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最基礎的化肥原料(求追讀!)
- 大明:長生不死的我成了皇明顧問
- 青石踏浪
- 2060字
- 2025-01-28 23:00:00
徐良此言一出,廳堂內瞬間靜默,仿佛時間凝滯了一般。
“化肥?”朱棣眉頭微蹙,語氣中透著些許疑惑與不滿,“此物為何物?”
朱高熾也輕聲問道:“徐先生,化肥這等東西,聞所未聞。若是此物如此重要,緣何朝廷典籍中從未提及?”
徐良并未慌亂,站直身子,目光自信地掃視眾人。
他緩緩開口:“所謂化肥,乃是一種能夠快速補充土壤養分的物質,能夠大幅度提升土地的肥力和農作物的產量。”
朱高熾微一沉吟,目光中多了幾分好奇,字斟句酌道:“徐先生,您是否可以以更細致的算數之法,告知具體的畝產增益?”
徐良露出一抹欣賞的微笑,稍作思索后答道:“根據洪武年間的調查,北方上等田畝產量約為一石,中等田為五至七斗,下等田甚至低至二三斗不等。”
“若合理施用化肥,畝產可提高三成,甚至更多。”
此言一出,宛如驚雷炸響。
朱棣、朱高熾和姚廣孝三人皆是神色一震,他們目光齊刷刷地落在徐良身上,眼中滿是震驚與難以置信。
要知道,皇明一名成年人每天消耗二點五斤糧食,一年約需九百一十二點五斤,折合約七點六石。
倘若水稻和小麥的畝產量真能增產三成,也就是畝產達到一點三石!
那將大大緩解皇明北方缺糧的形勢!
朱棣的目光驟然一凝,茶盞幾乎從手中滑落。
他目不轉睛地盯著徐良,語氣中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急切:“徐良,此言當真!?”
朱棣眉頭深鎖,內心的盤算如江河翻涌:“倘若此法屬實,則北方糧食短缺的問題可望大幅緩解,甚至能在戰時解決糧草供應之憂!”
朱高熾的震驚并不亞于父親。
他望著徐良,眼中閃爍著一種既興奮又惶惑的光芒。
“增產三成……”他低聲念叨,忍不住握緊了手中的茶盞,這個數字幾乎超出了他的想象。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心緒,繼續追問:“若真如此,豈不是意味著百姓的溫飽不再是奢望?甚至能助朝廷開墾更多荒地!”
姚廣孝的神情最為復雜。
他低眉沉思,撫須不語,目光中帶著幾分探究與隱隱的戒備。
他并未完全相信徐良所言,因為這“化肥”的概念,完全超出了他對農耕傳統的認知。
“三成增產,聽來極為誘人,但卻未免有些天方夜譚。”他心中暗忖,“徐良此言,究竟是夸夸其談,還是確有所本?”
姚廣孝輕咳一聲,語氣中帶著試探:“徐先生所言,令人震撼。”
“然老衲心中有疑,不知這‘化肥’是何物?”
堂中一時靜默,眾人的目光再次齊齊落在徐良身上。
朱高熾微微前傾身子,眼神中透出幾分期待,而朱棣則微瞇著眼,似乎在揣測徐良究竟是信誓旦旦,還是虛張聲勢。
徐良并未急于開口,他掃視眾人,最后嘴角微微上揚,起身邁步走向后院。
他走到角落,從柴垛旁取出一個小竹筐,輕輕掀開蓋子,露出里面整齊擺放的幾樣物件——稻草灰、碎骨粉、糞肥,以及幾顆灰白色的奇異石塊。
他轉身,面對眾人,目光自信:“這便是最基礎的化肥原料。”
徐良將竹筐輕輕放在桌案上,指著其中一樣樣物件講解道:“稻草灰,取自燒盡的草木,富含鉀;碎骨粉,用于補充磷;糞肥,富氮,最為常見;至于這石頭……”
他捏起一塊,輕敲幾下,發出清脆聲響:“它名為硝石,是從井鹽或旱地積水的底部提煉而來,是氮的重要來源。”
朱高熾凝神細聽,忍不住問道:“如此多種原料,豈不是需要大量人力物力?”
“并非如此。”
徐良微微一笑,搖頭答道:“百姓只需將稻草灰、碎骨粉、糞肥與少量硝石,按比例混合發酵三至五日,便可制得簡易化肥。”
“若能進一步細化、改良,效果更佳。”
朱棣聞言,目光如炬,深深凝視徐良,語氣中透著三分壓迫、三分猶疑,還有四分的隱隱期待:“徐良,你言之鑿鑿,聽來頭頭是道。但此等顛覆傳統之法,孤豈能輕信?”
“若真如你所言,那可有實物為證,或田間實測為憑?”
朱高熾微微側身,沉思片刻后也開口道:“父王所言甚是。”
“徐先生,您所言確實振聾發聵,但事關國計民生,絕不可憑空猜想。”
“若有真憑實據,當眾試驗一次,便能立刻取信于人。”
姚廣孝撫須而笑,聲音緩慢卻意味深長:“徐先生這般自信,想必早有成竹在胸。”
“老衲不才,倒也愿為此事做個見證——不知徐先生,是否能當場展現這‘化肥’之效?”
“若能叫農作物一月綠如青煙,貧僧便率先叩服。”
徐良環視眾人,神色從容,語氣篤定:“既然幾位有所疑慮,那不妨當場一試。”
“事實勝于雄辯,自然會給出答案。”
他領著眾人來到自家后院的一片荒地,荒草枯黃,泥土干裂,一看便是數月未曾翻種的荒地:“正好這里有一片未開墾的土地,咱們便當場播種白菜,用化肥試試效果。”
朱棣目光微動,語氣帶著幾分試探:“你確定?若是失敗,孤可不會輕易放過你。”
徐良神色堅定,微微一拱手:“徐某以性命擔保,若不能見效,甘愿領罰。”
朱棣冷哼一聲,負手而立:“好!”
徐良隨即取來工具,在荒地中劃出兩塊大小相等的試驗田。他先在其中一塊田中撒入傳統的農家肥,另一塊田則撒上了稻草灰、碎骨粉、糞肥與硝石混合而成的化肥。他動作麻利且井然有序,邊操作邊向眾人解釋每一步的用意。
整個過程僅用一盞茶的工夫,便已完成。
“接下來,就讓時間驗證這化肥的神奇效果吧。”徐良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語氣中帶著幾分自信。
朱高熾忍不住問道:“先生,若是效果顯現,最快需要幾日?”
徐良目光篤定:“七日見綠,十五日成苗。屆時,大家自會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