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前言 我在場,我們在做德育
- 活的教育書:孩子歸愛所有
- 作家麥納麥
- 2949字
- 2025-01-29 08:48:10
我在場,我們在做德育
徐社東
。。。。。。。。。。。。。。。。。。。。。。
青春期一輩子只有一次
我們都年輕過
每一個孩子都是國家的
孩子歸國家所有
每一個孩子都歸國家所有
我在場
我們在做教育
我們眼里都是孩子,沒有術語和教條
這里都是教師個體德育行為
這里是做中國當代學校德育行為研究
學生個體研究
一千個孩子,一萬個孩子,所有孩子,全部……
。。。。。。。。。。。。。。。。。。。。。。。。。。。。。
學校德育,最有價值的還是它的現場性和實踐性。跟它比起來,任何頂層設計都顯得有點隔鞋搔癢,任何理論也都顯得有點對付不了現實困惑。
現場,在場,在生動活潑的情境里,在真切的“過程”里痛苦著,思考著,找到解決問題的切實有效的辦法,才是更為重要的。
看到發生的一切,看到可愛,看到笑臉,看到健康,也發現人性的弱點,人格的缺陷,并試圖改變、嘗試建構一個新的道德人格模型,發現孩子們身上閃光的一面,敲擊它,發揚它,光大它,完善人類,進而完善我們的社會。
這樣做,才是靠譜的,才是值得信任的德育。
人的問題,總是世界上一切問題之最大,最重。人類要想有希望,注定要從這里開始。當然,從這里開始,也是最艱難的。
學校教師,班主任,上天賦予了他們從事這個最艱苦工作的權力,資格。這是他們的工作,職責,也是使命,這是類似于牧師的工作,是靈魂工作,是對一個人的一生負責,使對上天負責的事業。我們知道,人在天地之間,一不小心就變成了狂傲不羈、放浪桀驁的家伙,當然,人也可以變成溫文爾雅、知書達理,懂得尊重、公平、平等的大寫的人。這就是說,教育是必要的,德育是重要的。發生在班級、學校場境里的未成年孩子的一切活動,都是我們觀察一個人品德的現場。任何標簽、符號、簡單化的概括,都代替不了我們對一個人的感性識認。我們的感覺是模糊的,但是它很敏銳,它會迅速捕捉信息,形成判斷。當然一個孩子的表現,不同的人會做出不同的結論,這也是我們教育工作者最需要注意的。公平的,公正的,客觀的,科學的,非情緒性地對待一個人,就是對一個人徹底的尊重。德育是沒有量化的,模糊的,直擊人心的工作,是吃良心飯的工作。你在場,你就是最重要的見證,你就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如果你再公平,公允,關愛,你就是最佳的教育者。人的問題,品德問題、行為問題、人格問題、趣味偏好問題,貌似很小,很隱蔽,但很張顯,很激烈,影響一個孩子的終生成長。教育的挑戰性就是,我們總能遇到新問題,不會重復,過去的經驗總是不管用。我們在一代一代人身上,發現新的麻煩,進入新的教育困境。此時,就需要會診,在班級的現場里,師生共同診斷,在教育者的會議上,集體會診。一個學生到學校來,是來成長的,是來變成一個強大的人的。當你真正地幫助了他,在他的人生道路中間讓他警醒,他會一輩子感恩,銘記的。他對集體的愛,對未來的積極心態,他的個體生命塑造,都需要愛,需要關注,需要指點,不需要命令,不需要拋棄,不需要放棄,不需要挖苦、鄙夷和諷刺。你在場,你就是他弱點的目擊者,也是他優點的目擊者,也是他人格的積極建設者和他成長的最有價值的建議者。幫助一個人,就是行善。幫助一個有缺陷的人,就是行大善。
