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
下5點半,蔣啟程打電話讓劉拴寶到他辦公室一趟。
劉拴寶進了辦公室,蔣啟程說:“拴寶,過幾天我們研究所計劃開展幾次論壇,研討我們公司如何應(yīng)對工業(yè)4.0和5G的沖擊和挑戰(zhàn),首先由一個人主講,然后大家討論。”
“這主題好,能夠?qū)W到很多東西,請哪里的專家來主講?”
“計劃讓你試講一次。”
“讓我講?”
“對啊!”
“主任,這個主題應(yīng)該請專家講,或者你來講,至少也應(yīng)該由三位副主任講,我這水平不行,再說排著我前面有很多資深的研究員。”
蔣啟程考慮一會兒說:“你是不是怕講的不好,別人笑話你。”
劉拴寶停頓了一會兒說:“有點。”
“你不去講,你的水平就提高了嗎?你這種謙虛就是一種虛偽啊!是通過謙虛的外衣來掩飾自己的劣勢,保護所謂的‘面子’,很多人就是通過這種手段來麻痹自己,時間長了就真落后了。舞臺再大,自己不上臺,永遠是個觀眾;
平臺再好,自己不參與,永遠是局外人;能力再大,自己不行動,只能看別人成功。一個人厲害不是因為會做某件事,而是因為他認認真真做了這件事,然后變得很厲害。”
劉拴寶頭上開始冒汗。
“這次主講人就定成你了,講的不好也是你,給你10天的時間。這里有12份英文資料,6份德文資料,還有一些新竹科技園的內(nèi)部資料,你拿去參考,不要外傳。”
劉拴寶猶豫了半天,說:“我不懂德語啊!”
“我也不懂啊!找人給翻譯一下?拴寶啊!中國60年代造原子彈,科技人員缺乏、資料缺乏、經(jīng)驗缺乏,甚至生活物資都缺乏,怎么造出來了呢?那些科技人員就都懂英文、俄文嗎?”
劉拴寶說不出話來。
“拴寶啊!想做一件事,會有千萬種方法,哪怕千山萬水都阻擋不了你的決心和腳步;不想做一件事,會有千萬種借口,太難了、太早了、太遠了、太多了、太忙了……,那一條都可以成為捆綁你前進的繩索。你說你不懂德文,其實就是想過安逸生活的借口,說的不好聽就是懶惰。
你埋怨社會不公平,你埋怨自己運氣不好,你埋怨沒錢買房,你埋怨找對象難,這有用嗎?“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那個國家、那個時代都是如此,一些資產(chǎn)上百億公司老總都忙的像狗一樣,馬斯克每天凌晨3點左右才上床睡覺,任正非乘坐兩個半小時的飛機,至少會看兩個小時的書。去看看《血酬定律》這本書,成人世界沒有“容易”兩個字。社會有太多比你還優(yōu)秀的人還在努力,你有什么資格說放棄;有太多比你優(yōu)秀的人還在堅持,你有什么資格不去奮斗。你不努力拼不過富二代,也拼不過官二代,只能成為最普通最普通的打工仔。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有時候三分耕耘都沒有一分收獲,但沒有耕耘你就沒有收獲的可能。成功只會對勤奮智慧的人招手,而不會對懶惰愚蠢的人微笑。”
劉拴寶聽了,紅著臉,頭上冒出了汗,近三年來主任從來沒有這樣不留情面地批評自己,趕忙說:“我一定努力,不給你丟臉。”
“給你講個哲理故事:石階向佛像抱怨道:我們同樣是石頭,為什么你受人敬仰,我卻被人們蹬來踩去?佛像聽后,淡淡地笑了笑:‘老朋友,我們原來同樣是塊石頭,你只挨了六刀,成為了石階,而我是經(jīng)歷了千刀萬鑿才變成了今天這個樣子啊!人這一輩子,就兩個字,一個是熬,一個是拼。可是,你熬來熬去后來發(fā)現(xiàn),生活還是得拼,既然如此,還不如早一點拼,早點拼對你好,對別人也好。三十而立,現(xiàn)在正是你奮斗的年紀,多摔幾跤、多挨幾刀算什么!你見過母親羨慕別人的眼光嗎?你見過父親苦苦哀求別人的樣子嗎?老大不小了,別再混日子,別等到家人需要你的時候,你除了眼淚,一無所有。只有自己變優(yōu)秀了,其他事情才會跟著好起來!今天16號,19號拿出初稿,我給改一下,23號二稿,我們再改一下,26拿出三稿,我們定稿,27號做好PPT,29號下午召開論壇,回去準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