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變招與血戰

耿炳文出征之后沒多久,朱允炆就在齊泰和黃子澄的攛掇下準備換帥了。郭英與耿炳文同為碩果僅存的老將,此時已經六十四歲了,在此之前他從未有過獨當一面的經歷。當朱允炆選帥時,耿炳文還未戰敗,所以他始終認為,朱棣起兵造反只是小打小鬧,這是一個歷練新生代將領以及提拔心腹上位的絕好機會。基于這種原因,郭英被排除在候選人名單之外。

老將不能選,年輕將領也不太多,遍觀朝野,眼下能用的就兩人,一個是徐達的長子徐輝祖,另一個就是李文忠的長子李景隆。朱允炆并沒有過多猶豫就選定了李景隆,后世很多人因此大肆攻訐小皇帝,說他眼光極差,怎么就選了李景隆這么個繡花枕頭當統帥呢?其實從當時的客觀環境來看,朱允炆的選擇并沒有錯。單看靖難之前的表現,徐輝祖和李景隆差不多,這兩位軍二代并沒有多少拿得出手的戰績,只是在各地練兵演武,按說朱允炆提拔誰都可以,但徐輝祖的身份有些尷尬,他是朱棣的小舅子。如果朱允炆把大軍交給徐輝祖,誰敢保證他不會在關鍵時刻放水,甚至反戈一擊,帶著朱棣一起殺向南京呢?

在這方面,李景隆的優勢極大,他的奶奶是朱元璋的二姐,他是朱允炆的姑表兄,在逮捕朱棣的親弟弟周王時,就是李景隆帶的隊。從這個角度來看,李景隆和朱允炆有親,和朱棣有仇,由他來統軍平叛,政治可靠性是有保證的,他絕不會在關鍵時刻投敵,所以朱允炆選擇了他。

李景隆到任之初的表現中規中矩,他知道大軍新敗,這時候不能搞大動作,所以他按兵不動,先想辦法提升士氣,為士兵們恢復信心。史書在談及李景隆初至軍中的表現時,說他妄自尊大,諸將官都不開心,覺得自己不受重用。我認為這種說辭靠不住,因為何福、瞿能、平安等人都在李景隆手下獲得了不少機會,根本看不出“不受重用”,這也為他們后來的大放異彩打下了堅實基礎。只能說李景隆初至軍中,可能對諸將官不太了解,他們又剛打了敗仗,所以李景隆會用一種審視的眼光看待他們,只要能在隨后的戰斗中表現出色,李景隆還是會提拔他們的。

稍作整頓之后,李景隆于建文元年(1399年)九月帶兵來到河間,擺出一副要攻打北平的架勢。據史料記載,除了耿炳文手下的十萬大軍,朱允炆又先后向前線增調了部分軍隊,李景隆也將周邊的零散守備軍整合在一處,總兵力達到了三十萬。朱棣手下的軍隊人數不詳,但根據臺灣明史研究會會長徐泓教授判斷,此時朱棣的總兵力應該不超過三萬。

面對如此懸殊的實力對比,朱棣當時的第一反應就是守不住,要想辦法拉外援。這外援該怎么拉呢?要知道,此時的朱棣是亂臣賊子,朝廷對他的稱呼也是“燕賊”,他正處于人人喊打的階段,可朱棣始終堅信,朱允炆伙同南方官僚集團打壓異己勢力,肯定有很多人敢怒不敢言,只要自己謀劃得當,這些被打壓的人就會通過不同渠道來支持自己。

朱棣的想法得到了姚廣孝的認可,他也認為不能坐困等死,北方幅員遼闊,實力派數不勝數,只要朱棣能想辦法整合這些勢力,勝利自然會不期而至,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哪怕多送幾張空頭支票也是值得的。可是第一步該怎么走呢?張玉建議北上襲取大寧(今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那里是寧王朱權的封地,他手下的“朵顏三衛”英勇無敵,只要能把寧王綁上戰車,那就是上天賜予的絕佳臂助。與此同時,還應該加緊聯系遼王朱植,他也是軍中宿將,帶著一支強軍駐扎在東北邊境。要是能得到遼王的幫助,收拾李景隆就更有把握了。

朱棣覺得這個辦法甚好,于是開始分派工作。朱棣帶著張玉和朱能前往大寧,長子朱高熾鎮守北平,姚廣孝和邱福從旁輔佐。朱棣本來不想讓姚廣孝留下,是老姚主動提的要求,他認為自己不是武將,在奇襲大寧時派不上大用場,還是留在北平協助守城為好。留下來更危險,姚廣孝肯定也知道,但他依然做出了那樣的決定。身為朱棣的護衛,卻要在這個關鍵時刻與主人分開,邱福同樣毫無怨言。

