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致知

修身雖然以德行為先,但修身的先決條件是正心、誠意。正心、誠意之前,最好先格物、致知,用求得的知識指導自己的感情,使理智與感情平衡,這才是真正的修身。

按照《大學》所講的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管理者應該從“格物”開始,徹底把事物的道理研究清楚,達到真正有所認識,并非一知半解的地步,便是“致知”;所知既然透徹,則信之篤,執之固,同時既不欺人,亦不自欺,即已“誠意”;既然信之篤,執之固,則心無旁騖,志歸于一,而無所偏倚,便能“正心”;心是身的主宰,心正則言行隨之俱正,這樣就叫作“修身”。以上五端,都是“成己”的功夫。管理者真正關愛追隨者,必須切實從“成己”做起,因為“成己,仁也”,唯仁者愛人必以其道,才能使追隨者亦有所成立。所以《中庸》說:“成物,知也。”管理者具備相當的智慧,才能逐步由“齊家”“立業”“治國”“平天下”以“成物”。

但是,這些“得之于外”的見識,必須有賴于“發之自內”的智能來加以判斷和運用。“合內外之道”,才能夠管理得恰到好處,獲得“時措之宜”。

管理者要明辨是非,必須重視格物致知。《大學》里說:“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里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就是說,致知在格物的意思,是想要把知識推廣到極點,就必須將每一件事的道理都拿來追根究底,找出真正的性理。因為我們人類的心靈具有認知的能力,而宇宙間的萬事萬物,都有其自然運作的性理。只是我們對于事物的道理,并沒有研究得十分透徹,所以我們的知識就不能達到無所不盡的地步。

管理的根本在于明辨是非。但是世間的是非,原本十分難明,必須下功夫去格物致知,就各種事物的道理,下一番窮根究底的鉆研,務求形狀、性質各方面都能夠徹底了解,才能夠養成慎斷是非的習慣,培養判斷是非的能力。天下萬事萬物,不可能逐一加以深究。但道理畢竟是相通的,只要用心專一,必能豁然貫通,真正有所了悟。那時候由通而專,再由專而通,便是抓住了物格而后知至的要領。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涡阳县| 保山市| 南靖县| 康平县| 永康市| 雷州市| 凌云县| 广东省| 当阳市| 河南省| 东宁县| 庆元县| 南京市| 饶河县| 宣武区| 岐山县| 宜宾市| 梅河口市| 太谷县| 白银市| 新安县| 闻喜县| 长垣县| 班玛县| 洛阳市| 安龙县| 通化县| 贵港市| 西盟| 星座| 龙泉市| 宜昌市| 旺苍县| 临夏县| 齐齐哈尔市| 灵武市| 克山县| 资溪县| 西安市| 讷河市| 泰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