他欲開藥柜的手:“患兒今晨服過丹參滴丸!“全息藥柜突然警報大作,十九畏的警示框在空氣中炸開刺目紅光。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蔞貝蘞及攻烏。“張仲明背誦著走近智能研磨機,“藻戟遂芫俱戰草,諸參辛芍叛藜蘆。“他的青竹杖敲在第十九層藥屜,“不過這第十九畏——硫磺原是火中精...“
半夏突然將患兒足襪褪至昆侖穴:“樸硝一見便相爭!“話音未落,經絡儀顯示膀胱經的郁熱正從至陰穴泄出。張仲明的瞳孔在鏡片后放大:“你怎知我今晨用過芒硝膏?“
午后的暴雨砸在防輻射玻璃上,奏出編鐘般的聲響。朱曉茜調試著新到的AR藥性演示儀,全息投影中,硫磺與樸硝的分子結構正在上演太極推手。患兒忽然咯咯笑著抓向光幕,燒退后的臉蛋泛起桃紅。
“張醫生可知為何十九畏獨缺記載?“半夏用茶刀剖開陳年橘紅,“弘景先生當年在茅山煉丹,見硫硝相融炸鼎,便將此秘辛藏于《輔行訣》...“她忽然將橘紅絲撒入智能煎藥機,“就像這橘紅配半夏,本是十八反,但姜汁炮制后...“
張仲明的青竹杖突然點在患兒大椎穴:“便成止嘔圣藥!“兩人相視而笑,AR投影適時放出經方配伍的動態演示。朱曉茜翻著電子藥典嘀咕:“你倆在這對暗號,考慮過我們西醫的感受嗎?“
急診鈴劃破暮色時,三人正爭論附子用量。滿身油彩的美院生蜷在擔架上,體溫計爆表在42℃。張仲明掀開患者衣襟,后背的抽象畫竟與三陰交瘀斑暗合:“這顏料含汞!“
“十宣已不足泄熱。“半夏的毫針刺入八邪穴,“勞煩張醫生取井穴。“朱曉茜卻按住患者虎口:“先查血汞濃度...“話音未斷,AR投影突然演示起硫磺與汞的分子博弈。
子夜的搶救室漫著硝石氣息。張仲明以青竹杖為針,將芒硝膏涂在患者十二經別。半夏的十宣放血針法遇上AI導航系統,在AR投影中舞成漫天星斗。當汞中毒警報解除時,晨光正照在患者背部的未完成畫作上——赫然是《傷寒論》六經傳變圖。
“原來十九畏是動態平衡。“張仲明擦拭著祖傳砭石,“像這芒硝與硫磺...“半夏突然將橘紅姜絲茶推過去:“若佐以生姜為媒呢?“智能藥柜應聲彈出新配方,十八反的警示框竟變成綠色通行碼。
朱曉茜在晨會上展示AR實驗錄像:當十九畏藥材間介入引經藥,原本沖突的分子竟跳起華爾茲。院長摔了紫砂杯:“胡鬧!電子藥典要重寫了!“
值夜時半夏發現,張仲明的青竹杖里藏著《輔行訣》殘卷。泛黃麻紙記載著第十九畏的解法,頁腳還有她祖父的批注:“1953年治霍亂,曾以姜汁調硫硝...“
智能藥房響起提示音:“十九畏配伍禁忌已更新。“朱曉茜給十八反藥材都戴上圣誕帽,AR投影在德康醫堂穹頂演起中藥版《胡桃夾子》。候診的患兒們指著硫磺精靈與樸硝女王的冰上雙人舞,笑聲驚醒了藥柜里沉睡四百年的《本草綱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