朱棣為什么能取得最終勝利呢?自然有許許多多的外部因素,但在分兵襲取大寧這件事上,我看到了朱棣集團百折不撓的勇氣和九死無悔的心性,更從朱棣身上依稀看到了當年朱元璋創業時的影子,成功從來都不靠僥幸和天命。朱棣集團眾志成城,打算放開手腳血拼一場,但北平城內的各大利益集團對朱棣的信心卻并不充足,就在朱棣打算聯絡兩位藩王時,遠在南京的朱允炆也得到了消息。

雖說朱允炆不把朱棣的實力放在眼里,但他也不希望在同一時間樹敵太多,要是朱棣聯合了寧王與遼王,那問題可就嚴重了,于是他立刻命令寧王和遼王進京,朝廷對他們有新的安排。

這時候就看雙方誰的速度更快了,最終朱棣略勝一籌。朱允炆的詔令剛進大寧,朱棣就已經帶兵圍城了,兩天之后大寧城破,守將被殺。進入大寧城后,朱棣立刻帶著幾個護衛前往寧王府,堂而皇之地求見寧王。寧王立刻率領親兵擺開陣勢,意思就是告訴朱棣:你可別過來啊,再過來我就喊人了!朱棣則擺出一副可憐巴巴的樣子,表示自己已經無路可走,只是希望在臨死前見見好兄弟:怕你多心,我還特意把軍隊留在了城外,你干嗎要這樣對我呢?真令我寒心啊。

寧王覺得架子已經擺夠了,于是點頭同意讓朱棣進府,但是護衛們的武器必須留在府外,否則發生意外了不好解釋。張玉的眼睛都氣紅了:燕王殿下是你的哥哥,他親自登門拜訪,你居然如此無禮,真以為我們不敢殺人嗎?朱棣對此倒沒什么意見,他命令張玉立刻出城管理軍隊,不得擾民,隨后又命令護衛卸下武器,隨自己一同進府。

朱棣在寧王府中住了幾日,整天拉著寧王說自己有多難,當初起兵也是迫不得已,錦衣衛都快殺到自己的臥室了,希望寧王能夠出面為自己說情。寧王自然是點頭不已,表示自己一向敬佩四哥,也相信他不會造反,畢竟這是我們老朱家的天下,怎么能自己造自己的反呢?這里面一定有誤會。

幾日后,朱棣說時間也差不多啦,北平那邊還在遭受圍攻,我可憐的孩子朱高熾還在城內呢,我要是再不趕回去,恐怕日后想為他收尸都難了。對此寧王也表示理解,于是他當場表示,自己立刻就回去寫奏折,向皇帝稟報你的冤情,都是一家人,有話好好說,何必刀兵相見呢?可當寧王把朱棣送到城外時,朱棣卻突然翻臉,他扣住寧王的手說:“你還是別替我寫奏折了,干脆帶著兵跟我走吧,咱把朱允炆給弄下臺,你我兄弟平分天下!”

面對此情此景,寧王自然是滿臉痛苦地大呼小叫:“我可是清白人家的老實孩子,干不了這種事啊,四哥你趕快放開我,否則將來咱倆都無顏去見九泉之下的父皇!”眼看寧王不愿屈服,朱棣一聲令下,張玉帶著伏兵殺了出來,寧王一看到這個場景,才淚眼婆娑、不情不愿地帶著朵顏三衛跟朱棣走了。

我相信這件事確實發生過,但寧王絕沒有被朱棣的小花招所蒙騙,這兄弟倆都是聰明人,一直在心照不宣地演戲。民國歷史作家蔡東藩先生對寧王的評價是“善謀”,其實就是說寧王這個人喜歡玩弄權術,這樣的人做事優柔寡斷,朱棣雖然看起來威風凜凜,但他畢竟有一個反賊的身份,實力也比較弱小,跟著他混真能有前途嗎?寧王實在是把握不準,他前腳接到朱棣的書信,后腳又接到朝廷的詔令,當兩份文件一同放在桌上時,寧王左右為難,心情矛盾至極。

此時此刻,寧王有三種選擇。第一種選擇較為激進,那就是無視朱允炆的詔令,積極響應朱棣,帶著朵顏三衛義無反顧地加入他的陣營,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大家共同推翻腐朽、墮落的南方小朝廷;第二種選擇則較為保守,那就是無視朱棣的來信,積極響應朱允炆,朝廷讓我進京我就進京,朝廷讓我圍剿朱棣我就立刻起兵,不把那個亂臣賊子弄死誓不罷休;第三種選擇較為中庸,那就是左右逢源,誰也不得罪,朱允炆讓我進京,我就反復拖時間,朱棣讓我出兵相助,我就一推二五六。沒辦法呀,你們雙方我都得罪不起,能不能把我當成空氣直接無視呢?

