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矛刀呈威 初獻妙計】
- 幻三國記
- 風趣
- 5377字
- 2005-02-22 09:29:00
休整數日之后,有探子回報,黃巾賊將程遠志統領五萬賊兵,直向涿郡而來,這消息嚇的劉焉立馬從床上滾趴于地,忙叫鄒靖喚來劉備眾人。
“玄德呀!此次黃巾賊寇,來犯涿郡,汝認為該當如何才好?”李傅在一邊暗瞧著劉焉的表演,不愧為老狐貍,說話都不明說,李傅其實早就算到黃巾賊即將到來,但并沒告訴劉玄德,“叔父無須焦急,小侄愿率兵前去剿滅賊寇!”
劉備人還沒去就開始打起包票,會不會打仗呀!“吾得玄德侄,勝過千軍萬馬!”老狐貍劉焉越說越離譜,一個人可以頂千軍,恐怕這比方還輪不到劉備頭上吧!
說歸說,夸歸夸,劉焉命劉備率領本部鄉勇五百人前去迎戰黃巾賊寇,李傅一聽傻了,這老頭不是數字盲吧!
五百去戰五萬兵丁,就算自己這一邊是天朝軍也沒有這樣打的吧!顧不得自己是否有發言權,“太……”而劉玄德這個忠肝義膽的新將,卻大聲呼道,“屬下遵命,必定大破賊兵還黎庶太平。”
周圍眾人誰還會注意到李傅不尋常的舉動,而他也覺得自己現在給眾人潑冷水,實在是太煞風景了。
接受調令的劉玄德帶著云長、翼德還有新任軍師李傅,本來,劉備想邀公孫瓚一道來建功,伯珪雖與玄德為友多年,但是家境狀況不同,伯珪家富而祖有官勛,衣食自然無憂,切不喜歡戰場上的打殺,就算為官也只能是帶刀文官而決非戰場武將,知道勸說不動伯珪,劉玄德只好暫請李傅擔當軍師,說實在的李傅也不想當這個軍師,什么意思嗎!五百人的軍師多丟人。
但是,自己沒有任何功績以后誰會注意到自己,五百余人‘浩浩蕩蕩’的來到大興山附近,恰巧的很,黃巾賊寇腳程慢許多,兩軍在山腳圓陣相見,李傅瞧著對面龐大的黃巾們,真為他們感到傷心,兵丁衣觀不整不說,連頭發都散落,唯一可以說明他們是一支隊伍的標志就是系于頭額之處的黃布條,就如天下第一幫丐幫一樣,再看看自己這五百兵丁,人雖不多,但人人猛虎精神,鮮亮的甲胄,鋒利的兵器,政府軍就是不同于流民。
在李傅調度之下,五百兵丁擺了個錐型進攻戰陣,兵法戰陣對李傅而言還可以應付自如,這都要歸功自己平時的古文化研究,孫子兵法等著名的書籍看過許多遍,現在缺乏的就是實際操作。而對方的五萬賊寇大軍只能大概擺個圓形防守陣式,看來他們這些流民大部分都沒受過訓練,紀律性散亂的很。
雙方調兵完畢,劉備領著云長、翼德出列叫陣,人數上的劣勢得在其他方面補回,劉備緊記軍師李傅的話,揚起手中馬鞭,高聲唱喝,“反國逆賊,何不早降!”
