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仙杏煉假尸,六甲替死生
- 黃天化:開局拒絕上封神榜
- 龍語春秋
- 3638字
- 2025-07-14 06:00:00
真君目光落在黃天化腰間的水火花籃上。
“西海之行,除卻仙杏,可還有他物?”
黃天化心神一凜,忙收斂心緒,恭敬答道:“回稟老師,弟子此次外出,除得仙杏靈根外,尚尋得七枚奇異棗核。
此核與仙杏同源,其形如梭,其質如鐵,弟子不明其用,不敢擅專,特帶回請師尊法眼一觀?!?
言罷,心念催動水火花籃。
籃口清光一閃,七枚寸許長短、通體烏黑、形如紡梭、表面密布天然玄奧紋路的棗核飛射而出,懸浮于真君面前。
棗核雖小,卻沉凝異常,隱隱有鋒銳無匹的氣息內斂其中,仿佛能割裂虛空,其本源氣息,竟與那三株仙杏靈根隱隱呼應。
清虛道德真君目光掃過七枚棗核,眼中星河微動,似在推演其來歷因果。
片刻后,真君螭尾拂塵輕點棗核。
“此七枚棗核,與仙杏同出一源,又有不同,乃上古異種‘玄鐵梭羅棗’之核,生于西海極淵庚金煞脈交匯之地,秉先天庚金銳氣與地脈煞氣而生,其性至堅至銳,乃煉制飛劍、破甲神針之上品胚材,亦可作異種靈根培育?!?
真君語氣帶著一絲贊許。
“汝能得此物,亦是緣法。此核靈性深藏,需以特殊法門蘊養,方能激發其威能。此刻種下,正合其時。”
說罷,真君袍袖輕揚。
七枚烏黑棗核化作七道烏金流光,瞬間沒入洞府地面溫潤玉石之中,消失不見。
真君足下云床微動,身形已飄然落于洞府中央。
他手掐玄奧法訣,口中念念有詞,腳下踏出七星方位。
每一步落下,足底便有清光符印烙入玉石地面,引動地脈深處精純的戊土靈氣。
“天地玄黃,五行輪轉。庚金藏鋒,厚土載物。敕!”
真君一聲清喝,拂塵朝著棗核沒入之處遙遙一點。
嗡!
洞府地面微微震顫。
七點細若微塵、卻銳利無匹的烏金光點,自玉石深處透出,按照北斗七星方位排列,明滅不定,貪婪地汲取著地脈中涌來的戊土精華。
那至堅至銳的庚金之氣,在厚重戊土的包裹蘊養下,非但沒有被消磨,反而如同神兵藏匣,鋒芒內斂,氣息愈發沉凝厚重,隱有龍吟虎嘯之聲在玉石深處回蕩。
“此核深埋地脈,借戊土精華溫養其先天庚金銳氣,化煞為靈。
待其鋒芒盡斂,靈性自生,破土而出之日,便是七株異種神木萌芽之時。此乃后話,留待汝日后機緣?!?
真君言罷,身形已復歸云床之上,仿佛從未移動。
黃天化看得目眩神馳,心中對師尊神通廣大更是欽佩不已。
“弟子謝師尊點化!定不負此機緣!”
“嗯?!闭婢⑽㈩h首,目光再次落回黃天化身上,“汝此番西海之行,收獲頗豐。除仙杏靈根與這同源棗核外,可還有其他機緣?”
黃天化忙道:“稟師尊,弟子于妖窟深處,還偶得兩件異寶?!?
他心念再動,水火花籃清輝流轉。
一枚龍眼大小、通體渾圓、色澤幽深如萬古寒淵的寶珠浮現,珠內似有星云旋轉,深邃難測,散發出一種奇異的歸墟、吞噬之力,仿佛能容納萬物,又似能消融一切。
“此珠名喚‘天一歸墟珠’,乃是上古水神共工氏的一道本源所化,弟子觀其氣機,似與第二元神修煉之法有緣,或可作寄托元神之基。”
黃天化恭敬介紹。
清虛道德真君目光掃過寶珠,微微頷首:“此珠暗合歸藏之道,內蘊先天水元與虛空之力,確為修煉第二元神之上乘寄托物。汝有此機緣,甚好。
待假尸術成,為師便傳你一門身外化身之法,汝可再行參悟。”
黃天化應諾,又取出一物。
卻是一片巴掌大小、薄如蟬翼、通體翠綠欲滴、脈絡清晰如天然道紋的靈葉。靈葉之上,隱隱有九道細密金線勾勒出一只振翅欲飛的天蟬虛影,散發出玄奧的空間波動與隱匿氣息。
“此乃‘天蟬靈葉’,弟子觀其紋路,似與弟子先前所得‘執草隱形避難法’這門異術相合,或可助弟子參悟隱身匿跡、趨吉避兇之道?!?
