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黑水河(月底求月票)
- 從書法開始,肝成儒道圣人
- 三河豆絲
- 3280字
- 2025-01-30 19:59:00
“吳有德?”
“碼頭魚市上的老吳?”
“想來就是此人。”
“說起來,吳有德吳兄,是不是整日在黑水河上捕魚,甚少上岸,即便晚間也總是宿在自己漁舟上的那位?”
“不是他還能有誰?”
“這老吳,前段時(shí)日,尋了不知多少位讀書人,給他妹妹說親......”
“沒曾想,最后竟是許兄的天賜良緣?”
“......”
須臾間。
講堂內(nèi),議論紛紛。
“許兄。”
等候片刻,隨著書院弟子間的交談之聲漸熄,沈言沉吟著開口:
“能否同我等說說,你為何,突然要與那位吳有德吳兄的妹妹成親?
“難道是所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不、不是。”
對面這個(gè)問題,年僅十七歲的許瑞,此刻那張斯文秀氣的面孔,竟忽然漲得通紅:
“在下父母早已仙逝,家中雖有余財(cái),卻只有我一人,父母之命無從談起。”
“魚市的吳家,似乎也沒有親近長輩在世......”
沈言細(xì)細(xì)回憶了片刻:
“莫非是那位吳有德吳兄,和許兄言語頗為相得,三五日間便交情極好,以至于互相約為婚姻?”
“也、也非如此。”
許瑞的臉更紅了幾分:
“其實(shí),這件事情,倒還是要謝謝諸位。”
“此話怎講?”
“咳咳咳......”
面紅耳赤的年輕人,目光躲閃一時(shí):
“諸位同窗可還記得,昨日晚間,我等在酒樓共飲?”
“這如何能忘。”
高明揚(yáng)笑笑:
“你許兄接連喝了十幾杯,卻依舊眼神清明,不見絲毫醉態(tài)。”
“君亮兄說錯(cuò)了。”
許瑞拱了拱手:
“小弟雖然面上不顯,其實(shí)也是喝醉了的。
“酒后糊涂,腳步踉蹌,一個(gè)不留神,就失足跌到黑水河里去了。”
“啊?”
幾聲驚呼次第響起:
“許兄沒事吧?”
“是否安然無恙?”
“你們糊涂了不是,許兄好端端在大家眼前坐著,自然不會有恙。”
“諸位同窗說的是。”
少年許瑞點(diǎn)了點(diǎn)頭:
“昨夜便是吳有德吳兄,在河中救了小弟的性命。
“只不過天黑浪急,再加上小弟又喝醉了酒,吳兄也是別無他法,只能讓我在他家的漁舟上暫歇一宿。”
“吳家那條漁船......”
此時(shí)有人插了一句:
“我記得,也并不大,還是他家兄妹二人一起住著的吧?”
“然、然也。”
許瑞吞吞吐吐道:
“那位小蓮妹子,為人......為人是極溫柔聰慧的,容貌也確實(shí)甚美,小弟,這個(gè),酒后失德......”
“啊?”
“許兄你!”
“諸位同窗切莫誤會!”
眼見一時(shí)紛亂,許瑞急忙擺手,惶惶然中,腳尖踢到了桌案上,疼得他滿頭大汗,卻仍是奮力解釋道:
“事已至此,我許瑞,是絕不會辜負(fù)那位吳家姑娘的。
“況且,吳有德吳兄也是通情達(dá)理之人,并未為難小弟。
“總而言之,在下的婚約已然定下,只等府試過后,便要請媒人,下聘禮。屆時(shí),成婚當(dāng)日,還要請諸位同窗,來小弟家中一聚。”
“此事好說。”
天性詼諧,尤其喜好熱鬧的高明揚(yáng),頓時(shí)點(diǎn)了點(diǎn)頭:
“你我大家都去就是。”
“說的不錯(cuò)。”
“同去!”
“還沒來得及向許兄道喜......”