此話一出,立即引起所有人的騷動,李傅更是想上前猛揍玄德,說的什么話,別人五萬兵丁,己方才五百,要對方不打就投降,除非對方是傻子,要不就是白癡,而黃巾軍的將領更是氣煞,派出副將鄧茂出戰迎敵,張翼德見對方有將沖出陣來,急不可耐,一馬當先,挺丈八蛇矛槍直奔來將,“呔,來者何人,本將軍不斬無名鼠輩。”
鄧茂囂張的立馬抬刀指著張飛。“爾等賊人不配只曉某家名姓,看槍!”張飛根本不理會鄧茂,舉槍直刺而去,未曾打個照面,鄧茂被張飛刺于馬下,斬其首級,得勝之后,李傅馬上命人鳴金,催張飛速速回陣歇息。
程遠志見自己副將被斬,心頭怒火一起,拍馬舞刀,二話不說直取正要回陣的張飛,關云長見結拜兄弟遭人偷襲,怒由心生,舞動寶刀,縱馬飛迎程遠志,程遠志見敵陣中突然沖出位戰將,吃驚不小,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關羽手起刀落,斬程遠志為兩段。
賊兵見將領被斬,哪還敢多留此地片刻,一呼百應,不過是倒戈而走,真與當初他們一呼百應、揭竿而起成了鮮明對比。玄德大手一揮,五百兵丁其身追趕,賊寇不及走脫者無奈丟槍投降,此仗未損一兵一卒就大獲全勝,解了涿縣之急。
得探子回報,太守令劉焉親自出城迎接玄德眾人,安排手下酒肉犒賞一干兵士。
第二日,太守令劉焉獨自招見玄德商議軍情大事,而關、張二人則在后院比武,李傅一人留在兵營與眾兵士交談,“勝者不可嬌,敗者不可餒,眾位弟兄昨日一戰的確英勇,然賊寇囂張跋扈已不是一時,鏟除毒瘤還需大家齊心協力。”
這些兵士也是頭一次這么近與這么年輕的將領交談,在地位森嚴的漢末,士兵的軍營一般的將軍是很少走動的,除了自己新敗之后,才到處安慰一下兵丁情緒。
“軍師所言既是,吾等雖勝,但也算消去小部賊寇。”其中一位兵士可能念過幾年書,說話也頗有口舌。
李傅當然注意到此等角色,自己來這里是有野心的,張、關兩人是很猛悍,自己可能已經沒有辦法從劉玄德手中吸收他們,但是也不是天下的人才只有他們,見才就要收為己用,以后自己才能大展宏圖。
“小哥貴姓?”軍師親自過問小兵情況,著實讓在場的各位欣喜不已,“小的名叫胡義,敢問軍師……?”“好,現爾被提為本軍師馬前參……。”
眾人都詫異李傅所說的‘馬前參’到底是干什么的,其實,這也不能怪李傅,他一時順口,本來想喊道,“馬前參將”,后覺得自己不是什么主公元帥一類,自己還只是個將軍,提了個和自己平級的官職不倫不類,“馬前參呀,就是只對本將軍負責的隊長。”
李傅絞盡腦汁才編出個理由,還別說糊弄這些新兵蛋子到沒問題。“馬前參拜見將軍!”胡義倒是機靈,馬上跪倒磕頭謝恩。
“好了,請起!”這時,帳外一名軍士跑進,“李將軍,劉將軍正四處尋找將軍,請將軍速去劉將軍大帳。”“知道了!各位弟兄以后再敘!”“拜別將軍!”眾人起身送李傅出了軍帳。
去劉備營帳的路上,李傅就思索劉備找自己去干嗎?算算歷史應該是找自己商量青州軍情戰報,一進劉備大帳,李傅就先言道,“玄德找茲煦所謂何事?”自己再也不想表露自己預知歷史的能力,引人猜忌。
“啊!我道茲煦并會知曉前因后果,哪知茲煦也不知!”劉備臉露失望之色,不過還是接著說,“剛太守令招吾前去是因青州告急,黃巾賊寇圍城數日之久,即將攻陷,青州太守令龔景請求救援。茲煦如何看待此事?”
李傅明知顧問,“玄德應劉太守此事否?”“吾已答應。”干什么事,劉備都是性格優柔,惟獨答應長輩這件事上干脆的很,李傅當然也不會說劉備什么不是,說與不說有何區別!“玄德所應之事僅靠五百兵丁必敗也!不知太守令是否多調人手予玄德。”
劉備曰,“太守令劉焉令鄒靖鄒校尉與吾等同行,將兵五千余。”李傅聽完心想,搞了半天老劉太守還是不舍得自己的人馬,帶兵的都是他自己的人,看來呆在劉焉這里劉備等人及自己只不過是被利用的工具而已,如此下去怎能成就大事。“玄德能否求得太守吾令,我有親自調遣兩千兵丁手令。”
劉備此刻的心思哪兒放在了這里,急的回答道,“然也,吾速去求便是,但不知茲煦有計可施?”李傅沒有說話,僅僅神秘的笑了笑,自己轉身離去。
“玄德求太守令撥予兩千兵丁。”劉備半跪于劉焉面前,低身下氣的求道。劉焉本來一臉不愿,劉玄德雖為自己侄兒,但卻非自家親信,交由大軍權利與其手,心不甘,意不愿,可又拉不下面子說不,仔細想想看,玄德也僅僅要二千人,自己八千兵丁大部分還是握于自己手中,“既玄德有此意,吾就如其愿,但此戰許勝不許敗!”
