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春雨
- 回到1978年,我從養豬開始
- 盤古斧
- 3066字
- 2025-03-13 22:05:40
轟隆隆。
春雷一響。
下雨了。
春雨貴如油,滴滴答答的敲打著向陽大隊的一個個屋子的瓦片,雨水的聲音,在大山的山谷里面,不斷的回蕩起來了。
“今年下雨有點早了,大水泊那邊的灌溉渠沒有打通,還有咱們從涂水引水上去的灌溉渠也沒有打通,怎么辦?”
下雨是好事,但是工沒干完啊。
灌溉渠要改道。
走大水泊那邊,需要上山下山,雖然做的一大半了,但是還差點距離,最后沒有完成循環貫通。
雨一下。
水存不住。
到時候等到插秧就麻煩了。
水,可是農作物的根本。
“大隊長,這雨,這看來,要下幾天時間,大水泊的山勢,沒有灌溉渠引過來,水沒辦法在梯田存起來啊!”黃多余跑了一趟大水泊梯田,火急火燎的跑回大隊部找趙江山。
“去所有生產隊叫人,能喘氣的爺們,有雨衣沒雨衣,哪怕赤膊上陣,都要給我去干活!”趙江山穿上雨衣,提著鋤頭,大聲的說道:“今天不管如何,要把灌溉渠給打通了,關乎我們一整年的收成,誰掉鏈子,我收拾誰。”
“好!”
余文濤親自去喊人。
他們沒通電,大喇叭都沒有,通知各個生產隊的事情,只能靠人力去跑,一個生產隊一個生產隊的跑。
“瑪德,這群人太憨了,真是不怕死的!”
趙東陽來到大水泊的時候,山上已經人滿為患了,在大雨之中,他們嚎啕著干活,吆喝聲音震耳欲聾,趙江山的號召力,絕對是向陽第一,開一個口,是個爺們,都上陣了。
要知道,現在下雨,下雨的時候,山坡這些地方,很危險的,不說引發滑坡和山洪什么的,山坡的地方很滑的,一個不小心滾下去,那就是非死即傷了。
“這事情可不少見!”
豬秀才穿著雨衣,站在趙東陽身邊,看著山上那些干活的人,道:“向陽人比其他大隊的人,要說多點什么,那就是韌性,百折不撓,有趙江山這個主心骨,那是能夠團結一致,干什么都能干成,不然就這貧瘠的地方,早八百年就玩完了,當初修路的時候,你老漢半條腿都傷了,還不是冒雨帶著他們往死里面干,干不死,只能往死里面干,因為向陽,只剩下這點執著了!”
“我們修改過的灌溉渠的圖紙拿來沒有?”趙東陽深呼吸一口氣,老子英雄,兒子也不能慫,他要干,那只能干了,但是要講究方式方法。
“你真打算用修改之后的圖紙來做啊,修改之后的灌溉渠,有點復雜,水流上下,講究順,一旦轉圈圈的,水過不來,那就要重修了,而且現在只是我們的初步想法,不作數的,你這時候讓他改道,他未必愿意!”
豬秀才說道。
“總不能讓他們在大雨之中泡幾天啊,今年的春雨來的太早,也太猛了,如果灌溉渠不能盡快搞定,不僅僅是莊稼的問題了,水從山上下來,四隊五隊地勢高一點,一隊二隊可能要遭殃!”
趙東陽看著灌溉渠,說道:“把水引去涂水是最好的,但是那邊那段,也沒有修好,再說了,從涂水引水上來才是目的,引入涂水,就有些太浪費了,直接引西門峽,在西門峽開個小魚塘,是最好的選擇!”
“工程大,早說比較好做,現在,火急火燎,能打通灌溉渠,就已經不錯了!”
“試一試吧!”
趙東陽上山,一腳泥巴,一腳石頭,路難走,還是折騰上去了。
“你來干嘛?”趙江山正在用大鐵錘給錘石頭,這最后一段渠,最難做,這一片,都是石頭,不錘開,水就沒辦法從灌溉渠過來了。
“老漢,這樣做不行,灌溉渠要改道!”
“沒聽到你說什么?”
“我說,灌溉渠要改道!”
“現在改個屁道了,我現在打通都難,還要改道,我哪有這功夫的,你看他們,一個個冒著大雨就是為了打通,保證這二百畝梯田的水!”趙江山怒喝:“你沒事情就不要來搗亂!”
“不改道,水從這里下去,藏不住,萬一從大水泊倒灌下去,就能把一隊二隊給給淹了!”
“不可能,咱們向陽,這么多年,都沒淹過!”
