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前夕
書名: 落宮廷:縛光何渡作者名: 公子蘇糖本章字?jǐn)?shù): 2279字更新時間: 2025-02-04 00:33:11
時間總在白駒過隙間溜走。
祁朝的將軍府內(nèi)。
朦朧的細(xì)雨忽至,濕漉漉的葉子上的雨珠,淅淅瀝瀝地落在書房的花窗上。霧氣漸起,整個將軍府仿佛被蒙了一層細(xì)紗,看不真切。
君上的旨意被送到將軍府時,沈淮瀾癱坐在杌扎上,坐沒坐相,微微靠著,有點打盹,面前的書案上胡亂地攤放著幾本基礎(chǔ)的史書和文選,而他手旁壓著的紙張被墨跡暈染了一片,有些甚至被折成了紙船。
元叔引著宣旨太監(jiān)進(jìn)來的時候,入目便是這不成體統(tǒng)的模樣,心里慌了一瞬,重重地咳了兩聲。
沈淮瀾瞬間驚醒,欲蓋彌彰地將桌上的折紙用衣袖掃落在地,輕咳一聲,辯解道,“元叔,我學(xué)完了!”
“二公子可真好學(xué)。”太監(jiān)捧著圣旨恭維了一句。
“不敢,將軍未歸,二公子有些放縱了,待將軍回來,定會稟告將軍好生約束。”
“將軍勞苦功高,陛下也對沈家公子頗為喜愛,這不,特意等沈?qū)④娂磳w朝之際遣奴才來宣旨。”說著,展開了手中的圣旨。
沈家眾人急忙跪好。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沈?qū)④娭由蚧礊懀熨Y聰穎,特準(zhǔn)入宮,冊為皇太子伴讀,于三日后進(jìn)內(nèi),欽此。”
沈淮瀾看著元叔恭敬地接下了圣旨,將目光移開,看向宣旨太監(jiān),自下而上掃視了一遍,衣擺卻被元叔不動聲色地扯了扯,于是順從垂眸。
緊接著元叔陪著笑悄悄遞上了一沓銀票,“稚子無狀,公公莫怪。”
公公笑瞇瞇地接過,摩挲了一下,笑著奉承,“哪里的話,沈?qū)④姂?zhàn)功赫赫,沈二公子又得陛下的看重,去做了太子殿下的玩伴,這可是光耀門楣的好事……”
“是是是……”
元叔恭恭敬敬地將宣旨太監(jiān)請了出去,好生遣人送一送。
待到返回書房便收斂了神情,重重地嘆了口氣。
“元叔?”沈淮瀾坐在地上,屈起一條腿,聲音都透著一股少年氣,“我為什么要去給太子殿下做伴讀?”
“公子,去了宮內(nèi)要謹(jǐn)言慎行,若是得了太子殿下的青眼,便是平步青云;若是觸犯了皇家的規(guī)矩,怕是要滿門抄斬的罪過。”元叔皺著眉頭,將沈淮瀾拉起來,細(xì)細(xì)叮囑“別讓您父親失望……”
“那為什么不等我父親回來了再讓我去?父親知不知道?”
“君心難測……”
屋外雨滴漸緊,天空漸漸暗沉了下來,蛙聲愈發(fā)急促,聲聲地叫著,雨幕漸漸連了起來,將軍府的景物逐漸模糊不清,慢慢重組成另一幅畫面。
云寧,楊府。
楊鴻云恭敬地把楊母請到上位,隨后后退幾步,拜了三拜。身旁跟著的楊葉蓁也緊隨其后,拜了再拜。
“快起來,起來……”楊母站起來,想把他們給扶起來。
“母親,明日就是初五了,聽聞宮內(nèi)早早懸掛了喪幡,迎二殿下和陣亡的將士與百姓歸朝得葬。兒子不孝,要跟隨昭寧公主前去祁朝,還連累了您,連累了楊家。”楊鴻云有些哽咽。
“都是一家人,連累什么……”楊母把他扶起來,“楊家逐漸式微,你又太過耿直……”
“母親,陛下警示滿朝文臣,又大肆啟用武將,可云寧朝廷文臣勢力盤根錯節(jié),如今陛下借力示警,他們只能暫掩鋒芒,陛下又是極重名譽(yù)的,恐怕日后朝廷不會太平,您隨楊家叔伯去平墑郡,兒子反而放心一些。”楊鴻云仔細(xì)叮囑了一番,從上下打點,到衣食住行,無一不細(xì)。
“哥哥……”楊葉蓁看著楊鴻云對楊母無微不至的周到,捏著衣角,一臉無措。
“蓁蓁。”楊鴻云朝她招手,看著她過來,順勢抱了一下,輕輕摸了摸她的頭發(fā),“蓁蓁,對不起,哥哥不能讓你也去平墑,去平墑只會耽誤了你,所以,你要乖乖地待在京都,這座宅子哥哥留給你,秦家那邊哥哥也去了幾次,哥哥京中的好友也會常來,你別怕,等哥哥回來,好不好?”
