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巧言妙語,聰明女人懂得如何擺脫社交尷尬

自我解嘲,化解尷尬的大智慧

自我解嘲是在自己尷尬的處境下,詼諧地自我嘲諷。在人際交往中,它可以協調人與人之間的緊張關系,表現自嘲者幽默風趣的個性。

然而,從自嘲者的本意來看,又并非止于自我嘲弄,多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味,具有表里相悖、言此意彼的特點。自嘲在交際中具有特殊的表達功能和使用價值,可以起到正常表達起不到的作用。作為一名女性,當你陷入尷尬的境地時,借助自嘲往往能使你從中體面地脫身。

楊瀾在擔任《正大綜藝》節目主持人時,曾被邀請到廣州市天河體育中心擔任“第九屆大眾電視金鷹獎頒獎文藝晚會”的主持人。晚會演出中,她在報幕退場時,不小心被臺階絆了一下,“撲通”一聲滾倒在地。這種場面,確實令人難堪。但楊瀾非常沉著地爬了起來,憑著她主持人特有的口才,笑容可掬地對臺下的觀眾說:“真是馬有失蹄,人有失足呀。我剛才的獅子滾繡球的節目滾得還不熟練吧?看來這次演出的臺階不那么好下呢!但臺上的節目會很精彩的,不信,你們瞧他們。”

她話音剛落,全場觀眾為她機敏的反應報以熱烈掌聲。

楊瀾這段自我解嘲式的即興演講非常成功,不但為自己擺脫了難堪,還讓觀眾領略了她的出眾才智和非凡口才。她的高明之處就在于用自嘲的話對自己的失誤進行了巧妙的渲染,又借著“晚會”這個主題進行了發揮。然后迅速將觀眾的注意力轉移到了節目中去,這樣短短的幾句話,天衣無縫地為自己搭好了臺階。

還有一位女歌唱家也碰到過類似的情況,她的自嘲言語也是非常高明。這位光彩照人的女歌唱家,曲畢謝幕時,沒有走出兩步,便被麥克風的電線絆倒在地,華麗的服裝、嬌美的身軀與當時的狼狽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當時,觀眾一片嘩然。

然而,這位女歌唱家并沒有慌張,她急中生智地站起來,拿起話筒說:“我真正為大家的熱情傾倒了!”頓時,雜亂的聲音被一陣陣的笑聲和掌聲代替了。

女歌唱家用這種得體的自嘲方法,挽回了自己的面子。在工作與生活中,有些女性因為過于害羞,一遇到尷尬之事,便不知如何是好,只懂得匆匆溜掉,有的甚至掩面而泣。其實,女性一旦因自己失誤而處于尷尬的境地時,最聰明的辦法應該是:多些調侃,少些掩飾;多些自嘲,少些自以為是;多些低姿態,少些趾高氣揚。

當對方的話語有意無意地冒犯了你,使你處于尷尬境地時,借助自嘲擺脫窘迫,常常比反唇相譏更有效,有時對方也會有所察覺,因歉疚而設法轉圜。

如果說幽默是智慧和力量的結晶,那么自嘲則是智慧和勇氣的結果,魯迅說過:“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時候是更無情地解剖自己。”解剖自己需要勇氣,自嘲同樣需要勇氣,一個敢于自嘲、懂得自嘲的女人,必定是個自信的、人際關系良好的女人。

得體地拒絕別人

生活中,人人都面臨著拒絕別人的問題,但拒絕他人是一種應變的藝術。有一些人因為難以拒絕別人的要求,于是連那些自己干不來的事情也應承了下來,而使對方的期待落空,進而破壞彼此之間的友誼。這種例子屢見不鮮。但是,如果不懂得拒絕的技巧,過于直接地拒絕對方,也會影響雙方的關系,甚至被人誤會并結下仇怨,使自己陷入十分不利的境地。所以,學會運用智慧,巧妙地使用拒絕的話語,以擺脫不利的局面,同時也能維持雙方的關系。

女人在面對別人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時,如果直來直去地拒絕對方,就會讓對方覺得你沒有顧及他的面子,進而認為你不尊重他,對你產生不滿情緒,你很可能會因此而多了一個敵人。所以,拒絕別人時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

