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大明,你忘了你的舊港了嗎?
書名: 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作者名: 公白渡河本章字數(shù): 2344字更新時間: 2025-01-23 21:26:51
在你面前的是。
屠象者,焚城者,虎象之主,火德星君,洪沙瓦底解放者,貴族教育者,麓川土司、東吁國、蘭納國、勃固國的主人,風上之地的王上王,風下之地華人的庇護者。
大明第十八帝儲君,太祖第十四世子孫,成祖第十三世子孫,反清復明的新旗幟。
佛教興盛之主,天主降臨之圣。
大明監(jiān)國太子,君斯坦丁·慈煊·朱。
潘璜帶著二十幾個漢人通事,連續(xù)兩日不停歇的書寫著詔書,翻譯朱慈煊的尊號。
太子要傳詔各國,宣布大明天威重新降臨風上之地。
還要把馬都八海灣改名成云滇海灣。
太子時不時癔癥發(fā)作,大明群臣已經(jīng)快習慣了。
只是苦了潘璜的翻譯工作。
克欽族、撣族、孟族、洛興亞族,乃至麻六甲、蘇門答臘、爪哇的偏僻小國。
后者不能不管。
漢人移民定居彼處有數(shù)百年的歷史。
荷蘭東印度公司在那兒收人頭稅,搞得漢人紛紛離境。
聽說大明征服洪沙瓦底,漢人們一船又一船跑來。
自然要傳檄彼處不能殘害大明子民。
光是蘇門答臘爪哇的小國,就要用漢字、阿拉伯文、英文、荷蘭文、小族語言,五門文字的詔書。
潘璜不敢休息。
除夕夜太子殿下吟了首太和。
還是第二天上司禮部尚書陳安德,作為宦海老油條告訴他。
太子看似比較唐玄宗和成祖,贊頌永樂盛世。
實則在警告他們不要做李林甫楊國忠。
永歷朝廷,或者說南明各大政權的朝廷。
有著強大的慣性。
只要一安穩(wěn)下來,就會整出內(nèi)斗的幺蛾子,再不濟松緩輕怠一陣。
廣府稱帝的紹武帝剛打退永歷軍隊,就帶著百官幸武學,立即被李成棟逮捕。
李成棟反正后,肇慶安穩(wěn)的永歷朝廷開始不思進取,等著天下全部反正大明。
孫可望投降后,晉王和朝堂也沒想駐守貴州,以致代清大軍入黔,只得匆匆放棄昆明。
太子是在警醒和告誡群臣,他不做半途而廢的唐明皇。
已有洪沙瓦底,當赴中土。
斷不能做西遼的耶律大石。
大明的安史之亂他自會平定,文武群臣別做楊國忠鮮于仲道扯后腿。
豈止潘璜他自己,就連只剩半條命的王啟隆都離開病床。
在錦衣衛(wèi),和鄧凱從來投的漢人和夷人中,挑選暗探。
吱呀一聲,房門打開。
鄧凱裹著雨水進入屋中。
“潘員外郎,又有土司來投。”
潘璜抬頭,雙眼布滿血絲,不耐煩道:
“鄧指揮使,若有土司,不必告我,領去覲見黔國公就是。”
除了跟著沐天波的蘭納王室。
懼怕明軍進犯的阿拉干國第一時間就派出了使臣。
隨后是暹羅瀾滄真臘。
得到天主村葡萄牙后裔傳信的葡萄牙印度果阿總督,使者緊隨其后。
作為攪屎棍祖先的英屬東印度公司,馬德拉斯的圣喬治堡總督,理所應當?shù)囊才沙鍪拐邤嚿弦粩嚒?
