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雙錘演武震青峰
- 黃天化:開局拒絕上封神榜
- 龍語春秋
- 3940字
- 2025-07-15 06:00:00
黃天化駕起遁光,直往青峰山主峰之巔飛去。
心中那陰火劫動的警兆,如芒刺在背,催促著他。
云海在腳下翻騰,山風(fēng)獵獵,吹動他青色道袍。
不多時,便見前方云開霧散,現(xiàn)出一座古樸洞府。
洞府上方石壁,刻著三個古樸篆字——紫陽洞。
洞外古松如蓋,松濤陣陣,竟卷起層層黑云,天色顯得有幾分陰沉。
崖前一方青石平臺,光滑如鏡,此刻正有兩位道童在臺上演武。
此二童子,一名白云兒,一名玉靈兒,平日里也是黃天化習(xí)武的陪練。
那白云兒生的圓潤白胖,似一團凝練的云氣,此刻正橫著一根混鐵大棍。
棍身烏黑,非金非鐵,沉重異常。
棍頭之上,赫然刻著兩個古篆大字——“擔(dān)山”!
筆力遒勁,透著一股力拔山河的厚重之意。
玉靈兒則面如滿月,身形敦實,周身隱有月華流轉(zhuǎn),手中挺著一桿青銅畫戟。
戟身青光流轉(zhuǎn),寒氣森森。
最奇的是那戟尖之上,纏繞著一道晶瑩剔透、流轉(zhuǎn)三色光華的水流,正是采集日月星三光精華凝練而成的“三光神水”,能消融萬物,亦可滋養(yǎng)生機。
二人棍來戟往,斗得正酣。
棍影如山岳傾頹,戟光似靈蛇吐信。
攪得崖前罡風(fēng)呼嘯,落葉紛飛,松針簌簌而下。
忽見黃天化駕遁光落下,身形挺拔,立于石臺邊緣。
白云兒與玉靈兒對視一眼,眼中皆有躍躍欲試之色。
“師兄來得正好!”白云兒聲如悶雷,咧嘴一笑,胖臉上云氣微涌。
“師兄小心了!”玉靈兒亦是清喝一聲,聲音如玉磬相擊。
話音未落,二人竟同時變招,舍了彼此,棍戟齊出,朝著黃天化攻來!
白云兒雙臂圓潤如藕節(jié),混鐵棍帶著沉悶的破空聲,當頭砸下!
“嗚——!”
棍影如山,恍惚間竟似有五座巍峨山岳的虛影凝聚——泰山之雄、華山之險、衡山之秀、恒山之奇、嵩山之峻!
五岳虛影裹挾著萬鈞重力,轟然壓下!
此乃他參悟“擔(dān)山”古篆所悟的棍法真意——五岳壓頂!
玉靈兒手中青銅戟則如毒龍出洞,后發(fā)先至!
戟尖一點寒芒,撕裂空氣!
纏繞的三光神水驟然暴漲,化作一道三色交織(日之金、月之銀、星之紫)的璀璨天河,自下而上倒卷而來!
水光瀲滟,卻暗藏消融金鐵、蝕骨化魂的兇險!
二人配合默契,一上一下,一剛一柔。
黃天化見二人來勢洶洶,非但不驚,反而長笑一聲。
笑聲清越,穿云裂石,竟將崖前翻滾的黑云震散幾分。
“來得好!正好活動筋骨,驅(qū)散心中煩悶!”
只見他雙袖一展,兩道刺目銀虹自袖中電射而出!
銀光璀璨,帶著風(fēng)雷之聲,瞬間落入掌中。
定睛看去,竟是兩柄八棱亮銀錘!
錘頭碩大,棱角分明,通體銀光燦燦,仿佛由九天銀汞鑄就。
單錘便有五千四百斤之重,正合一藏之數(shù)!
細看那八棱亮銀錘:
錘頭八角,每一角皆內(nèi)嵌北斗七星紋路,銀線勾勒,隱隱與周天星斗呼應(yīng)。
錘柄之上,纏繞著暗金色蛟筋,更盤繞著栩栩如生的龍紋,透出古老蒼茫的氣息。
銀光過處,山石為之崩裂,空氣發(fā)出爆鳴!
“且試我這撼山十八式!”黃天化一聲斷喝,聲震四野。
面對當頭砸下的五岳棍影與倒卷而來的三光神水天河,他不閃不避,雙錘在身前畫出一道渾圓軌跡。
錘風(fēng)呼嘯,竟瞬間凝成一個凝實無比、黑白分明的太極圖形!
陰陽魚眼處,正是那兩柄亮銀錘的錘頭!
“轟!”
白云兒那蘊含五岳之力的混鐵棍,狠狠砸在太極圖中心!
那太極圖紋如水波般蕩漾,黑白二氣流轉(zhuǎn)不休,竟將七成力道卸開、化去。
更有一股奇異的吸力自錘頭八角上的北斗紋路中傳出,瘋狂吞噬著棍身上的磅礴勁力!
