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人都讀得懂的《易經》(2023版)
- 劉祺庸
- 2231字
- 2025-02-11 17:00:44
第二節
自強不息,靠誰不如靠自己
自強不息:關鍵在于秉持天道剛健的“元,亨,利,貞”四種特質。
前面講殷商的片段歷史,告訴您《易經》是在什么樣的歷史環境下產生的。如果不知道發奮努力開創基業,永遠都會在那黑暗中沉淪。
現在,我們來看看開天辟地第一卦的乾卦,西伯侯姬昌之所以銘刻下乾卦象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卦辭“乾:元,亨,利,貞”,是因為他發現“天”因為具備四種特性或特質而有了神秘無窮的力量。
這四種特性或特質也可以說是“四種美德”,具體是:
元。《說文》中解釋元:“元,始也。”《古代漢語字典》說:“元是會意字,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元字在‘人’的頭上加上指明頭的部位的二或一,本義為人頭。引申為首位、首次、開始。”《呂氏春秋·應同》中寫道:“芒芒昧昧,因天之威,與元同氣。”乾具有元氣、真氣,賦有原始、創生事物的特性與功能。朱熹在《周易本義》中說:“元者,生物之始,天地之德莫先于此,故于時為春,于人則為仁,而眾善之長也。”
亨。《古代漢語字典》說道:“亨、享在金文是同一個字,字形像盛食物的器皿。篆文分為兩個字,亨的本義讀作xiǎng,是進獻的意思,后此義也寫作享,后來享從表示進獻的亨中分化出來,專門表示享受。”引申義為通達順利。朱熹在《周易本義》中說:“亨者,生物之通,物至于此,莫不嘉美,故于時為夏,于人則為禮,而眾美之會也。”
利。《說文》解釋為:“利铦也。”會意。從刀,從禾。表示以刀斷禾、收獲谷物的意思。本義:刀劍鋒利,刀口快。引申義:收獲谷物、得到好處。《古代漢語字典》中說:“利是會意字,由禾與刀兩部分組成,刀是類似耒(讀作lěi)的農具。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刀旁有數點表示犁出地土塊,所以利是犁的初文,表示犁地、耕地。”有利于創生、生長之義。朱熹在《周易本義》中解釋:“利者,生物之遂,物各得宜,不相妨害,故于時為秋,于人則為義,而得其分之和。”
貞。在蒙昧的原始社會,人們一般采取占卜的手段判斷吉兇禍福。《古代漢語字典》注釋為:“貞在甲骨文中,似鼎形,以鼎假借為貞。在金文中加上卜,將卜問的含義加以強調,鼎兼表聲,這個字于是成為會意兼形聲字。在小篆中,鼎訛寫作貝。貞的本義指卜問、占卜。”《說文》中說:“貞,卜問也。”社會歷史進化到西周時期,“貞”已經演化成重要的社會倫理觀念,有端方正直之意,一般指正、純正、堅定、有操守等,已經不局限于“卜問”之說,在多部文獻中有所體現,有據可考。如《周禮·大祝》中說:“求永貞。”《禮記·文王世子》曰:“萬國以貞。”《書·太甲下》曰:“一人元良,萬邦以貞。”《周禮·春官·天府》曰:“季冬,陳玉,以貞來歲之惡。(鄭玄注:問事之正曰貞。)”《周易本義》中注:“貞者,生物之成,實理具備,隨有各足,故于時為冬,于人則為智,而為眾事之干。干,木之身,而枝葉所依以立者也。”在封建制度中,還特指婦女忠誠于自己的丈夫,從一而終,不得改嫁,以保護和維持種族的純潔性、延續性,這一思想在坤卦、漸卦、歸妹卦等多卦中有所闡述。對“貞”字的解釋與理解,是人們推斷《易經》是占卜之學還是哲學與社會倫理學的分水嶺。
乾為天,上卦下卦都是天。乾卦象征天,純陽剛健,其性剛強,其行勁健。氣由下向上升,積于天空;萬物由地面冒出向上生長,生生不息。這是天(自然)的基本物象。其特性和功效是,以陽氣始生萬物,而得元始、亨通、和諧、有利、貞正、堅固。天有純陽之性,自然能以陽氣始生萬物而得元始亨通,能使物性和諧,各有其利,又能使物堅固貞正得終。乾卦是天神秘力量的展現,闡釋生發創造的自然之道。從自然之天出發,古圣先賢從“天人合一”的角度,以自然之天的特性加強君子自身的修養。
天(自然)本身的特征是孕育萬物,萬物依據自身習性有規律生長,這種規律性是由大自然內在特質決定的,君子觀瞻天象,體悟到應像天那樣增益四種美德。《文言》對此進行了深刻闡述。《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干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意思是:元始,是眾善的尊長;亨通,是美好的會合;有利,是事義的和諧;貞固,是辦事的根本。君子用仁心作為本體,可以當人們的尊長;尋求美好的會合,就符合“禮”;施利于他物,就符合“義”;堅持貞固的節操,就可以辦好事務。君子是施行這四種美德的人,所以說:“乾卦象征天:元始,亨通,和諧有利,貞正堅固。”
《周易正義》曰:“《子夏傳》云:‘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貞,正也。’此言卦之德,有純陽之性,自然能以陽氣始生萬物,而得原始、亨通,使物性和諧各得其利,又能使物堅固貞正得終。”《子夏傳》“四德說”較為通行。天的自然之德使萬物各成性命各得其所,君子效仿天的四種特性增益自身的美德,當然會在衍物干事各個方面使物得其所,事盡其宜,順利亨通。
乾是一切生發創造的基礎。道家弘揚的“道法自然”由此而來。
黃壽祺、張善文著當代學習研究易經的權威讀本《周易譯注》對此說明—西伯侯姬昌通過對大自然的直感觀察,認為“天”體現著原始、亨通、和諧有利、貞正堅固的四種德行;之所以如此,在于“天”的本質元素是沛然剛健的陽氣,這種陽氣“運行不息,變化無窮”,沿著春、夏、秋、冬四季而循環往復,制約、主宰著大自然(《周易尚氏學》據《太玄經》說,以“四季”配《乾》卦“四德”極見陽氣運行規律。詳見《彖傳》說明)。《周易》贊美“天”,實事上是贊美陽剛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