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的烏林之地,天氣晴好。
赤壁的營帳之前,士兵們正在交接糧草。
文聘舉目望向天空,說道:“今年氣候頗為反常,已然隆冬時節,午間氣溫卻宛如夏日。”
孟建應道:“確然如此,今年十月,有日食出現,故而天氣異常,夏日不炎熱,冬日不寒冷。”
此時,士兵前來稟告,稱丞相召見。
主營帳內,曹操獨自坐在案幾前,凝神沉思。
文聘與孟建上前施禮。
“仲業來了,坐下吧。”曹操抬起頭,“這位想必便是孟建孟公威?”
孟建拱手行禮:“下官孟建,見過丞相。”
“好,好!”曹操捋著胡須大笑,“公威乃荊州名士,如今能出山效力,實乃社稷之幸事!”
兩人落座后,曹操問道:“兩位久居荊州,今年此地的天氣是否異于往常?”
近來,曹操對當地氣候狀況極為擔憂,但凡遇見荊州當地人,必定詢問天氣情況。
赤壁之地,地處云夢澤區域,地形狹窄,沼澤、緩坡與河灘密布,地面上各類水生植物繁多,尤其是蘆葦叢。
當下正值隆冬時節,這些植物干燥易燃。
曹操南征北戰多年,作戰經驗豐富,自然對敵軍可能采取的火攻有所顧慮。
然而,倘若一直刮西北風,吹向孫權和劉備的軍陣,那便無需擔憂火攻之患。
文聘與孟建詳細地稟告了今年天氣異常的具體情況。
聽罷,曹操沉思片刻,問道:“當下正值隆冬季節,一直吹著西北風,可有突然吹起東南風的可能?”
文聘與孟建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疑惑。
文聘說道:“從歷年的天氣狀況來看,雖有這種異常情況,但確實少見。”
曹操微微頷首,說道:“公威,有一事請教,還望不吝賜教。”
孟建恭敬回應:“丞相言重了,不敢當,丞相請講。”
“荊州名士之中,諸葛亮被譽為臥龍,你與徐庶、石韜、崔鈞并稱‘諸葛四友’。請問,徐庶此人如何?”
孟建深知曹操用意,定是有招攬徐庶之心,于是面色一正,說道:“徐庶,字元直,謀略過人,擅長內政,確為不可多得之人才。”
“此人與諸葛亮相比如何?”
“元直與孔明相比,內政水平不相上下,謀略方面稍遜一籌。”
曹操微微點頭:“當日在許都,討論劉備帳下謀士之時,荀彧稱徐庶之才數倍乃至數十倍于他,我自然不信。如今看來,此人確有才華。”
說罷,他從案幾上拿起一封信函,遞給孟建,說道:“此乃我寫給徐庶之信件,煩請公威過目。”
孟建接過信函,仔細閱讀一遍,說道:“丞相求賢若渴之心,在信中表露無遺,相信元直定會怦然心動。”
稍作停頓,他接著說道:“我愿修書一封,說明他母親安好,正盼望母子相聚。”
曹操大喜。
孟建略作思索,提起毛筆,飛速寫就一封信,遞給曹操。
曹操閱讀之后,笑道:“公威之書信,情真意切,元直閱后,必會前來投靠。我先為公威記上一功!”
孟建連連謙讓。
半個時辰后。
曹操滿意地說道:“仲業精通軍務,公威熟悉政務,皆是國家棟梁之才。仲業率領本部三千兵馬,先在烏林休整,待打過江東,便可大顯身手。公威,你先趕回宛城,南陽地區的安定,就拜托你了。”
孟建遲疑了片刻,但未言語,便告退離去。
望著孟建離去的背影,曹操疑惑道:“公威臨走之前,欲言又止,所為何事?”
文聘道:“丞相讓他趕回宛城,但他欲前往華容,稍作停留十數日,故而遲疑。”
曹操驚異道:“為何要去華容稍作停留?”
文聘本不想提及那葉東危言聳聽之語,他始終覺得那不過是無稽之談,一個孩童的信口胡言,根本不值一提。
但曹操既然問到,又不能不說,于是便將那天的情況講述了一遍。
曹操聽罷,面色立刻凝重起來,起身站在地圖前,仔細察看。
良久,他方才坐下,說道:“仲業,那人只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孩童?還是賈詡的未來女婿?”
文聘一臉不以為然,點了點頭。
曹操沉思片刻,鄭重道:“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仲業,你率領本部兵馬,駐扎在烏林外圍,一旦發現大營有異常情況,不可前來救援,而是迅速趕往華容道,與孟建匯合,不得有誤!”
盡管滿心疑慮,文聘還是領命而去。
......