三種選擇都是有利有弊的,在這樣一個節骨眼上,應該怎么選擇呢?如果朱允炆有獲勝的希望,他自然會調整策略,響應朝廷的號召;如果朱棣一方有獲勝的希望,他自然也會調整策略,成全兄弟情誼。可現在雙方勝負未分,朱棣雖然弱小,但他一直在打勝仗,這時怎么能輕易下決斷呢?萬一判斷錯誤,將來豈不是要吃掛落兒?

所以寧王最初的選擇是中庸,他既不想選擇朱允炆,也不想選擇朱棣,現在雙方打得熱火朝天,寧王樂得在一旁看好戲。但當朱棣北上奇襲大寧之后,寧王的中庸策略玩不下去了。朱棣都打上門了,要么抵抗,要么從賊,還有其他辦法嗎?總不能跑到朱棣面前跟他商量,請他趕緊退兵,就當自己不存在?

所以,寧王玩了一出“府門拒燕”的把戲,表示自己決不會與亂臣賊子同流合污,朱棣看懂了這招,所以他表示自己是來看弟弟,決不敢有非分之想。到后來,朱棣用軍隊逼迫寧王跟自己一起走,就是主動戴上了惡人的面具:寧王一向忠于大明,是我用花招把他騙過來的。眼見朱棣已經幫自己把牌坊給立好了,寧王自然只能投桃報李,放下身段幫朱棣造反。至于“平分天下”的話,他那么一說,你那么一聽就行了,誰當真誰就是傻子。只不過在造反的過程中,寧王肯定也會想方設法地撈好處,為自己增加籌碼,以防朱棣將來功成之后翻臉不認人,也要防止朱允炆在剿滅朱棣之后順手把自己也給收拾了。

朱棣搞定了寧王,就意味著他沒時間去搞定遼王,因為朝廷的詔令肯定同時發出,即使算上路程的差距,兩份詔令肯定也會在幾天內陸續到達。最初,遼王肯定也會像寧王那樣選擇中庸策略:我就想關起門來過自己的小日子,你們神仙打架別連累我行不行?

如果朱棣正在與南京政權膠著,那么答案或許是可行的,可此時雙方已經開始動手清理第三方勢力了,再想搞中立就很難了。朝廷的官員自然會向遼王施加壓力:“王爺您必須立刻進京,否則就是從賊!”在這種背景下,遼王也只得心不甘情不愿地往南京趕,隨后被遷往荊州。

盡管沒能把遼王拉上戰車,但有了寧王的相助,朱棣的底氣也足了許多,此時他正在加速行軍,恨不能立刻趕回北平,解救自己的兒子和忠臣們。朱高熾是朱棣的長子,生下來就有先天性疾病,后來又得了小兒麻痹癥,所以行動不便,身體肥胖。朱棣并不喜歡這個長子,卻非常喜歡二兒子朱高煦,他認為朱高煦很像自己年輕的時候,一樣的驍勇善戰,一樣的絕倫逸群。可在選世子時,朱棣卻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長子朱高熾,給出的理由自然是“立嫡以長”,可實際上,朱高熾這個兒子總會令朱棣想起自己的大哥朱標。

朱標寬厚仁慈,文武百官都很喜歡他,這個人輕易不發火,但所有人都對他心存敬畏,朱高熾簡直就是一個“翻版朱標”,朱棣一向自詡為“朱元璋第二”,還有比“翻版朱標”更合適的接班人嗎?

后世總有一些陰謀論調,說朱棣留朱高熾這么一個殘疾人鎮守北平,其實是想借助朝廷大軍除掉這個自己不喜歡的兒子,所以他才反對姚廣孝留下,那是不希望自己的得力謀士為朱高熾陪葬。我不贊同這個觀點,因為北平對朱棣而言實在是太重要了,如果北平失守,朱棣就是喪家之犬,他還能去哪里安身呢?身邊的寧王隨時可能給他一刀,然后提著朱棣的人頭向朝廷邀功。

朱棣的安排讓我想起了朱元璋前往安豐營救劉福通和韓林兒的事,他把自己的得力助手朱文正和鄧愈留在了洪都,面對擁眾六十萬的陳友諒。大敵當前,他哪有心思玩這種權力制衡和借刀殺人的把戲呢?朱高熾等人能像朱文正和鄧愈那樣頂住壓力嗎?誰心里也沒底,但爭奪天下就是這樣,不敢冒險的人肯定走不到最后。

朱棣帶走了英勇善戰的二兒子朱高煦,幫助自己襲取大寧,留下了身有殘疾的長子朱高熾坐鎮北平,面對李景隆的三十萬大軍。朱高熾沒有一句怨言,只是默默地接受了任命,這是打天下的關鍵時刻,一旦北平失守,全家老小都沒有活路。北平保衛戰比洪都保衛戰慘烈得多,因為守到最后,北平城內的婦女、兒童齊上陣,才打退了朝廷大軍一次又一次的進攻。眼看攻城無果,都督瞿能建議猛攻張掖門,最后果然攻破城門,就在瞿能即將率軍沖進城中時,李景隆卻突然下令停止攻城。

