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欲戳董卓 仙師指道】

  • 幻三國記
  • 風趣
  • 5392字
  • 2005-02-23 00:12:00

盧植受困于囚車,眾人見后問清原由之后,都為之憤慨,眾人好心欲救之,但都被盧植婉言推遲,劉備一聽,小由心中黯然,道:“恩師此行,未知是吉是兇,不如隨學生一道,帶兵抗賊立功抵過吧。”

盧植搖頭苦笑道:“我知運命,必有此劫,決難逃避,幸而我并非夭折之相,尚不致有生命之危。”

張飛在旁聽了,卻不由大怒道:“朝廷聽信奸佞,圖害良將,待我槍刺押閃之軍,救盧將軍出囚吧。”

李傅連忙搶先攔下張飛道,“翼德不得魯莽,盧將軍此去必無險,汝等蠻行卻可毀盧將軍一世英明。”

李傅的勸解句句說到劉備和盧植的心坎里,盧植這時才細細大量李傅,此人眉目之間,暗藏帝光,見識卓越,日后前程遠超已徒玄德,但又不能當面告之玄德自己所評相卦,劉備則同意李傅所說,喝止張飛魯莽。

張飛無奈只好退立一旁,尤仍憤恨不服。押車的軍將,趁機推著囚車遠去了。關羽亦感不平,他向劉備道:“盧中郎已被逮,別人領兵,我等去無所依,不如且回涿郡。”

劉備同意關云長所說,張飛則壓根沒看法,只有李傅一人不同意,拱手勸道,“眾將軍,此時乃建功之機,卻避一時之需,不智也,茲煦可愿領盧中郎本部千人殺敵為國。”

但是,劉備如何會放手這千人軍兵,眾將都不同意,李傅倒是和眾人弄了個不愉快。

最后,少數服從多數,全軍向涿郡進發(fā),李傅本打算獨自帶兵伏擊張角追兵,但卻失去了機會。

劉備大軍往北走了二日,忽然聽聞山后喊殺打斗之聲震耳。眾將縱馬躍上山崗,向喊殺聲處望去,只見朝廷官兵已然潰敗,后面的黃巾軍瘋狂追殺,旗上大書“天公將軍”四字。劉備一見道,“此張角也,可速戰(zhàn)!”

眾將率軍殺出,張角正追殺官軍,把官軍的主帥董卓團團圍困,突然被劉備等人率軍攔腰沖殺,卒不及防,黃巾軍大亂,張角慌忙下令退軍五十里,再圖破官軍之計。一路殺去,李傅發(fā)泄心中不快,舞動鋼棍如同風車,賊軍磕碰即損,猶如放閘猛虎一般。待擊退黃巾賊軍,董卓返營,便忽然問劉備道,“現居何職?”

劉備道,“白身。”

李傅在一旁親眼目視董卓,真是草包一個,體圓腰肥,這種人都有一官半職,天下何愁不亂。

聽聞劉備說自己是百姓出身,董卓一臉鄙夷之色,還看不慣小人物呢!

劉備無奈告退,走出帥營,張飛早已恨得牙癢癢的,此時再也按捺不住,猛地一挺丈八蛇矛,怒道:“我等親赴血戰(zhàn),救了這廝,他卻如此無禮。若不殺之,難消我氣!”

說時便欲舉矛入大帳,刺殺董卓。

劉備和關羽不約而同阻住張飛道:“他是朝廷命官,豈可擅殺?”張飛道,“若不殺此廝,反要在他部下聽令,其實不甘二兄要便住在此,我自投別處去也!”

劉備當然不愿意,“我等義同生死,豈能相離?不若都投別處去便了。”

李傅則發(fā)言,“眾位,離是非離,留是非留,吾有一計可除董卓,茲煦觀天下之勢,董卓必成國賊,此君野心極大,為保我漢室基業(yè),不知哪位愿去?”

這其實是李傅的壞心眼,借用劉關張三人殺掉董卓,如果失敗的話,責任也可以轉到劉備頭上,朝廷震怒殺了劉備,余下的關張二人必會為兄長報仇,到時自己還怕得不到二位猛將嗎!