當日,曹操與一眾將官立于水寨大船之上,遠遠望見江中一簇帆船徐徐而來。帆船上皆插著青龍牙旗,正是黃蓋率部前來歸降。
曹操開懷大笑,眾將官亦皆面露喜色。
不經意間,曹操抬頭望見大船上的旗幟皆向大船后方飄動,不禁大驚:“今日風向,怎會突然變為東南風?”
他定睛細看黃蓋之船只,皆輕盈地順風飛來,急忙高呼:“快!快!命來船停于江心,不得靠近水寨!”
然而,為時已晚,黃蓋指揮船只,借著風勢,已然逼近曹軍水寨。
黃蓋一聲令下,船只紛紛起火。火借風威,風助火勢,全部沖入曹軍水寨。
火勢迅速蔓延開來。
曹軍船只被鐵鏈鎖住,無法散開,頓時火光沖天,江面化作一片火海。
周瑜率領三路大軍殺至,曹軍亂成一團,潰不成軍。
在張遼的拼死護衛下,曹操帶著幾十人逃往烏林。
緊接著,吳將呂蒙、凌統帶兵殺出,幸得徐晃及時趕到,護著曹操向北狂奔。
沿途收攏殘兵敗將,曹操一行猶如喪家之犬,朝著江陵而去。
途中擊退了趙云和張飛的伏擊,他們來到一條三岔路口前。
士兵稟告,此兩條路皆可通往江陵,大路平坦,卻遠五十里,小路經華容道,狹窄崎嶇,但近五十里,且遠處冒煙,狀況不明。
眾將官皆主張走大路,曹操卻猛然憶起當日文聘之言,回頭細看,不見文聘身影,心中了然,遂決定走華容道。
走了許久,道路漸漸平坦。曹操回頭,見隊伍僅余三百余人,人困馬乏,狼狽不堪,不禁悲從中來。
片刻,他抬頭環顧四周地形,仰天大笑:“周瑜、諸葛亮不懂計謀,可笑至極!哈哈!此處地勢險要,若有伏兵幾百,我等唯有束手就擒!”
話音剛落,前面小山上沖出一彪兵馬,領頭之人,正是手提青龍刀的關羽。
曹軍眾將叫苦連連,他們此刻已然完全喪失了再戰的能力。
曹操環顧四周,心中疑惑:孟建不是在此處設下伏兵嗎?不是下令讓文聘見形勢不妙就迅速退至此處嗎?可他們人在哪里?
危急時刻,兩旁高山山腰處沖出兩隊人馬,為首者遠遠大喊:“丞相莫慌!汝南孟公威在此恭候多時!”
很快,孟建的六百士兵便在兩邊列陣,士兵們嚴陣以待,挽弓搭箭。
孟建策馬至曹操面前,行禮道:“丞相,公威前來護衛!”
絕處逢生,曹操喜不自勝,大叫道:“好!公威果為守信之人!”
關羽睥睨一眼,大刀一揮,喝道:“區區幾百殘兵,也想阻止關某立功?拿命來!”
說罷,正欲驅馬上前。
突然,一聲炮響,前方山路上涌出大隊兵馬,沖殺過來,領頭者大聲呼喝:“文聘在此,敵將休得猖狂!”
關羽大怒,縱馬向前,手中青龍刀裹挾著呼呼風聲,照著文聘的頭顱狠狠劈下。
文聘見狀,慌忙舉刀抵擋,剎那間,兩柄大刀碰撞交織,寒光閃爍,似兩條蛟龍在空中翻騰狂舞。
轉瞬之間,幾個回合已過,文聘刀法漸亂。
孟建在旁,瞧得真切,心急之下,猛地一夾馬腹,上前挺劍,直刺關羽,欲與文聘形成合擊之勢,挽回局面。
關羽面對二人的夾攻,毫無懼色,只見他手中青龍刀左劈右砍,威力驚人,刀光所至,直逼得孟建和文聘手忙腳亂,疲于招架。
徐晃、張遼望見,心中大驚,顧不得精疲力竭,高聲呼喊士兵,一同朝關羽沖去。
關羽宛如天降戰神,威風凜凜,在四人的圍攻下,依然鎮定自若,刀法揮灑自如,進退有度。
他的每一次揮刀都虎虎生風,力敵四人竟不落下風,反倒將他們逼得連連后退,陣腳大亂。
然而,關羽目光橫掃左右,只見己方五百士兵已折損大半,死傷慘重。
即便自己出征前,已立下軍令狀,但今日這般情形之下,想要擒殺曹操,已絕無可能。
念及此處,關羽仰頭發出一聲長嘆,隨即猛地一轉大刀,以排山倒海之勢,逼退四人,而后縱馬飛馳,從重重圍困中,殺出一條血路,朝著桃花山方向絕塵而去。
文聘、孟建正欲領兵追趕,曹操叫道:“仲業,公威,窮寇莫追!”