白云兒只覺棍勢一滯,十成力道竟被吸走了七成!
剩下三成也被卸開,震得他雙臂發(fā)麻,虎口欲裂,胖臉上云氣翻騰!
“什么?”白云兒大驚失色。
就在此時,玉靈兒的三光神水天河已然卷至!
黃天化嘴角微揚,左錘順勢一引,錘頭北斗七星紋路驟然亮起!
“噼啪!”
一道刺目的銀色雷光自錘頭迸發(fā),瞬間掃過卷來的三光神水!
滋滋滋——!
雷光至陽至剛,正是那三光神水的克星!
只見那璀璨的三色水光被雷光一掃,頓時蒸騰起漫天白霧!
威勢大減!
玉靈兒只覺戟尖一輕,那圓潤如玉的面龐上顯出驚色。
“師兄好手段!”他清叱一聲,戟法陡變。
青銅戟化作漫天青影,如狂風(fēng)暴雨,點點寒星,刁鉆狠辣。
白云兒也穩(wěn)住身形,混鐵棍舞動如風(fēng),棍影重重,配合玉靈兒的快攻。
一時間,石臺之上,銀錘、鐵棍、青銅戟,三般兵器化作三道流光,激烈碰撞!
金鐵交鳴之聲不絕于耳!
戰(zhàn)至酣處,但見那銀錘舞動時:
錘影翻飛,竟化作千重雪浪,銀光耀目!
風(fēng)聲呼嘯,卷起萬壑雷鳴,震得崖壁簌簌!
分明是五千四百斤的重器,在黃天化掌中卻似拈花般輕巧靈動。
雙錘翻飛,或砸、或掃、或崩、或磕,招式古樸雄渾,每一錘都帶著撼動山岳的偉力。
直攪得山風(fēng)倒卷,飛沙走石!
錘頭八角上刻著的“震山”二字,錘柄之上盤繞的“撼岳”篆文,此刻在罡風(fēng)激蕩下,閃爍起刺目金光!
四字金光隨錘風(fēng)激射而出,落在三丈開外一塊丈許高的青巖之上。
無聲無息間,那堅硬無比的青巖表面,竟如蛛網(wǎng)般蔓延開無數(shù)細密裂痕!
“好個震山撼岳!”白云兒看得心驚,手中鐵棍舞得更急。
玉靈兒身法如電,三光神水化作道道細密水箭,尋隙而進。
黃天化以一敵二,猶自游刃有余。
他見二人攻勢愈急,眼中精光一閃,忽地雙錘一收,猛地向中間對撞!
口中清喝:“震!”
周身法力狂涌,盡數(shù)注入雙錘!
“鐺——!!!”
一聲震耳欲聾的霹靂巨響轟然爆發(fā)!
如同九天驚雷炸響!
雙錘對撞之處,一圈肉眼可見的銀色沖擊波猛地擴散開來!
這沖擊波蘊含了“震山”、“撼岳”古篆真意與磅礴法力!
所過之處,空間都仿佛扭曲!
首當其沖的白云兒只覺一股無可抗拒的巨力狠狠撞在混鐵棍上!
雙臂劇震,如遭雷擊!
虎口瞬間崩裂,鮮血迸濺!
“啊呀!”他痛呼一聲。
那沉重的混鐵棍脫手飛出,“噗嗤”一聲,深深插入旁邊堅硬的山巖之中,直沒至柄!
玉靈兒更是玉面失色。
那銀色沖擊波掃過,護身法力瞬間潰散!
頭上束發(fā)的玉簪“啪”地一聲碎裂!
滿頭青絲頓時如瀑般散落。
那沖擊波余勢未歇,掃過崖前一片盛開的奇花異草。
這些花草受紫陽洞靈氣滋養(yǎng),本非凡品。
此刻被那蘊含“震”字真意的波紋掃過,竟無聲無息地盡數(shù)化為齏粉!
不是碎裂,而是直接震成了極其細微、閃爍著點點金光的粉末!
如同下了一場金色的細雪,紛紛揚揚,籠罩了方圓三十丈之地!
奇異的是,這些金色粉末并未立刻消散,每一粒微塵般的金粉之上,竟都隱隱浮現(xiàn)出一尊極其微小的黃天化虛影!
或盤坐煉丹,爐火純青;或揮錘演武,氣勢磅礴;或趺坐悟道,寶相莊嚴……
密密麻麻,何止千萬!
“師兄錘下留人!”玉靈兒發(fā)髻散亂,急忙高呼。
黃天化見了,方才收住錘勢。
雙錘一斂,那漫天銀光、千重錘影、萬壑雷音,霎時間消失無蹤。
只有那插入山巖的鐵棍、散落的青絲、漫天飄灑的載道金粉,證明著方才的一切。
“好!好!好!”