真君慧目如電,在那靈葉上停留片刻,眼中閃過一絲了然:“天蟬,乃上古異種,其蛻之葉蘊含空間與幻滅之妙。此葉確為修煉‘執草隱形’、‘金蟬脫殼’等避劫秘術之無上靈材。
汝可好生收存,待道行精進,再行參悟?!?
黃天化心中歡喜,將天一歸墟珠與天蟬靈葉小心收回花籃。
花籃中尚有其他一些零散靈材、妖丹,雖也珍貴,但比起這三樣主物,便顯得無關緊要了。
“龜甲符卷已授汝,三忌已明,諸寶已備。”
真君目光落回那盛放六枚人面金杏的青玉盤,語氣肅然,“洞府深處靜室,地火靈脈已引聚,九陽鎖靈陣亦已布下。
汝即刻攜此仙杏入內閉關,祭煉假尸。
功成之前,不得擅出,亦不可受外物所擾。待假尸術成,根基穩固,再行參悟其他寶物妙用不遲。”
“弟子遵命!”黃天化肅然應道,雙手捧起青玉盤,只覺盤中六枚金杏沉甸甸,仿佛托著六條性命,六份道途機緣。
天一歸墟珠與天蟬靈葉的玄妙,更讓他對未來道途充滿期待。
他轉身,朝著洞府深處那扇刻滿鎮守心神符箓的厚重石門走去。
石門無聲滑開,露出內里景象。
靜室不大,卻極為精潔。
穹頂明珠柔和,地面溫玉法壇流轉清光。
法壇中心,三尺見方的孔洞內,赤紅溫潤的地火靈光吞吐不定,散發出精純而溫和的熱力。
法壇四周,九盞青銅古燈靜靜矗立,燈芯未燃,卻靈光內蘊。
黃天化步入靜室,石門在身后無聲閉合。
剎那間,外界一切聲息隔絕,唯余地火靈脈低沉的脈動與自己悠長的呼吸。
他將青玉盤置于法壇正前方的白玉小幾上。
六枚人面金杏在玉盤清輝映襯下,寶光流轉,人面紋路仿佛活了過來,或怒或悲,或嗔或笑,靜靜注視著即將開始祭煉的主人。
黃天化盤膝坐于溫玉法壇中央,正對地火孔洞。
他閉上雙目,抱元守一。
玉虛心法緩緩運轉,周身泛起淡淡的清輝,如同月華籠罩。
識海中,《杏子假尸術》的龜甲符卷緩緩展開,每一個符文都熠熠生輝,清晰無比。
師尊“三忌”的諄諄告誡,猶在耳畔回響。
子時取血之危,陰雨祭煉之險,心存怨懟之劫…字字如刀,刻骨銘心。
他深吸一口氣,將心中一切雜念,包括武夷山那縷惡意的火種帶來的微怒,盡數斬斷、拂去。
心湖澄澈,映照萬物而不留痕。
神念空明,如皓月當空,纖塵不染。
此刻,唯道存焉。
午時三刻將至!
黃天化驀然睜開雙眼,眸中清光湛然,再無半分猶疑。
他手掐法訣,指尖清光流轉,朝著法壇四周九盞青銅古燈凌空一點。
“九陽鎖靈,鎮!”
“敕!”
九點豆大的金色火焰,同時在古燈燈芯燃起!