女人拒絕他人,尤其要講究方法。真誠婉轉地拒絕,對方會心服口服;而虛偽生硬地拒絕,對方就容易產生不滿,甚至仇恨。因此,女人一定要記住:拒絕他人,一定不要傷害對方的自尊心。

日本有位教授曾有過這樣的感嘆:“央求人固然是一件難事,而當別人央求你,你又不得不拒絕的時候,亦是叫人頭痛萬分的。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自尊心,希望得到別人的重視,同時我們也不希望別人不愉快,因而也就難以說出拒絕的話了。”但是,如果你仔細斟酌、權衡一下,覺得答應對方的要求將給自己或其他人帶來傷害,那么,你就應該當機立斷予以拒絕,決不要為了面子上過得去或不讓別人掃興而做違心的事。

喜劇大師卓別林曾經說過:“學會說‘不’吧,那樣你的生活將會好得多。”而且,巧妙地拒絕他人能顯示出你對他人,也是對自己的尊重。學會說“不”,才能贏得真正的交流和理解。

當然,學會合理拒絕別人無疑是非常明智的,但也不要過于生硬,一定要采取妥善的做法:

1.先表明態度

有的人對于要拒絕或是接受,在態度上常表現得曖昧不明,從而造成對方的一種期待。有時,雖然想表示拒絕,卻又講不出口,這也是態度不明確的表現。

2.想辦法緩和對方對“不”的抗拒感

雖然說“不”或“行”要明白表示,卻也不是叫你毫不客氣地表示。語氣強硬地說“不行”、“沒辦法”,是會傷害對方的自尊心,甚至遭到對方怨恨的。

對別人的要求要洗耳恭聽,對自己不能答應的事要表示抱歉。盡量體諒對方,這些都是在你回答“不”之前所應思考的。尤其當對方是上級時,說話更要留余地。

3.要顧及對方的自尊,給對方留臺階

人都是有自尊心的,一個人有求于人時,往往都帶著惴惴不安的心理,如果一開始就說“不行”,勢必會傷害對方的自尊心,使對方不安的心理急劇加速,失去平衡,引起強烈的反感,從而產生不良后果。因此,不宜一開口就說“不行”,應該尊重對方的愿望,先說關心、同情的話,然后再講清實際情況,說明無法接受要求的理由。由于先說了那些讓人聽了產生共鳴的話,對方才能相信你所陳述的情況是真實的,相信你的拒絕是出于無奈,因而是可以理解的。

當拒絕別人時,不但要考慮到對方可能產生的反應,還要注意恰當地措辭。比如,你拒聘某人時,如果悉數羅列他的缺點,會傷害他的自尊心。倒可以先稱贊他的優點,然后再指出缺點,說明不得不這樣處置的理由,對方也能更容易接受,甚至感激你。

4.降低對方對你的期望

但凡來求你辦事的人,都是相信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并抱有很高的期望值的。一般來說,對你抱有期望越高,越是難以拒絕。在拒絕要求時,倘若多講自己的長處或過分夸耀自己,就會在無意中提高了對方的期望,增大了拒絕的難度。如果適當地講一講自己的短處,就降低了對方的期望,在此基礎上,抓住適當的機會多講別人的長處,就能把對方的求助目標自然地轉移過去。這樣不僅可以達到拒絕的目的,而且使被拒絕者因此得到一個更好的解決方式,用意外的成功所產生的愉快和欣慰的心情,取代了原有的失望與煩惱。

5.盡量使你的話溫柔緩和

當你想拒絕對方時,可以使用敬語,使對方產生“可能被拒絕”的預感,并做好被拒絕的心理準備。

談判中拒絕對方,一定要講究策略。婉轉地拒絕,對方會心服口服;如果生硬地拒絕,對方則會產生不滿,甚至懷恨、仇視你。所以,一定要記住,拒絕對方,盡量不要傷害對方的自尊心。要讓對方明白,你的拒絕是出于不得已,并且感到很抱歉,很遺憾。盡量使你的拒絕溫柔而緩和。

