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平王抓到伍尚之后,伍奢說:“伍員逃了,以后楚國就危險了。”楚平王和費無極不信,以為伍奢在威脅他們。不久,楚平王處死了伍奢、伍尚父子倆。
伍員逃跑之后,知道太子建在宋國,馬上就來到了宋國。哪知這時宋國高層正亂成一鍋粥,想靠這樣的國家來幫助自己根本不可能。于是,君臣兩人又到了鄭國。鄭國對他們的到來表示了熱烈的歡迎,可太子建覺得鄭國是小國,國力不強,還是投靠晉國好。于是,君臣兩人又到了晉國。
此時,晉國正是晉頃公在位。晉頃公正一心一意想吞并鄭國,苦于找不到機會,看到太子建從鄭國而來,就跟他商量:“您能不能給我們做個內應,幫我們消滅鄭國?滅了鄭國之后,那里就是您的封地。”
年輕的太子建一聽,非常高興,馬上就答應了。可他根本沒有想到,晉國是什么國家,滅了鄭國之后怎么可能把那塊黃金地皮送給他?就憑他是晉國的死對頭楚國的太子,晉頃公就不可能對他真心以待。然而,就是這樣一張空頭支票,讓太子建高興得要命,躍躍欲試。
撇開這些不談,太子建實在不是個做內應的合適人選。很快,整個計劃就被身邊的侍從知道了。當然,侍從知道了,也不是什么大事。既然能跟隨他出奔,說明侍從對他還是忠誠有加的。可事情壞就壞在,太子建因為一些私事要殺死這個侍從。侍從聽說主人要殺他,當然不會坐以待斃,于是選擇向鄭國告密。
鄭國當然不會容忍太子建做晉國的內應,立馬把他抓起來殺了。伍員救援不及,連忙帶著太子建的兒子公子勝逃出了鄭國。
太子建死了,父兄也死了,身邊只剩下年幼的公子勝,忠心耿耿的世家子弟伍員徹底黑化成了復仇男神伍子胥(下文我們將用伍子胥這個人盡皆知的名字來稱呼他)。
現在不管是楚國,還是鄭國,都不肯放過伍子胥,到處張貼他的畫像要緝拿他。他跑到昭關時,被守關的官兵發現了。知道發財的機會就在眼前,那些官兵立馬對他開展了逮捕行動。伍子胥好不容易逃到了江邊,這時前有大江、后有追兵,伍子胥望著滾滾長江,以為自己這次真的完了。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正在伍子胥絕望之際,江上突然出現一條船。船上還有一位漁翁。漁翁見到伍子胥驚慌的樣子,就知道他已經到了危急關頭,立馬讓他和公子勝上了船。等追兵殺到江邊時,船已經開走了。
漁翁順利地將伍子胥和公子勝送到了對岸。伍子胥很感激漁翁,解下身上的佩劍送給他,并告訴他,這劍價值百金。漁翁拒絕了:“現在楚國到處通緝你,我要是把你送給官府,我得到的賞金要比百金多得多了。”
這就是史上有名的伍子胥過昭關。
后來,很多人在此基礎上不斷加工、演繹,形成了眾多版本。有的說,他一夜之間頭發全部變白;有的說,他在名醫扁鵲的弟子的幫助下進行了一次整容手術,才安全過關;有的說,他過江之后,漁翁為了幫他保守秘密,自殺身亡……
告別了漁翁之后,伍子胥帶著公子勝繼續向吳國狂奔,可在半路上他卻病了,只得乞討度日。據說,他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遇到浣紗女的。
伍子胥實在太餓了,看見浣紗女旁邊的竹籃里有飯,就向她討吃的。浣紗女心地很好,就把飯拿給他吃。饑腸轆轆的伍子胥沒有客氣,很快就吃飽了肚子。由于安全上的考慮,他就請浣紗女對他的行蹤保密。浣紗女一聽,認為自己的人格受到了質疑,十分難過,就抱著石頭投水自殺了。
總之,經過一路艱辛,伍子胥帶著公子勝終于來到了吳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