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悲壯的大遷移

  • 駱駝王子
  • 沈石溪
  • 4351字
  • 2015-02-02 16:52:19

那是一場可怕的大地震,巴顏喀拉山像個喝醉酒的巨人,山脈搖晃,大地顫動,厚厚的積雪崩塌而下,蓋沒了山谷,蓋沒了樹林。地震和雪災剛過,又一場更大的災難接踵而至,已沉寂了數百年的查瑪亞火山口被驚醒了,輕輕打了個噴嚏——火山爆發了,熔化的巖漿噴出幾百米高,烈焰墜落雪地,積雪被燒得吱吱響,融化的雪水和冷卻的巖石攪和在一起,變成可怕的泥石流,順著山坡洶涌而下,就像一頭從地獄逃出來的怪獸,吞噬一切生靈。野生動物的家園遭到毀滅,大型食草獸賴以生存的植被被破壞殆盡。萬般無奈之下,它們只好背井離鄉,進行史無前例的集體大遷移。

成群的野驢,成群的野馬,成群的藏羚,成群的牦牛,成群的疣豬,匯聚在一起,浩浩蕩蕩,向南行進。

漫漫征程,重重艱險。

一路上,多為荒涼的不毛之地,食物資源極其匱乏,每一個生命都感受到了饑餓的威脅。為了能多吃上一口青草,為了能多喝上一口水,種群內部不斷發生流血爭斗。

哦,一群牦牛在寸草不長的戈壁灘走了整整一天,餓得眼冒金星,快走不動了,老天爺慈悲,黃昏時分,遇到一片灌木叢。這是典型的戈壁綠洲,僅有幾十畝大,滿地是無法食用的刺槐紅柳,偶爾有些可充饑的青草。牛群就像飛蛾撲火一樣撲向戈壁綠洲。綠地這么小,可食的青草又那么少,身強力壯的公牦牛想,要是還像平時那樣,所有的牦牛都擁進這片巴掌大的綠洲,每頭牦牛吃幾口青草,很快就會把這片綠洲吃得一干二凈,自己體格大,消耗也大,平均分配的話,這點青草還不夠塞牙縫的呢。茫茫戈壁,還不知道要走多長時間才能走得出去。能多吃一口青草,就多一份活命的希望。群體間的友誼,對母牛和牛犢的關愛,與自己的生命相比較,都顯得無足輕重了。生命都是自私的,能活下去是最最重要的。這么一想,公牦牛搶先一步跨進綠洲,霸占住青草茂盛的地方,搖晃長長的犄角,發出如雷的吼叫,警告后來者:這塊生長牧草的地方,已經歸我所有,任何牦牛未經同意不得擅自入內,不然就休怪我無禮了。膽小的母牛和牛犢嚇得不敢越雷池一步,也有一些年輕的牦牛餓紅了眼,不顧一切地沖進綠洲,搶食一叢叢碧綠的青草。身強力壯的公牦牛鉤著頭撅著禾杈似的犄角,惡狠狠撞過來,將年輕的牦牛打得皮開肉綻。好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壞榜樣的力量也是無窮的。身強力壯的公牦牛霸占最茂盛的草地,年輕的牦牛霸占次等茂盛的草地,老牦牛和母牦牛霸占牧草疏疏落落的地界,失去母牦牛庇護的小牦牛被擠出綠洲,什么也吃不到。翌日晨,牦牛群繼續趕路,在戈壁艱難跋涉,腹中空空的小牦牛走著走著,腦袋一陣暈眩,四膝一軟栽倒在地,再也爬不起來了......

哦,一群野驢在山坡上奔跑,烈日懸掛在頭頂,烤焦了樹葉,烤焦了草地,烤得卵石火炭似的發燙,就像在火焰山上行走。最要命的是,這一路上找不到水源,干得嘴唇開裂,五臟六腑就像快要自焚的易燃物品,渴得嗓子都啞了,連叫都叫不出聲音來。就在這時,轉過一道山岬,隨風飄來淡淡的水的清香。這是一個盆形石槽,也就兩丈見方,沒有活水源頭,顯然是積存的雨水,薄薄一層,僧多粥少,驢多水少,根本就不夠全體野驢喝的,要是平均分配的話,每匹驢大概只能喝兩三口水,石槽就會被喝干見底。一路望過去,都是荒涼的山丘,再走一天也未必就能遇到水源。公驢露出貪婪的本性,撞開母驢、老驢和小驢,驢嘴伸進水里稀里呼嚕拼命喝起來,一面喝一面還尥蹶子,踢蹬那些試圖擠進來搶水喝的母驢、老驢和小驢。石槽成了內訌的戰場。體小力弱的母驢被踢瘸了腿,動作遲緩的老驢被踢斷肋骨,年幼無知的小驢被踢歪了嘴。成年公驢飽飲一通后,石槽里積存的水已經所剩無幾,母驢、老驢和小驢又是一場混戰,強悍者飲到一口半口救命水,孱弱者只能舔舔石頭上若有若無的水蒸氣。石槽里積存的雨水喝干了,野驢群繼續頂著烈日往前趕路。又是火焰山似的炙熱的山路,別說水了,連水蒸氣都吸不上一口,剛才在石槽邊未能搶到水喝的孱弱的幼驢一匹接一匹中暑倒斃。