一般的班主任,都會建立一個班級管理模型,不管他意識到還是沒有意識到。學生會感到我被管理了,我們班的管理和別的班又不同。這個管理模型是大不一樣的,就如歷史上許多特色鮮明的國度,一朝君主一朝臣,一朝臣子一朝民。有民主型的,有集權的,有混合型的,有精確管理的,有模糊管理的。這些都不重要,甚至他們也不可選擇,重要的是這就是一個場境,任何一個個體都在這個場境里確定自己的存在,他要找尋自己,發現自己,構建自己,他要變成一個什么樣的人,教育者又在幫助他變成一個什么樣的人。我們知道,學校德育是全方位展開的,任何一個現場都是德育現場。一些固定的德育時間,比如班會課,屬學校規定的德育動作,在這里會解決班級里一些有代表性的問題。但德育最重要最可貴的還是不能被課程化的個別性,現場性,發生性,以及問題的最優處置等。無論如何,學校德育的主體還是在班級這里,在學生個體這里。這里是一個生動的現場。一個學生,就是一個德育現場。每一個現場,都不同于另一個現場。真正的教育者,是尊重差別性的,尊重每一個個體生命的。天生下不一樣的他們來,我們只能接受。我們要做的,是后天的教育。我們不抱怨,不放棄,我們認真研究每一個學生,他們都是未來社會的一員。他們在一起,又會創造出許多故事和事故,我們也研究這些故事和事故,從中間找到有助于人發展的耐人尋味的規律。說到德育,我們總是會發現到一些問題,毛病,似乎我們總在挑剔,總在找人麻煩,我們甚至不相信一個道德模范的完美性,人是有缺陷的,人類是需要改良的,這是一個基本的哲學出發點,這或許也是教育的起點。如果我們用一顆大愛的心去做這一切,情況就會改變。這一顆愛心,應該在所有的現場。當然,光有愛是不行的,還得有規則,紀律。孩子并不全部生活在學校場景里,他們還生活在家庭,社會。學校德育如果深刻,他們就會帶著優秀的學校德育的印記,優雅地生活在各個場所。
這是一本嚴肅的教育敘事,它強調我在場,因為不在場的德育,永遠是話語層面的,虛構層面的。在場則紛雜,亂象紛呈,矛盾糾結,莫衷一是,旁觀雖清醒,客觀,但旁觀者永遠得不到事情真相。我們知道,當我們“敘述”一樁事情原委和經過時,我們其實已經刪除了許多許多的枝節,把許多人類場景里的有價值的信息都旁置了,最后只留下我們需要的一個“表述”,這其實是人類文化的說謊本性,也是我們遠離真實的反向列車。我在場的德育,也許資料翔實,但稍顯雜亂無章,聰明人能從里面獲得真正有價值的信息。我們應該明了一點,德育的事,人品的事,永遠是混濁的,難以數字化的,真正的覺悟,一般要到人生的下半場。我們的孩子,如果在他們活動的現場,能得到真正的人生價值觀方面的指引,將是幸運的。我們中國教育的生態很嚴峻,我們的許多教育研究不是指向學生的,而是進行教師和學術的研究,或者學校內部管理的研究,簡單說,還是把學校當作一個計劃經濟下的單位來運作和管理,我們在這里消耗了大量的兵力。這本書,研究的是學生,這是我們一如既往的做法和堅守。本書里的案例,全部來自于一線教師。他們的闡述,描述,發表的見解,應該都是切膚的,有別于遠程遙控的。
目錄
前言我在場………………………………………………………………………………徐社東
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李凌波
其實他們最需要的是這個……………………………………………………………………羅珊珊
逆反期的癥候和應對…………………………………………………………………………蔡彬
兩顆門牙的啟示………………………………………………………………………………丁盈
到底是什么動力引導他成長?………………………………………………………………樓洪楓
覺得你挺男子漢的……………………………………………………………………………李曉花
你的人更好……………………………………………………………………………………葉曄
給自卑的孩子多些關注………………………………………………………………………胡挺
當別人都指責時,他選擇幫助………………………………………………………………余發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