“這么多年沒淹,是因為大水泊這個位置,把山上的水都給擋住了,大水泊側翼都是山石,能擋住山上的水,可現在大水泊這里開了梯田,灌溉渠再打通,水就順過來了,你別忘記了,這水不僅僅是山泉水,還有涂水河,水位一上漲,灌溉渠就滿了,梯田一層層下去,大雨根本就藏不住水,灌溉渠的位置全不對,是能供應給大水泊的梯田,但是水過猛,那就是山洪了,下面怎么辦,躲過了春雨,那夏季的梅雨季呢?”趙東陽大聲喝起來了。
他發現毛病,第一時間就想要商量一下,但是趙江山是一個急性子,說干就干了,直接帶人上來干起來了,他想要商量,都商量不了,只能臨陣爭執。
趙江山倒不是一個不聽勸的人,他一開始著急,是覺得灌溉渠沒打通,他們辛辛苦苦開墾出來的二百畝梯田,會因為水資源的問題,今年沒有收成。
可如今,趙東陽的話,倒是讓他不得不重視起來了。
“那你想要怎么改?”
趙江山摸了摸臉上的雨水,看著趙東陽,直接問。
趙東陽趕緊把灌溉渠的圖紙給拿出來,上面有透明袋子給裝著,不至于沾水,他指著灌溉渠,說道:“大水泊這一段,我們先不要管了,梯田本來有存水功能,把田埂給圍好就行,讓灌溉渠繼續往西門峽那邊走,然后在西門峽開一個小魚塘,引水下去,再轉個圈回來,從這里開三岔口,讓水一邊回到大水泊,一邊走三叉坡,這樣一來,把灌溉渠繞蹙大隊一圈,保證我們以后都不缺水資源!”
“工程太大了,現在這么大雨,怎么干?”趙江山覺得不實際。
“先干一半,存水,灌溉渠最后也是走我們西門峽的,主要是渠道開寬一點,另外就是挖魚塘,人多力量大,兩天,能把小魚塘給搞出來,還有,回流的水渠,我們也可以干了,在西門峽干,總比在山上干要安全很多,現在這情況,雨越下越大了,大水泊這邊,太危險了!”
趙東陽最怕的就是安全問題,大水泊,這是山上了,梯田是從山上一層一層的下去的,而灌溉渠也是走山上了,有些地方,還是從懸崖峭壁過來的。
開起來,本來就難,哪怕是平時,都要小心翼翼,如今下雨,那就更加危險了。
“大隊長,東陽說的有道理,剛才李狗子滾下去了了,頭破血流的,去找嫂子包扎了,這樣下去,問題很大啊!”余文濤在旁邊說道:“在西門峽開魚塘,也能緩解目前的雨水,灌溉渠去到那邊的水塘,也能存得住水,最少保證我們八百畝水田今年能有水,至于梯田這邊,只能看運氣了,咱們可不能把人命給堵在這里啊!”
七十年代的水資源,珍貴。
五六十年代,向陽也是非常缺水的。
這二十多公里的水渠,是趙江山來了向陽,做過的最大貢獻,也是他能得人心的關鍵之一,當初他領頭,沖在最前面,從大山里面把山泉水引過來,腦袋被石頭磕破過,腿被毒蛇咬過,手骨折過,輕傷不下火線,重傷依舊參與指揮,讓向陽從四百畝水田,增加到八百畝,真正的脫離了糧食危機。
如今來說,這條水渠,依舊是他趙江山的功勛。
可趙江山是戰場上的硬漢,不是愛慕虛榮的人,他的功勛章,從來不掛在胸口,黨把他教育的太好了,只要是對國家好,對人民好,對向陽大隊的社員好,他什么都可以不要的。
“好,改!”
趙江山沒有猶豫多久,就答應了。
這時候,趙大隊長的號召力,再一次體現的淋漓盡致,大家上山來干活,沒有怨言嗎,下雨天不用上工,誰不想休息一下,大雨冒險上山開水渠,誰心里面會舒服。
可趙江山說干就干,說不干,就不干。
說去西門峽干,烏泱泱的一群人,直接跑去西門峽了。
大隊長管隊長。
隊長管社員。
人雖然多,但是做事情不亂,一個個生產隊都能分配到自己的人物,地方夠大,全方位放開,有計劃,每一個人物分配到位,速度自然就提上來了。
“瑪德,啥時候我能有他這樣的一言九鼎的號召力啊!”趙東陽看的羨慕死了,他這老子,真真是在向陽大隊扎下根來了。
“你想想就好了,趙江山在向陽的號召力和威懾力,別說你,你爺爺都比不上!”豬秀才說道:“大家怕他,但是也敬他,那是他這十幾年,應該得到的尊敬。”
“哼!”趙東陽不信邪:“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換舊人,總有一天,我能出頭,到時候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就得死在沙灘上!”
“好志向!”
豬秀才豎起大拇指,說道:“我倒是看看,你啥時候能超過你老子,挺期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