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上天認可了我的努力與付出吧:寫作上的那一點點成就居然讓我聲名雀起,為人踏實低調反而使我與眾不同,做事認真負責終于讓我展露頭角。學習的效果顯著,工作的業績突出,各方面均有上乘表現,在公司的干部職工中獲得了廣泛的尊重,也漸漸進入了公司領導包括駐廠軍代室領導的視線。上級領導們贊賞我的能力,欣賞我的文筆,認為我正值年富力強,思想活躍,視野開闊,品行端莊,水平超群,勉強算是一個人才,是該獨當一面了。
而我始終保持平和的心態,處事也坦然,不懂得花心思拉關系搞鉆營,只曉得心無旁騖埋頭干活,但令我平步青云的那張紙上(公司任免中層領導干部的紅頭文件)終于出現了我的大名。說來也奇怪,有人挖空心思拚命爭奪的東西,卻偏偏落到我這個無心之人的頭上。所以說一切都是天注定,命里不是你的東西,爭來爭去也是枉然,不如只管專心去做,把結果交給天意,這才是聽天由命的真諦。
1997年12月底,公司進行了組織機構調整。這次調整中,撤銷了生產技安處,重新分別設立了生產處和技安環保處,同屬行政三級部門。1998年元月3日,經公司黨政聯席會討論決定,任命我擔任了公司中層領導干部(簡稱“中干”),職務是技安環保處副處長。公司沒有任命處長。紅頭文件上在我的名字后面加了括號(主持全面工作)。
元月4日上午,大約9點多鐘,生產處處長打來電話,叫我到辦公大樓一樓的生產處去一趟。剛進他的辦公室,見生產處的幾位領導都在,幾個人笑咪咪地招呼“蘇處長請坐”。
“處長”這個稱呼可不僅僅是個簡單的稱謂,而是代表了公司內一種極富權力、責任、挑戰和機遇的角色。我大為奇怪,怎么幾位領導突然變得如此客氣,又不象開玩笑的樣子,正在一頭霧水,生產處處長便將剛收到的印有我名字和其它新任職領導名字的公司紅頭文件拿給我看。我這才意識到:埋頭苦干十數年,自己已在不知不覺間躋身于公司的精英階層了。
剛與生產處的幾位領導交談了幾分鐘,處長桌子上的電話響了,是黨委組織干部部(簡稱組干部)部長和公司紀官員按組織程序通知我去談話。組干部和紀委都在辦公大樓的三樓,我在大家的催促中恍恍惚惚地上了樓。
組干部部長的任職前談話,重點談了黨委組織原則、公司運作程序、崗位工作方法和部門協同模式。不客氣地說,不是什么人都能勝任領導崗位的。須知當領導是個專業性技術性都很強的事,需要管理自己的團隊完成既定的任務,對人的綜合素質要求很高,不但需要擁有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還要具備起碼的學識、系統的能力和開闊的眼界與氣魄。他要求我要認清自己:盡管經歷了基層工作鍛煉,能力也有一些,但當領導的經驗一點沒有,尤其是一提上來就主持一個部門的工作,擔子很重,必須虛心學習,以勤補拙,發揮良好的組織協調能力、溝通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隨時處理各種日常工作與突發狀況,盡快勝任全新的崗位。
我邊記錄邊尋思:盡管我下過鄉當過兵,擁有曾經參戰的獨特履歷,在工廠的車間干過,在單位的安全和環保兩大業務均有深度涉及,學術活動也較為豐富,但在職務上連車間的工段長或處室的室主任都沒有當過。不料想一出道便一步登天,從普通干部直接提抜為職能部門的實際一把手。走到這個位置,雖是憑著自己的努力,也是組織對我的一種信任,更是一種無形的考驗,頓時感到沉重的壓力。
紀官員例行談話,則是提醒新任領導清正廉潔,務必依靠組織,堅持原則,依法依規干工作:“要把權力用在工作上;把精力用在管理上。”
下午,各位公司領導又對自己分管部門新提拔的中層領導干部,逐個進行了任職前談話。我今后的頂頭上司,公司分管生產和安全的副總經理的談話,主要針對我的新工作展開,重點是提出我負責的業務工作的原則和規范,要求我負起責任,盡快進入管理角色。
技安環保處是負責全公司安全生產、勞動保護和環境保護管理工作的三級行政機構,隸屬于公司制造本部,下設技安室、環保室和環境監測站。全處共25人,其中處領導2人,安全管理干部13人,環保管理干部5人,環境監測工4人,駕駛員1人。有一臺用于環境監測的“金杯”面包車、若干環境監測設備、儀器和照相機、電腦、打印機等安全管理設備。當時全公司各單位還編制有72名專職技安員,由技安環保處負責業務指導和業務考核。
