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結束了。
其實一開始我是想寫個純金融的開頭,圍繞主角繼承遺產操作遺產避稅,包括遺產爭奪,相對來說更偏向專業層面的東西,比如利用現代玩法降維打擊。
我自己大綱寫的挺嗨,但后來還是覺得既然是英格蘭貴族嘛,政商勾結之類的更多人喜歡看吧。
然后最終改了好幾個開頭,寫了現在這個金融做空+環保土地的。
就像評論區寫長評的那位讀者說的,寫到二十幾章的時候我自己也感覺有點慢了,找編輯聊,編輯說方向還行,但劇情太平了,沒有起伏。
我自己總結就是沒設置階段性的前進點吧,最開始寫了主角的目的就是做空巴林,那讓他先拿到做空資金,布局做空后,在寫遺產稅凍結資產的對局,應該會好一點。
所以后面我有意識的提速,莉芙學姐這條線砍了些內容,做空的部分:雙方的攻防、事件影響、以及主角的隱形收獲;這些也沒展開。
像一開始提到的金融風控模型沒插進去。
整體看起來有點懸浮感,就好像主角在玩單機游戲,回饋感很弱,然后可能顯得比較碎片,一段一段的。
問題不少吧,但總歸寫完了。
接下來第二卷,會更加專注金融領域的內容,包括日常、生活。畢竟寫的是英倫世襲侯爵嘛,如果沒有這些元素點綴,那還不如寫個九十年代的美國中產。
老讀者應該知道,我上本書完本感言就說過,上本寫的我太累了,這本專業性會稍微弱一點,我自己輕松點,讀者老爺們也輕松點。
就我個人而言,相比傳統商業文、文娛之類的,主線天然就是發展公司或者成名。
而我既想寫硅谷互聯網風投、又想寫二級市場經濟泡沫,還不愿意拉下時代宏觀金融趨勢,所以上本書我的解決辦法是,讓主角預設打造商業帝國的目標,然后參與進各種項目。
這本會反過來,以金融業、主角自身的事業發展脈絡為主線,然后橫向接觸各種亂七八糟的項目。
翻譯成人話就是,在書中背景時間節點、風投、對沖基金還都處于初期,主角會一步一步經營。
我盡量總結減少枯燥的專業內容,但老實講,依然是小眾作者小眾書。
評論區有讀者說專業內容多看的不爽、也有說第一個項目就幾百萬本金磨磨唧唧,還有讀者QQ私信拷打我,覺得第一筆費這么大力氣才賺幾千萬。
應該直接把巴林銀行收購了……
這些建議我都有看,奈何我真寫不來,這幾年也寫好幾本書了,之前嘗試過寫爽的,搜腸刮肚寫來寫去幾個開頭,編輯委婉說:二十二,看來你還是適合寫宏觀金融。
爽的,寫不出那個味兒……
不過,我在上本書里講過一個觀點,就是中國十幾億人口,起點月活2.4億。
這么大的基數,我只要盯著一個垂直的細分領域寫,總會有人愿意買賬的。
至于這個細分領域不行,撲街,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第一卷總結完,接下來第二卷開始,求個追訂數據,盡量撲的別太慘嘛。
也是老油條了,成績好點,我也能跟編輯大點聲講話:老大,你看,我好像還行……
最后,感謝讀者老爺們的支持,你們的評論我都會看。
PS:罵我可以,別說什么“成績不好多久會太監”這類煽動性的話,我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