純正陽和的氣息瞬間充斥整個靜室,陰寒盡去。
但見石室四壁鑿北斗七星孔竅,星位深邃,隱引周天星力。
地面刻先天八卦陣圖,卦爻流轉,暗合陰陽樞機。
他咬破中指,以精純心頭精血為墨,在六枚人面金杏之上,鄭重書下“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六甲神名。
血書神符殷紅,滲入杏核三寸,果肉中原本首尾相銜的陰陽雙魚受神名激發,竟緩緩化形,凝成六個閉目蜷縮的嬰孩形狀,只是雙目緊閉,尚缺三分靈動神韻。
抬眼望那洞頂北斗孔竅,星輝明滅,算得距元月初一尚有六十日辰光。
黃天化整肅道袍,于八卦陣眼處結跏趺坐,心神沉入龜甲符卷玄奧之中。
自此,每日寅時三刻,東方未白。
黃天化先朝震位吐納天地初生之紫氣,手掐子午訣,自丹田引動玉虛嫡傳真炁。
但見口中噴出白虹六道,細若游絲,堅韌如弦,精準纏繞上供于玄壇的六枚杏核。
那果肉嬰孩受此真炁滋養,竟在杏殼內微微翻轉身形,引得洞中三十六盞長明燈焰色齊齊轉青,火苗如朝拜般向法壇傾斜。
待到臘月廿三祭灶日,六枚杏核已呈琉璃般晶瑩質地,內蘊寶光。
黃天化每日子午二時,必肅穆誦念《靈寶無量度人經》,經文道韻彌漫,見那果肉嬰孩漸開七竅,耳鼻間竟有絲絲五色云霞吞吐,靈性漸生。
臘月三十守歲時,紫陽洞忽飄異香,清虛道德真君攜混元盒飄然而至。
真君慧目掃過法壇,見六枚仙杏俱已通透如玉,內中嬰孩形態清晰,頷首道:“善。明日卯時,當有六丁神女自天河降下,為汝護持法壇,助汝功成?!?
黃天化再拜謝恩,目光掃過杏核,驚見嬰孩掌心處,已悄然浮現七點細微星痣,暗合北斗注生之象——此乃替死延生之能初具的征兆!
元月初一卯時,東方紫氣大盛,穿透山石,直入洞府。
黃天化披發跣足,設朱砂法壇:
左置青銅鶴首燈六盞,燈油乃取后山蟠桃子株千年脂膏熬煉而成,異香撲鼻;
右擺玄冰玉盞六只,盛滿昆侖天池無根凈水,寒氣森森。
將血浸神符、靈性已足的六枚杏核,鄭重置于太乙青木盤中,正對震宮方位。黃天化口中急念秘咒:
“杏仁杏仁,六甲陰神,隨身守護,用即成真...”
每念一遍咒,便朝青木盤吹一口精純巽風真氣。
七七四十九息后,咒語真言與巽風相激,杏核表面金紋驟然暴漲,金光如烈陽噴薄,映得整個北斗七煞洞恍如白晝!
忽見六枚杏核凌空飛轉,金光爆閃中,竟化作六個三寸高、金甲燦然的神將虛影,手持短戟,朝著黃天化方向單膝跪拜!
黃天化心知此乃六甲神名顯化之靈,急按法訣,舌綻春雷般喝道:“真形不滅,替死延生,敕!”
神將虛影聞令,化作六道金光復歸杏核。
再看那果肉嬰孩,已徹底凝作赤金之色,嬰孩體表,清晰浮現北斗杓柄紋路,靈光內蘊,神異非凡。
見此情景,黃天化心中大喜,遂取出一只錦繡乾坤袋,小心翼翼將六枚已煉成的替死仙杏盛于袋中。
此術已成,凡遇急難一切惡事,只需取一枚仙杏擲于地下,仙杏自會化形替死,擋災消劫!
然此乃逆天秘術,當謹守之,非人勿示,若違仙律,天必譴之!
咒曰:杏仁杏仁六甲陰神,隨身守護用即成夫,謹請上奉三清金旨玉皇敕令速用靈攝!
紫陽洞主府,云床之上。
清虛道德真君忽睜法眼,見北斗七煞洞方向沖起六道凝練金光,直透洞府穹頂,與天上北斗七星隱隱呼應。真君撫須而笑,聲若金玉:
“六甲替身,災劫可擋。一次功成,道心可嘉。善哉,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