他們當然要來。
葡萄牙和英國被荷蘭人趕出麻六甲、蘇門答臘。
只剩英國在萬丹還有商館。
荷蘭之外的商人,如果還想要香料,就要來馬都八海灣。
而馬都八海灣即將全部落入大明手中。
為了香料,必須最快速度搶在其他國家前面,遣使請求通商貿(mào)易。
在葡英之后,就是麻六甲蘇門答臘的一堆蘇丹國。
此外,就是數(shù)十個土司。
而隨著大明太子一萬破敵二十萬,演變成一滅二十萬的消息傳開。
能預料到后面還有各種小國土司來覲見。
陳安德在接待葡英暹羅等大國。
小國靠潘璜自己接見。
土司就全丟給沐天波。
鄧凱從懷中掏出一張金字紅牌,同樣因搞情報工作而渾身疲憊:
“員外郎,不是小土司。”
“是底馬撒宣慰司,重新向我大明朝拜獻貢。”
……
朱慈煊翻看底馬撒宣慰司的鐵牌。
和大古剌鐵牌沒啥區(qū)別。
只是換了個名字,而且是永樂五年造。
永樂初年,也許是為了找朱允炆,大明軍隊跑遍整個東南亞。
大古剌底馬撒就是彼時稱臣大明的。
后來思氏叛亂,王驥追至阿豪姆國,底馬撒也就和阿瓦宣慰司一樣,成為大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阿豪姆王國雖在印度,卻是正兒八經(jīng)的西南土司。
從中土怒江遷移過去的撣族人建立的。
本名勐頓順罕。
又稱底馬撒宣慰司,阿豪姆王國。
想不到李定國喝上阿薩姆奶茶的朱慈煊,瞧了眼緊張不安的阿豪姆王子:
“你說前些日子,上洪沙西北的一個侯王逃入你國。”
“李定國派了副將靳統(tǒng)武率兵追剿?”
已經(jīng)印度化的阿豪姆王子說話帶著一股咖喱味:
“我國自三百年前成為中土藩屬。”
“兩百年前大明伐罪麓川,我國便與明國大將于大金沙江西岸會盟。”
“一百年前東吁不服王道,進犯大明,明國大將在蠻莫舊城瑞亨山筑臺盟誓,我國亦有使在場。”
“大明此番平定洪沙,我國自是不會助紂為虐,聽聞大明王師抵達,便將東吁敏辛侯逮獻給王師。”
阿豪姆王子自然不會說,阿豪姆國和阿拉干國一樣屯兵邊境。
生怕明軍入境。
聽到明國太子一人殺了東吁二十萬大軍。
更是五天跑死十匹好馬,跑到大光來服軟。
不過,明國太子眼神如雪山金頂般純真,和神佛一般。
怎么也不像是殺人無數(shù)的厲鬼。
朱慈煊微微點頭。
其說的是思氏叛亂,王驥三征麓川。
和萬歷年,莽應龍莽應里進犯滇南。
晚明第一猛將劉綎和鄧子龍在蠻莫誓眾。
誓詞為:
六慰拓開,三宣恢復,諸夷格心,求遠貢賦。
洗甲金沙,藏刀思窟,不縱不擒,南人自服。
劉綎更是靠著這一戰(zhàn),組建了小西天竺、西番、暹羅兵、得愣國、黑人的國際化軍隊。
奔赴李朝抗倭。
朱慈煊看向阿豪姆王子:
“你可知我對各大藩國土司的要求?”
“阿拉干國每年朝貢五百萬斤稻米,暹羅每年朝貢兩千萬斤大米。”
“瀾滄真臘山多民少,地方貧瘠,也要組建義軍,助我大明收復中土。”
阿豪姆王子俯身回答:
“我國民多糧少,愿意出一千士卒為大明驅(qū)使。”
撫問完底馬撒宣慰司,朱慈煊伸了伸身子。
何止潘璜陳安德幾人累。
朱慈煊兩日來也是接見了十幾個國家的使臣。
光是賞宴吃的咖喱飯都快吃吐了。
大明君臣都低估了從東亞怪物房競爭出來勢力的強大。
勿怪突厥被大唐滅國后,威名在西亞傳至后世,讓土雞認祖宗。
亡國出奔的耶律大石能稱霸中亞。
被代清打出中土的明軍吊打東南亞。
倒是周邊小國看的清楚,管不管明國太子真的和神一樣強大。
反正新霸主已經(jīng)出現(xiàn),趕緊伏低做小就是。
朱慈煊掛念的還是華夏中土。
吳三桂啊,吳三桂。
洪沙已定,朱慈煊準備思考北返,如何對付滇省的代清軍隊。
就在這時。
潘璜又匆匆入營來報:
“殿下,舊港宣慰司又遣使來朝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