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花開頃刻入化神 三災火動叩師門
- 黃天化:開局拒絕上封神榜
- 龍語春秋
- 3281字
- 2025-07-14 16:30:00
且說黃天化煉成那【杏子假尸術】后,便又在紫陽洞中刻苦修煉起來。
晨光熹微,穿透青竹簾櫳,灑落靜室。
丹氣氤氳,如煙似霧,繚繞于蒲團之上。
玉案之上,三清鈴、五雷印等法器靜置,寶光內蘊。
丹爐之中,三昧真火熊熊,正煅燒著一爐增長法力的金丹,異香滿室。
兩個童兒踏云而來。
玉靈兒手托碧玉盤,盤中盛著瑤池仙露,露珠滾動,靈氣逼人。
白云兒肩挑紫竹籃,籃內裝著首陽山靈芝,芝蓋如云,紫氣升騰。
二童齊聲道:“師兄,該服今日的坎離丹了!”
黃天化睜開雙目,眸中清光一閃。
他取過盤中金丹,納入口中。
金丹入腹,霎時間,頂門沖起三寸白光,精純凝練,顯是法力在快速增長。
“咄!”
一聲清喝自他口中迸發,聲震洞府,竟將洞外古松上的松針震落無數。
如今又經過兩年多的苦修,其體內玉虛法力,已然身具九百余載深厚根基。
至申時三刻,日頭偏西。
黃天化便轉入后山寒潭,修習那天罡三十六法門之一的【花開頃刻】。
但見其盤坐寒潭青石之上,五心朝天,默運玄功。
頂門之上,氤氳清氣緩緩升騰。
初時如薄霧游絲,縹緲不定。
漸漸凝聚,化作數朵碗口大小的金蓮虛影,含苞待放,花瓣之上隱有先天道紋流轉。
如此寒暑交替,勤修不輟。
這一日,正值冬至子時,陰極陽生,天地氣機交感最為劇烈之時。
忽聞青峰山中,雷音隱隱滾動,非是天雷,乃地脈靈氣激蕩所生異象。
黃天化頂上氤氳清氣驟然變化!
清氣翻涌,頃刻間化作一片慶云,有半畝方圓,祥光瑞靄,籠罩其身。
慶云之中,九朵金蓮次第綻放!
其大如車輪,金光燦然,花瓣之上先天道紋清晰顯現,垂下萬千瓔珞寶光,護持周身。
此正是天罡道術【花開頃刻】,亦稱【慶云護身之法】,經過兩年多的苦修參悟,此時終至小成之境!
此術玄妙,每片蓮瓣皆須吞吐三百六十周天靈氣,一朵金蓮,便是百年法力凝聚而成。
若遇兇險災劫,此法自生感應,金蓮護體,寶光瓔珞垂落,萬邪難侵。
就在這九朵金蓮徹底綻放,慶云穩固,瓔珞垂光之際!
黃天化泥丸宮中,元神驟然光明大放!
周身關竅,于此刻盡數洞開,經脈俱通,如江河奔涌,再無滯礙!
此乃“大周天”圓滿之象!
人身之炁,豁然與浩渺天地之炁相通相感,天人交感,玄妙自生!
一股沛然莫御的天地靈機自虛空垂落,灌入其頂門!
慶云翻滾,金蓮搖曳,瓔珞寶光如瀑!
黃天化依法訣,采攝大虛之中那一點先天一炁,配合自身元神精心修養。
使神炁相合,氤氳于中、下二田之間,和合凝集之后,結為大丹!
丹經有云:“金丹一粒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
內丹成就,可證肉體長生之基!
此時神炁相摶,進入混沌,如同胞胎嬰兒,返璞歸真,可稱返童還嬰!
其所修《天元丹法》,亦水漲船高,臻至九轉之中的第四轉境界!
正所謂:
四轉行陰入右關,圣胎靈運發朱顏。
圓光滿室神無礙,鼓樂嬉游去復還!
靜室之內,圓光滿溢,元神無礙,已可神游太虛,往來無拘!
此時黃天化,已然身具千年法力,根基深厚,道體澄澈!
元神既已顯化凝實,神通自生!那半畝慶云之上,瓔珞垂珠之間,隱隱顯化出幾件寶物虛影,與其心神相連:
一柄青芒吞吐、鋒銳無匹的寶劍虛影,正是莫邪寶劍,劍氣森然,隱于慶云邊緣,如青龍探爪!
數點細若牛毛、金光內斂的釘影,正是攢心釘,化作金線在瓔珞寶光中穿梭游走,靈動非常!
一枚幽光深邃、內蘊漩渦的寶珠虛影,正是天一歸墟珠,懸于慶云中央,緩緩轉動,散發歸藏虛空之意!
一片翠綠欲滴、紋理玄奧的靈葉虛影,正是天蟬靈葉,點綴在金蓮花瓣之上,靈光流轉!
除卻慶云金蓮護體與法寶顯化,黃天化亦未放下其他手段。
他借助“天蟬靈葉”,參悟異術“執草隱形避難法”。
此術修成,身形可化入清風草木,隱遁無形,最擅避災躲劫,趨吉避兇。
元神既成,顯化凝實,便可著手修煉那身外化身,第二元神之法!