哦,一群疣豬正在穿越風雪丫口,兩邊是白雪皚皚的山峰。疣豬們踩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頂著凜冽寒風,在凄迷的雪花中艱難行進。狂風呼嘯,與冰峰摩擦,發出鬼哭狼嚎般的尖厲的響聲。疣豬們心驚膽戰,比被孟加拉虎追趕還要害怕,悶著頭往前躥躍。越接近風雪丫口,氣溫越低,路旁出現被凍僵的巖羊、馬鹿、野驢、駱駝等動物尸骸,還擺著行進的姿勢,雙眼睜得溜圓,神態栩栩如生,卻已變成了硬邦邦的冰柱。疣豬更加被嚇得魂飛魄散,只恨爹媽少生了兩條腿。

好不容易登上風雪丫口,跟隨在隊伍后面十多只半大的小豬冷得骨頭都麻木了,實在走不動了,發出哀哀號叫,速度明顯慢了下來。母豬心疼自己的寶貝,朝走在前頭的公豬哼哼叫著,希望那些膘肥體壯的公豬能體恤后代,圍到那些快凍僵的小豬身邊來,施舍一點愛心,施舍一點溫暖,鼓勵小豬們勇敢地闖過風雪丫口這道鬼門關。那些小豬還沒有凍壞,只要用體溫暖一暖它們,它們能恢復體力鼓起勇氣走完最后那段路程的。風雪丫口并不很長,直線距離僅有三百余米,最多還有一百米就能穿越風雪丫口下山去,往坡下走氣溫越來越暖和,山腰一片明媚的陽光。然而,成年公豬們就好像集體患了耳聾癥,誰也不停下來,仍急匆匆奔跑而去。它們不愿為拯救這些小豬而危及自己的性命,它們身上厚厚的脂肪層雖然起到保暖的作用,但寒風刮在身上就像鋒利的刀子在割肉一樣,疼得鉆心,冷得徹骨,很有可能一停下來,血液就會被凍得凝固,肌肉就會被凍得僵硬,骨頭就會被凍得開裂,再也無法行走了。母豬們望著隱沒在風雪中的公豬,傷透了心,卻也無可奈何,只好用長長的嘴吻拱動小豬的屁股,噗噗朝小豬身上噴吐有限的熱氣,催促小豬們快走。又一陣錐子似的山風刮過來,一只最瘦弱的小疣豬閃了個趔趄,倒在地上爬不起來了,就像產生了多米諾骨牌效應,小豬們一只接一只栽倒下去,倒在離風雪丫口出口不遠的雪地里。

哦,一群藏羚正穿行在一望無垠的沼澤地。黑色的淤泥冒著一串串渾濁的氣泡,散發著腐爛的氣息。淤泥深不見底,要是不小心一腳踩下去,身體就會慢慢地陷落下去,越掙扎陷落得越快,無法自拔,遭到滅頂之災。沼澤地里,散布著一些草墩,可以踩在這些草墩上跳躍行進。

剛開始過沼澤時,可供踩腳的草墩還比較密,分布也比較均勻,兩只草墩之間的跨距不大,小藏羚勉強可跟在成年公藏羚后面,蹦跶跳躍朝前趕路。來到沼澤中央腹地,可供踩腳的草墩越來越少,分布得也越來越不規則,有些草墩淹沒在水下,水面只望得見稀稀疏疏幾株草莖,有的地方兩個草墩間相距五六米,差不多到了藏羚的跳躍極限。成年公藏羚憑借著豐富的叢林生活經驗和高超的跳躍技巧,從這個草墩跳到那個草墩,避開深不可測的泥潭。苦了那些四肢還十分稚嫩的小藏羚,它們跳不遠也跳不準,站在草墩上呦呦鳴叫,希望那些身手矯健跳起來輕盈如飛的成年公藏羚能給它們指引一條更安全更易行的捷徑。然而,那些個成年公藏羚都想著盡快從危險的境地脫身,哪有心腸去管小藏羚的死活。母藏羚雖然心疼這些可愛的小家伙,但自顧不暇,只能站在對面的草墩上,用叫聲催促小藏羚快跳。有的小藏羚為了不掉隊,不顧一切地跳將起來,兩個草墩之間的距離超出了它們的跳躍能力,撲通,掉進沒有一點浮力的泥潭,徒勞地掙扎了幾下,身體漸漸沉沒了下去,幾分鐘后,黑色的污泥漫過它們的嘴吻,像被魔鬼吞噬了一般,消失在神秘的沼澤地里。更年幼的小藏羚不敢在跨度很長的草墩間起跳,急得在原地團團轉,眼巴巴望著藏羚群遠去,兩三天后,把腳底下那個草墩上有限的青草啃食光后,變成一具餓殍。那群藏羚走出那片沼澤后,減員近一半,幼藏羚幾乎都死光了,變成一個沒有幼崽的老化的群體。

