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歸心:曾仕強說修己安人之道
- 曾仕強
- 836字
- 2025-01-21 16:33:08
修己安人的三大綱領
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五千余年,雖歷經危難,屢遭變亂,終能撥亂返治,而綿延不絕。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歷代圣賢不斷奉獻其智能與心力,創造完善的管理哲學。
中國管理哲學,是整個生命哲學的一部分。主要的課題,仍然是生命。它以生命為對象,主要的用心在于如何來調節我們的生命、運轉我們的生命和安頓我們的生命。管理的道理,即在彰明自身原有的靈明德性,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夠安居樂業,并且盡心盡力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大家都站在最合適的立場彼此密切配合,用擇善固執的態度來取得最適當的協調?!洞髮W》說得十分明白:“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边@種把一個人從內發揚到外的“一貫的道理”精微開展的管理哲學,包容了中外一切管理思想。
鏈 接
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主旨:說明管理者修己安人的次序。
解析:古時候的管理者,希望世人都能夠自省自律、有所為有所不為,他們一定會先從國家著手,設法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一定會先從家族著眼,設法把自己的家族治理好,使族人和睦相處,齊心協力。要治理好家族,一定會先從自己做起,用心改變自己的態度習慣,成為一個具有良好德行的人。要修好自己的品德,一定會先從正心做起,使自己心無旁騖,心思端正。要端正心思,一定會先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心意誠實,一定會先使自己認識明確。要獲得明確的認識,一定會先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認真地窮究事物的道理。
中國的管理哲學,漢朝陸賈說得十分清楚,就是“《大學》以經之,《中庸》以緯之”。我們以往解說《大學》《中庸》,多半側重其德行的一面?,F在讓我們從管理的一面來探討,便不難發現中國管理哲學的精義其實就在于修己安人,而修己安人又必須遵循三大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