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這是誰的部將
- 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 公白渡河
- 3281字
- 2025-01-13 02:38:29
“聽說國舅的右腿已經被打斷?!?
魯道左府衙,只有寥寥三四人的大明內閣,說著閑話。
國舅身份到底非凡。
不說正德嘉靖年間,武宗皇帝的兩個國舅囂張跋扈,橫行不法。
世宗皇帝獨斷專權,都要等張皇后去世,才將其斬首。
太祖皇帝殺的國舅和馬皇后也就是義兄妹。
是以王維恭被抓后,永歷帝便向太子求情。
進而有了太子帷帳中那番發怒之言。
鄧士廉嘆了口氣:“何止華亭侯。”
“內侍楊國明和武選郎郭璘已經被打死,就裹著竹席隨意在城外挖坑淺埋。”
拔入內閣的陳安德停下毛筆。
“他們一個曾在行在不聽圣諭開設賭場,一個是馬吉祥的書役,緝訪司下重手不奇怪?!?
“就連潘璜那小子,聽到緝訪司要抓作奸犯惡之徒,都息了與夷婦作樂?!?
陳安德過了幾息猶疑道:“倒是吏部郎楊生芳,錦衣衛丁調鼎,他們可無大惡,竟讓殿下專門下旨抓捕改造?!?
鄧士廉搖搖頭。
“無妄之災,殿下這是在泄憤,為廣昌侯高文貴鳴不平。”
“高吳二將領兵救駕,皇上是讓他們兩人帶著敕諭勒令退兵?!?
一旁的任國璽慶幸自己早早被太子收入小集體,不然此番行在群臣過半進入緝訪司改造,少不了他。
除了昔日依附馬吉祥者,被改造的大明文武就屬天子近臣了。
永歷朱由榔成為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鄧士廉向任國璽詢問道:“太子殿下讓你寫首詩給皇上,是哪位大家的詩詞?!?
任國璽心情復雜的回道:“是破陣子?!?
大明八股盛行,文詞非科舉必考。
鄧士廉想了一陣:“是晏同叔,還是辛稼軒的?”
“南唐后主的?!?
說罷,任國璽將朱慈煊改了兩個字的李煜詩詞副本遞給幾位同僚。
鄧士廉看見紙上的十四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
一時陷入沉默。
從粵東至滇西,不正是三千里嘛。
陳安德反復念道:“一旦歸為臣虜,一旦歸為臣虜?!?
他出使萬里行至歐洲列國,無人重視,委曲求全。
但彼時屈辱如何能比那些無奈降清的大明文武。
任國璽感慨出聲:“臣虜,臣虜?!?
“我們這些做臣子的投降東虜,還能做虜臣。”
“殿下父子若被俘,南唐李煜怕也是難做。”
大明甲申國變后的三位皇帝,不殉國也是被押送京師菜市口斬首。
“也難怪殿下不再想相忍為國,對朝堂進行大清洗?!?
內閣一時無言。
身為文臣,換作平時,早就力諫了。
但他們更害怕,太子殿下萬一發瘋對永歷帝下手改造。
兩相取其輕。
為了天子的安全。
為了太子的撒氣。
還是委屈下大明官員吧。
此時,錦衣衛指揮使鄧凱跛腳進屋。
“幾位閣老,記功廣昌侯的碑文可曾寫好?!?
鄧士廉回道:“殿下要我們記述年來所有洪沙國救駕犧牲的將士,卻是還要遣人去詢問晉王所部?!?
鄧凱擺手:“殿下說那是另外的紀念碑,不急,先安好廣昌侯的功德碑?!?
任國璽從閣架取下一沓紙。
鄧凱接過文章,又道:
“吳三桂的探子已經進入木邦了,幾位閣老這幾日還是不要隨意外出。”
……
朝尋食,暮尋食,如今窮民艱度日。
快快開門盼明皇,祈愿全家皆舒意。
烹魚蝦,備甜飲,
打開寨門迎明皇,明皇來了不征糧。
吃不愁,穿不愁,衣食不足有明皇。
不抽丁,不納糧,眾人歡樂度時光。
一伙包著纏頭,穿著籠基裙袍的人看著三五孩童穿過自己的隊伍邊跳邊唱。
帶著遼東口音的壯漢啐了一口:“晦氣。”
說完對著為首的人抱怨道:“馬將軍,既然已經知道偽王李定國攻克洪沙王都,咱們干嘛還要白跑這一趟。”
“洪沙瓦底都冬天了還這么熱,還不如早早回去給將軍復命。”
馬將軍怔怔望著孩童離去的背影,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來。
環顧左右后,看向不滿的遼東壯漢。
“我們秘入洪沙,乃是奉平西王的命令,與此前來使的東吁侯莽白聯系。”
“洪沙國王雖死,但其弟東吁侯依然雄踞下洪沙。”
“不能潛伏永歷帝與其太子左右充當內應,至少也要和莽白取得聯系。”
“我們此番爬山涉水,寸功未立,你想回昆明你就自回。”
遼東壯漢望向周圍,除了他和一個同樣監視的平西王親衛外,皆是馬將軍的親信與土司漢蠻。
知道無人響應自己后,只得囁嚅一句。
“誰知道你這個反復無常的兩張皮會不會又叛清降明?”
馬將軍只當沒聽到,詢問漢人通事如何能去下洪沙。
漢人通事想了想:“大人,往年是可去阿瓦城乘船直下大光?!?
“不少滇省商人和紅夷商人都有自己的船隊航行大金沙江上,來往一趟不需旬日。。”
“但眼下明國占據上洪沙,和下洪沙交戰,這條水路是不能走的?!?
