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朱標遇刺 呂氏發動宮變
- 大明:爺爺你朱元璋,帶我造反?
- 無名小卒LXY
- 3309字
- 2025-02-18 00:05:00
洪武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午時初刻,奉天殿。
“退朝~~”隨著一名太監的呼喊,朱標起身從側門離開。
他沒有回東宮,換了衣服便帶人朝東華門而去。
朝陽門外大街末端街邊,一座二層酒樓的二樓,某扇窗后幾名漢子眸光冰冷的盯著遠處走來的朱標等人。
其中為首的漢子抬手對著對面布店二樓的人做了一個手勢,得到回應后,幾人拿起手中的手弩靠在窗邊。
窗戶在沒發出一點聲音中慢慢打開。
一身便衣的朱標坐在馬車上看著道路上來來往往的行人。
張順、侍衛隊長、侍衛們圍著馬車而行,沒誰發現前方二樓有數把冒著寒光的箭矢瞄準自己一行人。
除了為首之人,其他人都不認識朱標,但這群人的目標就是殺馬車上之人。
路上來來往往的行人,路邊叫賣的商販各自為自己的生活忙碌。
馬車行至埋伏點時,幾名百姓和一名攤販起了爭執,并在路中扭打在一起。
朱標叫停了馬車,下車邁步上前查看。
“殺!嗖嗖...”
此刻酒店二樓,一聲冷喝及殺手們扣動手中手弩的機關一支支弩箭朝朱標等人射去。
“不好!殿下小心。”
一直在警惕的侍衛隊長聽到異響及破空箭矢聲就知大事不妙,猛然撲向正在調節事端的朱標。
“噗嗤...!”
侍衛隊長動作終究慢了一拍,幾支弩箭射入朱標及侍衛隊長的身體。
一擊得手,刺客們急速退去。
街上剛剛打架的幾人、路過的百姓、商販們看到這變故連忙丟下攤位四處而逃或是拿著門板快速關門。
“抓刺客~~”侍衛們抽出衣內的武器快速沖向正要關門的酒樓及布店。
不是目標且毫發無傷的張順愣了好一會,才反應過來大聲喊叫:“有刺客!有刺客!”
時間不長一群衙役、士兵風風火火的趕來,好似提前知道這里會發生變故。
驚慌的張順沒有注意這個細節,著急忙慌的他讓侍衛背著背上、手臂插著箭矢暈迷不醒的朱標、侍衛隊長往朝陽門跑。
與此同時,周德興、韓林兒帶著人馬把通往基地的幾條主要道路封鎖,防止消息傳到朱元璋那里。
強行接管麒麟門、滄波門、高橋門、上訪門、夾崗門幾處城門的周德興在明。
在高橋門外通往基地的必經之路布有眾教徒的韓林兒在暗。
其他的外城城門都被周德興的‘好友’及呂氏掌控的將領強行接管。
以緝拿刺殺太子的兇手為借口實行只許進不許出,強闖者格殺勿論!
......
午時三刻,紫禁城,春和宮,呂氏寢殿內。
看著渾身是血、昏迷不醒的朱標,呂氏滿臉驚慌的大喊:“快去傳太醫,快~~!還有通知父皇。”
“是。”一群女官、太監匆匆跑出寢殿。
一會后以郭惠妃為主的后宮嬪妃、未成年就藩的皇子朱梓、朱檀、朱椿、朱柏......等等來到東宮。
眾人圍著正在給朱標拔箭頭的幾名太醫不敢出聲。
匆匆趕來的六部尚書及眾文武大臣沒有誰能入東宮,全被侍衛阻攔。
被阻攔的眾大臣都慌了神,朱元璋除了前幾日在封賞傅友德、藍玉等人露過面又玩‘消失’。
吏部尚書余熂(xi)看了看重兵把守的春和宮大門,對著幾位尚書開口:
“諸位,本官剛剛收到消息,整個皇宮戒嚴!皇宮外也被京營的兵馬圍得水泄不通,陛下又不在宮中,這如何是好?”
戶部尚書郭桓對周圍幾人拱了拱手,開口道:
“余大人、諸位同僚,現在我等不是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應該盡快找到陛下。”
“郭大人所言極是,今儲君遭襲,我們現在首要之事應尋到陛下。”
禮部尚書趙瑁對郭桓點了點頭,隨即附和其觀點。
“對對...我等也是這樣認為。”兵部尚書俞綸、刑部尚書王惠迪、工部尚書麥至德三人跟著點頭附和。
其他幾名挨他們近的大臣也圍上來與幾人一起討論刺殺之事,甚至還投靠呂氏的官員明里暗里提出繼之君的話題。
此刻,春和宮呂氏寢殿里。
幾名太醫取完箭矢把朱標中毒的事情對眾人說了一遍。
郭惠妃面色冰冷、不可置信的看著面色慘白、危在旦夕的朱標,內心急得已經不知怎么說話。
呂氏哭哭啼啼一會等太醫退出去后進入主題,抹了一把眼淚開口:“惠妃娘娘,如今陛下不在宮中,
太子殿下又出這等大事,現在宮中應有人出來主持大局,要不你來指定誰來維穩宮中之事。”
大吃一驚的郭惠妃連連擺手:“不可...后宮不得干政,再者我一婦道人家怎能牽扯朝中之事!”
呂氏梨花帶雨的看著她,內心不屑,你敢嗎?“那現在如何是好?八弟你看?”