6.讓對方明白自己的處境

一般來說,一個人有事求別人幫忙時,總是希望別人能滿足自己的要求,卻往往不考慮給他人帶來的麻煩和風險。如果實事求是地講清利害關系和可能產生的不良后果,把對方也拉進來,共同承擔風險,即讓對方設身處地去判斷,這樣會使提出要求的人望而止步,放棄自己的要求。

有個朋友想請長假外出經商,來找某醫生開個肝炎的病歷和報告單。對此類作假行為醫院早已多次明令禁止,一經查實要嚴肅處理。于是該醫生就婉轉地把他的難處講給朋友聽,最后朋友說:“我一時沒想那么多,經你這么一說,我也覺得這個辦法不行。”由于共擔可能出現的風險,對方就能由己及人地去想問題,體諒別人的難處。

7.自己態度一定要真誠

拒絕總是令人不快的。“委婉”的目的也無非是減輕雙方,特別是對方的心理負擔,并非玩弄“技巧”來捉弄對方。特別是上級、師長拒絕下級、晚輩的要求,不能盛氣凌人,要以同情的態度、關切的口吻講述理由,使之心服口服。在結束交談時,要熱情握手,熱情相送,表示歉意。一次成功的拒絕,也可能為將來的重新握手、更深層次的交際播下希望的種子。

巧妙應對10種令人討厭的交談

人與人之間,若是都能敞開心扉,談笑風生,妙語連珠,暢所欲言,那確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但并非事事盡如人意,有些交談就令人厭煩,想躲避又躲避不了,不躲避又如坐針氈。

如果一位女士處在這種情況之下,該怎么辦呢?我們將教會你如何應對10種令人討厭的交談:

1.對打探隱私者,要答非所問

任何人都有隱私。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著一塊不希望被人侵犯的領地。可是有些人出于好奇,每次都要問你“年齡幾何”、“收入多少”、“夫妻感情如何”等讓人不想回答的問題,這種人不知談話的要領與忌諱。

遇到探人隱私者,不能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對待探人隱私者,最好的辦法就是答非所問。如果他問你“誰是你晉級的后臺”,你就說“全托你的福”;如果他問你“獎金多少”,你就說“比別人多”。總之,對于對方的提問,不是不回答,而是答非所問。這樣既不會得罪對方,又不會讓對方的目的得逞。

2.對唉聲嘆氣者,要注入活力

有些對前途悲觀的人、談話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往往不斷地大訴苦水,接連地唉聲嘆氣,使交談的人聽也不是,不聽也不是。人活在世上,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與這種人進行交流,要給其注入活力增其信心。在唉聲嘆氣者的心里,他們并不認為自己的能力差、抱負小,相反,他們強烈地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說他有著非凡的天賦、有著不尋常的水平等。與他們進行交流,應該恰當地肯定他的特長,稱贊他的成績,給其注入蓬勃向上的活力。這樣的話,他們會對你非常親近,并且對你充滿感激。

3.對說人是非者,要“哼哈”而過

說人是非者,既然在你面前說他人的壞話,自然也會在他人面前說你的壞話。不要以為把他人是非告訴你的人便是你的朋友。遠離這種人的辦法是對他說的任何是非話題都做出冷淡的反應,從而讓他知“錯”而退。某些情況下,可以說“哼哈”是一種不可小視的處世技巧。與其言語交流,哼哼哈哈,不失為一種好辦法。因為“哼哈”是一種模糊語言,既會讓道人是非者感受到你的成熟,又讓他覺得這項話題無法再交流下去,從而中止談話,或者使談話朝著健康方向發展。

4.對喋喋不休者,要巧妙提問

人與人交談,人們往往討厭那種長篇大論跟你說個沒完沒了的人。有些人說得多,但卻說不好。他們不但天文地理能談,男女情事也能談;他們眉飛色舞,表情豐富;他們滔滔不絕,從不覺得累,也從不顧聽者的感受。

遇到喋喋不休者,既不傷及對方感情,又讓對方少說的法子就是巧妙提問。一是根據他說的話題提一些難以回答的問題,讓他不知怎么回答;二是提一些與當前話題無關的問題,如“打擾一下,現在幾點了?”這樣一來,對方會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從而停頓下來,使你騰出時間來干一些有益的事。