史書對此的解釋是:李景隆嫉賢妒能,不希望先登的功勞被瞿能奪走。這個說法簡直是貽笑大方,部隊順利攻城,首功自然是統帥的。想當初,傅友德被朱元璋稱為“將功第一”,但老傅幾乎沒什么先登的經歷,都是他統帥的部隊先登,我們在談及這些功勞時,會提傅友德部下的名字嗎?不會,大家只會說傅友德率部先登,應為首功。

瞿能身為李景隆的部將,如果他能先登,李景隆才是面上最有光的那個人,他跟瞿能又沒有私仇,為什么要阻礙瞿能先登呢?更何況,像李景隆這樣的二代大都是那種“天低吳楚,眼空無物”的高傲性格,無論本事如何,他們絕對忍受不了別人說他們嫉賢妒能,在這方面也會格外注意。他就算真要嫉賢妒能,也不會把目標放在瞿能這種級別的中層軍官身上。如果有人敢用這種言論當面質疑李景隆,他肯定會說:“你知道我爹是誰嗎?你知道我舅公是誰嗎?你知道我表弟是誰嗎?居然說我和瞿能這么個芝麻綠豆大的小官爭功勞?你腦袋燒糊涂了吧?”

既然不是嫉賢妒能,那李景隆又為何要制止瞿能進城呢?我的答案是李景隆并不想在此時破城。叛軍的單兵素質遠比朝廷大軍強得多,如果說耿炳文最初對此認識不深,但李景隆肯定是深有體會,朝廷大軍經過真定戰敗之后,對此也會有深刻的理解。

張掖門被攻破之后,擺在李景隆面前的問題是:你敢進去嗎?李景隆干脆利落地給出了答案:我不敢。北平保衛戰打得如此慘烈,就連婦女兒童都上陣了,這幫人的向心力有多強,大家可以想象得到。最初或許還會有人偷偷摸摸地往南京送情報,但朱高熾有姚廣孝這樣一位毒士輔佐,他上位之后的第一件事必然是大開殺戒,那些有通敵嫌疑的人有殺錯無放過。

這種事朱棣不能做,因為他身為領袖,需要團結大多數,所以這樣的臟活、累活只能趁朱棣不在時由其他人代勞,姚廣孝之所以愿意留下,其實也是希望能夠趁此機會好好整頓一下北平內部的各利益集團,將北平打造成真正的堅城要隘。

處理掉心懷二意的利益集團之后,北平城內必然是眾志成城,哪怕依然有人不愿從賊,肯定也會被這種肅殺的氛圍所壓制。朱高熾等人更會大肆宣揚:“在朝廷看來,北平城內所有人都是附逆反賊,沒有一個好東西,城破之后他們必然會屠城,我希望你們為了自己的老婆孩子考慮,不要心存幻想,不要袖手旁觀,我們應該團結起來,保衛自己的家園!”只要北平市民們站上城墻,親手殺掉一個敵軍后,一切就都回不去了。

李景隆對此一清二楚,北平城內已經沒有良民了,那就是一伙瘋子,如果我軍沖進去跟他們打巷戰,不把他們全部殺光,戰爭就不會結束,這要打到什么時候呢?北平可是故元的首都,一等一的大城和堅城,在這種地方打巷戰,肯定是不了解地理環境的朝廷大軍更吃虧。如果李景隆不能在短期內徹底清理北平,朱棣又突然趕回來玩一招“里應外合”,局面豈不是更加被動?

出于上述考慮,李景隆想出了圍點打援的應對策略:反正我軍兵多將廣,現在只要能把北平城團團圍住,時不時地消耗你一點有生力量,等我當著你們的面把回援的朱棣擊垮之后,城內的士氣將必然崩潰,到時候我再喊幾個口號,肯定就會有人忍受不住心理壓力,親手把朱高熾等人繩捆索綁送出城來,北平不就拿下了嗎?

帶著天生的狂傲和絕對的自信,李景隆整頓兵馬,等待著一場即將爆發的血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沅江市| 阿巴嘎旗| 轮台县| 彭水| 思南县| 砀山县| 永仁县| 临清市| 阿克苏市| 吉安市| 灵山县| 鹿泉市| 沅江市| 芦山县| 同心县| 镶黄旗| 武宁县| 黄梅县| 望谟县| 牟定县| 井研县| 万山特区| 保德县| 报价| 阳城县| 呈贡县| 上虞市| 灵寿县| 延边| 江安县| 余江县| 镶黄旗| 南溪县| 赤峰市| 满洲里市| 习水县| 莱西市| 安新县| 德阳市| 山西省| 威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