在市場經濟時代,由于處于開放式的商業社會,國有企業所面對的商業環境除了客戶、供應商、銷售商等單一產業鏈上的合作伙伴,還有與產業鏈之外的政府、銀行、媒體等相關組織和團體打交道,傳達企業的良性信息,接受他們回饋的意見。公司的安全和環保工作的對外接口,主要是上級業務管理部門,政府方面分別有CQ市勞動局、市經委、市國防工辦、市環保局和市總工會等;行業管理部門是西南兵工局,上級主管部門是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安全環保部。
當時,政府對國有企業在很多方面實行放權,但由于環境保護是國策,勞動保護和安全工作也有法律法規的規范約束,政府對工礦企業的勞動保護、安全工作和環保工作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權限實行管理。企業若發生了死亡事故,按規定要由市勞動局牽頭組織,市經委和市總工會參與,進行調查、處理、結案;重傷事故則由西南兵工局牽頭組織調查、處理。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上崗證的辦理由市勞動局管理,特種設備與動力設備的年檢年審由市勞動局負責;環境監測和治理由市環保局下達指令并監督執行;新、改、擴建工程的初審驗收“三同時”審批由市勞動局、市環保局、市國防工辦和西南兵工局負責。
這些政府部門、上級部門和BJ總部的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每年都要組織幾次對公司的安全生產、勞動保護和環保管理進行檢查指導等等。作為公司安全環保部門新的負責人,公司對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的業務聯系溝通,一般由我出面協調,以建立縱橫關系,依照法律法規管理到位,維護公司和職工的權利和利益。
我管轄的業務范圍遍及整個公司。我的辦公桌上有了自己的專用電話。公司還為我配了一部摩托羅拉傳呼機,傳呼機號碼8328816。我經常要下車間檢查現場,有時要到上級機關開會或到政府部門辦事,辦公室有急事會Call我。聽到別在腰間的傳呼機發出“嘟嘟嘟”的聲音,我會立即找電話回對方。小小的一個BB機,提供了許多方便,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由于工作上增加了大量對外聯系,也為了及時掌控和處理公司內部的突發情況,春節前,公司按照既有的規定和相應的職務待遇,又在我家里安裝了一部工作電話,通過公司的總機接轉可以全國直撥,電話號碼“8813741(公司總機號)轉3052(我家里的分機號)”,我家里的工作電話號碼也列在了公司電話薄上對外公布,任何人都可以查閱撥打。無論是工作日或是節假日,全天24小時都可以方便的內外聯系。
擔任了公司重要職能部門的領導職務,我的名字也被列入了公司的組織系統表,工作的內容也比過去有了很大的變化。
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把責任扛在了肩上,這就意味著權力大了壓力自然而然也大了。
以前我是單打獨斗,處于“聽命于人”的地位,要按照部門領導的指示行事,只需服從于組織的任務和目標,準確無誤地做好本職工作就行了,不用自己擔事。如今我就是部門領導,是單位里的主角,隨便說句話便應者如云,對于下屬員工的工作方向、工作內容、工作品質及工作方法既有職權,也有責任。
以前是我不時向領導反饋情況,接受任務;現在是下屬定期向我匯報工作,聽候指示。我收到室主任的報告后,要匯總分析各個業務口反饋的信息,根據需要或是與其他部門的同事檢討一項業務,或是在公司相關會議上協商一項工作,檢討或協商的結果納入下一步計劃。
身為部門領導特有的任務之一,就是對自己管轄的一些業務工作作出決定,這屬于公司各個部門需要承擔的中層管理決策范疇,這種情況雖然不復雜但分量挺重。在這方面,公司有一套系統化的程序,有明確的要素和一定的步驟。我要做的是,憑借觀察和分析把問題看出來,運用知識和經驗對例行性或偶然性進行判斷,并找出決策所需的邊界條件:針對“常態”的例行性決策,主要依據原則而作出;而針對“偶然的例外”的策略性決策,則雖依據實際情況的特殊性進行處置。