5.對啰唆的說教者,要重于聆聽

有些人喜歡對他人“諄諄教誨”。這種人往往自以為是、居高臨下、盛氣凌人。他說的十句話中,你可以找出“你應該”、“你必須”、“你不能”之類的詞語七八處。啰唆的說教者雖然令人生厭,但對你沒有壞處,而且有益。一是你可以吸取其中有益的說教;二是這對增進情商有好處。因此,和他們交流,要重于聆聽。只要你沒有急需辦的事情,不妨靜下心來,聽一聽,記一記。

6.對自我炫耀者,要幽默風趣

有些人見到他人,一張嘴便是我人緣好,一出口便是我能耐大。

自我炫耀者既是個自卑者,又是個自負者。

這種人常常外強中干,其“吹牛”的目的只不過是引起大家對他的關注,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這種胡亂吹噓給人一種巧言令色、華而不實之感。和他們進行交流,正確的方法是用幽默風趣的話語作答。對他說的大話,你不能加以肯定,肯定了他會以為你是個不可信之人;對他說的大話,你又不能加以駁斥,駁斥了他會以為你是個不可親近之人。正確的做法是幽默作答,似是而非,嘻嘻哈哈,一笑而過。

7.對滅人志氣者,要攻其痛處

從有些人嘴里說出的話,話語充滿著尖刻辛辣,不顧別人是否接受。這種人往往能言善辯卻“煢煢孑立、形影相吊”,讓周圍人敬而遠之。與他交談,一味順承,會使他變本加厲。最好是要抓住機會,攻其痛處,比如他過去的愚蠢、無能、可笑的事跡,或者他話語中的漏洞、用詞不當,使他心中產生不快,從而體會出自己的錯誤舉動,使他管住自己的嘴。

8.對囂張好斗者,要句句真理

你正與人談得興高采烈時,可能會進來一位杠子頭,對你橫挑鼻子豎挑眼,立刻使交談氣氛充滿火藥味。此類人多認為自己高人一等,無事不通,無所不能,他自己以真理的化身自居,氣勢咄咄逼人。這種人一旦對你懷有成見,就會處處跟你唱對臺戲。遇到這種情況,就要做到使自己的每一句話都成為無懈可擊的真理,并且還是簡單的真理,這樣對方就無法攻擊你。用不了多長時間,“憋得難受”的對方就會主動“告退”。

9.對滿口假話者,要糾正其一

有些人說起謊來絲毫不會感到內疚。他們撒謊,可能是為了掩飾自己、標榜自己、美化自己,可能是覺得你的辨別能力很差,從而搖唇鼓舌,胡說亂扯。與他們交流,應該懂得“攻其一點,崩潰全線”的戰略戰術,抓住假話中的其中一項,滿有把握地提出反對意見。這樣一來,他就會覺得羞愧,那種神采飛揚的氣焰立刻就熄滅下去。這種攻其一點的做法,既不會傷及其自尊心,又會讓其對自己撒謊的毛病有所忌憚。

10.對俗不可耐者,要適當指教

有些人為了給他人一個好的印象,便讓自己的話語里堆滿了華麗的辭藻,亂用一些專業術語,顯得矯揉造作,華而不實;有些人日常說話粗魯不雅、廢話連篇、乏味單調,某句話可以重復十遍,某件事可以問九次。他們多是知識面窄、社交力差者,心中有一種自卑感。因此,和俗不可耐者交流,要進行適當指教。說出一兩句正確的做法、注意的事項,滿足他們的需求,但又不能過多指教,免得傷了他們的自尊心。

作為一個能言善辯的現代女性,無論一個人的言談多么令你反感,你也應該努力保持自己的良好形象。要記住,巧妙地利用一些技巧,為自己輕松解圍,才是一個會說話的女人聰明的選擇。

怎樣應付咄咄逼人的談話

咄咄逼人的談話,一般是有備而來,或是對自己的條件估計得比較充分、有信心戰勝你。他的談話一般是指向一個地方,對你的要害部位實行“重點攻擊”,會令人一開始就處于被動位置。對付的辦法有多種,根據不同的情況你可以加以選擇。