他心神引動慶云中那枚天一歸墟珠虛影,寶珠本體自其懷中飛出,幽光大放。
祭煉之法,玄奧非常。
黃天化于靜室之中,趺坐凝神,收視返聽。
先將自身元神,運玉虛心法,溫養于泥丸宮中,使其湛然空明,神完氣足,寶光瑩瑩。
待得元神穩固,便依法訣,自元神本源之中,分出一縷先天靈光。
此乃“斬念分神”之關竅,兇險異常,非元神穩固者不可為。
但見黃天化頂上三寸白光劇烈搖曳,泥丸宮中元神寶光亦隨之明滅,顯是心神劇震,本源動搖。
他緊守靈臺一點清明,口誦《黃庭》定神真言,雙手掐“固魂定魄印”。
那一縷被艱難剝離的先天靈光,細若游絲,卻蘊含其本命精粹,飄飄蕩蕩,懸于身前。
黃天化不敢怠慢,急引動“天一歸墟珠”。
歸墟珠幽光大盛,珠內似有無盡漩渦轉動,生出一股柔和吸力,將那一縷先天靈光緩緩攝入珠內。
靈光入珠,如游魚歸海,瞬間與珠內先天水元、虛空之力交融。
黃天化日日以自身精血為引,混合玉虛真炁,打入珠內,溫養那一點靈光。
此乃“性命交修,神炁相哺”之功。
寒暑三易,珠內靈光日益壯大,漸具人形輪廓,眉眼間與黃天化一般無二,氣息卻更為縹緲空靈,隱含水元虛空之妙。
這一日,黃天化心有所感,知火候已足。
他凝神聚意,手掐“分光化影訣”,對著歸墟珠一聲清叱:“真靈不昧,化身顯形!咄!”
歸墟珠幽光暴漲,一道清亮水光自珠內射出,落地化作一個與黃天化面目無二、身著玄色道袍的身影。
周身水汽氤氳,隱有虛空波動,氣息雖弱于本尊,卻已獨立自存!
此正是第二元神,身外化身!
化身朝本尊稽首一禮,口稱:“道友有禮。”
黃天化本尊含笑點頭,心念微動,化身復又化作一道水光,沒入歸墟珠內溫養。
那寶珠亦化作一道幽光,飛回其泥丸宮中,沉浮于元神慶云之內,與莫邪劍、攢心釘、天蟬靈葉等寶物虛影一同隱現于瓔珞寶光之中。
至此,身外化身終告功成!
然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修行之路,豈能盡是坦途?
道家修行,欲求長生,須過三災利害!
此三災者,乃天降雷災,地涌陰火,內生赑風。
躲得過,壽與天齊;躲不過,就此絕命。
黃天化道行精進,法力日深,身具千年道行,又煉成慶云金蓮、身外化身等護道神通,氣機交感之下,那三災之中的第一災——火災,已然隱隱將要降臨!
這一日,黃天化正在洞府靜室之中,搬運周天,溫養圣胎。
泥丸宮中,本是清靜光明之所,元神居停之地。
忽地!
一股難以言喻的灼痛自元神深處悄然滋生!
似有萬千火蟻,自那虛無縹緲之處鉆出,隱隱噬咬元神根本!
雖未至鉆心蝕骨,卻已如芒刺在背,令人心神不寧!
黃天化身軀微震,臉色微變。
頂上那半畝慶云,祥光流轉間,竟有一絲不易察覺的紊亂波動!
慶云中顯化的莫邪劍影、攢心釘光、歸墟珠暈、靈葉紋路,亦隨之光華微黯,似受無形熱力侵擾。
慶云之中,九朵護體金蓮光華雖盛,然其花瓣之上流轉的先天道紋,卻微不可查地閃爍了一下。
再看元神之內,一股熾烈狂暴的火氣憑空而生,雖未翻騰肆虐,卻如地底巖漿,暗流洶涌,蓄勢待發!
這正是三災之火劫將臨的征兆!
此火非凡火,亦非天火,喚做‘陰火’。
自本身涌泉穴下燒起,直透泥垣宮!
五臟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為虛幻。
此災發于內腑,焚于元神,兇險莫測!
黃天化心頭警兆驟生,如晨鐘暮鼓,敲響心間!
他不敢怠慢,立時緊守靈臺清明,運轉玉虛心法。
頂上慶云得法訣催動,復歸平穩,祥光更盛,瓔珞寶光垂落,將周身護得嚴嚴實實。其中顯化的諸般寶物虛影亦重新穩定,光華流轉。
九朵金蓮光華流轉,道紋穩固。
同時,他默運玄功,調動千年法力,如江河奔涌,鎮壓向那蠢蠢欲動的陰火源頭。
法力所過之處,涌泉穴下那股灼熱暗流被暫時壓制,泥丸宮中那隱隱的噬咬之感也稍稍退去。
然而,黃天化心知肚明。
此乃治標不治本。
陰火之劫,如懸頂之劍,氣機交感之下,已然引動,遲早要爆發出來。
強行壓制,不過暫緩其勢,絕非長久之計。
“火劫將臨,氣機已動,不可強壓久持。”黃天化心中暗忖,“此等災劫,非同小可,當速去稟明恩師,求其指點渡劫法門,方為上策。”
念及此處,他緩緩收功。
頂上慶云金蓮光華內斂,瓔珞寶光與諸般寶物虛影亦隨之隱去,復歸平靜。
元神內那蠢蠢欲動的灼熱感雖被暫時壓下,卻如暗瘡隱伏,提醒著他災劫隨時可能降臨。
黃天化長身而起,整理道袍。
他步出靜室,神情凝重中帶著一絲決然。
洞府外,云海翻騰,山風獵獵。
千年道行,三災火劫,已如影隨形。
前路兇險,唯有恩師清虛道德真君,方能為他指明一條生路。
黃天化不再猶豫,駕起一道遁光,離了洞窟,直往青峰山主峰之巔,清虛道德真君清修之所而去。
心中唯有一念:火劫在前,問計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