決策是高度專業化的職能,是由責任分明的少數人通過思考和權衡在若干項方案中進行的選擇。不管哪類性質的決策,均要以觀念理解為基礎,設定具體的框架與目標,同時兼顧執行的方法。力求簡單易行,具有可操作性,使之演化成為部門的具體工作或項目布置下去,落實到員工的行動中。
其實所謂“領導”,并非需要多高的智慧或具備什么天賦,而是人人皆可達成的專心、決心和靈活的手腕,研究行之有效的對策,采取合理的行動。所以,溝通成為工作的常態,假如部門工作遭遇困難和碰到問題,我不可能等待上級指示或依靠下級想辦法,必須立即著手與部屬溝通,或與當事人一對一談話,深入了解情況,交流意見,修訂計劃,調整進度;或召開會議,協調相關部門,出面解決問題。這一點,也是職責所至。
落實公司的會議決議或公司領導指示,一般都以計劃為起點。我要與不同的部屬商討相關業務的工作方針,擬定部門的工作計劃,時刻把握進度,適時做出指示,投入相應的資源確保計劃完成。
公司對部門拔了預算就有了考核。務實高效地實施預算,弄懂財務報表也成了我最起碼的基本功。關于這個問題,用不著在這里多嘴多舌,都是明白人。那報表里面的學問,說深也深,說淺也淺,全靠自己領悟。
除了財務考核,還有上級的巡視檢查、公司的紀檢檢查,以及每年都要面對的業績考核,你都得分出精力用心應付。其實分心也是一個煩惱,但這也是工作的內容。
在及時處理手上的實際工作之外,每個月我還要接收和發出一些文件。有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和CQ市相關政府部門等外來文件,或公司上報材料;更多的是公司內部管理流轉的紅頭文件。文件即信息,閱讀、領會、傳達、學習、檢查、落實,自有一套工作體系,表面上虛無縹緲沒有成就感,其實處理信息同樣需要消耗管理能量,有時甚至比做具體工作還要花費精力。
當領導的人通常手里握有籌碼。擁有籌碼也就擁有了駕馭人的能力和掌控局勢的本錢。所謂籌碼,就是可用于交換的利益。而在交換利益中促進各方的妥協,則稱之為手腕。當然,身為“領導”雖然擁有一定的權力和資源,但同時也承擔著相應的責任與任務,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壓力。
另外,大概“領導”在別人眼里成了有利用價值的人,我的身邊無形中多了不少工作關系,也有一些巴結討好的人,業務時間的應酬也徒然增加了,也不能說都是別有用心。好在我是個謹慎的人,會小心提防被責任與能力之外的事情所拖累。
由于技安環保大樓偏居一隅,撤銷處級機構的那幾年也許疏于管理,勞動紀律有所渙散。新的技安環保處剛成立時,形勢不容樂觀。面對百廢待新,當務之急是統一思想、落實工作責任、恢復工作秩序,盡快穩定公司的安全和環保管理局面。
我用一周的時間深入基層摸清生產現場的安全和環保管理情況,又分別找了處里兩室一站的室主任、副室主任和各個專業業務骨干談話,了解職工的思想狀況,迅速擬定工作計劃。本著嚴于律已,寬于待人的一貫作風,首先制定了詳盡的安全和環保管理方案,經公司分管安全環保的副總經理審批后實施,成為部門日常行動的規范。
經過大力改革調整,在屬下員工的支持下,安全工作很快有了起色,安全檢查、危險點檢查定期開展,安全培訓也布置了下去,環境監測工作也逐步恢復了正常。我還利用春節放假前的時間,專程走訪拜會了西南兵工局、CQ市勞動局、市環保局等等上級和政府相關部門領導,很快建立起了工作聯系。
公司對新任中層領導干部的上崗培訓工作,也緊鑼密鼓地開展。3至10月,公司安排我參加了“CQ市第一期環保干部崗位培訓班”,采取周末上課和到相關單位現場參觀學習等方式,學習了《環境管理》、《環境法基礎》、《行政管理》、《生態保護》、《環境經濟學》等課程,取得了環保管理干部上崗證,學習期間我撰寫的論文后來還刊在《兵工環保》雜志上。5月5日至6月3日,公司又安排我參加了西南兵工局黨校舉辦的兵工行業中層領導干部培訓班,取得了中層領導干部的上崗證。
學習結束回來后,公司改革調整的文件正好下發到各單位。當年初,建設集團全面推行了經濟責任制與指令性計劃生產并存的生產經營管理模式,結束了歷史沿續的單純指令性生產經營模式。8月,公司又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和國家軍工產品質量體系認證。