1.后發制人

這是使自己能站穩腳跟的最有效辦法。特別是中國人,更善此道。在中國古代哲學中,關于“以靜制動”、“反守為攻”的論述很多。每個人也許都有這個經驗:先把拳頭縮回來,到一定程度,看準了對方,再猛烈地打過去,才會打得準、打得狠。

后發制人一般在以下兩種情況下施行反攻,最為有效:

(1)當對方到了已經不能自圓其說的時候。咄咄逼人者,開始時鋒芒畢露,也許你根本找不到他的破綻。但是,你應該抱著這么一種觀念,他總有不攻自破的地方,總有軟弱的地方,只是你還沒發現而已。等待時機,等其鋒芒收斂,想作喘息、補充的時候,這時候你就可以反攻了。

(2)當對方已是山窮水盡的時候。這時就是對方已經把要進攻的全部進攻完畢,把要打擊你的部位打擊完畢,而后發現他連你的“傷口”部位還沒找到。其鋒芒所指,無非是微不足道的小錯誤,或者其打擊的部位亦不全面,從本質上動搖不了你,這就是所謂的“山窮水盡”。他技窮之時,也是你反守為攻之時。

2.針鋒相對

針鋒相對即是以對方同樣的火力,向對方進攻。對方提什么問題,你就給予十分肯定或否定的回答,絲毫不退讓,一點也不拖沓,不拖泥帶水,使對方無理可言。

3.裝作退讓

假如對方的問話是你所必須回答的、不能推辭的,而又要對方跟著你的思路走,你可以裝作退讓,對方乘勝追擊,你把他帶得遠了,讓他完全進入了圈套,然后再回過頭來對他反擊。

4.抓住一點,絲毫不讓

在你幾乎無計可施的時候,如對方話鋒之強烈、火藥味兒之濃,使你無法反擊,他提出的重大問題,你無法一一回答,這種情況下怎么辦?迅速找到他的談話內容中的一個小漏洞,即使再微不足道也無所謂,可以把這一點無限擴大,使其不能再充分展開其他方面的進攻。你就在這一點上,與他周旋,并迅速地想出應付其他問題的辦法。

5.胡攪蠻纏

胡攪蠻纏是當你理虧時,被對方逼到了死角,而又實在不想丟面子,就可以亂纏一番,把沒有理的說成有理的,把本來不相干的事物聯系在一起,說成是很有聯系的事物,把不可能解決的、不好解決的問題與你的問題扯在一起,以應付對方的連串進攻。

胡攪蠻纏是一種不得已的辦法,在某種程度上是不正當的,但卻也不失為一種自我保護的方法,特別是當對方欺人太甚、絲毫不留情面的時候。另外,用胡攪蠻纏的辦法可以先拖住對方,以便有時間考慮真正應付的辦法。

6.把球踢給對方

這是談話中要運用的一個很普遍、很實用的技巧。當對方的問題很難回答、問的角度很刁,你肯定、否定回答都可能出差錯時,那就不要回答,把問題再還給對方,從哪個地方踢來的球,再踢回到哪兒,將對方一軍。

比如,有一個國王故意問阿凡提:“人人都說你聰明,不知是真是假?如果你能數清天上有多少顆星星,我就認為你聰明。”阿凡提說:“如果你能告訴我我騎的毛驢有多少根毛,我就告訴你天上有多少顆星星。”

7.打擦邊球

打擦邊球的技巧就是給予對方一個模棱兩可的回答,好像打乒乓球時打出的擦邊球。面對咄咄逼人的追問,你就以擦邊球的方式回答,看起來與對方的問題不相干,幾乎沒有回答他的追問,但又確實與此有關,使對方不能對你進行無理的指責。

隨機應變,把話說得恰到好處

說話是人們交流信息、傳情達意的一個重要手段。現代社會人們也越來越重視“說”的作用了:競爭職位、應聘面試、推銷業務……擁有好的口才,把話說得恰到好處,往往能夠使你在社會上更容易成功。