張飛一聽,怒眼圓睜,忙出言問道,“茲煦有何妙計?”劉備及關羽二人本想阻攔三弟,但聽完李傅一番話后,對當今世道的認識又深了一步,也就沒再阻攔張飛的莽撞之舉。

“呵呵,翼德今晚子時可埋伏于董卓帳外,茲煦深知董卓身性好色,每日無女不歡,子時軍中戒備最差,只需翼德近帳誅殺必可,但切記,無須多言,如若言多必生事端。”

張飛一個勁的點頭稱是,李傅還是有些放心不下,又出言囑咐一番。關云長在一旁道,“茲煦,吾等需助翼德否?”

李傅笑了笑,“云長難道信不過翼德一身武藝,誅殺董卓足以。惟獨傅放心不下,翼德聲大會驚動巡營兵丁。”

劉備也擔心自家兄弟安危,“既如此,非翼德莫屬,他人去則不可行事,云長豈不更適殺董卓。”看來劉備對自家兄弟性格的了解,還沒有李傅透徹,云長重義輕小人,對敵人都是先禮后兵,做不得暗自誅殺別人者,翼德脾氣暴躁,喜歡先兵后禮,誅殺他人必選之,惟獨有時粗中沒細,亂叫一番。

“玄德可前去董卓帳內,告之吾等欲回幽州,晾董卓也不會留難玄德,如云長著實不放心,可與玄德同去。”李傅的這番打算考慮的也很周到,深遠一點的意義,此刻的李傅是沒去考慮的。

劉備帶關羽一道來董卓帳前,通傳報之,“中郎將大人,小人玄德及其兄弟欲回幽州叔父劉焉處,特來向大人告別!”

董卓才懶的理會百姓出身的劉備,一臉厭惡之色,“爾等欲去就去,勿用來此告之本官。”一揮袖,擺明了趕劉備兩人出去,受了惡氣的云長滿臉通紅,但看兄長在此不能發(fā)作,兩人先后施禮告退。

李傅帳內,馬前參胡義正聽候李傅安排調度,“汝先去挑選三十名身強體健,頭腦靈活的兵丁,切記選人之時定要謹慎。”

胡義拱手接令,“小的告退。”這胡義辦事水平的確不錯,可惜,由于他家道中落,只當了個小兵,要是沒遇見李傅的話,說不定就會死于兩軍交鋒之中,所以,胡義早在心中奉李傅為主公,士為知己者死。

而對歷史的看法有些改觀的李傅也不再局限于歷史名人的招攬,看天下之大,賢才之多,決非史書上記載的一點。

安排完所有事宜,李傅突發(fā)奇感,獨自一人乘一騎,到對面的山頭散步,騎乘片刻之后,進了一片樹林,林中傳出樵夫唱山歌的聲音,聲音婉轉多變,并不像李傅記憶里的那種豪邁粗狂的歌聲,沿著歌聲,李傅來到一名身背材簍的樵夫近前,細看樵夫年過半百,但身輕體健,這讓李傅感到新鮮,跟著樵夫走了大半段的山路,來到一處山林小屋處。前面的樵夫放下材簍,轉身看著跟在后面的李傅,兩人就這么看著對方,樵夫先開口說道,“將軍為何跟老朽至此?”

李傅隨口答道,“吾觀老者不同于常人,至此跟隨而來!”

樵夫聽完后,哈哈大笑,“將軍莫非為屠夫。”這句話對任何人說都是十分不禮貌的話,罵人是屠夫,但是,李傅覺得老者的話一定包含深意,略笑了一下,“老者所言既是,吾帶兵大戰(zhàn),死傷者無數,當卻歸于屠夫之列。”

老者接著說道,“將軍幾曾想過為民為天下蒼生乎!”李傅做思考狀,沉默了片刻后方才說到,“請老者賜教!”說完,跪地磕頭。

老者看后,滿意的點點頭,“實不相瞞,貧道并非樵夫,只是在等人而已!”李傅抬起頭,盯著老者,“孰小輩無理大膽猜測,老者是左慈仙長不成?”

這一句話倒是讓老者為之一楞,自己的底細,這將軍既然知曉,難不成他就是自己等候多時的明君,為了進一步確定自己的推測,老者走到李傅近前,扶起李傅,“還未請教將軍貴姓,何方人士?”

