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彈奏冰山的方式

通過上述兩則例子,我簡單介紹了“彈奏”冰山的方式。

男孩的行為是哭鬧,不斷地說不要,但是他說不清楚。

媽媽知道男孩著急,卻未“理會”他的“著急”,而是在應對他的“行為”。

讀者不妨重新檢視,媽媽回應男孩的語言,是在冰山的哪一個層次?也不妨重新思索,如果你是男孩的媽媽,會如何回應男孩?你的回應又在哪一層次?

若以男孩的冰山看來,媽媽一直回應的部分,是男孩冰山上層的“行為”。

我蹲下了身子,聲音專注而沉穩,適時停頓,有助于讓男孩的“感受”穩定下來。我回應男孩的語言,從核對他的“感受”開始:他感到著急、難過。男孩的情緒穩定了,靜下來表達“不要”。

男孩表達自己“不要”吃糖,這是“期待”的層次。但是媽媽問男孩時,男孩不也是說不要嗎?這有什么差別呢?

男孩在向媽媽表達“不要”時,混合著情緒、期待、觀點,但未被一一厘清,表現在行為上就是哭鬧。但是當我回應他的“感受”時,男孩就能比較冷靜地表達“期待”了,因此我在“期待”的層面上進一步厘清。

男孩靜下來,也被傾聽了之后,就能清楚說明“期待”:他不要吃弄臟了的銀絲糖。這句話的背后帶著一個“觀點”:臟了的銀絲糖不能吃。

我和男孩的對話脈絡就像是在彈奏一把吉他,順著弦彈奏出簡單的樂譜:


“弟弟呀,你還好嗎?”(關心與探索)

“你看起來很難過,也很著急,是嗎?”(感受)

“發生什么事啦?”(事件)

“媽媽拿的那根糖糖,你要吃嗎?”(期待)

“你想吃糖糖,但不要吃那根糖,對嗎?”(期待)

“這根糖糖怎么了?你為什么不想吃呀?”(觀點、期待)

“糖糖掉在地上了嗎?”(事件、期待)


我與可盟的對話,基本上是我在說話,由此更可以清晰地看見我問話的冰山層次:可盟從不說話到點頭回應,進而紅了眼眶,流下眼淚,最后拿作文給我。


“可盟,怎么啦?”(關心與探索)

“你把作文稿紙揉成了一團,發生什么事了呢?”(事件)

“你把作文稿紙揉成了一團,是因為作文沒寫好嗎?”(期待、觀點)

“阿建老師問你一個問題……”(探索)

“你在生氣嗎?”(感受)

“你在生自己的氣嗎?”(感受)

“阿建老師再問一個問題……”(探索)

“你欣賞認真的孩子,還是成績好的孩子呢?”(觀點)

“你跟阿建老師一樣嗎,比較欣賞認真的孩子?”(觀點)

“我不明白一件事,剛剛可盟認真地寫作了,即使沒有寫好,你怎么會生可盟的氣呢……”(觀點、渴望)

“阿建老師邀請你將作文給我朗讀。但你是自由的,你可以拒絕我……”(渴望)


這兩段簡單的對話,在冰山的各層次“敲了敲”,有助于我們了解對方,也有助于他人了解自己,不僅像彈奏音樂,也像是在敲擊穴道。冰山是個寶貝,能彈奏出美妙的音樂,能疏通卡住了的穴道。

冰山可以如此簡單。當孩子出現某個行為,或者說出某個事件,對話的人可以詢問“行為”“感受”“觀點”“期待”“渴望”,看出孩子的“應對姿態”。

但冰山的彈奏,并非只是順著do、re、mi、fa、so、la、si彈下去,那是初學者的彈法。等到彈奏熟練了,還可以彈出更繁復的曲目。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平| 班戈县| 五台县| 河东区| 肇州县| 湖北省| 会宁县| 昌江| 金昌市| 五指山市| 丰原市| 绿春县| 鹤峰县| 巴中市| 恩施市| 富裕县| 涞水县| 内江市| 泗洪县| 呼图壁县| 梧州市| 博罗县| 讷河市| 郓城县| 永清县| 宁德市| 永德县| 泽州县| 青岛市| 吴川市| 定边县| 磐石市| 鄂尔多斯市| 阳朔县| 灵武市| 长子县| 盖州市| 庐江县| 遂川县| 衡阳县| 武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