說話是一門技巧,通常會說話的人大都見聞廣博,喜好閱讀雜志和書報,興趣廣泛而又熱心活潑。同這些人在一起,不僅能夠使人增長見識,更能讓人身心愉悅。縱觀那些成功者你不難發現,他們在社交場合必定總能透過他們的言談閃爍著真知灼見,帶給人深邃、精辟、睿智、風趣之感。但說話也需要相當的經驗,當你面臨著各種各樣的社交場合,面對著各色各樣的人物時,你要想做得恰到好處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紅樓夢》中的王熙鳳就是一個典型的能隨機應變的代表人物。她非常善于察言觀色,見風使舵,經常是對方還沒有說出口,她便已經猜到了;若是對方剛說,她就已經辦妥了。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在林黛玉剛進賈府時,王夫人問:“是不是拿料子給黛玉做衣裳呀?”鳳姐答:“我早都預備好了。”也許,她根本沒有預備什么衣料,但是王夫人就點頭相信了。

這還是比較平常的察言觀色,隨機應變,可以說即使是對于同一件事情,一正一反的兩番說辭,但出于鳳姐之口,居然都能通情達理,動聽入耳,這種隨機應變之術真是讓人嘆為觀止。

當然,在生活中說話多是為了表達自身的主張。人人都是社會之人,有自己的思想和見解,有自己看問題的獨特角度,受知識、經歷、閱歷、年齡等方面的限制,在對同一問題的認識上,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會得出不同的結論,這就更需要你學會隨機應變。

國畫名家俞仲林先生擅長畫牡丹。一次,某社會名流慕名買了他親手繪的牡丹,回去后很高興地掛在客廳。一位朋友來訪看到了大呼不吉利,因為這牡丹沒有畫完整,缺了一部分,而牡丹代表富貴,缺了一角豈不是“富貴不全”嗎?此社會名流一看也大吃一驚,認為牡丹缺了一邊總是不好,于是準備拿回去請俞大師重畫一幅。大師聽了他的理由,靈機一動,告訴他說,牡丹代表富貴,所以缺了一邊,不是“富貴無邊”嗎?名流聽了大師的解釋,高高興興地又把畫捧回去了。

會說話四兩撥千斤,利己利人,可謂無往不利。又如:

一次辯論比賽,主持人問:“三綱五常中的‘三綱’指的是什么?”一名女生搶答道:“臣為君綱,子為父綱,妻為夫綱。”恰好顛倒了三者關系,引起哄堂大笑。當這名女生意識到答錯后,她將錯就錯,立刻大聲說道:“大家不要笑,當今時代封建的舊‘三綱’早已過時了,我剛才說的是新‘三綱’。”主持人問:“什么叫做新‘三綱’?”她說:“現在我國是人民當家做主,上級要為下級服務,領導者是人民的公仆,豈不是臣為君綱?當前獨生子女是父母的小皇帝,家里大小事都依著他,豈不是子為父綱?在許多家庭中,妻子的權力遠遠超過了丈夫,‘妻管嚴’現象比比皆是,豈不是妻為夫綱嗎?”她的話音一落,場上掌聲四起。大家為她的言論創新叫絕,為她的應變能力叫好。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擁有一張“燙金”的文憑和吃苦耐勞、任勞任怨的精神,工作能力也極強,但就是因為不會說話,或者是不會說別人愛聽的話,結果總是讓自己活在疲于奔命之中;相反,一些人沒有文憑,工作能力也一般,但就是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嘴,結果做什么事情都順順利利。這種對比,已經被無數事實證明。

因此,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說什么、怎么說,什么話能說,什么話不能說,什么時候說,話說到什么程度,都應“講究”。可以說,在生活中“說話”是一門藝術。很多時候,有些人吃虧就是因為沒能掌握住說話的藝術。

看看在我們的周圍,那些口才差的女性極容易被他人忘卻在角落里,而那些談笑風生、收發自如、有板有眼的女性往往更容易使自己身價倍增,成為眾星捧月式的人物。她們會因為能說會道,巧言善辯而贏得他人的信賴和歡迎。你是不是也想修煉成為后一種聰明的女性呢?