這一天。
是大盛朝,成皇十六年的四月初十。
少年許瑞與龍場書院的眾多同硯好友,約定下婚禮一事。
四月十二。
許瑞失蹤了。
......
四月十五。
黑水河上,八百里,風(fēng)尚凜冽,霧初散。
清晨。
一艘刷洗得干干凈凈的烏篷船,飄蕩在浩渺大河中。
沈言將手中一卷《孟子》,迎著朝陽,不疾不徐地翻過一頁。
清澈如鏡的河面上,映出一道身材勻稱的少年身影。
他的神情極專注。
半晌,沈言微微轉(zhuǎn)頭:
“張捕頭,今日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回公子,還是一無所獲。”
小舟上,三十來歲年紀(jì),矮胖身材,滿臉絡(luò)腮胡子的龍場縣張捕頭,此刻正撐著船櫓。
其人吹了幾聲口哨,隨即側(cè)耳,聽了從不遠(yuǎn)處那另外兩艘拖網(wǎng)打撈的小船上,傳來的回應(yīng)哨聲片刻。
緊接著,這位經(jīng)驗(yàn)豐富的本縣捕頭苦笑一聲:
“沈公子,咱老張有一說一。
“這黑水河太大,水流有多急不說,河面還寬,這么打撈下去,跟大海撈針比也沒多大區(qū)別。
“況且......”
他猶豫了一陣子:
“說句不中聽的話,公子您那位同學(xué),要是真出了事,被人丟進(jìn)河里,尸首也早就讓河中魚蝦給啃沒了......”
“無妨。”
沈言只輕輕搖頭:
“盡人事,聽天命就好。”
“哎!”
張捕頭連忙答應(yīng):
“沈公子,您心中有數(shù)就行。”
烏篷船靜靜漂浮在水面。
小舟上,少年的眼睛微瞇。
許瑞,已經(jīng)失蹤了三天。
其人生死未卜,或許已經(jīng)遇害。
而在龍場書院的眾位弟子皆四處奔走,縣衙中的三班六房、各種衙役,也紛紛有所行動時(shí)。
身為許瑞在書院中的一位好友,更兼本縣近日以來,大小公務(wù)處理分明的新進(jìn)師爺,此時(shí)此刻,他沈公子又怎么可能置身事外?
從對方家里的老仆口中,沈言得知:
許瑞失蹤前,最后一次外出時(shí),自稱要去黑水河畔散心。
隨后,這位許家公子便一去不返!
也正因如此。
四月十二到四月十五日。
三天時(shí)間里。
沈言領(lǐng)著龍場縣張捕頭,以及另外幾位水性諳熟的衙役,整日在黑水河波濤浩渺的河面上拖網(wǎng)捕撈。
稍有發(fā)現(xiàn),還要進(jìn)到水中,搜尋蛛絲馬跡!
只不過。
和本縣三班六房的幾位差官看法一致——這種聽天由命式的搜索,少年本就覺得,不可能有太大收獲。
烏篷船上,沈言半瞇著眼睛。
他就沒寄希望于從河中撈到線索。
或者說。
沈言此番泛舟于河面,從最開始,就是在尋找那位常年漂泊在水上、行蹤不定、近幾日更是像人間蒸發(fā)了一般的吳有德!
許瑞失蹤,絕大概率與此人有關(guān)!
正午時(shí)分。
放下手中這一卷《孟子》,目光中的清氣也就勢收斂。
不大的烏篷船上,此刻正架著六七根竹木釣竿,看著水面上浮漂微動,沈言信手輕提——
淦,空軍了。
他搖下頭,隨意地把魚竿丟在一邊。
又不是個(gè)真的釣魚佬,無所謂了。
在小舟中取了兩把稻米,淘洗干凈,又切下十幾片咸肉。
吃過午飯。
勞碌了大半日的張捕頭自去船篷中歇息,不多時(shí),便有如雷鼾聲,在水面上響起。
沈言盤坐在船頭,同樣閉目小憩。
小舟輕搖,水面生波。
未幾。
空氣中,飄來略帶一絲魚腥氣的風(fēng),送來了一男一女,些許人聲。
湖面上蕩過來另外一艘漁船。
睜開眼。
對面船上,黑面龐、三十歲許的打魚人沖他拱了拱手。
一上來,便是連聲大笑:
“沈小......沈公子,咱們許久不見了啊!”
