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判性思維訓練手冊
- (澳)薩拉·比勒爾·艾沃里
- 1263字
- 2025-01-21 16:44:53

學者說 抓住吊桿
最近,我觀察了一個男孩在吊桿上做擺蕩動作。他握住吊桿,在從所在平臺躍起之時松開吊桿,之后抓住面前的另外一個吊桿并做擺蕩動作,最后落在對面的平臺上。跳起—擺蕩—松手—抓取—擺蕩—落地。這一系列動作讓我驚呆了。我對此進行了研究,學習了他是如何做到的,尤其明白了跳起和松手的時機特別重要。我看到他的身體重心在松手和抓取之間發生了轉移,從而產生向前的動量,使他能抓住另一個吊桿。在理解了其復雜的原理并在腦中記下了整個過程之后,我自己也嘗試了一下,結果簡直就是一場災難。在嘗試的這半個小時中,我一次都沒有抓到另外一個吊桿——連碰都沒碰到。而他卻完成得那么輕松。不過,我沒有看到的是他為此而背后付出的努力——長達幾個月的訓練、指導、嘗試和失敗。
了解原理是第一步。但要想成功,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要自己練習——一次又一次地練習,有時還需要一些建議和指導。你若想要形成邏輯復雜的論點,學習本章就像觀察那個男孩做吊桿動作一樣,能夠幫助你了解(部分)復雜性,甚至可能幫你記住過程(這里說的是過程——因為對于某個任務來說是存在多種處理方式的)。然而,要想真正成功,你還需要練習,形成自己的論點。
完成本書中的練習會很有幫助,但也應將此方法用于你平日的課程或考試準備。與同學或朋友聊天也是一種練習方式??赡苣愕恼擖c一開始不會很完美,即你可能抓不到吊桿,但你會每天慢慢地進步。我覺得那個男孩此后的一生中都能抓到吊桿,因為他學會了。因此,如果你現在能夠掌握這種方法的話,你也可以在此后的一生中都形成優質的論點,甚至有一天你會感到這很容易。
引言
確立論點是批判性思維的重要目的之一,即嘗試基于邏輯推理或以一種全新的方式來解釋或理解新事物,通常情況下,包括努力說服受眾接受或相信某事。確立論點的最終目標是說服所有人,即成為基礎知識。
大學生面臨的普遍問題之一就是無法形成自己的論點。在我看來,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沒有意識到需要有自己的論點;第二,不知道什么是論點;第三,不知道如何形成自己的論點。本書的Part 1對第一個原因進行了闡述,本章將專門闡述后兩個原因。因此,本章是本書中非常重要的一章。
本章旨在盡可能通過通俗的語言來解釋論點的組成要素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系。雖然看上去很簡單,也很直接,但這并不意味著容易做。實際上,論點的形成過程非常令人抓狂、耗時間且很復雜。在這個過程中,你可能會走彎路,走進死胡同,找到錯誤的依據,混淆不同的主張和依據,做出存在瑕疵的邏輯推理。事實上,本章的寫作是最耗費時間的,本章的內容也是我第一個“搞明白的”。我曾花費數月的時間重寫,確保我所有的觀點都是合乎邏輯的、清晰的、正確的,并能夠通過論證導圖反映出來。因此,當你不確定是主張還是依據,也找不到推理線,或是覺得論證導圖看上去像一堆由三角形、矩形、箭頭組成的涂鴉時,請記住,并不是只有你一個人這樣。我們都曾多次經歷過這樣的情況。每一個有條理的、思慮縝密的、符合邏輯的復雜論點背后都充斥著大量的亂涂亂畫、密密麻麻的箭頭和高亮標注、無數次與旁人的討論,以及數不清的茶或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