“只能陸路穿過央米丁郡到東吁郡,還不知道大人要找的東吁侯在其封邑還是在勃固大光?!?
“如果還要穿過東吁郡到勃固,至少要一旬?!?
馬將軍略作思量:“先去洪沙王都看看情況?!?
言罷,一行假扮采購棉花商人的隊伍又花了兩天功夫抵達阿瓦城北門。
避在路旁,觀望一隊騎兵縱馬馳騁而過,又是一隊被洪沙喚作教育隊的人押送上百犯人修補城墻。
隊伍中一陣私語。
“明軍甲胄整齊,刀槍完好,你看那教育隊的犯人,令行禁止,紀律森嚴,儼然也是照著軍伍訓練的,隨時能拿起兵器當個勁卒?!?
遼東壯漢低聲和同伴交流。
“沒錯,我剛剛問了漢人通事,那什么教育隊是錦衣衛,關押訓練的犯人足有一萬之多?!?
兩人心中俱是一凜。
逃亡外邦的明國已然安穩成勢。
不知道對平西王是好是壞。
而馬將軍看完佇立北門的廣昌侯功德碑后,面上平靜如水,招呼下屬。
“進城先休息吧,讓漢人通事把我們帶來的瓷器寶石賣掉,然后去南門找找有沒有去下洪沙的商船。”
一行人入住一間住著紅夷的酒樓。
吃完飯后,直接招來洪沙婦,準備好好放松一番。
馬將軍帶著一名通事,翻譯從城門處撕下的布告。
屋內漢人通事翻譯完后,靜靜候著陷入沉思的將軍。
少頃。
馬將軍忽然開口:“你說什么?”
漢人通事愕然:“大人,我什么話都沒說?!?
馬將軍一時蹙眉。
不對勁。
耳中除了呻吟喘氣,沒有其他聲響了。
馬將軍起身跑至窗戶,隔著窗欞縫隙,發現街道上不知何時空蕩無人。
見狀馬將軍呵笑一聲,旋即又陷入沉思。
過了片刻,神情復雜的吩咐道:
“你去把我左邊兩個廂房的人喊來?!?
等四位親信進入屋中,馬將軍已經披上一副布甲,面色平靜,緩緩開口。
“人人都說我是兩面三刀,反復背主的兩張皮?!?
“誰知,時值亂世,遇強而降,本就是常理?!?
“我十三歲隨了闖王加入立國的大順,后孤軍被明軍包圍投了大明?!?
“等我廝混數年,和李成棟一起輾轉,進入高杰軍中,本以為安穩了。”
“代清固倫又南下,大明南都四鎮諸軍兵敗如山倒,便又加入清軍?!?
“彼時做了李成棟的副將,下閩粵,滅二帝,追永歷?!?
“等到贛省金王反正,又和李成棟反正到大明,并護駕行在左右,封了爵?!?
馬將軍笑了笑,不停歇的繼續道。
“后來清軍攻克粵桂,我就亡命山林之中,屯兵陽山。”
“過了兩年,西營出滇,晉王逼殺孔有德,我聯合忠貞營連戰連捷,收復粵西北諸縣。”
“然后隨晉王陣斬尼堪,收復桂西,進取粵東?!?
“鄭延平失約,折敗新會,退回桂省,追駕至黔省,從了孫可望。”
“孫可望僭越,覬覦大位,我又與鞏昌王作了晉王內應。”
“后來,后來?!?
馬將軍抬首望著屋頂,才過去一年,怎么好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后來代清固倫大軍進犯,棄昆明而守滇西,等到聽說天子棄國后,我便再投了東虜?!?
馬將軍搓了搓自己干燥脫皮的臉,又呵呵笑出聲。
“我小時候吃不飽飯,就沒有啥忠君愛國的念頭,誰能給我飯吃,誰能帶著我一直打勝仗,我就跟誰。”
“不知道啥時候就對大明念念不忘了呢!”
“大明好,咋餓死了我兩個兄妹,餓的我投了賊呢?!?
“我可隨李成棟殺了不少大明百姓君臣?!?
“按理說我對大明,就和三國里的黃巾軍對大漢一樣勢如水火啊?!?
自顧自簡短說完自己的一生后,馬將軍眼中露出迷茫。
對啊,是啥時候?
是隨晉王打破代清固倫不可敵的傳說嗎?
還是在桂西梧州被永歷君臣尊敬,封了爵,得到一個賤民從未得到的尊重榮譽。
總不可能是和白文選一樣,覺得永歷是真命天子,能興復漢室吧?
還是。
還是就像高文貴的功德碑上說的,大明文武不甘心做了流亡家鄉的異域鬼。
他也不甘心死后做了異族的鬼。
他是漢人啊。
他死后做了代清固倫的鬼,能和大明鬼的爹娘兄妹團聚嗎?
他是漢人啊。
他是漢唐立都的秦地漢人啊。
馬將軍雙眼紅潤,拔刀出鞘,與自己的四位親信對視。
“說旁的也沒用。”
“眼下我們已經被錦衣衛或者大明軍隊包圍,身陷敵境,要不被殺,要不被俘?!?
“要不你們隨我宰了那兩個吳三桂的狗崽子,拿著他們的首級反正歸明?!?
“我這輩子反復了五六次,也不差這一次。”
……
朱慈煊茫然看著系統面板上的提示。
【你征募到頂級武將馬寶,獲得200天命值?!?
這是誰的部將?
竟然如此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