“好……”楊葉蓁的眼淚奪眶而出,用力地點頭,“哥哥你要早點回來。”
“會的會的……”楊鴻云再次把她擁進(jìn)懷里,“若是蓁蓁在楊家受了委屈,去找徐大人,他定會好好歸置你。”
“蓁蓁知道了,哥哥,娘親……蓁蓁會想你們的,你們下次能不能別再扔下蓁蓁一個人?”
雨聲漸小,落在地上,沙沙作響。天色愈發(fā)暗沉,燈影綽綽,細(xì)細(xì)的雨絲被風(fēng)吹散,
整個京都仿佛被煙雨洗滌過一番似的,愈發(fā)透凈。
宮內(nèi)的燭火徹夜未熄。
蘇黎端坐鏡前,銅鏡里影影綽綽地倒映出落梅絳唇、華服粉面的女孩。
蘇黎輕輕拿起妝臺上的胭脂,打開,用手指輕輕蘸了一點,遲疑了一會兒,在妝臺上緩緩寫了一個“囚”字。
江晚喬的身影在銅鏡里被拉長,蘇黎微微抬頭,銅鏡里的江晚喬,妝容精致卻難掩憔悴。
“母后。”蘇黎想站起來,卻被江晚喬按住肩膀,屏退左右。
察覺到蘇黎的目光,江晚喬低頭,將手中的點翠嵌珠的步搖輕輕放在妝臺上,順手抹去了妝臺上的字跡。
“很漂亮。”江晚喬看著銅鏡中的蘇黎,眼角含淚,“看著阿黎穿這身吉服,突然發(fā)現(xiàn)阿黎長大了。”說著,江晚喬將妝臺上的首飾幫蘇黎戴上,“還有不到三個時辰就要去太和門了,阿黎再陪陪娘親好不好?”
蘇黎鼻子一酸,“母后……”
“我家阿黎是大孩子了。”江晚喬拿起梳子,一點點為蘇黎攏好額角的碎發(fā),“額娘愿阿黎,淺予深深,長樂未央。”
“阿黎愿云寧,河清海晏,時和歲豐。”蘇黎仰頭,目光堅定,“女兒一定可以為云寧昭來安寧。”
燈盞里的燭火搖曳,燭淚一滴滴滾落,夜色愈深。
“砰、砰、砰!”三聲短促有力的敲門聲響起。
蘇黎轉(zhuǎn)頭,有些疑惑地看著江晚喬放下梳子,快步走過去開門。
“黎黎!”一身侍女衣服的蘇昕走進(jìn)來。
蘇黎錯愕了一瞬,神情由震驚轉(zhuǎn)為委屈,“阿姊,我以為我見不到你了。”
蘇昕快走幾步,握住了她的手,“別怕,阿姊在,阿姊來陪你。”
“好了,別哭,一會妝花了不好補(bǔ)。”江晚喬眼眶通紅,“阿黎,到現(xiàn)在,額娘還是不死心,再問你一句,你到底知道一些什么?”
蘇黎站起來,輕輕地抱住她,“娘親,阿黎知道,二哥哥會回家的,阿姊會在您膝下承歡,將士會回歸故土,百姓會免遭戰(zhàn)亂,父皇將會高枕無憂。”
“那你呢?”
蘇黎將江晚喬抱緊,前世亡國的恐懼讓她有些發(fā)抖,自己的聲音傳回耳中時,有些嗡鳴不清。
但是江晚喬聽清了。
“家國皆安,便是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