一聲清朗贊嘆自云端傳來。
只見祥云飄落,清虛道德真君手持拂塵,立于云頭,撫掌而笑。
“吾徒這撼山十八式,錘法剛猛無儔,暗合天罡地煞之數(shù),引動星辰偉力,更兼太極陰陽之柔韌,剛?cè)岵环欠玻∫训脦追帧涣ζ迫f法’的真髓了!”
白云兒正齜牙咧嘴地從山巖中拔出混鐵棍,胖臉上云氣翻涌,聞言喘著粗氣道:
“老爺說的是!師兄這錘法,威猛絕倫,倒比老爺您親傳的玉清劍法更……呃,更適合戰(zhàn)場廝殺!弟子這‘擔(dān)山’棍,在師兄錘下,真?zhèn)€是擔(dān)不動山了!”
清虛道德真君不以為意,駕云落下,拂塵輕輕掃過黃天化身側(cè)懸浮的亮銀錘。
錘身銀光流轉(zhuǎn),發(fā)出清越的嗡鳴。
“此錘乃采首陽山萬年赤銅之精,混以北海萬丈玄冰之魄,再引九天雷火淬煉,經(jīng)為師七七四十九日煉制而成。重五千四百斤,暗合一藏之數(shù)。”
真君眼中帶著一絲追憶。
“首陽赤銅,稟先天離火之精,性烈而剛;北海玄冰,蘊至陰至寒之氣,性沉而韌。二者相融,陰陽相濟,方能成就此等神兵。也是與你有緣,冥冥中契合了你這一身神力與道性,不然如何能發(fā)揮出如此驚天動地的威力?”
黃天化收了雙錘,拱手行禮。
臉上卻不由露出一絲苦笑。
“老師厚賜,弟子感激。只是……”
他掂了掂手中沉甸甸的亮銀錘。
“弟子未曾想到,在十八般兵器中,竟與這錘法最為契合。本想著日后若上陣,用個長槍大戟,或是飛劍法寶,更顯飄逸。不想……卻是個錘子。”
清虛道德真君聞言,莞爾一笑,拂塵輕擺。
“癡兒,大道三千,何必拘泥于形?錘,乃百兵之猛,力之極也。
你能以此悟道,便是你的緣法。你看那上古天神,執(zhí)巨斧開天辟地者,難道便不飄逸?力之極處,亦是道之顯化!”
黃天化心中一動。
不過其心中也自有盤算。
戰(zhàn)陣沖殺,畢竟兇險萬分。
更何況日后要面對的,是同神仙妖魔斗法。
單憑一柄重錘,雙拳難敵四手。
‘所以,’黃天化暗自思忖,‘日后怎么著也得尋個機緣,修煉一門三頭六臂,乃至八臂的法身神通!’
想起前世封神世界中的幾位厲害人物。
如那火龍島焰中仙羅宣,三頭六臂,手持照天印、五龍輪、萬鴉壺等數(shù)般法寶。
還有那九龍島聲名山煉氣士呂岳,也是三頭六臂,執(zhí)掌形天印、瘟疫鐘、定形瘟幡等。
更不用說乾元山金光洞的哪吒三太子,三頭八臂,法寶眾多。
以及那得廣成子賜寶的殷郊,三頭六臂,執(zhí)番天印、落魂鐘、雌雄劍。
此等神通異術(shù),能同時手持眾多武器法寶,更不懼群戰(zhàn)圍攻!
黃天化心中念頭電轉(zhuǎn),已將此定為日后修行目標。
清虛道德真君目光掃過四周飄散的、由花瓣震成的金粉。
每一粒金粉微塵上,那微小卻清晰的黃天化虛影,依舊在演繹著煉丹、練武、悟道的場景。
真君眼中閃過一絲贊許,暗自點頭。
此子心性堅毅,道心穩(wěn)固。
那漫天金粉心相,正是其精誠所至,神意顯化。
只是……
真君目光落在黃天化眉心,那里雖被慶云祥光籠罩,卻隱隱有一絲極淡的火氣流轉(zhuǎn)。
‘陰火之劫已動……’真君心中了然。
黃天化見師尊目光掃過金粉心相,又看向自己,連忙收斂心神,上前一步,恭敬行禮。
“老師,弟子今日前來,實因修行中突生警兆,心神不寧,恐有大劫將臨,特來求教師尊指點迷津!”
他神色凝重,將泥丸宮中元神灼痛、涌泉穴下陰火暗涌、慶云金蓮微受侵擾等征兆,一一詳述。
尤其強調(diào)了那自涌泉燒起,直透泥垣宮,能令五臟成灰、四肢皆朽的“陰火”之怖。
“……弟子雖以法力暫時壓制,然此火如附骨之疽,氣機已動,恐非久持之計。還望師尊慈悲,賜下渡劫法門!”
黃天化深深一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