在日常談話中,你要想讓自己說話恰到好處,除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和思想修養外,還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說話時要認清自己的身份

任何人,在任何場合說話,都有自己的特定身份。這種身份,也就是自己當時的“角色地位”。比如,在家庭里,對子女來說你是父親或母親,對父母來說你又成了兒子或女兒。如用對小孩子說話的語氣對老人或長輩說話就不合適了,因為這是不禮貌的,是有失“分寸”的。

2.說話要盡量客觀

實事求是,事實是怎么樣就怎么樣,應該實事求是地反映客觀實際。有些人喜歡主觀臆測,信口開河,這樣往往會把事情辦糟。當然,客觀地反映實際,也應視場合、對象,注意表達方式。

克服說話緊張癥

在日常生活和社會交往中,尤其是在比較正式的場合,不少女性在眾人面前說話時,會出現表情十分不自然的情況,除了容易怯場之外,還常常說出幾句自己也沒想到的難聽的話或詞匯,這令她們自己也大為吃驚。其實,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心理準備和實際訓練,通過下列訓練完全可以克服說話緊張的癥狀:

1.努力使自己放松

在人前說話緊張,大都是想要說話時呼吸紊亂,氧氣的吸入減少,頭腦一時陷于停滯狀態,從而不能把所想的詞語說出來。

從某種意義上說,“呼吸”和“氣息”是一個意思,因而調整呼吸就是“使氣息安靜下來”。

說話時發生不正常情況通常都是這樣的順序:怯場——呼吸紊亂——頭腦反應遲鈍——說支離破碎的話。因此調整呼吸會使這些情況恢復正常。

說話時全身處于松弛狀態,靜靜地進行深呼吸,在吐氣時稍微加點力氣。這樣一來,心就踏實了。此外,笑對于緩和全身的緊張狀態有很好的作用。

2.練習一些好的話題

在平時應酬時,我們可以隨時注意觀察人們的話題,哪些吸引人而哪些不吸引人?為什么?原因是什么?等到自己開口時,便自覺地練習講一些能引起別人興趣的事情,同時避免引起不良的后果。

3.訓練回避不好的話題

哪些話題應該避免呢?從你自身來說,首先應該避免你不完全了解的事情。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糊里糊涂地說一遍,不僅不會給別人帶來什么益處,反而給人留下虛浮的壞印象。若有人就這些對你發起提問而你又回答不出,則更為難堪。其次是要避免你不感興趣的話題,試想連你對自己的所談都不感興趣,怎么能期望對方隨你的話題而興奮起來呢?如果強打精神故作昂揚,只能是自受疲累之苦,別人還可能看出你態度的不真誠。

4.訓練豐富話題內容

有了話題,還得有言談下去的內容。內容來自于生活,來自于你對生活的觀察和感受。我們往往可以從一個人的言談看出他豐富的內涵,以及對生活的熾烈感情。這樣的人總是對周圍的人和事物充滿熱情,很難想象一個冷漠而毫無情致的人會興致勃勃地與你談街上正流行的一種服飾。

5.訓練自我評價的語言方式

雖然,我們在和人應酬交談當中,不可能時時都能使對方感到既愉快又有趣,但是訓練有素的談話方法的確能幫你給人留下好印象。在公共場合與人交談是一種社會行為,像其他的社會行為一樣,談話也有一定的規矩,每個有教養的人都應該遵從。與人談話,哪些可說,哪些不可說,也都有很多講究。

女人要善于為別人打圓場

生活中,如果你善于為別人解圍、打圓場,那么,你就可以獲得別人更多的賞識和信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女人在生活中會遇到很多這樣的情況,比如,自己的上司處于尷尬局面,自己的朋友和別人爭吵不休,這時候你就需要為他們解圍、打圓場,使他們不至陷于尷尬之境,使事情出現轉機。

一般女人在通常情況下,都希望上司能幫助自己解圍。其實,對于領導和下屬而言,工作上的支持是相互的,處于工作矛盾焦點中的上司,同樣也希望自己的下屬能在關鍵時刻為自己解圍。

作為上司,在下屬面前一般都愛面子,尤其在女下屬面前。如果在公共場合遭遇尷尬,那是件令人非常沮喪的事。這個時候,作為下屬的你就要站出來,幫上司打個圓場,緩和一下尷尬的氣氛,上司就會對你這樣的下屬心存感激。相反,如果上司遭遇尷尬時,你不幫助上司解圍,只想著自己擺脫干系,那么你在這個上司手下工作的時間也就不會太長了。