李傅哪敢怠慢老者,“小輩姓李,名傅,字茲煦 ,幽州涿縣人士。”

的確,李傅初來之地就是涿縣,當然算是第二故鄉(xiāng)了。

“哈哈,將軍沒說實話,汝來自天上,并非涿縣之人。”李傅知道瞞不了左慈仙長,古時候的修道之人的確有些門道,要不怎么混飯吃。“老者所說甚是。”

左慈仙長引李傅進木屋敘談,李傅一進木屋就發(fā)現里面有另一番景象,決非其外表一樣,“請問仙長,茲煦有一事不明?”

知道老者就是仙人后,李傅自然改口喚仙長。左慈道,“何事不妨直說?”“仙長所居之處所里外為何相差甚遠?”

左慈沒想到李傅沒問仕途或其他關于自身命運之事,而問的是如此瑣碎小事,不過,由此左慈也看出李傅不是個喜歡戰(zhàn)亂之人,“將軍難道不知其理!”“愿聞其祥!”“外在于眼,而內則在于心,表里不一則是成大事者必備,將軍明白貧道所說何意?”

這番話點醒了李傅,對,自己初來戰(zhàn)亂年代抱著玩世不恭的態(tài)度,得天下得英雄為己任,但是,卻沒過多的考慮到百姓的疾苦,任何一次戰(zhàn)爭都會帶走多少人生命,讓多少人流離失所,讓多少人妻離子散,通過這些途徑得來的功績留給后世者稱頌,到底是不是自己該走的路?

左慈看著李傅臉上的表情知曉,他已經明白了道的含義,的確是有道基根源,愛才之心猶然而生,但是,自己也知道,世間還有許多事情等著李傅去做,“將軍,貧道所說的話只能為汝指點方向,具體怎么做,還靠將軍自己,這有本《天道奇書》留給將軍參閱,一旦將軍某一日參閱出其中的道理,必可進入另一層境界。”李傅接過左慈送的仙書,雙手捧著,認真的聽左慈交代的每一句話。

《天道奇書》,即《太平要術》的詳細說明,《太平要術》僅為大概精義的,讀懂《天道奇書》方才能有機會步入仙之境界,左慈也是從讀此書而成仙的。

離開山林木屋,李傅懷揣仙書,滿腦袋的疑問,現在自己所有做過的事情及決定,是否正確,是否應該,自己也出過計謀圍殺了數萬性命。

此刻,還應不應該繼續(xù)下去,躲進深山參閱仙書得道?棄百姓于不顧,征戰(zhàn)沙場,攻城掠地?道非道,非常道,人非人,非常人,所有這一切都僅僅只在乎于一個字——道。

回到自己營帳,胡義早就在帳內等候多時,“將軍,你去哪兒了,我等的急死了!”落座的李傅打起精神,“胡義,人選好了否?”

馬前參胡義道,“已然,三十余人隨時可聽候將軍調遣。”李傅搖了搖頭,“非也,吾并不是要三十余人立刻行動,而是要汝帶他們去天柱山修行。”

這一決定讓胡義也傻了,“將軍,莫非我做的不好?”李傅為解胡義疑慮,“非也,派汝三十人去天柱山修行一年,一年后我必會去找爾等。”

說完,李傅把幾天花心思弄好的東西遞給胡義,“此為爾等修行的課業(yè),一年后,吾必去檢查,望不負傅重托。”識字的胡義一眼看出是陣法及其武藝,這等東西外人都視為珍寶,李傅卻十分信任的交由自己保管,那是多么大的信任呀!

忙跪倒磕頭,“小人必將完成將軍所托,一年為期,天柱山靜待將軍消息。”“火速離去,不得告由旁人。”李傅對胡義交代完最后一句話后,起身去劉備營帳看看他們到底準備的如何?

一進劉備帳內,劉關張三人正在商量晚上行動,張飛面朝外,第一個看到李傅,“茲煦快過來。”其他兩位轉身問候,“茲煦來了!”

