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領袖力:從領導到領袖必修的七種根性
- 余世維
- 2919字
- 2025-01-20 14:56:37
沉穩根性特質
面對整個社會的開放和層出不窮的商機,面對中國的這一場博弈,每個人都躍躍欲試、摩拳擦掌,但我要給大家一個忠告:最好沉穩點!
1 鎮定自若,從容處理突發狀況或緊急事件
我們生活在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每時每刻都有可能遇到一些新的挑戰和挫折。人的一生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總會經歷一些風浪。遇到危機時,是鎮定應對、反敗為勝,還是驚慌失措、怨天尤人,取決于是否擁有沉穩的心態。
美國某藥業公司生產的泰諾止痛片,由于療效獨特,產品問世后迅速占領了40%以上的市場份額。但一段時間之后,芝加哥竟傳出有7人因服用該產品死亡的消息,而且在該藥物中還發現了劇毒成分氰化鉀。一時間,輿論嘩然。面對此情此景,泰諾如何渡過難關?
第一個星期,該公司配合警方調查,在全國鋪天蓋地地播放廣告,讓人們不再使用泰諾產品。后來警方終于查出,60份收繳來的含有氰化鉀成分的泰諾上面均有針孔,由此可以證明是有人故意陷害。于是,第二個星期,該公司又鋪天蓋地地發布廣告,說明“責任不在本公司,我們也是受害者”,并且租用衛星頻道在二十多個州同時舉行新聞發布會。
在發布會上,該公司展示了他們新研制的、一旦有異物接觸就無法保持原樣的新泰諾膠囊。第三個星期,該公司再次鋪天蓋地地做廣告,還采用發送優惠券、設立熱線電話回答病人咨詢、設立專家組巡回演講等方式挽回消費者對該品牌的信任。經過三個星期的努力,泰諾不但沒有因此完蛋,反而贏得了更多人的支持,并逐步發展起來。
2 心中有數,沉穩應付棘手的人事或壓力
前幾年,微軟中國總裁唐駿離任,被陳天橋挖去,成為盛大網絡總裁。微軟的一員大將離開,影響不可謂不大,可當時的微軟大中華區CEO陳永正從來沒有特別提起這件事情。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陳永正的瀟灑:走了就走了,驚慌也沒有用。
后來,美國微軟總部也走了一員大將——全球副總裁李開復轉投Google,并成為這一搜索巨擘的全球副總裁與中國區總裁。聽說微軟總裁比爾·蓋茨也很少跟別人提起這件事情。
李開復走了,比爾·蓋茨沒有驚慌;唐駿走了,陳永正也沒有驚慌。如果開玩笑的話,對于這兩個人的“叛變”,他們一定會說:“I don't care.(我不在乎)”
因此,微軟仍然成長得很好:世界十大品牌,微軟名列其中;全球十大最受尊敬的企業,微軟也在里面。
大公司不怕有人“叛變”,就算有再多的人不干,大公司也比一般公司要沉穩得多。企業里的任何人都可能離開,重要的是,你不能為此一籌莫展。
即使是在家里,你以為自己的妻子或丈夫就永遠不會離開嗎?躺在你身邊的伴侶,有可能隨時離開你。對此,你想說什么?同樣的道理,你要說:“I don't care.”