哦,一群野馬在山間小道上奔馳,路兩邊都是高高矮矮的灌木叢。草深林密,是貪婪的食肉獸出沒的地方。當大型草食動物集體大遷移時,老虎、豹子、豺狼、野狗、巨蜥、金雕、禿鷲等各種食肉猛獸猛禽就從四面八方向會聚而來,就好像趕赴一個巨大的盛宴。這群野馬一路上被狼群追攆,被豹子撲咬,損失慘重,許多野馬都在猛獸襲擊時掛彩負傷。突然間,路旁一片灌木叢無風自動,枝丫搖曳,發出咔嚓咔嚓可怕的響聲。走在馬群最前面幾匹領頭的公馬驚慌地嘶鳴一聲,扭頭朝另一個山溝跑去。這些野馬早已被食肉猛獸一次又一次的襲擊嚇破了膽,風聲鶴唳,一有風吹草動就條件反射般地加快奔逃的速度,都不敢朝發出響動的地方看一眼。

一群討厭的野狗從灌木叢后面鉆出來,望著潰逃的野馬群,領頭的獨眼大黑狗猶豫了一下,發出一聲嘹亮的吠叫,野狗群狂吠著,沖進野馬群,追逐小馬駒。獨眼大黑狗之所以站在野馬群面前猶豫了一下,沒有立刻撲上去撕咬,那是因為,野馬身高力大,不像兔子或羚羊那般好對付,遇到像野狗這樣的小型食肉獸,會奮起反擊,或者尥蹶子,或者用前蹄踩踏,要是不幸被馬蹄踢著一下,輕則傷筋動骨,重則嗚呼哀哉。野狗群從野馬群中穿插進去,攔住一灰一紅兩匹小馬駒。小馬駒東奔西突,引頸嘶鳴,向成年野馬呼救。這個時候,要是領頭那幾匹公野馬停下來,揚起長鬃噴著響鼻,殺野狗一個回馬槍,野狗肯定會嚇得屁滾尿流,放棄這場屠殺。遺憾的是,兩匹小馬駒嘶叫得脖子都啞了,領頭的公野馬仍沒有停下來回身救援。它們早已成了驚弓之鳥,完全喪失了反抗意志。那條獨眼大黑狗喜出望外,率領野狗們很快將兩匹倒霉的小馬駒從野馬群中分割開來,然后一擁而上,美美地享用了一頓馬肉大餐。

野狗群嘗到甜頭后,索性跟隨在野馬群后面,就好像這群野馬是它們飼養的家畜一樣,就好像這群野馬是歸它們所有的活動的肉食倉庫,肚子餓了便追攆上來宰一匹小馬駒吃。野馬雖然善奔跑,但野狗也是一種很有耐力習慣長途追逐的猛獸,嗅覺、視覺和聽覺十分靈敏,跟在野馬群后面,幽靈似的甩也甩不掉。

這群野馬從青海的巴顏喀拉山脈剛進到四川境內,所有未成年的馬駒便被這群貪得無厭的野狗殺吃殆盡。這群野狗捕捉野馬的本領越練越高強,甚至養成了挑食的毛病,非野馬肉不食,專門靠捕食野馬為生。龐大的野馬群日日減員天天縮水,不到兩個月時間,便只剩下十幾匹光棍公野馬了。

牦牛、野驢、疣豬、藏羚和野馬,由于在危險來臨時成年獸只顧自己逃命,未能履行其護幼的職責,致使幼獸大量夭折,群體內沒有了慈愛和關懷,各個都變成了只曉得保全自己的自私鬼,種群逐漸衰亡,在漫漫征途中被淘汰出局,未能走到云南境內。

在浩浩蕩蕩的草食動物遷移大軍中,有一個種類表現得與眾不同,它們在災難面前,更體貼更關心更照顧群體內的幼獸,強化護幼的本能,把生的希望留給后代。雖然在漫漫征途中,這個種類也遭受了九九八十一磨難,有許多成員死于非難,種群不斷減員漸漸變小,但因為大部分幼獸都活了下來,群體仍充滿生機。由于所有的成年獸都責無旁貸地保護幼獸,都甘愿為后代無私地奉獻一份愛,群體內愛意綿綿,產生了一種牢不可破的凝聚力,同心同德勇往直前,戰勝難以想象的困難,到達目的地——云南日曲卡雪山。

這就是野駱駝。

我振動想象的翅膀,在時間的隧道中遨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西省| 百色市| 若尔盖县| 葫芦岛市| 泰来县| 松桃| 镶黄旗| 喜德县| 洪江市| 朝阳县| 盖州市| 武定县| 吉木萨尔县| 承德县| 通辽市| 蒲城县| 卓尼县| 阜新市| 泌阳县| 萨迦县| 洛隆县| 信宜市| 白山市| 衢州市| 阳西县| 察哈| 长海县| 柳林县| 土默特右旗| 玉田县| 剑阁县| 安平县| 双鸭山市| 大渡口区| 珲春市| 阳山县| 河源市| 马鞍山市| 苗栗市| 彰武县| 文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