言下之意還不明朗,成功大勝了大家都好過,你輸了就提頭回來見自己。“謝太守令!”
數日之內,五千兵將連夜趕赴青州,舟車勞頓使得這五千兵將精疲力竭,次日午時,幽州軍與黃巾賊寇會于青州城外,連續圍困數日青州的黃巾賊寇休整齊備精力充沛,以眾勢混戰幽州五千軍,幽州兵力不及黃巾賊軍,節節敗退,致使退后三十余里方才扎穩軍營。
幽州眾將齊聚帳內,劉備曰,“賊眾我寡,如何擊潰?”關云長道,“兄長所言甚是,我軍將士力竭勞頓,賊軍守株待兔,不知何計方可解青州之圍?”
玄德盯著李傅,“茲煦,不知汝有何計?”李傅沒有直接回答劉備提的問題,而是反問道,“玄德可否向太守令借得二千余人?”劉備這才想起先前李傅托付自己的事,“已然,不知茲煦二千兵將如何擊潰萬余賊寇?”
“奇兵之效,定能成功!”李傅說完向劉備要得令牌,“眾將聽令,關云長在否?”“末將在!”“聽令!汝引一千軍伏于青州山左。”李傅說完拋出一支令牌,關羽接牌后,“得令!”
“張翼德在否?”軍令如山,現在出計的是李傅,就算張飛一萬個不愿意也是要聽從的,“末將在!”“汝引一千軍伏于青州山右。”同要接到李傅拋來的令牌道,“得令!”李傅轉眼就把劉備辛苦向劉焉求來的二千幽州兵分給了關、張兩將,“云長,翼德,吾以鳴金為號,齊出接應,不得有誤。
玄德帶所剩之部,明日去攻賊軍,切記許敗不許勝!”忘忽了自己此刻身份的李傅越來越覺得自己像一軍統帥。
第二日,玄德和鄒校尉引領所剩二千殘部鼓噪前進,如此故意打造氣氛,賊軍探子早已報回軍營,賊軍出營來戰,戰未酣時,玄德引軍撤退,賊軍將領不明真相,以為自己兵勢足以消滅幽州軍,下令乘勝追擊,不得有誤,翻過青州山界,玄德命人鳴金為號,通知伏兵出擊,關、張二人紛紛從左右殺出。
玄德麾下退兵返身殺入戰團,不明真相的賊軍頓時慌亂一團,無數賊軍死于自家軍隊鐵蹄之下,三處合勢為一家的幽州軍追趕賊軍于青州城下,青州太守令龔景也帶領兵丁壯民殺出城來,賊軍四面楚歌,其勢已敗,賊軍死傷于此役者多達六、七千之多,其余逃散或投降,青州之圍就此瓦解。
青州太守令龔景犒賞三軍將士之后,校尉鄒靖引幽州軍回城復命,欲與玄德眾人同行,玄德不久前收到消息,家師盧植官拜中郎將與賊首張角苦戰于廣宗,自己身為學生如何能不去助威,于是叫鄒靖轉告劉焉太守,“吾師中郎將盧植與賊首戰于廣宗,備欲前往助之!”
