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不匯報就是不尊重
- 不會匯報工作,還敢拼職場(精華版)
- 李宗厚
- 1572字
- 2025-01-20 15:43:16
很多老員工都對老板定下的“早請示晚匯報”的規矩比較反感,總覺得這樣做讓自己缺乏自由,感到不被信任、不被尊重。可是,你有沒有站在老板的角度想想:假如你不主動匯報,你對老板的尊重又體現在何處?
一般來說,任何一位上司都比較看重兩樣東西:一是他的上司對他的信任;二是他的下屬對他的尊重。作為一名上司,判斷下屬是否尊重他的一個重要標準,便是下屬是否經常向他匯報工作。
心胸寬廣的上司,對于下屬懶于匯報,或因疏忽而很少向其匯報,也許不太計較。他們會好心地從主觀上為下屬開脫,認為下屬也許是因為工作太忙,沒有時間匯報;也許是本身就是他們職責內的事,沒必要匯報;或者是自己這段時間心情不好,表現在言談舉止上,他們害怕來匯報,等等。
但對于心胸狹隘的上司來說,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他們的思維線路是這樣的:不匯報就是沒把我放在眼里,就是把我的話當耳旁風!接下來,他就會做出各種猜測:這些下屬是不是看不起我;這些下屬是不是不買我的賬;這些下屬是不是聯合起來架空我?一旦猜測成了他的某種認定,他就會利用手中的權力來“捍衛”自己的“尊嚴”,從而做出對下屬不利的舉動。
讓我們看一個小故事,看看不積極向上司匯報,可能會給自己帶來什么樣的麻煩。
有一個客戶想做一個燈箱廣告,便打電話給一家廣告公司,本是想找經理詳談,但經理恰好不在,是一位員工接通了電話。“麻煩你轉告經理,我這里需要設計一個燈箱廣告。”“這個啊,沒問題!你派人過來和我們洽談一些具體操作事宜就可以了。”員工爽快地說,但并沒有及時轉告經理。這位客戶到達廣告公司后,恰巧遇到了回來的經理,在了解了緣由后,經理和客戶進行了詳細的溝通。溝通結束后,經理把自己的微信和電話都告訴了客戶,并表示,如果后續有需要,可以直接在微信通知他,他派人到客戶那里去,將客戶的詳細要求帶回來。客戶滿意地離開了。客戶離開后,經理轉頭就批評了剛才接電話的員工。
這個故事從表面看,是在講員工對自己的工作權限認識不清楚、自作主張,但實質上,它在講員工因為不及時匯報,引起了上司的不滿情緒。
當然,在工作中,上司和下屬常常會產生這種矛盾,這是客觀事實——下屬希望自己有獨立做事的自由,而上司總是對下屬的工作心存顧慮。當發生這種情況的時候,一般來說,解決的方式便是下屬調整工作方式,凡事多匯報。因為在上下級關系中,上司處于主導地位,他能夠決定和改變下屬的工作內容、工作方向,甚至工作職責。一言概之,下屬的命運掌握在上司的手中。
當然,為了在密切匯報的同時,為自己爭取更多的自由,你可以嘗試這樣做:
第一步:用心聆聽上司的指示,并隨時記筆記
當上司委派任務給你的時候,要認真聆聽,真正領會上司的意圖和工作重點。常常有人在上司講話的時候開小差,腦子里想別的事情,結果等到做事的時候一塌糊涂,誤解了上司的意圖或要求,白費力氣還會被上司批評。因此,要認真地接收上司的指示,這有助于后續制定匯報內容。
接收了上司的工作指示之后,應馬上整理有關的記錄,然后簡明扼要地向上司復述一次,檢查自己有無疏漏或誤解之處,或者是否有尚不清楚的地方。得到了上司的確認后,才可以進入下一個工作流程。
第二步:簡明地表達個人的見解
如果上司委派的只是一項簡單的任務,你可以簡單地表明自身態度,請上司對你的工作放心。如果任務比較艱巨復雜,那么你應當有條理地向上司闡述開展工作的方法以及相關的計劃內容,征求上司的意見或建議。
第三步:彌補缺憾,力求完備
我們向上司匯報工作時,往往會出現一些失誤,比如對一些情況把握不準,漏掉部分內容,或歸納總結不夠貼切等。對于失誤,可以采取給上司提供背景資料、組織參觀活動、利用其他接觸機會與上司交流等方法對匯報進行補充和修正,使其更加周密和圓滿。
當然,最有說服力的還是成績,一個人要想得到晉升,光憑嘴上夸夸其談還遠遠不夠,必須拿出成績來。只有讓大家都信服,才能取得晉升的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