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人都讀得懂的《易經》(2023版)
- 劉祺庸
- 2341字
- 2025-02-11 17:00:45
第三節
放眼宇宙,順其自然乃天道
“道”在《易經》和《道德經》中都是重要的哲學概念。
學習《易經》,繞不過去彖辭,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彖辭,什么是彖辭?彖辭有何用?孔穎達《周易正義》引褚氏、莊氏曰:“彖,斷也。斷定一卦之義,所以名為‘彖’也。”這種斷定是根據卦象進行的,所以《系辭上》中說:“彖者,言乎象者也。”
所謂彖辭,就是通過對卦象深入細致入微地觀察,經過分析判斷,對自然物象所能揭示的關于發展變化的某些或某個規律進行掌握和運用,揭示運用規律有什么作用。每一卦的裁斷精髓何義何用的“總括之辭”,即“小結”性的言辭稱之為彖辭,它著眼于物象,闡釋物象所揭示規律的功能和作用,有判斷、決斷的色彩。這也是為什么有人宣揚八卦有占斷功能并對其加以神秘化的原因。彖辭是對規律性、趨勢性的必然和可能進行闡釋,從概率角度可以揭示必然趨勢和結果,對普遍性問題給以一定的結論或建議與忠告,但不會對所有繽紛多樣的個性化問題給出具體的答案。彖辭著眼于物象,闡釋物象的功能和作用,然后引入人們的社會工作實踐或生活實踐中。
乾卦彖辭是“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乾卦的彖辭對天所代表的大自然的神奇功能是這樣描述的—偉大啊,開創萬物的陽氣啊!春天萬物依靠它開始產生,它統領著大自然。夏天云朵飄行、雨露滋潤,各類事物流布成形。光輝燦爛的太陽千萬年來永恒照耀,立足大地上下左右前后的六位時空中,萬物遵循著“六龍”所代表的事物孕育、萌生、盛長、衰敗的規律生生不息。大自然遵循一定的規律發展變化著(乾道變化),萬物依從自身的生長規律而生長,保全太和元氣,以利于守持正固的操守,養護住根,滋生繁衍后代的種子,繁衍生息,維護好生物鏈和諧平衡,這才是宇宙間最大的和諧。萬物因陽氣的創生之德而始生,九州萬國都和美順昌。
彖辭中,有兩個重要哲學概念需要說明,一個是“道”,一個是“太和”。
“道”在《易經》和《道德經》中都是重要的哲學概念,在第一章《易經》洞開乾坤之門中,我們進行了解釋:道的本意指道路;引申為代表抽象的法則、規律,以及實際的規矩,也可以說是學理上或理論上不可變易的原則性的道;進一步上升為形而上的道,所謂天道,乃指自然規律。“道”在《易經》中是基本的哲學范疇,與“德”對立統一,二者構成《易經》的理論基石,也是八八六十四卦探討的核心問題。其精髓在于,從客觀規律出發,探討加強道德修養的原則、態度、方法、途徑等問題。這是本書研究探討闡釋的核心與主要內容,意義在于為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科學的世界觀,避免在社會實踐、日常生活等諸領域發生失誤。
您日常所作所為,上升到這個境界了么?
“太和”亦作“大和”。從中華文明發展史來看,乾卦“保合太和,乃利貞”之句中首次出現“太和”,《周易本義》解釋為“太和,陰陽會合沖和之氣也”。《文選》作“太龢(hé)指編管吹奏樂器,是后來小笙的前身。在《卜辭》中有所記載”。唐代元稹的《競渡》詩:“數極斗心息,大和蒸混元。”系指萬事萬物符合自然規律的和諧。在社會文明演進中,作為重要的哲學概念又豐富了“平和的心理狀態”“太平”等重要的人文內涵。唐代陸贄的《貞元九年冬至大禮大赦制》中有:“思與海內同臻大和。”宋代宋祁的《宋景文公筆記·考古》中說:“天下太和,兵革不興。”
為加深理解彖辭,下面對彖辭中的關鍵詞,進行補充訓詁。
何謂“乾元”?乾元有什么樣的功能?《尚氏學》中說:“乾元者,乾之元氣也,于時配春。”黃壽祺、張善文的《周易譯注》中寫道:“‘天’的元始之德,即充沛宇宙間、開創萬物的陽氣。以季節為喻,猶如春天景象。”乾元對世間萬物具有神奇的創生功能。
何謂“品物流形”?品,《說文》解釋為:“眾庶也。”“品物”即各類事物;“流形”,流布成形。這是指萬物因雨水的滋潤而不斷變化發展、壯大成形。此尤言夏天的景象。《周易正義》中說:“言《乾》能用‘天’之德,使云氣流行,雨澤施布,故品類之物流布成形,各得亨通,無所壅蔽:是其亨也。”
何謂“大明”?唐代李鼎祚撰《周易集解》引侯果曰:“大明,日也。”即太陽。
“庶物”指眾多事物。
經過長時間觀察與積累,古人觀察到天有偉大的始生之德,萬物因為有了它才賴以開始,因此說萬物屬于天。具體體現在,云氣流行,雨水布施,受雨水滋育,萬物周流而各自成形。古人還觀察到日是宇宙中最大的光明物體,將日稱為“大明”。古人對時間概念的確定與地理方位的確定是從觀察太陽運行得來的。古人認為日出地面為始,日落入地面為終。“大明終始”系指日出日落。在晉、明夷兩卦象傳中即有驗證。《晉·象傳》曰:“明出地上,晉。”《明夷·象傳》曰:“明入地中,明夷。”日運行于天空,宇宙中充滿無限光明。
天在上,地在下,日東升西落,向日為南,背日為北,于是確定了上下東南西北六個方位,就是說地理方位是依據時間概念的形成而確立的。在宇宙時空中,乾卦所體現的天道,是按照一定的客觀規律而運行的自然之道。天道規律具有變與不變的雙重特性。
變,體現有雨雪冰霜霧靄雷電陰晴冷暖等種種物象變化,透過這些變化著的現象,古人觀察到春夏秋冬四季年復一年更迭輪回。四季有規律性地往復運行為萬物的生長繁衍提供了環境和條件,因此,萬物適應自然變化的天道得以“各正性命”—天所賦為命,物所受為性(即本性),萬物由此而具有各自的稟賦,成就各自的品性,各有相應的屬性和性命,為人類生存繁衍提供了必要的生活物資,因而,萬國都得到安寧。
天道剛健主創造,萬物資始乃統天;
云行雨施物流形,首出庶物萬國安。
我們每個人對天都應該心懷感恩!
正本清源,循序漸進,工作、生活所涉及的六十四種情境將逐一展示,展現《易經》各卦的真本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