鄒靖也只好告別劉備,“玄德此去一定要多加小心,望日后我倆還有相見之日!”兩人一番客套,其實包含著外人不知的內情,劉備走前希望鄒校尉把剩下的四千余兵丁一道派往廣宗,而鄒靖又是個死腦筋,一再強調太守有令吩咐全數幽州兵丁皆帶回,不想鬧太僵的劉備只好帶走本部五百余人。
劉備、關羽、張飛、李傅及五百兒郎趕赴廣宗,李傅其實很想留在幽州把幽州數千軍隊弄到手后再突大計,誰知道劉備決定走人,為了自己的夢想,只好緊跟劉備,不過,這可不是追隨,而是暫靠。
此時盧植被朝廷起任為中郎將,手下精兵五萬,與黃巾軍主帥張角相峙已久,彼此互有勝負。盧植見到劉備前來相助,十分高興,他目注關羽、張飛二人,知劉備已與他二人結為兄弟,不由欣然而笑,因為盧植深知,劉備的風鑒水已大成,得關、張二人之助,必如虎添翼,他的前程將無可限量。
但是,盧植卻忽略了李傅這個不安定因素,由于師徒見面敘離別之情,讓劉備忘記了介紹李傅于盧植,數日暢談后,劉備不舍離去盧植,但師命難為,增獲盧植撥予的一千兵丁,赴潁川助皇甫嵩去也。
李傅覺得此去也無大礙,多見見世面絕對有好處,并且他也知道史書記載潁川皇甫嵩的戰況雖驚險,但勝局已定。戰況如何驚險?潁川與黃巾軍副帥張寶、張梁相峙的,是北地太守皇甫嵩,黃巾軍起,他被朝廷任為中郎將,與副將朱僬一道、率軍圍剿黃巾軍。皇甫嵩驍勇善戰。
初接戰時,曾被黃巾車所敗,但他并不氣餒,故意放棄潁川,退守長社,誘黃巾軍進入穎川,黃巾軍被勝利沖昏頭腦,竟在潁川依草地結寨下營,犯了兵家大忌。果然皇甫嵩即與朱僬計議道:“賊軍依草結營,我計成矣。”他當即下令,由軍中勇土,每人密藏干草一把,潛入黃巾軍結營的草地中埋伏。到二更時分,狂風起,潛入草地的官兵,即放火燒草,將草地引燃,狂風烈火,卷向黃巾軍的兵營。黃巾軍未戰已亂,紛紛避火救亡,皇甫崖乘勢領軍掩殺而至,黃巾軍五萬兵將,如驚弓之鳥,被燒、被殺不計其數。殺至天明時分,黃巾軍的副帥張寶、張梁,眼見大勢已去,只好率領殘軍,奪路而逃。
當張寶、張梁二人,率軍逃抵一座山前,突然沖出一隊兵馬,打著紅色旗幟,截住去路。當中一位將領,身長七尺,細眼長髯,正是官拜騎都尉的曹操,統軍五千,前來潁川助陣,剛好碰上黃巾敗軍,大殺一陣,斬敵萬余,僅張寶、張梁等死戰逃脫,曹操引軍拜見皇甫嵩,皇甫嵩即令尊操領軍追殺張寶、張梁。曹操不敢違令,當下不顧疲勞,領軍追殺而去。
李傅心里盤算著歷史上的事件,可能曹操此刻自己沒機會見到,并估算到自己的隊伍離北地太守令皇甫嵩的隊伍也不遠了,果真如他所料,劉備等不時領軍與北地太守令皇甫嵩會合。
但是皇甫嵩并不留意劉備,只以為他不過是盧植帳下的一員將領,傲然的對劉備眾將道,“張梁、張寶勢窮力乏,必投廣宗去依張角,玄德可即星夜往助。”無奈之下,眾人只得班師回援,星夜馳騁,于半路之上見一隊兵馬,押著一輛囚車,遠遲駛來。劉備尚不甚留意,李傅則見車上所囚之人,為中郎將盧植。悄聲告語劉備,“玄德,前方兵馬所囚之人好似其師。”
此話一出,立時讓劉備張眼觀望,大驚,連忙策馬駛來,滾鞍下馬趨勢前問道:“不見半月,恩師為何落到如此地步?”
盧植道,“我圍張角,將次可破,因角用妖術,未能即勝。朝廷差黃門左豐前來體探,問我索取賄賂。我答曰,軍糧尚缺,安有余錢奉承天使?左豐懷恨,回奏朝廷,說我高壘而不戰,怠慢軍心,因此朝廷震怒,譴中郎將董卓來代將我兵,取我回京問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