庶出八子朱梓聽到她禍水東引連忙擺手,老爹什么人自己還不清楚?這呂氏想讓自己死?
其他皇子不等呂氏問話趕緊退開。
郭惠妃此刻也沒了主張,無奈開口:“讓諸位大人一起進來議這事。”
呂氏等的就是這句話,當即點頭:“如此就按惠妃娘娘說的辦。”
春和宮主殿里。
呂氏把朱標現在暫時安全的情況說給六部尚書、文武大臣等人聽。
隨后又說陛下不在宮內,朝中事務又不能沒有人處理,讓諸位大人商議定奪。
然后一群后宮嬪妃、皇子、呂氏都靜靜看著一群文武大臣在大殿中嗡嗡的各抒己見。
未時三刻,一群人在東宮沒完沒了的商議時。
從京營、五城兵馬司回來的周德興拿著朱標手書,把御林親軍十二衛中除錦衣衛,金吾前衛,羽林左衛,
羽林右衛,四衛人馬外的八位人馬收入囊中并把八位指揮使軟禁起來,后知緣由大呼上當,可已為時已晚。
謀劃多時的呂氏第一時間就安排人把御林親軍的消息渠道給堵截。
八位指揮使雖看出有問題,但他們當時不知朱標出事,看到確實是朱標親筆手書不敢反抗乖乖交出兵權,
還有他們以為陛下結拜兄弟周德興得到陛下默許。
朱標不像其他太子儲君,就算他當著朱元璋面造反,朱元璋會樂呵呵的把自己綁起來送給朱標,
這才是讓八位親衛指揮看到朱標親筆手書才輕易交出兵權的主要原因。
申時初刻,呂氏看到出現在主殿內的周驥對自己點了點頭,她又對著正在激烈討論的戶部尚書郭桓使了使眼色。
郭桓不動聲色的回應后,出聲打斷正在激烈討論的其他五部尚書。
“諸位大人,大家都別爭啦!我們還是按陛下祖訓行事。”
“可是...”吏部尚書余熂還想說什么被郭桓打斷。
“余大人,事到如今只能按陛下祖訓讓允炆殿下暫時監國,待太子殿下蘇醒或是陛下出現再做定奪。”
幾位尚書都點頭贊成:“此事暫且按郭大人所言。”
隨后一群人來到郭惠妃、呂氏面前說明這個情況。
郭惠妃也沒太多深思這個問題當即點頭答應。
只是內心不斷祈禱陛下、姐姐在京郊不久后就會知道此事,快快回宮主持大局!
呂氏壓住內心的激動,裝模作樣的說允炆還小、不懂事借口拒絕,不知情的眾官員還安撫她。
就這樣原本緊張的氛圍變得異常和諧,同樣演技在線的朱允炆對著眾大臣一一見禮。
眾官員都倍感欣慰同時也希望在此期間里多拿一些‘資源’,就算以后陛下怪罪也有人背鍋。
......
洪武十七年三月二十日早朝,朱允炆成功的頂替了朱標,此時正坐著奉天殿龍椅旁朱標的位置。
第一次上朝緊張無比的他在郭桓的幫助下渡過了第一次早朝。
洪武十七年三月二十一日早朝,朱允炆按照呂氏的方法能解決一些無關緊要的政事。
七日后,洪武十七年三月二十八日早朝,讓眾大臣意想不到的人和朱允炆一起上朝。
更意想不到的還有改名為白勝的韓林兒,他模樣有很大變化,可一些老人還是能認出他。
呂氏以幫助朱允炆處理政務的理由坐在他身旁一側。
一些看不慣的文武官員站出來指責她居敢入奉天殿參政,結果就是被莫須有的罪名押入詔獄。
呂本若是活著知道呂氏這樣急不可待,非得給她幾個大比兜,當然有‘智囊’的呂氏也不會這么傻。
韓林兒是禁忌,雖有老人認出他,但沒誰敢明說,都裝聾作啞。
錦衣衛駐地由于毛鑲不在同時還調走大部分人馬,錦衣衛剩余的人員也被周德興強勢收編。
這一刻大殿中所有文武官員都知道呂氏的野心,奈何木已成舟,陛下又一直沒出現,太子殿下現在如活死人一樣不見蘇醒,又在呂氏明里暗里威脅中無奈選擇妥協。
在周德興接管京城防務時,遲遲不見陛下回宮的郭惠妃等人就知道時局大變,奈何手中無權只能靜待朱元璋回宮。
此時在基地內和朱英一起建造水電站的朱元璋還不知道自己差點把自己玩脫!
毛鑲幾次當面匯報說京城可能出事,派出去的人一個沒回來。
正對水輪發動機產生濃厚興趣的朱元璋不以為然將毛鑲打發走,以為朱標封鎖京城是對白蓮余孽大清繳。
無可奈何的毛鑲沒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也沒充分的理由再勸他,只能再等有用的信息。
朱元璋安排在京城的暗線都在找機會出城,可謀劃多時的周德興、韓林兒哪能不知道朱元璋的后手?
有呂氏的暗自幫助,那些暗線完全沒有機會出城,也怪朱標之前被她枕邊風吹太多,好些密事都給她提過。
周德興或許還會念及舊情不要他們的命最多抓入大牢關押。
可呂氏、韓林兒沒那么多舊情,發現異常人物不管不顧就地格殺!
也是他們的狠辣才使得城中很多暗線不再敢輕舉妄動,基本都潛伏了起來等待出城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