3 自信十足,被對手超越時保持信心與斗志
如果問,全球第一大汽車制造商是哪家公司?大家一定會回答是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美國通用在世界第一這個寶座上待了多久呢?截至2006年,通用已經連續76年占據全球最大汽車制造商寶座。
但是,2007年春天,日本豐田比美國通用多賣了8.8萬輛汽車,全球汽車銷量超過通用,成為季度銷量全球第一。雖然通用當年的銷售量最后仍然超過了自己的競爭對手,但是在接下來的2008年,日本豐田汽車的銷售量超越通用,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制造商。
美國通用當了這么久的第一,面對突然被人超越的局面,你認為其領導層會有什么想法,他們會驚慌失措嗎?據說當時的通用總裁瓦格納說了這樣一句話:“暫時的超越并不是世界末日。”
暫時的超越并不是世界末日。
這句話意味深長。確實,暫時的超越并不是世界末日。沉穩的人遇到市場出現逆轉的時候,不會喪失斗志,更不會驚慌失措或者束手無策。
自1927年以來,美國通用汽車一直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車公司之一。無論是誰,當他身處這個世界第一的汽車大公司總裁位置時,都必須做到臨危不亂、鎮定自若。
2011年,通用汽車年全球銷售量為902.6萬輛。在告別全球汽車銷量霸主地位3年之后,通用汽車扭轉局勢,重新回到了它的冠軍之位。
4 思慮周到,冷靜面對浮躁的措施或行動
面對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國內的企業家都非常興奮,摩拳擦掌地想要大干一場。想要快速發展當然沒有錯,不過,我感覺很多人有點過于浮躁。沉穩的人會重視機會,但不會因為有機會了就變得興奮異常,也不會在發展的過程中急躁冒進。
2005年,盛大遭遇巨額虧損。當時,盛大并購韓國Actoz公司,支付的是現金,初衷是為了解決游戲版權問題,但事實上,游戲版權由Actoz及其參股子公司共同擁有。而且盛大買來了才知道,子公司沒有參與游戲的設計,該游戲實際上是它的母公司設計出來的。
韓國的Actoz是股價下滑的公司,而最糟糕的是,其創始人拿了錢之后,帶著一些干部跑掉了。沒有了掌握技術研發能力的核心團隊,取得高科技公司的控股權根本沒有任何意義,相當于買了一個空殼子。可以說,盛大當年虧損五六億元人民幣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這一失誤。
很多企業都一心希望做大做強,因而不斷去兼并其他企業,但并購這一決策真的正確嗎?還有,最近國內有很多經營者發現,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面臨“瓶頸”的問題,于是他們開始轉做其他副業,開始搞多元化發展,但這個策略對嗎?
中國在海外的并購案中,有很多都出現了問題,比如盛大并購韓國Actoz,明基并購西門子手機,TCL并購法國湯姆遜,還有上汽集團并購韓國雙龍。
把一家不太好的公司買進來并把它搞好,需要具備相當的能力,但很多中國企業其實是缺乏足夠的能力的。這確實是一種無奈,畢竟中國企業家與國際接軌的經驗還不足。
胡茂元是上海汽車集團的掌門人,也是中國企業家排行榜上的常客。不過,上汽集團的投資決策也有過失誤。
如果單純看轎車產銷量,上汽集團居于首位,但如果轎車跟卡車一起計算,那就是長春一汽排名第一了。上汽集團不太擅長做SUV(休閑旅行車),于是找到了韓國雙龍汽車公司。上汽集團以5億美元購買了韓國雙龍汽車公司48.9%的股份,成功控股這家韓國汽車制造商。這是上汽集團在海外最大規模的并購項目。
但是韓國雙龍并不是一家很好的公司。上汽集團并購之后發現,這是一個燙手的“洋山芋”,帶來多少貢獻還說不上,麻煩已經先來了。在入主雙龍一年半以后,上汽集團遇到了其在韓國最大的挑戰——長達49天的工人罷工。在這場名為“玉碎行動”的罷工中,工人們堵住了工廠的大門,數百名狂熱的工會會員更是以三步一拜的激進方式游行抗議。罷工的原因是,工人們聽信謠言,認為上汽集團沒有在韓國長期投資的誠意,試圖將核心技術和人才轉移到中國,然后讓雙龍自生自滅。這次罷工使上汽集團蒙受了不小的損失。
根據統計數據,全球的并購案中,成功的只有1/4,3/4是失敗的。會生很多蛋的雞人家是不賣的,賣給你的都是不生蛋只吃飼料,你恨不得把它殺了的雞。比如,你要買美國的微軟或者芬蘭的諾基亞,它們會賣給你嗎?
我給中國企業的一個建議是,主動要求被并購,或者你一開口要買就馬上點頭答應的公司千萬不能買,因為這樣的公司通常都有問題。就好像一位未婚男士,對一個女孩一見鐘情:“嫁給我好嗎?”她的回答是:“OK!什么時候?要不要明天?”這個時候,一定要回去思考一下:怎么會答應得這么快呢?總之,對于此類重要的投資決策,領導者絕不能草率從事。
精華摘要
●因為個性沉穩,遇到公司危機,不會驚慌失措。
●因為個性沉穩,面臨有人“叛變”或“窩里反”,不會一籌莫展。
●因為個性沉穩,碰到市場逆轉,不會無計可施。
●因為個性沉穩,面對重要的投資決策,不會草率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