為適應新的管理模式,公司按照國家對國企深化改革的重大舉措,開始了新的一輪下崗分流,這輪裁員給技安環保處下達了三個名額。要完成這個指標相當棘手,但是又無法回避。
公司的這次下崗分流改革,實行了“末位淘汰”的方法,對全公司員工的震動很大。什么是“末位淘汰”?打個比方來說:在一群賽跑的選手中,每一個選手不必費盡全力爭第一,只需要跑贏最后幾名選手就行了。按照“叢林法則”,你落后于強者無所謂;但必須戰勝弱者。否則,你就是弱者,將面對慘遭淘汰的命運。
但必須有人走,這是上面定的,我這個處長也束手無策。沒辦法,我只好硬著頭皮,按照公司文件的要求,針對處里員工結構和現實表現,制定上報了處里的下崗減員方案。
實事求是的說,個別國有企業員工的素質確實有待提高,觀念確實需要切實轉變,表現不佳的人確實有必要無情地淘汰掉,否則就是對其它人的不公平,改革具有現實的意義。公司分管領導在我上報的《技安環保處下崗減員方案》上作出批示:改革就是要調整不思進取的人,調整利用工作之便假公濟私的人。要敢于硬碰硬,也要注意工作方法,確保平穩過渡。
我當然想這么干,可雖然有了上方寶劍,但下崗分流工作依然阻力很大,困難重重。不瞞大家,有手下的員工私下給我送禮送錢的、悄悄請吃飯的;也有公司其它單位的領導找我說情的。我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不近人情的通通回絕,我并沒有意識到我頂住了壓力,也因此得罪了人。
就這樣,幾經周折,大費周章,到年底,總算通過組織程序,完
就在我艱難地啃改革的硬骨頭時,另一個考驗又接踵而來。我這個出生于發龍王水日子的人,上任的當年便接受了洪水的洗禮
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向行業所屬單位下發文件,發出抗洪救災的號召,CQ市也召開緊急會議進行了專題部署。接到市政府的紅頭文件通知,我以技安處長的身份陪同公司分管領導,到市府大樓參加了會議。建設集團位于長江岸邊,離長江最近的是木工車間和工廠水廠的深水井,還有一個專用碼頭,是市防汛重點單位。作為公司專業管理部門的領導,我身上的防汛工作壓力巨大。
按照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的文件精神和CQ市專題會議要求,公司迅速成立了公司黨政領導領銜的防汛領導小組,武保處出面組織民兵成立了防汛搶險隊伍,加大了防范力度。我是公司防汛領導小組的成員之一,立即組織處里的全體同志,積極行動起來,連更連夜制定了緊急預案,調集和儲備了防汛物資器材,加班加點對公司進行了全面的安全防汛大檢查,對梳理出的事故隱患,督促公司相關業務部門,進行了大量艱苦的整改工作。并按上級的通報,實行了汛期晝夜值班制度,包括夏休和星期天,我都帶領技安室的同志輪流值班,在廠區不辭辛勞地巡回檢查,指揮轉移物資,修建臨時防護設施,吃飯時間也不回家,統統在工廠食堂訂盒飯。同志們團結一致,以高度的責任心全力投入防洪防汛工作中,確保了公司的汛期安全。
防洪防汛工作結束后,9月,公司下發文件,開展年度的職稱晉升評審工作。我被安排作為公司高級職稱評定組5名評審之一,參加了公司當年高級職稱晉升的評審工作。
1999年,為迎接建國50周年國慶閱兵,國家給公司下達了“9910工程”任務,生產國慶閱兵裝備95式5.8毫米自動步槍。隨后,95式5.8毫米自動步槍開始大量裝備部隊,是我軍第一種大規模列裝部隊的小口徑單兵作戰武器。
為保障“9910工程”任務的順利完成,我從年初開始,就組織技安環保處的員工,根據公司管理模式的變化,制定了針對性的方案,對內部人員進行了重新分工,重點是軍品生產和現場事故防范,并和大家一起,日夜深入生產現場,采取各種安全和環保技術措施,確保三班制生產的安全運轉。4月,我組織完成了公司軍品定型的技安環保審查。到年底,又先后完成了水泵房、空壓站、摩托車測功房的噪聲治理;建成乳化油廢水處理站兩座;完成了摩托車裝配車間和沖壓車間的酸霧、漆霧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