少年的目光微亮。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fèi)工夫。
找了這么多日,卻不想,此刻你老吳,竟然自己送上門來了。
吳有德!
“見過吳兄。”沈言笑笑。
即便心中生疑,卻絲毫不曾顯露在面上。
少年的言語依舊溫和,眉宇間言笑晏晏。
吳有德輕笑著點(diǎn)點(diǎn)頭:
“沈公子真是好興致啊,這是來水面上泛舟,游河的?”
“吳兄說的是。”
沈言略微頷首。
簡單客套了幾句,對面船上,那位讀過幾年書的漁家子,吳有德,卻是眼珠轉(zhuǎn)動:
“說起來,鄙人在河中多日,請問沈公子,縣城里,最近是否發(fā)生過什么大事?”
“無事。”
沈言搖了搖頭:
“城中一切安好,于我等童生而言,也不過是府試將近而已......”
“嘖,嘖。”
吳有德聽著,不免連連點(diǎn)頭。
可隨即,其人面色轉(zhuǎn)換之間,卻是呵呵一笑:
“還沒有恭喜沈公子高中童生。
“不過呢,公子既已經(jīng)有了功名,那請恕鄙人冒昧,總想著舊事重提。
“沈公子可有成婚之意?所謂成家立業(yè)......”
“吳兄且住。”
沈言適時(shí)出言:
“你說的莫非......?”
笑意熾熱幾分的同時(shí),點(diǎn)點(diǎn)頭,吳有德向身旁示意:
“正是我家妹子,小蓮。
“實(shí)不相瞞,大兄,我家妹子原本定下過一份婚約,可那人命薄,生了一場急病,去了。公子明見,我們兄妹都極仰慕讀書人的才華,事到如今,若能嫁給公子為妾,小妹她也是極高興的。”
他身旁,眉眼彎彎,容貌算得上清秀的女子趕緊施禮:
“見過沈大哥。”
“也見過小蓮姑娘。”
沈言微微頷首:
“怎么會死了丈夫啊?”
吳家兄妹表情頓時(shí)僵硬。
“是小蓮福薄,命不好.......”說著,女子流露出一個(gè)哀哀怨怨的表情。
“公子天縱之才,自然是長命百歲的......”
吳有德跟著打了個(gè)圓場。
“那......成吧。”
沈言的目光,忽然變得幽邃,尤其在吳小蓮身上,停留了許久。
“公子果然通情達(dá)理!”
吳有德拍了拍大腿:
“趕明日,挑個(gè)好日子,咱們兄妹請來吳家坪鄉(xiāng)親父老,再邀遍河中有交情的打魚人,一起來給公子賀喜!”
“好事啊,是該賀喜。”
目光斂去,沈言的眉目舒展開:
“該是我去拜訪。”
......
兩艘小船,在河水中相背而去,漸行漸遠(yuǎn)。
漁船上。
吳小蓮壓低了聲音埋怨:
“哥,這些年,你讓我嫁那些官人、員外,圖他們錢財(cái),也就罷了,那姓沈的......”
“你懂什么。這小子可不得了,在讀書人中大有名氣的很。今日即便碰上了,我本不過是隨口一問,可你看看……
“呵,小妹,任他再怎么心高氣傲,一見了你,還不是眼睛都看直了,你且哄他幾日。”
......
烏篷船上,沈言耳朵微動。
迎著被驚醒的張捕頭,其人錯(cuò)愕的目光,他將那柄從趙府管事王有成手中得來,尺許長、尤為鋒利的匕首握在手上。
刀身兩面映照在陽光下,閃爍點(diǎn)點(diǎn)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