某電器公司因為產生產品售后問題引發了很多人的投訴,很多記者聞訊到該公司采訪。記者在公司門口遇到了經理秘書,便向她詢問情況。可是經理秘書害怕自己承擔責任,就對記者說:“我們經理正在辦公室,這個問題你們還是直接采訪他比較好!”這下可好,記者們像洶涌的浪潮般闖入了經理辦公室,經理躲也躲不開,只好硬著頭皮一個人應付記者們的狂轟濫炸。

事后,經理得知秘書不僅沒有提前向自己匯報情況,還將責任全部推到自己身上,非常生氣,不久就將這位女秘書解雇了。

這件事例應該引起我們深思,記者因產品售后問題采訪,這對于公司所有員工及領導來說本來就不是什么好事。此時,領導最需要的就是下屬能挺身而出,甘當馬前卒,替自己演好這場“雙簧戲”。而對于下屬來說,此時不僅要面對記者講明問題的原因,還要極力維護領導的面子和威信,而不應該將責任推到領導身上。事情做好后,領導自然心中有數,即使不會有明確的表示,也會在適當的時候給下屬一定的“好處”。若下屬因怕擔責任或沒有眼色,將領導弄得很尷尬,領導不發火才叫怪呢!

生活中最常出現的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當你的朋友或身邊的人與別人聊天發生口舌爭執時,夾在中間的滋味是比較尷尬的。作為爭論的局外人,最應該做的就是隨機應變地打圓場,讓彼此的矛盾得以化解。不過,在打圓場時也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不偏不倚,要讓雙方都覺得你沒有任何的偏向。否則,你的圓場恐怕就是火上澆油,還不如不說。

劉女士是一家餛飩館的老板。一次,一位中年婦女等了半天才占上座位,要了一份自己愛吃的餛飩。很快餛飩就端了上來,她想先嘗一口湯。可是,湯的味道刺激了她的呼吸道,隨著“啊嚏”一聲,她的唾沫和著湯同時噴在了對面一位顧客的身上和碗里。這可惹火了這位顧客,他“呼”地一下站了起來吼道:“你怎么亂打噴嚏!”

中年婦女也被自己的不雅之舉驚呆了,趕緊向對方賠禮道歉。待自己緩過神來后,馬上對著老板劉女士喊道:“我告訴你不要放辣椒的,你干嗎在里邊放辣椒?你賠我的飯錢,我還要賠人家的飯錢呢!”劉女士馬上問伙計,伙計也很委屈,他明明就沒有放辣椒。

結果顧客、劉女士及周圍的群眾都開始七嘴八舌,鬧得沸沸揚揚。最后劉女士感到這樣鬧下去不是個事,就趕緊打圓場,對著廚房大手一揮:“算啦!再下兩碗餛飩,飯錢都免啦,只要大家和氣才能生財嘛!”兩位顧客這才平靜下來表示接受,這樣一場爭論才歸于平靜。

有時候,當雙方都挺尷尬之時,如果你從旁邊巧妙地為雙方打個圓場,那么凝滯的氣氛就會變得輕松。

有些時候,爭執雙方的觀點明顯不一致時,就不能“和稀泥”了。如果你能巧妙地將雙方的分歧點分解為事物的兩個方面,讓分歧在各自的方面都顯得正確,這必定是一個上策。

所以女人在打圓場時,作為圓場之人一定要用理解的心情,找出尷尬者陷入僵局的原因,想出好的圓場辦法,最終達到“你好、我好、大家好”和氣收場的目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孝昌县| 阿克陶县| 普陀区| 塔河县| 四子王旗| 西贡区| 花垣县| 望谟县| 昆山市| 会东县| 卓尼县| 唐山市| 哈尔滨市| 胶南市| 镇康县| 旬邑县| 石景山区| 保德县| 鸡泽县| 乌审旗| 抚远县| 高唐县| 廊坊市| 葫芦岛市| 通江县| 九寨沟县| 汉中市| 泰宁县| 江北区| 巴南区| 嵩明县| 秦安县| 隆化县| 郸城县| 安多县| 洛宁县| 太保市| 綦江县| 安宁市| 望江县| 景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