李傅連忙打拱道,“眾位將軍有禮了!不知眾位正商議何事?”三人相互看了看,劉備曰,“吾等為今晚之事謀策,茲煦曾說董卓將為漢室基業(yè)之禍害,觀其行聞其言,確有偏駁,然此等小人傅還不愿犯之。”

這不明擺了說自己今晚不干,李傅尋思道,看來歷史說劉備喜結交豪杰一點不假,但是史書上卻沒說明他這人是這能隱忍,在自己未得實勢之前,絕對不會與官斗。看來誅殺董卓之事告吹,得左慈教誨的李傅看待問題已經不再是為己,如果,此次董卓死不了,勢必會國將亂之,死傷者絕對不壓于現在,誅殺一人救萬民,如何不可?“玄德,汝可曾聽說左慈仙長之道號?”劉備還未答,關羽就說道,“左慈,是否天柱山之左慈?”“然也。”關羽問完這話之后就退到一旁,不再做聲。

“傅昨日散心于山林間時遇見仙長,仙長告之茲煦天下動亂必以黎民為重,如則不然,惡果纏身,敢問玄德招兵將所謂何,為己還是為黎民?”反正雙方已經出現分歧,早挑明好于以后再說,李傅顧不得給劉備什么面子,“吾所招募鄉(xiāng)勇之舉,還不是為國為民,茲煦,怎如此說我?”劉備邊說邊拉著三弟張飛,李傅的言語似乎有些冒犯了劉備,讓張飛生氣要教訓李傅。

“哈哈,你我二人也不必如此,茲煦得蒙玄德救命之恩,實在感激不盡,還恩已畢,數戰(zhàn)之功全由玄德所領,茲煦就此告辭!”該是自己離開劉備的時候了,已經謀算好將來打算的李傅告辭而去。

劉備本想出言留下李傅,但是,李傅態(tài)度堅決,自己恐怕是留不住他了,哎,到手的人才就這樣被自己氣走了,可惜,可惜!

打消了刺殺董卓的劉關張三人連夜領千余兵甲投奔朱僬而去。

李傅帶領數十名愿跟隨自己的兵丁往常山真定趙莊而去,有此想法還是李傅見過左慈之后,才有的,李傅此去為誰?

當然是為了常山趙子龍,左慈的徒弟而去,名將中的名將必得之。一路上,李傅不斷研習仙長所留《天道奇書》,與其中領悟了道的真諦,同時,也學的一套‘風身云體仙術’,隨同李傅的數十人分別授其藝技,都是現代特種訓練之法,雖說數十人無大將上陣挑敵般厲害,但也是一隊精兵,不容小看。

且說劉備少了李傅之后,一路上郁郁寡歡,雖說投朱僬倍受禮遇,但總是低人一等,沒以往來的自在閑暇。天下討逆之戰(zhàn)分為二,皇甫嵩率曹操于曲陽討伐張梁,朱僬率劉備眾人討伐張寶,你我往來,各有勝有負。終皇甫嵩、朱僬破賊寇之大軍,還勝于朝,董卓則因數戰(zhàn)無一勝之罪,被朝廷削去中郎將一職,幸得董卓多與黃門好處,才留得性命。朝廷派皇甫嵩暫時統(tǒng)領董卓殘部。

這時,張角因病而逝,張梁統(tǒng)其所有賊寇與皇甫嵩連戰(zhàn)數次,后張梁被斬于曲陽,朝廷降旨起出張角之棺,戳尸斬首,游街于市,后送往京師。

張角下場果如左慈仙長所言,死后不得安寧,惡果纏身。得勝皇甫嵩被朝廷加封車騎將軍,領翼州牧,皇甫嵩后表盧植有功無罪,官復原職,曹操隨皇甫嵩亦有功封濟南相。惟獨朱僬此處,還未建寸功,加緊攻城,賊將嚴政刺殺張寶獻首投降,朱僬后收復數郡,上表朝廷。

(第二卷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丰县| 海门市| 紫金县| 新巴尔虎右旗| 新闻| 固安县| 蒲江县| 建始县| 台北县| 金乡县| 松桃| 新密市| 江川县| 特克斯县| 临漳县| 文成县| 田阳县| 海伦市| 潞城市| 山西省| 额敏县| 鄂伦春自治旗| 泉州市| 大同县| 子长县| 五华县| 嵊泗县| 南溪县| 赣州市| 体育| 安丘市| 墨江| 黔西县| 含山县| 深州市| 什邡市| 沧州市| 荣成市| 察雅县| 新邵县|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